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十章節 心如明鏡

平定中原大江南北之後,為了鞏固中央集權,加快各城池領地的發展,在短時間里有豐厚的實力戰西部大陸。

戰爭就是一鼓作氣,老兵老將都是在歷次戰爭中真正的磨練出了銳氣,但是繼續打大的戰役需要錢,需要源源不斷的經濟實力來作為後盾。

自己孫氏一門,雖然在起兵前位居江南群雄之首,可是光有家族的戰史名譽是不夠的,四顧江南各諸侯,每個都是擁有雄兵過萬,而自己的老父孫堅是一味的跟著人家後面奮勇殺敵,很難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好在孫策雖然年幼,洞悉了未來的漢末之亂,早早的秣兵厲馬,打造軍械,積累自己的實力。

總算在朝野大亂之前,奠定了自己的穩固基礎,也得到了八方的資源。

可是中原一戰下來,耗費的積蓄是幾近空虛,而且士兵們也急需替換新的盔甲戰袍,領取新的兵器更好的戰馬了。

往往一場大戰告捷,敵軍那邊繳獲的大多武器裝備可以拿來使用,可是這絕對還是不能填補戰爭帶來的巨大消耗。

孫策在中原太平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鞏固各諸侯領地,極快的恢復各地的生產,只有滋養民生,才能國家富庶。

但是即使國富民強了,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接踵而來,那就是官吏的管理,只有管理監督好自己的官吏,那麼國家就沒有大問題,如果出現了貪官,昏官,和墮落之徒,那麼,給國家帶來極大經濟損失外,民眾也會因為髒官的壓迫而怨聲載道。

不要看馬上的皇帝打下大片的河山,但是真的能徹底享受到領土富裕的並不多。

如果不小心,就會被手下的小人所趁。

歷史上不是沒有這樣的例子。

皇帝是擁有整個國家的政治、軍事、和所有財產的實際主人,可是地方官如果有貪念,修造的宮殿比皇帝小不了多少,擁有的美女家眷成群,家里的金銀財寶成山,那麼,事實上,皇帝到成了這類人打工的實質了。

這些蛀蟲打著皇帝的旗號,在享受著不費力氣的好處,而且還拿著國家的俸祿。

皇帝家族出錢出兵打下的領地,這些蛀蟲拿來為自己享樂了。

這就是每個皇帝十分忌諱的事實。

公元204年7月。

孫策揮軍平定了巴蜀之南,八番之地。孟獲徹底歸順了吳皇孫策,接著孟獲開始統治治理這蠻荒之地,徹底解除了大吳國的西南之患,也拓開了一條南出海口的道路。

204年11月,北匈奴又大舉南進劫掠了。這北匈奴也是趁孫策南北不能相顧,國力此刻空虛。

西郡,涼州一時被圍困,近30萬匈奴人南進金城,隴西,直逼長安……

經過幾次大的草原圍剿戰,公元205年3月,150萬北匈奴游牧民正式的歸順孫策大吳帝國。

公元206年初春。

孫策的西進西部大陸計劃的全面軍事貯備完成。

而此刻楊修正好審理完鄱陽湖潰堤一案。

孫策十分感激這主簿楊修。

不是這位賢德的人一力掌控全帝國的財政,把各地的稅款征收及時到位。

諸葛亮也不能及時的調撥那麼多的軍費開支來支源前線戰爭。

負責督造軍械征集戰馬的張昭也不會有足夠的銀錢。

而且這上億的銀兩征收上來,民不怨,官不貪,這就足以說明這楊修的才能。

鄱陽湖潰堤一案還僅僅是個個例。

孫策還是十分的吃驚和惱火。

畢竟自己做皇帝還不到3年,就出了這麼多貪官。

200多位在朝的官吏,近700多官差衙役參與了貪污。

雖然有的過萬,有的髒銀不足十兩,可是這都是貪污。

50萬銀的來龍去脈,楊修都一一按貪污的大小數額羅列出來。

此刻北匈奴的戰役剛打完回來不久的孫策是內心煩悶。

北匈奴的許許多多牧民此時還沒有做種的牛羊馬匹,這都需要國庫先拿出來預支。

許多因為戰爭而出現的近十萬孤兒寡母沒有著落。

國家需要錢來安頓這些人。

可是這些處在安逸之地的官吏門,不思勤儉,還收刮百姓,此刻還貪污到帝國的治理河道的官銀上來,純粹是找死。

孫策令御林軍帶這近千囚犯入宮,整齊的跪在雄武大殿前的廣場上。

楊修審理的結果再清楚不過了,每個人貪污的數字都出來了還沒有人敢有異議。

孫策是看過楊修的結案陳詞,在大殿上朗聲道︰「刑部侍郎何在?」

刑部侍郎郭槐立刻過來跪拜道︰「臣在!」

孫策︰「朕命你按大吳的刑法處置這些罪犯,量刑一律從嚴,該查抄家族的查抄,該殺頭的殺頭,該沖軍役的充軍,除了罷免這些人的現有職務外,其家族直系三代不得錄用為官。」

群臣有的戰戰兢兢。

因為孫策此舉十分的霸道不容情。

除了抄家外,還三代不能再為朝廷所用,這處罰是讓你家族從此蒙羞外還是個警示。

孫策立刻又道︰「諸葛亮、龐統、郭嘉、張昭上前听旨。」

四位丞相是不敢怠慢,立刻上前幾步叩拜道︰「臣領旨。」

孫策道︰「朕令你們配合楊修徹查帝國所有官吏的家產,但凡沒有來路的財產一律沒收殆盡,追究其貪污和受賄罪行,敢有違的立刻抓捕,關進內務府大牢刑審。」

四位丞相是起身退下。

孫策道︰「趙雲,張秀上前听旨。」

于是趙雲張秀立刻出武將之列,上龍壇前單膝跪拜拱手道︰「末將听旨。」

孫策︰「朕令你們各自從軍中挑選1000戰騎,配合楊修查抄各官吏府邸不得有誤,違令和敢反抗的殺無赦。」

趙雲張秀立刻遵旨退下。

此刻孫策站起來走下龍壇,走到一邊站立的楊修身邊道︰「楊主薄,朕不容許自己的官吏有半點貪污之行,這次的徹查還請主簿侍郎不要退縮,大膽的去治理這些貪官,除了朕的皇宮內院,帝國任何一個所在你都有權徹查。」

一聲令下,當朝近300朝臣皆跪服。

孫策調撥趙雲和張秀的各1000戰騎為何?

這是帝國最頂尖戰團的精英部隊,這就是向天下人昭示,我孫策是動真格的來清理官場了。

之後,孫策來到殿前示意刑部的執行官,責打這些殿前囚犯各40大板。

小喬從西宮殿出來,和孫尚香剛在皇宮大門口落轎。

孫策站在雄武大殿的首級欄桿後觀刑。

下面早有刑部的皂隸抬來100刑凳,一個個的囚犯給捆上去,褪盡衣衫,掄起大板子就打……

大殿上群臣也在上面看得十分的清楚。

皇帝讓觀刑,這就是給百官一個警示,為官不廉潔的就是這樣的下場。

皇宮門口也是人山人海,此刻御林軍死死的守住幾個宮門,不過五門洞開,百姓們還是看得很清楚的。

此刻受刑的100囚犯是被打得血肉橫飛。

40大板,那是用大而厚的板子狠揍啊,如何受得了?

10板就開花,20就傷臀至深,30就傷筋骨,40就得剩半條命了。

孫尚香和小喬彼此拉著手,穿過兩邊行刑的陣列來到雄武大殿前拜見皇帝孫策。

孫尚香道︰「小妹見過皇兄。」

孫策冷然道︰「小妹來此何事?難不成是給你周家人求情的麼?此刻我已令嚴辦貪官,任何人等不準提求情的事。」

孫尚香是躬身下拜道︰「非也~!我來是觀刑的,也好回去給周家的人講述帝國的律法。」

小喬也是隨著躬身下拜,兩女是退到一邊,側立在孫策身邊觀刑。

2個時辰過去,最後100囚犯被打得死去活來給拖下去了。

整個雄武大殿前,廣場上是血污一片,血淋淋的100個刑凳像是在回憶先前那1000名囚犯痛苦的受刑過程。

孫策是一拂袖,回宮了。

幾個重臣冷眼瞪著一直眯著眼看這場面的楊修,之後是恨恨的拂袖離去。

楊修是嘴角浮出一絲淺笑,自顧自的出宮門,坐著自己的車轎回府了。

小喬和孫尚香是一女流,極少看見這血腥的場面,整整1000人,幾十個還是被當場給打死了。

兩女內心一陣驚悸,拿袖子遮住臉走出宮門,回宮後幾天吃不下飯。場面太血腥了。

或許那些遭受這重責的人,此刻才後悔自己當時一時的貪念,可是有幾十個人後悔的時間都沒有了,尸體直接給拿馬車拖到郊外的亂葬崗給喂老鼠禿鷹去了。

僥幸沒死的那些囚犯中,有的重犯還得依據量刑,除了再度受刑責外,抄沒家產是小,接著就丟軍隊里干最苦最累的活去了,不過被罰做軍徭的罪囚,幾乎在未來的討伐西部歐洲大陸的行軍路上死絕了,沒有幾個能苟活著回來。

但凡帝國權利核心的皇帝都是冷血的,皇帝不冷血,誰都可以不服,孫策不願意做這樣的冷血帝皇,可是這也是這些人逼的。

第十一章節鐵的律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