簡體版

潛伏與發展 第四十四章 論道(上)

最近建設的阜新火車站標志建築物---阜新鐘鼓樓,米黃色的鐘鼓樓呈現歌德巴式建築風格,這是阜新市政府聘請意大利人設計的。鐘鼓樓面對是阜新火車站售票和候車大樓,大樓前面是一百畝的廣場,整潔干淨,一塊塊大青石鋪設幾條小徑,分化出幾塊草坪,各種休閑的座椅安置在草坪中,三三兩兩的旅客或送接親友的人們坐在那里休息或等候。火車站廣場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佇立約兩米高的大石柱,石柱上鐫刻著各種花紋雕刻,每個石柱頂端安置了小廣播,時不時的清晰悅耳的女播音聲傳來,提醒著旅客們。廣場上時不時有清潔工人打掃衛生,干淨清爽衛生;腰里別著手槍的身穿警服的一組組警察巡邏隊來回的走來走去,巡視著廣場的每個角落,使得火車站秩序井然。

一身西服的高崇明看起來清清爽爽,整淨的臉龐流露出絲絲疲憊,眼楮卻被眼前的阜新火車站景象驚呆了---這是三年前的阜新火車站嗎?三年前的火車站破爛差髒來形容,那個到處臭腥味的隨風飄揚的火車站不見了,眼前這個火車站比上海的火車站還要整潔,難得啊!

「先生,您是要去哪里?你可以坐上我的黃包車。」一個人力車夫笑眯眯的對著在火車站廣場發呆的高崇明說道。

沉迷于阜新火車站新景象的高崇明被這個聲音嚇一跳,眼前的人力車夫一身深藍色的無袖短馬褂,被陽光曬黑的臉龐流淌著汗水,看樣子四十來歲年紀,顯得飽經滄桑。

「你知道東北藥業阜新制藥廠在哪里?多少錢可以到哪里?」高崇明懷疑的口氣問道。

「先生您放心,我劉三在這里拉客一年了,從來沒做過欺詐客人之事。從這里到東北藥業阜新制藥廠只要兩刻鐘時間,十個銅子就夠了。」車夫熟練的說道。

高崇明從上海乘坐客輪到天津,經過山海關到錦州,轉車到阜新火車站。本來來之前阜新這邊已經安排了人到火車站等候。高崇明覺得還是想了解這個被美國記者稱為‘中國北方模範城市’的情況,看看是不是真的跟報紙上說的那樣如此神奇。那麼只有通過下層民眾嘴里面才能知道家長里短,所以干脆選擇乘坐黃包車。

高崇明坐在黃包車上就覺得自己好笑,有點童心未泯的好奇心里︰「師傅,我剛才發現你們人力車夫怎麼都統一著穿無袖馬褂啊?馬褂上還有西洋數字,這是怎麼回事?」

劉三邊跑邊咧嘴一笑︰「先生是從來沒有來過阜新吧,是不是覺得看西洋景似的!嘿嘿,我看先生去過西洋,肯定沒見過啊!這是我們市政府規定︰所有人力車夫必須到民政局辦理手續,免費領取這樣的馬褂,上面還有數字,他們說是啥阿拉伯數字,是編號,方便管理。若是欺壓宰客之事,向民政局舉報,說出這個人力車夫的編號,民政局就一下子查處,那就不得了,不但取消行業資格,還要罰款。所以先生您可以放心,我們都不敢欺壓客人,做生意嘛,講的是童叟無欺!嘿嘿,先生,要不您坐著,我一邊跟您講解,您有啥疑問就問我吧!」

高崇明滿意的點點頭。

從火車站站前路轉彎過阜新大橋,穿過店鋪林立的商業街,來到川流不息的阜新大道。高崇明感覺到到了阜新大道就可以分出阜新新舊城的區別︰老城區木質房子高低不同,層層粼粼,大街上都是青石,顯得暮氣沉沉;而新城顯得生氣勃勃,一水的黑幽幽的柏油路,花園式轉盤,中西建築風格的青磚高樓佇立在街道兩旁。街道上路燈、垃圾箱、防火銓一一設置。

高崇明一邊听著人力車夫不停講解,一邊留心的打量著阜新城。高崇明听後內心充滿驚訝︰這是什麼樣高人在管理這個城市啊?從這個人力車夫嘴里就可見一斑,這種細膩的城市管理方式就連西方列強也沒有幾個,高崇明記得好像法國巴黎是世界上城市管理典範。所謂一葉知秋,可見這位阜新市政府市長還是具有西方背景的人才啊。高崇明覺得自己幸運眼光不錯,最後說服家人受到邀請來到阜新。

高崇民,光緒十六年在遼寧省開原縣一個農民家庭。自幼聰明,頗受其父母偏愛,自八歲起即受教于乃父,計有十年。父親高景芳是他第一位啟蒙老師。其父教子甚嚴,從不嬌寵子女。他不僅要求崇民刻苦讀書,還特別注意教育他愛祖國,明是非,做個正直的中國人。崇民小時候性格即倔強剛烈,頑皮淘氣。十三歲時,其父見他學業長進不大,深為憂慮,就對他母親說︰「這孩子不訓,將來恐怕不成器,何以報國為民?」母親把這番話講給他听,使他在思想上引起很大震動。他向母親發誓︰今後一定要奮發讀書,急起直追。此後,他刻苦學習,經常挑燈夜讀,學習成績不斷提高。1909年高崇民十八歲時,父親讓他赴奉天省城求學,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奉天省立農林學堂。值此,他結束了在父親身邊讀書學習的少年時代。1911他在奉天秘密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積極從事推翻清皇朝的革命活動。1914年在農林學堂畢業後,又考取開原縣公費留學,遂東渡日本,入東京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系。其間曾積極參加倒袁運動。1919年在日本留學畢業後返國從事過短時期的新聞、教育等工作,並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之中。1920年夏,母親郭氏因終日辛勞,體質很弱,染上痢疾。他聞訊後從上海趕回家,護理病重的母親,一直侍侯了四個月,直到母親病故,才返回上海繼續從事民治思想宣傳工作。三個月前,高崇明接到一份東北藥業邀請函,希望他在適當的時候到阜新制藥廠去考察,也是為東北家鄉父老鄉親做點實事。

近幾年,高崇明往返于奉天、哈爾濱、天津、上海,為中國民族崛起為反帝愛國運動奔波不斷。三年前曾來過阜新,影響不深刻。對于東北藥業這個新崛起的醫藥公司,高崇明還是有所耳聞,听說這個督軍孫烈臣公子開辦的,在東北和上海等地,東北藥業企業聲譽不錯,善于善事、救濟民眾等。上個禮拜發了份電報接受邀請,說是五天後到阜新拜訪孫晉。

接到高崇明電報,孫晉正在黑山處理黑山和大虎山的防御工事。對于這個高崇明,孫晉早有耳聞,革命積極分子,具有經濟管理才學,是個難得的企業管理人才,在大恆通潘三元的推薦下,想聘用高崇明為東北藥業的總掌櫃,接替榮三爺。

其實孫晉早想聘請一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東北藥業,將自己時間分離出來。榮三爺開始不同意,說是等到東北藥業走上正規再說,現在榮三爺被孫晉推薦為阜新市政府首長,不得不聘請總掌櫃的來管理。大恆通潘三元听說此事,就極力推薦與自己有交情的高晉芳兒子高崇明。孫晉知道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名人,對于他的履歷不是很清楚,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邀請他到阜新來做客訪問。

賓主雙方在東北藥業大廈第十層會客廳落座。高崇明和孫晉都是第一次見面,陪坐有大恆通潘三元和榮三爺。雙方相互禮讓,客氣問候一番。

「高先生,歡迎您來到魅力的阜新,對于您的光臨寒舍,敝人僅代表東北藥業一萬多員工歡迎您的到來。」孫晉客氣開場白,顯得斌彬彬有禮︰「听聞高先生求學與日本明治大學學的是政治經濟學,主張‘民治’思想,參加過孫中山先生同盟會,是個博學多才的錚錚漢子。高先生追求救國救民的理念深受芳志感動,令人敬佩。

「孫少爺客氣,高某所做的一切都是一個國人所應該做的。」高崇明點點頭︰「孫少爺這麼年輕創辦東北藥業這麼大的實業,也是令高某非常敬佩的。」

孫晉見他回答的干脆利落,說話得體,內心高興︰「听潘掌櫃的說,高先生對政治經濟學挺有研究的,芳志冒昧請教問題,還請高先生不吝賜教!」

高崇明斌彬彬有禮作出請的手勢。

見眼前這位正如魯迅先生所追求的‘吶喊’---民治思想那樣憂國憂民的充滿著熱血的年輕人,目光如劍,臉色略帶些疲勞,但充滿著剛毅,衣冠楚楚,儀態優雅。孫晉佩服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前輩,正是有這些不斷‘吶喊’,喚醒民眾起來救國,才會有未來中日之戰中中國民族在抗戰時涌現出仁人志士。孫晉突然感到非常鄙視自己︰為什麼要高崇明來做東北藥業的職業經理人呢,國民還有許多未清醒,中國社會此時需要他,應該讓他成為一個時代的思想家,革命家。

「高先生往來于北平、奉天、吉林,黑龍江、上海等地,為救亡圖存奔走呼號,很少有機會回家鄉看望父老鄉親。參與組織「民治俱進會」、「啟明學社」,傳播反帝和民治思想。對抵制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維護國家的主權及民族利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請問高先生現在中國如何強大,需要什麼的救國思想來指導,難道真正的就是《新青年》所說的‘德先生’‘塞先生’嗎?還是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

榮三爺和潘三元听後不由一愣︰孫少爺不是請教企業管理嗎,不是想聘請一個總掌櫃嗎,怎麼說起救國理論思想來了,這是怎麼回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