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周北生如今已經19歲,與他同齡的村中青年多有已經做了爹的,他因為讀書耽到了現在,如今他成了穿長衫的年輕秀才,沖著周家殷實和他這份人才,附近村鎮家有女兒的人家紛紛意動,說親的媒婆絡繹不絕地上門,真的要把周家的門檻踏平了穿越田園生活。

徐氏一開始還笑眯眯地接待說親的人,到後來實在煩擾,都是說了兩句就把人打發,背了人就跟兩個媳婦抱怨︰「咱北生這樣的人才相貌,哪還至于娶一個莊稼人家的女兒?」

唐荷手上忙著活,時不時應她幾聲,就當交流婆媳感情穿越田園生活。

楊氏卻有點尷尬,小叔成了秀才,她娘家也跟著與有榮焉,前兒她娘還特意捎信來讓她回一趟娘家,她還以為有啥急事,巴巴趕回去了,她娘跟三個嫂子卻圍著她問個不停,全是關于小叔的,話里話外,想親上加親的意思很明顯。

楊氏本來想說頭上還有爺爺有公爹婆母,無論如何小叔的婚事輪不到她一個做大嫂的出頭。

哪曾想她娘根本不給她開口的機會,喜滋滋地把本家和外家的適齡女兒一個個數遍了,迭聲地問她哪一個最合適,不待她開口,自己就先拿了主意︰「最合適的還是你細叔家的喜梅,今年正正二八年華,人也長得好,活也做得巧。」

她大嫂看她半天不點頭應承,就催她趕緊給句準話,「小姑,你婆家可是殷實得很,當初爹和娘給你挑了這門好親事,你也享了好些年的福氣了,如今你小叔眼看著大前程就在前頭,你也該帶挈帶挈後頭的小妹一起享福才是,不說別的,自家妹子做妯娌,日後同你也出得好不是?」

楊氏原先還笑眯眯听著不打斷娘和嫂子的八卦,如今越听越不是味,當下臉色就冷了下來,「甭拿我來說事。說吧,你們是收了這些說親人家多少好處了?」

幾個嫂嫂被她一語道破真相,面上都訕訕地,楊氏娘連忙打圓場,「你咋把話講得那麼難听咧?喜梅確實是個軟妹子,說給多好的後生都不虧人——你就是給你婆家透個話,也不廢啥事不是?」

楊氏抹不過親娘和嫂子的面子,回婆家後想跟婆婆提沒有尋到機會,就悄悄同唐荷嘀咕了兩聲娘家的意圖,又問唐荷她娘家人有沒有讓她帶話。

唐荷誠實地點點頭,「我娘和嫂子提過兩句,不過我覺得成不了,不打算跟爹娘他們說了。」

楊氏點點頭,嘆氣,「整個縣里咱小叔這樣19歲的年輕秀才保不齊是獨一份的,如今他就是一只香餑餑,想吃下他的人家不要太多。你看這兩天媒人在咱家喝下的茶水有沒有幾水缸?前頭孩子她西秀姑姑不是也回來說了一個人選麼?據說也是她婆家村里的富戶家的閨女,老爺子一口就給拒絕了。哎喲就我娘家的堂妹,雖然是好年華,家世卻一般,更加沒戲。」

話是這麼說,可到底硬著頭皮同徐氏提了,徐氏只要笑不笑地覷一眼大兒媳婦,道︰「你跟老爺子提去吧。」

婆婆明顯不滿意,老爺子也是個眼高的,楊氏自覺沒有再去給堂妹說話免得自討沒趣。她打算這兩日尋了空回去娘家說結果,不想徐氏這一句「莊戶人家的女兒」里的低看,倒像諷刺她前兩日的不自量力,因此面皮尷尬得都漲紅了。

私下里她便跟唐荷抱怨,「三個老的加北生自己都想娶一個小姐,也不想想咱家也是個莊戶人家,真娶了那樣的閨秀回家里,難不成以後讓人下地干活?就是咱妯娌相處也尷尬不是?我大字不識一籮筐,就怕到時人家吟詩弄曲我听都听不懂,十天半月的連話都說不上呢。」

唐荷沉默了一會,說道︰「如果北生真能娶到一個閨秀小姐,估計就算跟咱在一個屋檐底下住著,也不會住太久。」

多少人四五十歲還是一個老童生,而周北生十九歲就做了秀才,如果他更發奮,更有運氣,中舉人,中進士也是有希望的——這樣的想法,不但他本人和周老爺子有,願意提攜人于微時的高門也會有——而籠絡一個有前程的年輕人,聘為東床快婿不是自古有之的方法嗎?到時周北生的路必然越走越遠,雖然他出身農家不錯,可日後的前程與生活,與這個農家院子關系就不大了。

楊氏听了她的話,自己也尋思了一會,點頭道︰「你說的有道理。真有閨秀小姐嫁給北生,也是打著有一日做官夫人的主意,哪里可能會一輩子心甘情願落腳在咱這窮鄉村里呢。」言罷又深嘆一口氣,四下打量周家的屋舍,搖頭自嘲地笑笑,「日後北生跟他媳婦怕是要高門大戶的住著罷?我跟東生沒本事去別的地方,能在這房子里過一輩子已經是頂頂有福氣的了。你說,一樣是女人,又嫁給同一個家的兄弟做妯娌,這命咋就差那麼多呢?」

楊氏感慨了兩聲,見唐荷只是沉默地看她,目光溫和,因此略有些難為情地撥了一下散發夾到耳後,「我不是不滿意東生,不過人嘛……總想好上加好。我也不怕你笑話,有時我就會想,要是讀書做秀才的那個是東生多好呀。」

唐荷點點頭,「我明白的。」期盼更好的生活,是人的本能。

楊氏同唐荷做了快兩年的妯娌,兩人相處也算融洽,作為家人的感情多少培養了一點,只是八卦還是聊得少。女人要交流感情,如何能不聊八卦呢?楊氏用手肘踫踫唐荷,「哎小荷,你說老爺子會給北生說個啥人回來?要真是個小姐,咱們跟她咋處啊?」

「當家人來處。」

嫁一個人,就要把他的家人當家人。這樣古今通行的準則。你的丈夫珍視他的家人,為了夫妻和諧,那你也必須要珍視——至少表面上要珍視。

唐荷對待周家人,從頭到尾奉行的也是這樣一個準則。

~~~~~~~~~~~~~~~~~~~~~~~~~~~~~~~~~~~~~~~~~

唐荷從溪里洗了衣服回來,一一抖開了晾在曬衣繩上。回頭就看見土豆娃趴在牆根冬青樹下挖蚯蚓,衣服袖子蹭了一塊又一塊的髒污,因為全神貫注從一捧泥土里挑蚯蚓,兩個鼻孔里的鼻涕掉得老長,將將墜到地上的時候他猛一吸,兩管鼻涕又被吸回鼻腔里。

「土豆娃,」唐荷向他招手,「過來。」

土豆娃手里拽著幾只扭動的蚯蚓,乖乖地上前來,「三嬸。」

小孩子身上的汗味兒,泥土和蚯蚓的腥味混成一股讓人掩鼻的味道,唐荷再看他臉上又是鼻涕又是泥的,就抽出帕子給他拭干淨,「大熱天的,你咋感冒了呢?是不是昨夜睡覺貪涼晾了肚皮?」

土豆娃傻傻地點頭,「怕熱穿越田園生活。」

「真是個小傻蛋。」唐荷模模他後背,小孩子體熱,玩了這會汗水出得多,都把衣服浸濕了,不趕緊換下來感冒還要加重,又看他身上實在髒,就打算給他洗個澡算了,「土豆娃,三嬸給你去燒點熱水,待會給你洗個香  吧?」

土豆娃不解,「晚上才洗澡呢。」又舉了手里的蚯蚓給她看,「我要去釣青蛙回來給妹妹煮粥吃。」

夏天日頭雖然大,卻擋不住鄉間的孩子們去稻田里釣青蛙,土豆娃也興致勃勃地參與到了這一行列中。

唐荷模模他的頭,「好乖,青蛙等你三叔回來讓他去捉,咱土豆娃不是要跟太爺爺認字的嗎?你跑去玩,小心被打。」

「太爺爺說他忙,沒有空,讓我先玩一陣。」

唐荷哭笑不得,有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老師嗎?

「認字要每天堅持……」算了,跟小孩子說道理也說不明白,「三嬸給你洗澡換衣裳。今日日頭太大,不準你去田里釣青蛙。待會三嬸教你描大字好不好?」

唐荷燒了一鍋水,又去楊氏屋里,楊氏正在女乃小女兒,指點唐荷從衣箱里拿了一身土豆娃的短衫褲子。「小荷,謝謝你,」楊氏真心誠意地道謝,「我如今真是顧得小的顧不得大的,多虧你搭手幫忙。」

「一家人不說客氣話。」

唐荷把水倒進大木盆里,摁著小頑童洗了個澡,給他穿了干淨衣服,就捧著他的臉親了一下,「花貓臉洗干淨了多俊呀,」又揉揉他的小腦袋,「三嬸給你煮碗姜湯水,咱熱熱的喝下去了,感冒就走了。」

「三嬸真好,」小孩子捂著被親得濕漉漉的臉頰,眨巴著大眼楮看她,「我給你做小孩吧?」

唐荷失笑,「你本來就是我家的小孩啊。」

「我是想讓你做我娘,」五歲的小孩子強調道,「我覺得我娘有了小妹妹就不想理我了,我也想換一個娘。」

唐荷蹲□與他平視,「土豆娃,雖然三嬸很樂意做你娘。可是你想錯了,你娘可喜歡你了,她要知道你想換娘,她要傷心壞了。」

土豆娃搖搖頭,「娘現在只顧著妹妹了,好久沒親我沒抱我了,昨晚也沒給我掖被子,所以我才感冒的,」說著吸了吸鼻涕,「我听見她跟爹說讓我去跟爺爺女乃女乃睡,嫌我感冒了會傳給妹妹呢。」

唐荷頓時頭大,一時不知道怎麼跟小孩子解釋大人的精力也有限,家里如果有吃喝拉撒睡不能自主的新生嬰兒,一時間只能圍著她轉,如此難免忽略長子,「這不是真的,你娘很疼你……」唐荷艱難的斟酌字句,這時他們身後卻傳來笑聲。

唐荷轉頭,看到周北生走向前來。他抱起自己的佷子,屈指彈了一下女圭女圭的腦門,「你個小不點吃妹妹的醋呢?」

土豆娃小手捂著吃痛的腦門,委屈地鼓著臉頰,「小叔叔壞。」

「土豆娃是不是男子漢?」

土豆娃下意識挺起小胸脯,「是!」

「男子漢就要不怕痛不怕苦,還要疼妹妹,土豆娃做到了沒?」

小女圭女圭被這個邏輯困擾了一會,眼珠子轉了半天醒悟道,「我有疼妹妹!我要去給她釣青蛙煮粥。」

「不夠。男子漢還不能在夜里睡覺把感冒傳給妹妹。」

土豆娃想了想,「那我去跟爺爺女乃女乃睡好了。」

周北生把佷子放下地,小女圭女圭就一溜煙地跑回屋里跟娘親表忠心去了。

原地的唐荷和周北生聊了幾句。

從那一次的背書事件後,周北生就時不時找唐荷聊幾句,一年多來兩人也相處得算融洽。而且隨著年歲漸長,以及在學業上取得突破,周北生看上去,已經有成熟的青年人模樣。

「你這時候咋在家里呢?我以為你在縣學。」唐荷說道。

「有點事回來跟爺爺說。」周北生答道,頓了一會又說道,「三嫂,有一位長者同我說要把女兒許配給我。」

「哦?」唐荷並不意外,「你見過那位姑娘麼?符合你的標準的話就正好。」

「我也沒什麼標準,以前的話都是年少好玩說的,」周北生淡淡地道,「只是娶這一位對我日後能有所助益,我回來跟家里商量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我越是想一次把矛盾點描述出來,就越是卡文……

我怕我今晚再不把文放出來,自己更加憋不出進展……

怎麼說呢,我也發愁本文過于平淡,很想給情節來點起伏,只是我又不願意用家庭的爭吵來作為矛盾——在生活中,誰心里沒有自己的算盤呢?只是撕破臉的爭吵畢竟少,這也不是我寫本文的初衷

我想請大家再給我一點耐心。謝謝

隆重推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