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章節 治世能臣

太閣殿,主要是處理帝國地方政務,評估在朝和新晉科舉人才官職的所在。

所有的在朝官員的歷史業績和功勛,獎懲經歷,這里的檔案庫都有書冊記載得十分的詳細。

而且太閣殿的一干文臣,還負責編修帝國的法典和制度。

所以這個太閣殿,實際上是當朝權利機構的核心主要所在。

幾乎除了皇帝能直接任命官員和調用官吏外,按照東龍的官場升遷制度,這里也有權力調用3品以下官員的職務。

這里的主要構成是,負責核查官吏業績的丞相一名,只要是負責審核各地方官的每年政績,目前主要是丞相張昭在擔任。

負責後備官吏副職升遷的丞相一名,主要是替換因為老弱病休而不勝任職務的主要官員。

負責每年科考選拔人才的主考官一名,主要是丞相龐統在負責打理一切。

最後一員負責核查各部門機要職能的丞相一名,這個人主要是負責審查各部的分工協作情況,提出修改意見和駁回任命和升遷的反對意見。這個人不是別人,而是諸葛孔明丞相。

這樣一來,太閣殿實則上是一個官吏機構。

武將的任命也是出自諸葛亮的最後審核,不過另有一個軍機處在負責武將的任命,里面是由大將軍、將軍、左將軍、右將軍、偏將軍、太尉、校尉、衛隊長等職務來劃分職能。

上將軍是皇帝另外冊封的爵位,實際上官餃等同大將軍,只是因為立戰功受勛,受的朝廷俸祿不同,更有高等的爵位品級而已。

其官職的升遷都是在軍機處由大將軍拿出事實的報表上報,然後由丞相諸葛亮來最後審核擬定人選,交給皇帝批準。

軍機處和太閣殿在皇宮的皇權里,是屬于等同地位的兩個官吏機構,軍機處管轄武將,太閣殿管理文職。

另外僅有一個銀監閣是等同這兩個權利機構的,不過銀監閣是負責帝國財務的部門,負責鑄造銀錠金錠,鑒定珠寶文物價值的所在。

事實上銀監閣是整個帝國的經濟命脈。

其下的主要皇權職能部門既是農物司,主要是農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的生產管理。

織造司,主要是生產布匹,工具,軍用物品,車船的打造等職能管理部門。

水務司,專業的開山引渠,治理河道和水渠、水庫的部門,還負責水利開發,比如修建大的水流灌溉設備,如水車。

鑄造司,不用多說,是開礦冶鐵,鑄造兵器和用具的金屬加工生產部門。

工部,主要負責大的國家集團化作業工程,如修建城防,大水渠,宮殿,海船,戰時的車馬炮車的載具配件等。一般不用于民用建設,除非大的自然災害出現,如治沙,治理破壞的河道。

兵部,負責培養招收士兵,培育戰士,向帝國輸送戰備人才。

刑部,負責量刑和處刑。

戶部,因為在朝官員的任命權被提交上級,主要負責地方民眾的管理,有統計人口,編輯人口戶籍,擬定稅收基本人頭數據,控制疫病疫情等職能。

禮部,主要負責外交人事管理,負責帝國大的民間慶典活動,和大的皇室宗廟祭祀安排。

商部,主要是管理民間的貿易來往,制定商品的統一價格,核準市場的實際物質需求。提供一定的貿易計劃。

其它還有負責地方財政稅收的管理部門,不過都屬于銀監閣的下屬機構了。

每個地方官實際的權利,是每個帝國職能部門的地方化綜合體現,如一個地方縣級官吏,除了征收稅錢,收納米糧牲畜家禽,還負責協助其他部門的水利河道管理,地方的治安管理,征兵和戶籍管理,負責捉拿懲罰罪犯給予量刑處刑。此外還要培養人才,發展商業和貿易。

說了這麼多,可見一個偌大的國家,實質上成為一個超級帝國後,領土之龐大,幅員之遼闊,人口之眾多,皇帝要處理的事務又是何其之多,任務是何其之重,不像尋常百姓想象的那樣,坐在朝堂上受眾臣朝拜那麼輕松,回宮可以和美女妃子玩樂。天天享用美食,游山玩水,悠哉游哉那般快活。

世間哪有這樣美的事?

即使有這樣的皇帝也是末世的皇帝,這樣的草包皇帝自己也活不多久。

手底下的能臣能看得習慣麼?國家不出內奸反賊,自己也會被強盛的鄰國所滅。

人世間原本就存在優勝劣汰法則,你要是懈怠了,人家超過你就得打你。

此刻的小喬對諸葛亮提出的要求,使得這位賢臣是一驚,大呼︰「使不得矣~!」

為何?

皇帝都忌憚後|宮妃子攝政,女子原本負責後|宮的安寧就足夠了,養育皇子這本身就是女人的大事。

相夫教子這是古來女子的傳統美德。女子把事情都做完了,男子去干什麼?

後|宮妃嬪把朝政都實際把持了,女人們能指點江山了,皇帝還做什麼?

不在其職不謀其政,這是古訓。

任何事情都得有一定的規矩。

不然就得亂,亂了還了得?

此刻小喬皇妃提出把楊修的考卷給抽取出來,放在一邊再議。

這是破壞考場規矩的事情。

諸葛亮是負責大局的在朝主要官員,責任在肩能胡來麼?

小喬的意思是故意刁難這桀驁不羈的才子楊修一番,好讓這貨不要恃才而轎,能夠為皇上大用。

一向謹遵職守的孔明是絕對不會因私廢公的人,違法的事,天王老子來求都不允,這就是此人行事有原則的事實,也是龍皇一直信任有佳的事實。

這考場的主要科考是龐統在管理,監考閱卷的人員都是他在安排,諸葛亮是監督職能,這插手其它部門的事諸葛亮絕對不做。

小喬抽取考試卷子的提議,立刻被諸葛亮給否決。

諸葛亮是睿智之人,人家的行政職能還在自己的監督之下,自己能親自去犯錯誤?

諸葛亮從跟隨孫策主公以來,一直在負責各職能部門的審查,自己雖然不親自參與其中,可是他的作用非小,擔子之重,不是一般人可以看得出來的。

拒絕了科舉的異常舉動,諸葛亮是自己回軍機處處理其它的政務去了。

諸葛亮丞相十分的辛苦,每天早上把頭天熬夜的批文上報進內宮殿,讓皇上批示,自己回來先去太閣殿理事,下午去軍機處處理軍務,有時還得去郊外的學府授課,夜里還要處理白天堆積的批文。

普通的文書進宮來,都是諸葛亮事先批閱,非得皇上批示加印璽的,才令人封好送進宮去,讓皇帝批閱。

即使這樣,皇帝也是一天批示最少近百的批文。

可見諸葛亮丞相的每天日常工作量之巨大。

地方一般性的文件和審批件,諸葛亮才蓋官印下放到職能部門去加印辦理。

諸葛亮一天最少得看近300份以上的批文,最多的時候一天看近千份。

雖然另外幾位丞相也有幫助理政的權利,可是諸葛亮做事事必躬親,不喜歡讓人家來替自己做,個性使然,這也是他長期勞累而未老而終的結局。

小喬沒有得到丞相的認可,這不等于自己沒有整蠱楊修的辦法。

小喬親自來到太閣殿下面的勤務閣。

這里是眾考官批閱試卷的所在。

見皇妃來此,眾臣立刻下跪行禮。

主考官曹修過來搭話︰「娘娘來此有何貴干呢?」

小喬在他耳際輕聲道︰「給我把楊修的試卷拿出來,我要親閱。」

曹修是滿臉堆笑的去翻找試卷了,不一會,一個副考官拿來試卷遞給曹修。

小喬打開一側封簽一看,果然是楊修的卷子沒錯。

看著上面楊修娟秀的字跡和經綸滿月復的才學篇章,小喬也是一震,心說這人了不得啊,這才30多點歲,才氣不下與當朝的幾位丞相啊。

這人從用筆來看,就是一個治國的能臣。

每篇文章,每個段落都是寫得鏗鏘有力,充滿了報負和才智。

不過小喬腦海里浮現出這人在月湖邊的飄浮之氣來,這人未免有點太狂了。

小喬是什麼人?

這天下之大,大不過自己男人手中的權利,這臣民之眾,不過是自己皇帝手下的螻蟻。

不過區區一個才子,這樣狂還得了?

小喬是低聲問道︰「此科考試,誰會是頭甲?」

曹修是指著這楊修的試卷道︰「密封姓名閱卷時,4位丞相和在下都一致公認,楊修為頭甲。」

小喬是眉頭一皺,頭甲?居然是第一名。這人知道金榜題名時中頭甲,自己尾巴還不給翹上天去?

小喬是輕聲道︰「能否把這人的毛病給挑出來,給他個末第?」

給個最末尾的提名。

曹修是一愣啊,這明擺著是頭甲的才子,皇妃想給他拍個末第,最後一個,就差名落孫山了?

曹修是苦著臉有點為難的說︰「在下實在是難找什麼借口說這人是末第的才能,這人幾位丞相都公認是治國的才子,治世之能臣,不敢怠慢分毫,我們皇帝正需要這樣的才子……」

小喬鳳目一瞪,曹修暗道︰「這下壞了,至少得得罪一位了。」

第六章節狂放不羈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