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潛伏與發展 第三十章 拜訪

一場豐盛晚宴徐徐落下帷幕,大恆通錢莊掌櫃潘三元帶著孫晉和榮三爺來到正廳,分賓主落座。潘三元笑眯眯地吩咐上茶,並伸手做出請字虛禮。不一會兒潘勇軍大步流星進來,拱手向客人賠罪,說是下午剛被局長抓了差事,剛做完就趕回來了。

「孫掌櫃,剛才您說想籌建一家錢莊或是銀行,不知有何章程,也讓潘某學習學習,看看能否從中受教?」潘三元微笑著接著剛才在晚宴的話題。

籌建自己的銀行,是孫晉早就規劃了,只是停留在紙面上,還沒有實現。原因有三︰

一是不敢明目張膽的自建銀行。現在張作霖剛把勢力佔據整個東三省,整頓混亂的金融秩序是首要任務;說是整頓其實就是合法佔據別人的財富---發行奉票,而且強制發行,至于奉票是否遵循市場規律,那就看張作霖想怎樣了,當然了張作霖不會去做自毀長城的啥事。表面上說統一東北三省金融貨幣,實際就是不按幣值大小兌換,一刀切,讓張作霖大發橫財。此時若孫晉自建銀行那是傻子,自個兒往槍口上闖那不找死麼!

二嘛就是暫時他還不想引起張作霖的‘關注’。憑著張作霖叱 風雲幾十年的經歷和梟雄的嗅覺,難道他會容忍屬下擁有強大的實業集團(東北藥業)、軍隊(警衛團)和金融銀行?當然張作霖現在不擔心孫晉會咋樣,畢竟孫烈臣不會背叛張作霖;若孫晉有異心,那麼自會有孫烈臣會以家法處理;而孫晉又不能背叛自己的父親,那可是大逆不道啊,那怕你再有能力也要背上道德的枷鎖,雖然是民國而不是大清朝。所以張作霖會在臨走之前,運用手中力量讓自己打回原型。三嘛就是孫晉現在沒有選好跟誰合作或者合作。銀行往往是一個國家最主要的金融機構,金融財富也是統治者歷來看重的東西。德國希特勒為啥要滅掉在德國的猶太人,傳說猶太人掌控者德國的金融命脈,那些個銀行家為了私利利用銀行擾亂市場。所以選擇銀行合作伙伴要比藥廠合作伙伴要謹慎地多了。

但是自己這麼大的產業沒有信得過的硬通貨幣做流通交易,到時會讓自己吃大虧的。像國內的軍閥胡亂發行紙幣簡直沒點信用度---今天手里是一百元可以購買到一頭黃牛,到明天可能要兩百元才可以進行交往,這樣下去有多少家產實業也不夠貼啊。

記得民國二十四年,民國政府統一貨幣-----法幣,但是前世孫晉的爺爺女乃女乃跟他說他們還是喜歡用銀元買賣商品,法幣到了解放前簡直就是廢紙。說明中國老百姓還是習慣銀子銅錢等硬通貨;再說明國民被這幫鼠目寸光的包括老蔣的國民政府等軍閥政客**的怕了。所以孫晉打算走‘曲線救國之路’---與別人合作組建股份制銀行。

孫晉之所以在晚宴上說出自己想組建銀行的話,也是孫晉听了榮三爺介紹大恆通錢莊主要情況和潘三元,讓孫晉感覺到這個大恆通錢莊或許是合作伙伴備選人之一吧。

大恆通錢莊與甘記商行一樣,經歷了幾代人苦心經營的老字號,開了三十三家分號,主要在甘肅、內蒙古和奉天省一帶,信譽好,總資產也就是三四百兩大洋吧;最輝煌的時候是五十多家分號,遍布華東和北方。可在一九零九年上海股市炒橡膠股票而讓大恆通一夜之間財富縮水百分之四十,分號只剩下了十多家。也就在這個時候潘三元接受大恆通,經過潘三元努力經營,嘔心瀝血,總算略有起色,維持著鼎盛時期的百分之六十的力量。

從內心上講,孫晉其實挺佩服民國時期這些個銀行錢莊的老板,也包括榮三爺。此時的民族資本受到列強強大資本的欺壓,加上中國這些混賬軍閥的剝削,苦苦硬撐著,內心的煎熬只有自己知道。

剛才晚宴上通過與潘三元的交流,從言語中孫晉洞悉了潘三元內心的困惑和煎熬︰潘家祖訓上有一條規定---遠離政治;因為無論軍閥還是某種政治勢力就像唱戲似的你唱罷來我登場,遭殃地是商家或財團。

「哈哈……,我那有什麼高論啊!與您相比我差遠了。不過,潘掌櫃問起了,我就說說自己淺見,還請潘掌櫃多多指教。」孫晉想了想︰「銀行是辦理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的金融機構;通過存款、放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任務的信用機構。我國第一家銀行是中國通商銀行,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成立。梁啟超先生《變法通議•論變法不知本原之害》︰「自餘政,若鐵路,若輪船,若銀行……莫不類是。」我國最早的國家性質的銀行是1905年創辦的「戶部銀行」,後稱「大清銀行」,1911年辛亥革命後,大清銀行改組為「中國銀行」。

世界最早的銀行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的威尼斯銀行。此後,1593年在米蘭、1609年在阿姆斯特丹、1621年在紐倫堡、1629年在漢堡以及其它城市也相繼建立了銀行。當時這些銀行主要的放款對象是政府,並帶有高利貸性質,因而不能適應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要求。最早出現的按資本主義原則組織起來的股份銀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蘭銀行。到18世紀末19世紀初,規模巨大的股份銀行紛紛建立,成為資本主義銀行的主要形式。隨著信用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國家權力對社會經濟生活干預的不斷加強,又產生了建立中央銀行的客觀要求。1844年改組後的英格蘭銀行可視為資本主義國家中央銀行的鼻祖。到19世紀後半期,西方各國都相繼設立了中央銀行。」

孫晉此時像教授一樣開始上課︰「潘掌櫃,從銀行的性質和功能上講,恕我冒昧,您的大恆通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銀行,大恆通只是從舊時代繼承發展過來的已經不適應現代經濟發展的錢莊而已。說實話,要不是包括像您一樣錢莊掌櫃具備有超凡經營能力支撐著,國內錢莊銀行等金融市場怕是早就崩潰了。因為現在中國還有建立起真正意義上國家信用經濟,而國家信用是建立在國內經濟實力基礎之上的,故而才有仁人志士社會先賢說出富國強兵、實業救國。而潘掌櫃現在要做的是剔除大恆通錢莊過時的借貸制度等弊端;按照現代銀行制度要求革新大恆通管理方式,學習西方列強先進的銀行管理方式和協約精神,改變傳統的義信利管理思維,堅持按合同辦事,努力規避風險,不要出現打量的呆賬死帳,實現資產良性周轉。」

大廳內一片寂靜,孫晉剛才的話對潘三元來說有點下不來台,把個大恆通說得那麼嚴重。其實轉念一想何嘗不是這樣昵。孫晉的話雖然難听,但確實有道理,他看見大恆通的經營上出現了瓶頸,這種不適合時代要求的弊端被現在業務蒸蒸日上所掩蓋。孫晉所提出解決方法也是對癥下藥。

潘三元內心像翻了江倒了海一樣︰這個孫掌櫃年經輕輕就有如此洞穿金融業規律,目光如炬,思路靈活,一下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怪不得企業越做越大昵。唉,長江後浪推前浪,看了我真的老了嗎?

榮三爺也是第一次听孫晉關于銀行方面的說法,內心震驚不已,心說我真幸運與這樣高人合作,當初的選擇沒錯。自己眼光不錯,榮三爺小小得意一把。

坐在父親下首的潘勇軍也是暗暗吃驚,錢莊或是銀行他多少了解些。原來家里希望他學習先進的銀行管理制度而送他出國留學,他自作主張學習軍事技術,擔心回國後被親朋好友恥笑,偶爾會關心下銀行方面的知識,孫晉說的專業術語多少能懂些,這個是全才啊,要是能跟著他說不定能闖出一番天地來,總被窩在警察局半死不活的強些。

看來這個時代聰明的人不少啊!

這天晚上,孫晉把自己組建銀行的條件說出了。潘三元問孫晉是否願意跟他合作重組大恆通。孫晉誠懇說這個事情不用著急,現在東北藥業發展太快,各個方面都盯著昵,等有機會我們可以組建股份制銀行。並告誡潘三元現在要有意識的革新大恆通的管理,理順賬務關系脈絡。若真的我們能合股,進行資產盤點時候不會手忙腳亂的。

潘三元十分佩服和相信孫晉的能力,當孫晉提出要潘勇軍參加警衛團時候,沒有猶豫一下立即同意。按照潘三元的想法,兒子跟著孫晉會有出息的,也可以學到本事;同時警衛團只是東北藥業的保安團,不是正規軍,不用去上戰場犧牲流血。

若孫晉知道潘三元內心的想法,還不知道是什麼樣的表情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