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篇卷 紅梅葬曲 16 梟雄絕唱(下)

這些天對于亞歷山大來說,唯一值得高興的事情就只有他的寶貝女兒可麗兒從悲傷的陰霾里走了出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她得知了「亞當」又生龍活虎地帶著軍隊朝王都攻了過來。不過,她也向亞歷山大表明了立場。正所謂「戰場之上無父子」,更何況還是個拋棄過自己的男人呢?她對亞歷山大賭咒發誓,如果再在戰場上見到亞當,定然要將他斬首剖月復,絕不留情。

可即使這樣,亞歷山大卻也再沒讓女兒上過戰場。這倒不是他不相信女兒的誓言,而是他覺得現在的「亞當」今非昔比,連聲名赫赫的猛虎將都只能和他打個平手,可麗兒自然更沒有勝算。如果貿然出陣,即使那亞當念情不傷女兒的性命,女兒卻也也只能落得個被生擒活捉的下場。

再來,亞歷山大的妻子對他說︰「女兒雖然保證跟亞當一刀兩斷。可是,這女兒家的情絲哪里是說斷就斷得了的?要是她迫于誓言真的斬了亞當,只恐怕我們的女兒這一輩子都要在痛苦跟悔恨里度過了。」

如今,「亞當」已經攻入了都城。心明眼亮的亞歷山大終于看到了自己末日的臨近。

+++++++++++++++++++++++++++++++++++++++++++++++++++++++++++++++++

在夢林攻進都城的當天晚上,亞歷山大卻在家中擺下了一桌小宴。

這桌宴席也是奇怪,一來,這席桌上只要水晶高腳杯和一大瓶血紅色的葡萄酒。二來,赴宴的只有亞歷山大本人和他的妻子、女兒還有泰戈爾四人。與其說這一桌宴席,倒不如說是一家人在一起吃的一頓便飯。而且,這還是一頓「毳飯」。(流魂︰所謂的「毳飯」就是「三毛」飯。在南方的方言里,「毛」和「沒」音同。所謂「三毛」就是「三沒」——飯也沒、菜也沒、湯也沒。北宋大文豪蘇軾曾經和他的朋友開過這樣的玩笑,請他吃了一頓「毳飯」。)

上桌之後,亞歷山大先給各自杯中斟了半杯紅酒。也不讓眾人馬上就喝,只是自嘲道︰「如今這軍中、城中盡皆缺糧,就連我們合家吃頓飯也沒有飯食享用。好在我的酒窖里還藏有這瓶美酒,」說著,亞歷山大將目光從在座諸人的臉上一一掃過,「拿出來和妻、女以及好友同樂。」

本來這句話說完,眾人就應該飲酒下肚。可是,亞歷山大卻瞪了所有人一眼,不讓大家喝。然後,他對泰戈爾說道︰「小友,你我本是忘年之交。但老夫僭越,還想和你把關系更進一步。」說完,他將目光投向了可麗兒。

可麗兒臉上微微泛紅,似乎猜到了父親接下來想說什麼。

果不其然,亞歷山大接著說道︰「老夫和賤內膝下無子,只有可麗兒一個女兒。被我們從小視作掌上明珠給寵壞了,所以處處要強,至今沒有一個男兒敢娶她。我們為人父母的,最大的心願就是兒女有個好歸宿。小女雖然有些任性,但心地善良,品行端正。容貌也算清秀可人,武藝才華也都過得去。要是嫁給小友定然不會辱沒了小友英名,老夫今日有意招小友為婿,不知小友意下如何?」

可是,還不等泰戈爾答話,可麗兒馬上就站起來反對了︰「父親!這愛情和婚姻是何等神聖,怎麼可以這麼草率的就替女兒決定呢?」

在天晴大陸上,除非是政治婚姻,不然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言那一套。從來都是男男女女自由戀愛,除非是實在找不著了,才會請人說媒介紹。

亞歷山大聞言,故意裝出一副生氣的樣子︰「你不嫁泰戈爾,那你嫁誰?莫不是還想著那王城外的小兒?」

亞歷山大的妻子和他伉儷多年,自然听得出亞歷山大這是在拿女兒開心。連忙替羞紅了臉的女兒解了圍,又數落亞歷山大道︰「一家人難得開開心心坐在一起,你怎麼還偏拿女兒來消遣?」

亞歷山大連忙陪笑道︰「好好好,不說了不說。」接著舉起酒杯,做出踫杯的樣子,「咱們來干上一杯……」

話音落下,在座的其他人也紛紛舉杯。可是,「干杯」過後,只有可麗兒的酒杯里被喝干了酒液。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夫人、泰戈爾都只是端著杯子做做樣子,酒杯里的酒絲毫未動。

「父親、母親、泰戈爾,你們這是……」可麗兒還沒來得及問出這是怎麼回事,就兩眼一翻,昏倒在了桌上。

原來,亞歷山大早就在酒水里下了蒙汗藥。他知道自己末日將近,不忍女兒陪著自己一起葬送青春和未來,想安排女兒趁著夢林他們還沒有攻進王城,連夜逃出王都。畢竟自己已經是活不了多久的老骨頭了,但女兒可麗兒還年輕。她還有大好的未來在等著她。但是,可麗兒自小接受騎士道的教育,性格又倔強。亞歷山大深知她寧願戰死,也是絕不會在身為老父的自己生死存亡之際臨陣月兌逃的。

于是,亞歷山大才想出了這個把女兒迷昏了,再托付可靠之人送女兒出城的點子。而且在他心中,也有了絕對可靠的托付人選。

等到可麗兒伏在桌上完全睡去,亞歷山大對身旁的泰戈爾說︰「小友,你曾以乃母之名,立誓于銀月之下。誰能助你月兌百年之困,便不惜一切代價,為他完成一個心願。」

「不錯。」泰戈爾點點頭。至于亞歷山大接下來要說些什麼,他也猜出了七八分。于是連忙說︰「可是我……」

「是這樣就好,」還不等他說完,亞歷山大就出言道︰「月前,我請你為我贏得這場戰爭。可如今……四面被圍,上下離心……若想在反敗為勝,無異天方夜譚。故此,老夫想取消先前約定,重新求小友為老夫完成一個心願。」

「這……」泰戈爾猶豫了好一陣子,才艱難開口道︰「大人請講。」

泰戈爾從來不是輕言放棄的人,但他也不是頑固到食古不化。即使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也必須有隱藏的希望包含其中。但如今亞歷山大的失敗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情,即使自己再神勇,最多也只能是魚死網破。倒不如就順著亞歷山大的意思,為他保留有生力量,日後報仇也好,從此遠走高飛另尋他途發展也好,都好過在這里流干最後一滴血。

「老夫相求小友,」亞歷山大鄭重地說道︰「請你保我妻女出城,日後好生照料她們,不得使她們受人欺凌。」

亞歷山大話音剛落,就遭到了亞歷山大夫人的堅決反對。這二人老夫老妻幾十年,早已心意相通。夫人自然看得出亞歷山大此番已經抱定了死志。她倒不是反對亞歷山大要泰戈爾護送女兒出城,不然,事先也不會和亞歷山大一起用蒙汗藥迷暈女兒了。她不能接受的是,亞歷山大要獨自赴死而讓她獨生。

想當年,二人海誓山盟之時,立誓于殷月之下︰無論疾病還是健康,貧窮還是富貴,快樂還是悲傷,永遠相親相愛、相依相伴,至死不渝。

于是,當亞歷山大在她反對之後,不同意她留下時。她竟然打碎一只高腳杯,用鋒利的玻璃片抵著自己的喉嚨。以死要求亞歷山大讓自己陪在他的身邊。

亞歷山大既是悲痛又是感動,只得含著淚點頭道︰「好……好……夫人陪我共同留下就是……」

+++++++++++++++++++++++++++++++++++++++++++++++++++++++++++++++++

送走了可麗兒和泰戈爾,亞歷山大讓僕人替他取了一個小瓶子來,小瓶子里裝著某種紫紅色的液體。亞歷山大用滴管吸了一滴瓶子里的液體,滴進他剛才喝的那瓶酒里,然後搖勻。接著將那小瓶子扔了,又叫人那來個華麗的托盤和酒杯,將那瓶加了料的紅酒放進托盤里。最後,他喚來他手下最後兩個聖騎士——卡隆和摩爾,讓他們端了托盤隨他進宮去。

出發前,亞歷山大對他的妻子說︰「煩請夫人為我在府中再設一酒席。此席只要兩個席位,可以無有酒水飲食,但一定要干淨、大方、得體,等我回來款待客人要用。屆時,還要勞駕夫人親自撫琴一曲,為我與客人助興。」

………………

而此時的王宮里,國王和一眾內侍以及保王派的大臣們正額手相慶。他們已經得到消息,王子已經攻進了都城。目前已經將王城團團圍住,除賊勤王已經近在眼前了。

但是,當亞歷山大不經通報,帶著百二十人斗士和兩個聖騎士直闖宮門而入,他們就笑不出來了。

一個個皆是心想︰「這亞歷山大莫不是被王子逼得狗急跳牆,已經發瘋沒了理智。想要拉著一干大臣和國王跟他陪葬?」

于是,面對殺氣騰騰亞歷山大,眾臣工都戰戰兢兢,連大氣也不敢出。最後,還是王座上的國王結結巴巴地開口問道︰「愛……愛……愛卿……深夜入宮……所……所謂何事啊?」

自從十八年前,亞歷山大毒死王後、逼走王子,又完完全全架空國王之後。國王就在自己心頭給亞歷山大打上了「瘋子」和「魔鬼」的標志。再加上他生性又懦弱,因此更是怕亞歷山大怕得要死。平常亞歷山大在朝堂上打個噴嚏,也夠讓他發抖上一天的了。

今天,要不是得知自己的兒子就要入城來打得這狗賊死無葬身之地,由此強壯了膽子。不然,也鼓不起勇氣問出剛才的話語來。

「起奏陛下,」亞歷山大象征性地向國王行了個禮,說道︰「十八年前,王後雨他人私通而伏法遭罪。當時,臣懷疑王子亞當並非陛下親生骨肉。後來經多方查探、求證,方知當時冤枉了王子。王子亞當確是王室血脈,陛下親子……」

國王和眾臣工還沒來得及弄清楚亞歷山大來信口雌黃這些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干什麼。就听亞歷山大接著說道︰「王子之武,所向無敵。王子之才,經天緯地。陛下得子若此,陛下幸甚,王國幸甚,萬民幸甚。如今,殿下更顯其帝王之才,臣貌死斗膽,替萬民請命。請陛下將王位禪讓于王子亞當。」

國王和眾大臣們听了皆是一片茫然,不清楚亞歷山大到底在打什麼主意。照理說,亞當是亞歷山大的死敵,他應該恨不得吃亞當的肉,喝亞當的血才對。又怎麼會替亞當說話,還要求國王把王位讓給亞當呢?

但轉念一想,這也可能是亞歷山大想要以此來討好亞當,好在亞當破城之後,他能夠有一條活路。

于是,國王心下暗忖︰「亞當是寡人親子,即使你再如何討好于他,也不及寡人在他面前一兩句話,以後有的是機會慢慢收拾于你。只是今天若不答應這廝,寡人恐有性命之憂。至于這王位,早晚也是我兒的。如今他戰功卓著,人望又高。確實可以繼承這王位。」

于是,國王賠笑亞歷山大說道︰「愛……愛卿為民請命,忠義可嘉。傳旨官听旨……令你速速擬詔——寡人傳位于獨子亞當,封其為聖君大武德國王……」

詔書寫完,將其交給卡隆保管好。然後從摩爾端的托盤里拿起酒瓶和酒杯,倒了半杯將其端到國王面前︰「陛下,這是臣家中所藏佳釀。臣不敢獨飲,欲請陛下共同品嘗。」

「這……」這阿爾瓦的當今國王雖然懦弱無為,但卻並不糊涂愚笨——亞歷山大在這種時候給自己獻酒,那這酒里面絕對另有文章。

國王自然不敢接杯子——「嗯?!!!——」亞歷山大惡狠狠地瞪了國王一眼,國王沒有辦法,只好顫巍巍地伸出手,去接亞歷山大遞過來的杯子。

「陛下……啊!!!——」有個膽子大的大臣想去阻止國王,卻不想被卡隆當場一劍砍死。

亞歷山大回頭掃了一眼,沒管他,只面無表情地對國王說︰「陛下,請吧!」

「寡人……我……啊——」最終,老國王嚇得當場哭喊了起來,他竟然給亞歷山大跪了下來,哀求道︰「宰相啊!你就饒過寡人吧!!!——」

亞歷山大見狀不但沒有心軟,反而怒斥國王道︰「你也是一國之君,如此哭鬧、跪地求饒成何體統?!!!虧你還是魔龍王的子孫!!!你要再不肯喝,那我就叫人喂你喝!!!」

老國王被亞歷山大的這幾句話激發出了最後的羞恥心。在屈辱死去和帶著榮耀赴死之間,他毅然選擇了後者。盡管雙手顫抖,盡管老淚長流。但老國王還是將那杯鴆酒一飲而盡。

………………

+++++++++++++++++++++++++++++++++++++++++++++++++++++++++++++++++

王城之外,夢林的軍士們還在對王城的守敵進行了一波又一波的政治攻勢。士兵們一直從太陽落山喊到午夜,嗓子都啞了,王城的各個城樓終于掛上了白旗。

守敵將城門打開,放下武器,迎了夢林他們進城之後。卡隆和摩爾跑來對夢林說︰「王子殿下,宰相大人請您去府上吃酒。」

夢林手下將領包括哥德爾在內都覺得其中有詐,反對夢林前去。但是,夢林卻本著騎士精神接受了亞歷山大的邀請。

哥德爾點了一路精兵強將給夢林做護衛,自己又跟梅森親自陪同。來到了亞歷山大的府上。

來到亞歷山大的府邸,哥德爾發現府里不僅沒有伏兵,甚至連普通的侍衛和僕人都不見了蹤影。諾大的宅子里一片死氣沉沉。

來到亞歷山大宴請夢林的飯廳門口,卡隆對哥德爾說︰「凱文先生和其余眾人請在此等候,宰相大人只邀了王子殿下一人進去。」

哥德爾本來不以為然,非要帶著部隊和夢林一起進去。但夢林卻對他們說︰「給予主人家一點應有的尊重吧!你們就在門口小心戒備,若然有事,我在里面大叫,你們沖進來就是了。」

于是,夢林獨自一人進了飯廳。可進去一看,這亞歷山大哪里像要請自己喝酒吃飯的樣子。一張偌大的長方形西式餐桌,只有兩把椅子擺在餐桌兩端,桌子上沒有一份菜肴。桌子那頭的亞歷山大坐在椅子上,端著一瓶紅酒自斟自酌。可自己這邊卻連一個酒杯都沒有,倒是有一卷卷好了的羊皮紙放在自己這邊的桌子上,像是一份文件之類的東西。

整個席間唯一讓人覺得舒服的地方,就只有在亞歷山大的身邊,有一個風韻猶存的美婦默默地用一把立地式大豎琴演奏著華美的樂章。

「閣下大名,敝人耳聞已久。今日得妒風采,大尉平生。」亞歷山大停下酒盞,對夢林說道。

夢林從來都是個聰明人,他早就從哥德爾嘴里听到過,亞當在第一次薩爾滸大戰時和亞歷山大見過面。可是,亞歷山大現在卻對自己說出了類似于「初次見面,請多關照」的話語。這就不得不讓夢林猜測,這老奸巨猾的亞歷山大是不是看出來了自己不是亞當?于是,開口試探道︰「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哈哈哈,」亞歷山大笑道︰「那亞當小兒善使長槍,馳騁沙場、無往不利,可他的劍術卻是平常。縱然得閣下神功相助,又如何能以一把長劍力敵猛虎將于陣前?」

「既然你已經知道我不是亞當,那為什麼不以此來造謠,亂我軍心?」這是夢林在明了亞歷山大已經知道自己是格蘭杰而不是亞當之後,腦袋里冒出的第一個想法。

「閣下的軍師凱文,此人足智多謀。當日閣下與泰戈爾一戰,驚世駭俗,士卒之中也多有揣測。可此人卻能編造故事,剎住將士疑心。我想,以此人之能,恐也早已猜到我在知閣下不是那亞當小兒之後,會使攻心之計。而且,他也應該早想好了解決之法。」亞歷山大沉吟一下,又飲下一口紅酒,接著說︰「吾戎馬一生,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如今敗于閣下之手,此乃勢不如人,無話可說。然,閣下乃古代英雄,是我亞歷山大敬重之人。故此,而今欲送一見面禮給閣下,還望閣下切莫推辭。」說著,亞歷山大指了指放在夢林跟前的羊皮卷。

「這是什麼?」夢林問。

「閣下乃世間英雄,又是魔龍王愛孫。比之如今坐于王座之上的昏君庸主,閣下更有加冕成王之能。如今閣下以‘亞當’之名打下江山,卻免不了要先讓他人坐享其成。如若不然,閣下廢之而自立,卻免不了為閣下王業涂上污點。故而,此事已然由敝人代勞。」說到此,亞歷山大頓了一下,鄭重道︰「此乃當今國王親擬傳位詔書,陛下已然言明,‘既將王位傳于王子’。」

夢林微微愣了愣,馬上又想起了什麼——「那國王呢?你把它怎麼樣了?」

「我……」不知怎的,亞歷山大說話起來竟變得有氣無力,「我……我請他……請他……喝了一杯……和我……一樣的……酒……」

隨著最後一個音節出口,亞歷山大的嘴里涌出一口鮮紅。打濕了被他修剪得整整齊齊的短須,也浸染了他潔白的衣襟。然後,「咚」一頭栽倒在了桌上,再也起不來了。

這時,華美的豎琴聲鏗然而止。那婦人站起身來,先微微欠身對夢林施禮。然後,惋惜地看了一眼亞歷山大的遺體。「嗖」的一聲拔掉自己的胸針,「撲」的一下就刺進了自己的胸口里。在倒下之前,她拼著最後的力氣挪步到亞歷山大的身前,抱緊自己的丈夫,和他相依而逝。

…………

對于「梟雄」這種人物,夢林只在歷史典故、演義傳奇和影視作品里接觸過。如今,看到一個活生生的梟雄就這麼倒在自己的面前,夢林心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照理說,亞歷山大應該是自己的敵人。可如今看他倒下,夢林卻有種惋惜和失落。這時,他的腦子里突然浮現出一連串的詩句。他默默地將它們吟誦了出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沈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隻。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咽,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b ,天下歸心。」

………………

事後,夢林讓人以國公之禮安葬了亞歷山大。至于亞歷山大的妻子,夢林下令將她與亞歷山大合葬在一起,讓他們生可以同衾,死也能同穴。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