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周家是村里的大戶,人多,開枝散葉後就更多了,村里人彼此都沾親帶故的。」唐周氏跟唐荷爹娘說過她娘家的情況,「我娘家還算周家的本家一支咧。我爹的曾爺爺外放做過縣太爺,回村里修了周氏祠堂,我爹常說他出生時還是個小少爺呢,啥都不用干,每天里就是讀書寫字,住的是大房子,吃的是白米飯配魚肉,連喝茶的水據說都有講究。」

「我爹說得可好听了,反正我是沒見過,我們兄弟姐妹七個,打記事起就在地里干活,老周家現在就是十成十的莊戶人家。」

「要說有什麼不同,就是周家有族譜。我那一輩,男排‘珍’字班,女排‘雅’字班。」唐周氏其實有個好听的大名叫周雅蘭,「南生爹那一輩男排‘乃’字班,女排‘隻’字班。到南生這一輩,男排‘生’字班,女排‘秀’字班。」

唐李氏被一大堆名字排班說糊涂了。「三女乃女乃,您說的這些咱听不懂。」

「不懂也沒關系,」唐周氏呵呵笑,「老祖宗以為自家的富貴千萬代呢,所以早早的把子孫的名字都排好了。其實在村里大名都沒人叫,都叫小名。南生他爹大名周乃康,沒人叫,都叫他二狗子。」

「賤名好養活。」唐李氏其實關心的是別的,「您二佷子生了南生兄弟姐妹四個呀?」

「對頭。二狗子圖省事,除了排班定下的字,就按方位給取了名。除了南生自己,他大哥叫東生,二姐西秀,四弟北生。」

很久以後唐荷問周南生︰「你爹怎麼知道恰好要生四個?萬一又生別的孩子他該怎麼取名?」東西南北中。中生?中秀?

「不是還有金木水火土嗎?」。周南生答道。

唐李氏不愧跟唐荷是母女,兩人的疑問一樣,不過她沒把問題問出來,她更關心別的。「三女乃女乃,您也別介意我話直,小荷一直是我跟她爹的貼心棉襖,我倆一心盼望她嫁個殷實人家。咱是很中意南生沒錯,但也想問清楚,他家里境況怎樣啊?」

「二狗子是出了名的能掙家私,她媳婦又會持家,我那些佷子啊,就屬他家最富裕。他四個孩子也懂事,做活的做活,上進的上進。特別是南生,自小就養在我爹,也就是他老爺爺跟前,你別看他現在下地兩腳沾泥巴,其實也算半個讀書人呢,他自小就跟著我爹,也是認了半部論語的。」

半部論語治天下,老話說的那是宰相的人才。唐李氏簡直要樂壞了,私心里已經認下周南生作姑爺。這會听到大兒子說的他好話,耳朵都要豎起來。

「南生端端正正坐在大方桌前對賬本,明明做的是商賈買賣事,偏偏乍眼看去就是個活月兌月兌的俊秀書生。」唐大山顯然對周南生也很有好感,口沫橫飛地跟娘和媳婦描述他在周家看到的情形。「賣野貨的人家給他報賣了多少雞鴨瓜果,嘿,他那算珠子撥兩下帳就出來,我的眼珠子都跟不上。」

「你人笨,當然啥都不懂。」唐宋氏點點自己男人的腦門。她也就見過周南生一回,關于他的好話最近倒是听了一籮筐,瞥見婆婆熱切的神色,心中一動,猜測婆婆是中意周南生了。「你到周家老半天,就是看撥算珠子去了?」

「哪能呢。我給幫忙收貨盤貨來著,不然我能那麼晚才家來麼?」

哎喲這頭笨驢。唐宋氏見男人不開竅,直接問道︰「那你送南生家去就沒見見他家里人?你眼瞅著他家是個什麼光景?」

「他家都能開鋪子了當然是好光景,一溜的大瓦房,比咱家屋子還要多幾間!」唐大山沒有存心觀察打探,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除了南生的四弟在學里讀書沒歸家,其他人倒都見到了。你們不知道,我把南生送到家,咱舅和舅娘一開始還嚇了一跳,以為南生出了啥事呢。當時我都不懂該說啥,這救人救出好歹來了,咱也理虧不是?」

唐李氏緊張起來,「那你瞅著南生爹娘有沒有生氣啊?」

唐大山搖頭,「這沒看出來。我嘴笨,解釋得結結巴巴的,是南生給我解的圍,說他一點不妨事,是咱家人體貼怕他走路艱難,所以送他家去。」這救人的人說話怎麼能這麼周到呢,被救的反倒被說得心窩子暖起來。

唐李氏有心多問幾句,只是唐大山壓根沒往未來妹夫的方向想,也就沒有細致入微地觀察,來來去去也就是答舅舅家眾人均很熱情等等。

唐李氏失望溢于言表,看到唐老爹父女兩人也回了家,唐老爹一直給她打眼色,只好按下不問。

「他爹,你說南生這麼好,有相貌有人品有家世,那還不多的是人家上趕著要把閨女嫁給他?不行,咱得趕緊行動。」夜里唐李氏輾轉反輒無法入睡,閉上眼楮就夢到跟一眾婆姨大娘搶女婿,于是推推身邊的唐老爹,非要他趕緊拿主意。

「這緣分天注定。」唐老爹無奈,「你急慌慌的,不知道的人以為咱小荷嫁不出去了呢。」

「緣分天定沒錯,但成事還在人呢。」唐李氏說道,「不行,我明兒得跟三女乃女乃說說,讓她幫居中遞個話。」

「這老話說,一家有女百家求。嫁女兒講究的就是個有人相求的矜貴態度,你這樣上趕著貼南生,以後嫁過去小荷也不好立足。」唐老爹生氣,「南生再好,能比小荷還親?我說了,再相看相看。你不準再咕噥。」

唐李氏無法,只好睡下。

在周家,南生爹娘在唐大山跟前不好說什麼,等這會兩人熄燭上床,南生爹回想兒子被板車拉回的情形,忍不住就跟婆娘嘀咕了,「你不知道那江水滾急滾急的,得虧南生沒事,不然就是救的親戚兒子,我也寧願他睜眼做個旁觀的狠心人。」雖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但如果救人搭上自己的命,就太不值了。

「南生水性好,」南生娘沒當一回事,「以前他沒少到青山水庫去游水。那水庫一年也少說淹死□個人,南生游那麼多回,不也好端端的。」

「你還拿水庫說事!」南生爹听著听著冒火了,「你也知道水庫水深,讓你管教他不準去,萬一出事,你連兒子的尸首都找不著!」

南生娘不說話。

南生爹嘆氣,「行了,我知道你也為難,兒子大了主意也大。不過你多少也要對他上點心,他過了年就二十了,你趕緊相看相看,給他挑個好姑娘。」

「他二十了?」南生娘吃驚。

「你怎麼做娘的?」南生爹終于壓不住怒火,「跟你說了多少回,老三也是你親親的兒子,你也要把他放在心上,平日多管管。」

「我管得著嗎?」。南生娘也提高聲音,「兒子不養在我跟前不跟我親,難道還是我這個做娘的錯了?」

積年舊案,一時半會哪里吵得明白誰對誰錯。南生爹只好按下滿肚埋怨不提。

~~~~~~~~~~~~~~~~~~~~~~~~~~~~~~~~~~~~~~~~~~~~~~

雖說唐老爹答應了唐周氏陪她回娘家給老爹撿骨,可離吉日還有段時間,因無論如何要跟親娘開口說明,想想這其中必然遭遇的不愉快,就想著拖一日是一日吧。

日子水一樣淌過。前頭唐周氏和唐李氏領了唐小山去找桂先生,因唐李氏說了唐荷教的話,說是仰慕桂先生的人品風流,農戶家的孩子雖然不求讀書科舉,但是在桂先生身邊沾沾書卷味兒,認幾個字,識一番做人道理也是好的,桂先生被恭維得舒爽,並且他本來教的也幾乎全是鄉民的孩子,倒是一貫主張有教無類的,因此雖嫌唐小山年紀大,但還是答應收下他,只是有一點說明白了,不是收下當正經的學生,只讓他農忙之余就來幫忙磨磨墨,桂先生得閑就教他幾個字。

事情這樣順利,唐李氏哪里有不答應的。因此連番道謝,又把家里自產的菜蔬瓜果奉上。不想桂先生推辭不收。鄉人多講究「天地君親師」,唐李氏從骨子里敬畏教書的先生,自然一定要給。桂先生沉吟半晌,說道︰「唐大嬸,我知道你家里種了蓮藕的,送我幾張荷葉如何?」

唐家村四面池塘環繞,夏季里雨過雲歇,藕塘里荷葉田田,荷花也如舞女亭亭的裙,桂先生每每看得詩情迸發,但讀書人到底不好擅自攀折別人家的東西,很是渴望了一陣,于是有此要求。

唐家一向只把荷花做包裹菜蔬用,偶爾摘幾張做個荷葉包飯,或者就是一塘的荷葉全摘了賣給藥房入藥,也就得個一兩文錢,桂先生開口要這麼不值當的東西,唐李氏不懂讀書人的風雅,但還是連連應下了。

回到家里跟女兒說了經過,「這讀書人就是奇怪。許是想吃蓮藕,推說要荷葉。」唐李氏搖頭,又叫大兒子下藕塘挖藕去。

唐荷攔住她,「娘,我知道桂先生想要啥,我去就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