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初到澶州

自那日關三和馮破軍解開心結後三人已經疾走了五天,明日便能到達顫州附近。那天過後,關三平時更加注重于練習刀法,時不時的會在路上揮刀砍出一兩道弧線出來。相比之下馮破軍卻是痞懶的多了,只是在早晚各修習一段時間的槍法,卻老是執著于問丁一討要絕頂功法,例如那天的一分為二的身法和隨便手指點點就能殺人于無形的指法。

丁一心中暗笑,這廝的眼楮到是挺毒的,一挑就挑了兩門神功。卻也懶得理會他,只是告訴他狂風槍法練到極致不見得比六脈神劍差上多少。但馮破軍這廝就是不肯相信,說這槍法練來練去都是莊稼把式,根本不可能練到那種地步。丁一听了只能搖了搖頭,下了死命令讓他日日苦練狂風槍法,不然就直接回家去吧,這才將這厚臉皮的家伙制住。

可憐這狂風槍法便是那段思平和江守鶴見了都大嘆稱奇的絕世功法,居然被馮破軍說成了莊稼把式,不知這創下狂風槍法之人听見了會不會將馮破軍按在地上一頓暴打。

丁一觀察了馮破軍數日,知曉這廝雖然表面上流里流氣實際上卻是個不錯的小伙,本來他倒是想把狂風槍法的絕招傳給他了,但是又怕他不識貨糟蹋了這門絕學,而且這狂風槍法的絕招如果沒有將狂風槍法練得爐火純青、融會貫通,即使使將出來弄不好還反傷自身。

所以丁一便命馮破軍日夜苦練這狂風槍法,自是想有朝一日他能從中悟通明細,即使自己不教他也能慢慢領悟出最後的絕招。只是看馮破軍如今的模樣,不知幾時才能將狂風槍法練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看他如此痞懶模樣,只希望不會糟蹋了這絕世槍法。

這一路行來,三人路過兩個村莊,但入目卻是尸橫遍野,血流成河,尸臭燻天。遠處是殘牆破瓦,烏鴉哀鳴。丁一三人幫助僥幸逃生的村民們,將尸首一一安置妥當,又留下金銀數許後才哀嘆上路。

而看見這一幕的關三和馮破軍,終于將心底最後一絲內疚也終于給放下了,是啊,只要殺該殺當殺應殺之輩,縱是滿手鮮血又有何畏?心境的堪破,令兩人修為隱隱有所提升,尤其是關三對于春秋刀法的體悟更是深了一層。

這刀法在他眼中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武功、本事了,更是一種責任,身上有了這種功夫的他,立志要當一個真正的大俠,揚善抑惡,方能對得起這據大人說是蜀漢五虎將的關羽的刀法。

隔日,終于到達了澶州附近,因為他們是從東京方向北上而來,一路上卻是沒發現有什麼戰場的痕跡,想是在北面一方才是戰場吧。丁一來此本來是為了調查一件事來的,但是卻接連趕上了不同的事情,而這些事情的端倪卻都是隱隱的指向了這澶州附近。

此時的澶州早已戒嚴,遠遠的望去,巍峨聳立的城牆之上一隊隊的人影穿來過去。顯然是正在巡邏,更有目力驚人的探哨遠遠的看見了丁一他們,稟報了上去,城門口的上邊人影卻是越聚越多。

這實際上要怪丁一了,因為平原一戰,雖然大戰中他們不可避免的殺死了不少遼兵的軍馬,而且還有數百騎逃跑了更有後來丁一一路贈送的,但余下的軍馬卻依然還是個不小的數目。這黑壓壓的一片向著城門而來,無怪乎守城的官兵如此緊張了,想來如果不是有探哨看見丁一他們只是三人帶著這群馬匹,其後也沒有什麼別的蹤跡,早就發出信號劍拔弩張了吧。

丁一叫停兩人坐在馬上遠遠的眺望著這做澶州,澶州亦名澶淵郡據傳五帝之一的顓頊曾以此為都,故有帝都之譽。濮陽之名始于戰國時期,因位于濮水,後因黃河泛濫淤沒之陽而得名。比起曾經去過的大理來說這顫州居然都不必大理城要小多少,城牆高五丈有余,城牆上痕跡斑斑,可以清晰的看出那是重型兵器造成的傷害。

而且丁一一眼望去,以他的眼力自然發現了城門前已經部下了不少陷阱痕跡,這才讓兩人停了下來,想來這些陷阱是用來防備對方派小隊人馬繞路偷襲而設的吧。

這不是主防一面的城牆居然都是如此的景象,那北方一面那又是何等的情況。不過他們卻沒辦法過去一看,因為澶州依山傍水,他們過來容易要繞行到北方一側卻是極難。

這時城門忽然打開了一條縫隙,十幾騎人馬從護城河上一路馳來,當先一人面似黑炭,身形高大,形似張飛,當後一人卻似是文官打扮。丁一雖然不清楚宋朝的官場等級制度,但是身旁有馮破軍這個所為的萬事通,知道大宋少馬,能騎馬的必定是官階不低之輩。

這十來騎中大都是武將模樣,唯有那張飛似的武將身旁是一文士長衫打扮的人,而周圍騎士除卻當先一人,余者皆是隱隱將文士圍在中間,從此便可見其身份不低。

對方來勢甚快,尤其是當先那員猛將,來到近前看見關三和馮破軍都拿著兵器,立刻將馬鞍上的一對雙鉤鐵戟取了下來,擎在手中對著丁一三人怒目而視,其勢甚威。

關三看見對方敢于對自己的大人亮出兵器,立刻樸刀一揮,擋在丁一前邊,他卻不想想丁一需要他這般嗎,不過卻也從此能見關三一顆忠貞之心。

原本和關三在一起的馮破軍見關三躍馬而出,也收起懶散之意,鐵槍一震雙目直視來人。他們歷經那場平原血戰,身上的氣勢和殺氣經歷了這幾天的消磨雖然已經消去不少,但對方鎮守邊疆自是眼力卓絕之輩,一眼便看出眼前三人都是殺過人的漢子,此番關三和馮破軍的動作立刻令那張飛般的猛將心頭一驚,雙戟擺動,座下戰馬一動擋在關三身前,卻是隱隱的護住了將要到來的那文官之路。

那文官到來,發現兩方劍拔弩張的模樣吃了一驚,他的目光甚好,遠遠的已經看出,這三人所轄的馬匹俱都是良種軍馬,其上更是馬踏背鞍一應俱全。在大宋燕雲十六州之後,大宋良馬日少,有的也大多都是駑馬一般。

此等一看就是能上戰場的軍馬卻甚是少見,而且還是這千余匹的軍馬。大宋少馬而遼國多馬,為了應對遼騎沖鋒,大宋唯有依靠城牆相拒,即使是現今宋朝為了應對騎兵新建的重步兵,那些身穿幾十斤重的步人甲,手持雙手長槍才能勉強于遼騎對戰,但是遇上遼騎中的精兵鐵浮屠卻也是一籌莫展。

而今遼國攻宋,他們更是只能聚城而守,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因為沒有好的辦法來應對遼兵的鐵騎,這個時候在戰場上如果有那麼一只千騎部隊,在遼兵攻城的時候側應沖擊,燒毀他們的攻城武器,襲殺一番,必能緩解日漸緊張的城防。

因為遼人雖然悍勇,但不善制器,僅有的攻城器械不外乎都是劫掠的宋朝的,或者粗劣無比,一旦被毀。那麼遼兵攻城便不會如此輕松,那時候遼國最強大的騎兵又不能攻城變成了雞肋一般的擺設,即使對方步兵補上,但沒有了攻城器械的威懾,那時候守城相對來說便會比較輕松,必能堅持到寇大人的援兵趕到。

這是他在城牆上看見馬隊的第一個想法,他忠心報國,自然不想看見自己守衛的澶州被遼人所破。所以一路上想的都是要怎麼樣才能說服對方低價將這些軍馬賣給他,但是他的坐騎不如那張環,便是那似張飛一樣的猛漢。

所以即使他當先出城,卻被張環迎頭趕上,而等他到時,卻發現兩人是氣勢相對,劍拔弩張。頓時心中一緊,這老張可不要壞了我的大事啊,再說不是讓他去參與巡城了嗎?可這家伙居然硬要說過來保護自己,誰知道是不是呆的悶了想出來看熱鬧的。

心中對自己的同僚一陣誹謗,驅馬近前一個翻身跳了下來,雖是文官打扮,但久經沙場自然不是文弱書生,對著丁一抱拳道︰「敢問壯士高姓大名,下官周文質,在此有禮了。」

丁一也從馬上一躍而下,帥氣的動作令在場的每個人都是眼前一亮。尤其是那張環,他起先被關三和馮破軍的殺氣所吸引,渾然沒去注意將殺氣發泄大半現在就像一個普通人一般的丁一,此時一見丁一身法不俗,當下對其高看一眼,心中卻是暗想,這三人都不簡單啊,這兩個年輕人渾身殺氣凜然,顯然是殺過不少人的,而那一開始只以為是被保護的公子哥一樣的人,卻並不是一個普通人,光那矯健的身手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雖然對方是三人,但張環還是自信即使他們是遼國的刺客、間諜,他也有信心護住身邊的小白臉,而且,他可是好久都沒和人真正的動過手了,手早就癢的要命了,也不知道遼國最近怎麼忽然不來攻城了,害的老張我渾身癢癢的。

心中想著,卻是不動聲色的靠近周文質,畢竟比起自己來說,這個小白臉雖然會舞幾下劍,比起城里那些只會之乎者也的書生要強上許多,但也絕不是這些人的對手,自己還是要注意一下,不然的話這小白臉死了,老張我這個臉就丟大了。

丁一看見原本和關三、馮破軍對峙的那張飛似的猛將悄悄的移動身形靠近那文官,心中已經猜到了對方用意,暗笑一聲也不去理會,對著周文質抱拳回禮道︰「在下丁一,丁是甲乙丙丁的丁,一是一二三四的一,最簡單的名字便是我,丁一。」說著手引關三和馮破軍道︰「這是我的兩個徒弟,關三和馮破軍。來此沒有他意,僅為販馬而來。」

周文質沒想到本來還在想怎麼說服對方能讓出這些馬匹,卻不想對方直接說了就是來賣馬的,當下心頭大喜,這不就是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嗎。當下他也不去管什麼價錢問題,反正有官家付錢。他點點頭,走上前去觀察那些馬匹,這一看,還真讓他看出了些問題來,當下眉頭微皺,不動聲色的退回到張環身後,對跟著他的張環低語兩句,走到自己的隊伍中才大喝道︰「好賊子,好膽識,給我拿下。」

當下,原本因為和周文質說話背對著丁一的張環猛然轉身,單手一揮,鐵戟夾雜著凌厲的破空之聲削向丁一的脖頸間,這一下要是打實了,鐵戟上彎曲如月的鉤環定能將丁一斬首當場。

但丁一能被他如此輕易的傷到嗎,當然不能,雖然因為他們是宋朝官員,他並沒有對他們加以防範,但畢竟身手在那,又六識敏銳感知到對方殺意臨身,鐵戟破空而來,當下不退反進。單手一隔,就插進鐵戟的兩個月牙之下的手柄上,將對方勢如破竹一般的攻勢擋住,右手閃電般襲出,掌力渾圓拍向張環。將張環震出一丈來遠,左手一轉一帶順勢將對方的右手鐵戟奪了下來。

這時,關三和馮破軍才反應過來,可見雙方攻守神速,關三對于丁一那是敬若天人,丁一傳他武功,教他識字,他是寧記在心此生要報答丁一大恩。看見對方居然敢偷襲丁一,雖然丁一因為功夫深厚沒被偷襲到,但是他依然憤怒無比,他不會像馮破軍那般變著法來討丁一歡喜,拍丁一馬匹,但是他卻是個有恩必報之人,狂吼一聲,樸刀攜萬鈞之勢砍向被丁一震飛張環。

那張環也是沒有想到,即使他自以為高估了丁一的身手,但想不到還是算錯了,不僅不是高估反而是大大的低估了丁一,被丁一轉瞬之間奪下兵刃拍出,但是因為一身甲冑而且丁一也沒有下殺手,他並沒有受到什麼傷害,但是心中卻是郁悶非常,想自己向來以勇猛著稱,卻不想剛一照面就被對方奪取手中兵器,雖然其中有小覷丁一的原因在。

但卻不可否認丁一的實力遠高于自己,更讓人郁悶的是他明顯感覺到對方並沒有用上全力,這讓他更加難以接受,好嘛,老張我這麼歲數都活到了狗身上去了,連個一看就比自己年輕的小伙子都打不過了。

張環這邊雖然被震飛,但是一起出城的十幾人卻在周文質下達命令的同時已經揮舞著刀兵砍向丁一三人,而備受張環關注的關三此時也向他沖來,一把樸刀對著他當頭落下。

張環虎吼一聲,雙手握住僅剩下一只的鐵戟揮向來勢洶洶的樸刀,只听「鐺」一聲巨響,兩人皆被巨力震退五步之外。張環揮了揮有些酸疼的手臂,暗道,好強的力道。

抬眼一望,對方已經揉身上來,那把樸刀自空中畫出一道漂亮的弧線砍向自己。張環也不懼怕,鐵戟一扎,卻是直取黃龍之勢刺向關三頭顱。

關三見對方來勢凶猛,自己砍到對方的同時對方也能將自己刺個透心涼,雙眸一縮,腳下猛的在地上一頓,身形一變樸刀由斜砍變為橫挑對方鐵戟。

兩人兵器相撞,又是一聲大響。這次張環卻是搶先一步殺向關三,一把鐵戟似龍咬向關三的樸刀。關三畢竟跟隨丁一前不過是個普通的農民孩子,哪里見過鐵戟的模樣,更是不知道這奇怪兵器有著能隔能咬諸般兵器之能。

不過其對刀法方面天賦異稟,自己的樸刀被對方鐵戟一攪,卻是順勢猛的往前一遞,樸刀借對方一拉一扯之力呼的刺向張環胸口。

張環面色不變,善用鐵戟之人自然對各種應變了然于心,鐵戟倒轉將對方樸刀擋回,卻是暗自可惜沒有鎖住對方大刀。手上卻不慢,人腳步一墊就沖到丁一身側,左拳猛的砸向關三。心中所想的正是利用自己兵器比對方的短,那麼就搶進對方身側攻其不備。

關三卻是不慌不忙,學會刀法時,丁一就曾無數次用輕功近身破他刀法過,雖然他依然沒辦法破解丁一的輕功沖進自己的近身。但也不是誰都可以如此輕易的近身攻擊他的,樸刀一頓一抽,刀柄倒轉疾點正迎向張環的鐵拳。

張環臉色一變,他本以為關三如此善用樸刀,大開大合之下定會被他小巧功夫近身。卻不想這關三竟然如此輕易的就能破解自己近身一拳,當下收拳揮戟一招橫斬。

關三知道對方鐵戟比自己的樸刀要短上一節,不能在如此輕易的讓他近身攻擊自己,當下腳下一動,一個跳步就和張環拉開一丈開處,卻也正好避開張環的一擊。樸刀一揮,腳下不停,一道道弧線直直的劈向張環。

張環卻是被關三如此打法打了個措手不及,他本以為對方如此善用大刀定是個馬戰高手,誰知對方腳下居然如此靈活。他哪里會知道關三天生一雙飛毛腿,那是能趕得上馬匹的腳力,而且還有丁一的教導,雖然高深的步法他無法領悟,但是就是初步的身法配合他的腳力就足矣游刃有余了。

而關三的家世更是讓他除了跟隨丁一後,哪里有機會騎過馬,這一出讓張環這個常年駐守便將的猛將想錯了,以至于險些被關三一刀砍中。

但是即使如此也失了先機,被關三樸刀連斬之下,壓得幾乎抬不起頭來。張環心中暗急,這個人就有這般身手,不說那能瞬間將自己打退的人,還有那另外一個家伙,如果也有眼前這人的身手,自己等人這次恐怕是難以幸免了。

恨就恨遼人居然如此狡猾,用馬匹來引我們出城,在滅之。可恨,如果不是中原少馬,自己等人又怎會如此輕易上當,更狠自己大意了居然沒有帶精兵一起出城。咳,就是不知道自己等人身死之後,澶州可還能守住,不知道官家所在的東京將來又會如何,只可憐我大宋的百姓就要造這些該死的遼人凌辱了。

原來他們是誤將丁一三人當成化裝成宋人的遼兵了,因為那周文質在查看那些馬匹的時候,忽然發現這些馬居然用的是遼騎的馬鞍套子,而且這些馬明顯都是遼國那邊過來的。

此處澶州,已經是宋國的邊疆地帶,周文質隨時一介書生,但也參與過不少大戰,為人又謹慎心細,隊遼國的騎兵了然于心,一眼便看出了這些馬的出處和問題。這個時候兩國大戰,又哪里會有馬販子會去販馬而來,

何況他也在一開始從張環和對方對峙的時候就知道這幾人必定身手不俗,不然張環絕不會如此緊張,連兵器都亮出來了。在纏手和張環共事多年的他,自然知道張環的實力,幾個疑點相加,理所當然的丁一三人只可能是遼人化妝或者就是遼人的間諜。

不過他並沒有立刻顯露出什麼來,只是走過張環的時候和他低聲說了一句,然後等他先一步回到人群中才命人一起上去抓下這三人,打的自然是以多打少速戰速決,要盡快拿下三人,以防耽擱太久,另出事端。而且如果能夠活捉了他們,自然要逼問出他們是如何可以繞道至此?還有是不是還有別的什麼陰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