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篇卷 紅梅葬曲 15 梟雄絕唱(上)

亞歷山大不僅是個有力爭霸天下的梟雄,一個出色的政客。同時,他還有著詩人的情懷和節操。

「烽火燎,花飛落,萬里河山寥一廓。刀鋒舞,白骨陌,前人裹尸後人說。或沉或墮,或解或月兌,或割或舍,或得或獲。帝鄉霸業何處是,流星破天只一刻。」

這個男人即使被逼得窮途末路,他的腦子也是絕對清醒的。當他吩咐泰戈爾不惜一切代價去完成的「斬首行動」失敗時,他就已經明白了——他的宏圖霸業以及他的人生都到了話上句點的時候。

………………

+++++++++++++++++++++++++++++++++++++++++++++++++++++++++++++++++

話說在數天前,亞歷山大使「猛虎將」泰戈爾掛帥,傾殘余之兵二十萬人圍攻馬恩城。

可是,卻因為夢林的勇武,哥德爾的謀略還有全城官兵的頑強作戰。敵將不僅沒有討得任何好處,還被守軍反包圍成功,險些全軍覆沒。雖然泰戈爾帶著殘敵從重重包圍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可此次帶來的二十萬大軍卻折去了將近三分之二,當他們撤回王都時,只剩下寥寥八萬人了。

反觀馬恩城方面,雖然也有損傷,但元氣未損。戰後統計,此次抵御來敵,戰死的五萬,重傷殘疾以致無法再戰的三萬,其他傷患六萬。可以馬上就直接投入戰斗,作為有效戰力使用的軍隊人數依然有三十萬之多。

戰後,哥德爾代夢林傳令——全軍休整五日,五天後再攻王都。期間,只派遣大量的探馬、細作,密切監視王都的一舉一動。

哥德爾這麼做的原因有三︰第一,夢林剛剛接管軍隊,需要少許時間熟悉軍務以及跟各營的士兵、將領們磨合;而且,哥德爾還要編造各種理由借口去回答將士們——為什麼王子的「紫霞斗氣」突然厲害了這麼多,為什麼王子突然會魔法了,還不再使紅梅槍,反而換了一把巨劍——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同時,哥德爾還發現,夢林雖然勇武,可是他卻對戰爭和殺戮有著天生的厭惡感,這倒讓哥德爾相信了夢林的這副男性皮囊里其實是個嬌柔女子的事實,所以,他需要這幾天的時間對夢林進行一系列的思想教育,讓他盡快去習慣打仗。

第二,希爾和羅斯瑪麗都在先前一戰中被泰戈爾砍成了重傷,需要時間救治。哥德爾既是酒神又是醫藥之神,即使不用治療魔法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將他二人治愈——五天時間是讓他們重新馳騁沙場的臨界值。

第三,哥德爾認為如果把亞歷山那邊大逼得太緊,難免他們不會狗急跳牆,卯足了勁跟自己這邊拼個魚死網破。適當地將進攻節奏放緩反而可讓他們身心具疲,便于後來在心理上對他們施壓。況且,現在最想要速戰的應該是亞歷山大才對,因為他們的軍糧已經見底了。

五天後,哥德爾總算解決了所有的瑣事。關于夢林身份的掩飾,他對士兵和將領們都編造了完美而統一的借口。

他先對希爾、羅斯瑪麗還有梅森說︰「我們在精靈族里,見到了幾個月前剛剛從異世界回來,被魔龍王派遣去尋找並保護女神的格蘭杰•飛殿下。亞當殿下本來想請格蘭杰殿下出馬助他一臂之力,甚至不惜讓出自己的王位繼承權來。格蘭杰殿下也是忠義可嘉,听亞當殿下說了如今的國情之後,表示為國除賊之事他義不容辭。但是,格蘭杰殿下在異世界和被天界派去刺殺女神的刺客一戰,雖然勝了,但卻中了連女神也解不了的詛咒,使得他空有一身斗氣和魔法卻是四肢癱瘓,成了廢人一個,能夠再回來也已經是一個奇跡。于是,他將自己所有的斗氣和魔法全部傳承給了亞當殿下,同時,又將二百年前魔龍王傳他的振國神劍——巨闕劍也傳給了我們的亞當殿下。之後,格蘭杰殿下油盡燈枯,薨逝了。因為‘飛’家族的後人,都是紋菲兒王後的子孫,所以精靈女王以精靈王族的禮儀安葬了他。亞當殿下感念前輩恩德,本欲為他守靈,可如今軍情緊急耽誤不得,于是殿下將紅梅槍埋于格蘭杰殿下墳前,以此為自己的替身,長伴格蘭杰殿下。」

然後,哥德爾又讓希爾他們把這個故事講給了各營士兵。效果那是顯而易見——竟然沒有一個人懷疑地全盤接受了。

照理說,這個結果是可喜的。但是,夢林卻因此生了哥德爾整整兩天的悶氣。原因無他,只因為哥德爾什麼故事不好編,偏要說他死了。但是,轉過頭來一想,哥德爾說的是格蘭杰死了而不是尹夢林死了。而且,似乎也沒有其他更好的借口來滿足這些士兵和將領們的好奇心。但盡管如此,夢林還是生氣——他現在發現,只要一想到關于哥德爾的事情,他就不自覺地要怒火中燒。

尤其是當他擺著一副討債的表情回到自己的帥帳之後,竟然生生嚇哭了已經開始負責他飲食起居的貼身侍女蘇菲。這可讓夢林花了好大的力氣去哄她、安慰她、逗她笑……

當然,這些都是閑話。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夢林他們已經按照原來計劃率軍出征,第二次兵臨了王都城下。

作為一國首都,阿爾瓦王都的堅固可想而知。雖然不似依山而建的底比斯那樣固若金湯,但也已經相差無幾了。根據羅斯瑪麗的說法︰「給我一座這樣的城池和足夠的糧食,我可以只用七八萬的守軍讓上百萬的敵人感受戰爭的空虛。」

阿爾瓦王都佔地100平方公里,東西、南北走向都有十公里。由外到內分為都城、王城、宮城三個部分。都城里住的是普通市民,在王都最外圍,有12個城門,共64平方公里。王城里住的是王公大臣,在「都城」之內,「宮城」之外,有八個城門,共35平方公里。宮城就是國王的宮殿,在王都的最中心位置,四面各有一座宮門,共四座,總佔地面積一平方公里。

面對如此堅城,強攻自然不是辦法。夢林他們只在城外安營扎寨,將整座城圍得如同鐵桶一般。切斷其與外界的一切聯系,將之變成一座孤城。然後每天遣將討敵叫陣,向敵軍施壓。

現如今,城內守敵不過八萬,而夢林帶來的軍隊卻有三十萬之多,敵人自然不敢輕易開門迎敵。只有泰戈爾仗著自己神勇,又能凌空而起,曾單刀從城樓上跳下出過幾陣。但每次他也只能無功而返,因為他每回出陣夢林都會親自上前迎敵。夢林雖然奈他不得,但他也打不倒夢林。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個張飛戰馬超的局面——一個偌大的戰場就成他們兩個人的擂台。

但是,有一位近代軍事家說過︰「戰爭就是比消耗。」而這一條真理在戰事進入相持階段更是顯露無疑。

一轉眼十幾天過去,亞歷山大那點宰殺騎獸得來的軍糧終于消耗殆盡。而哥德爾也下令兵將不要再去叫陣了,反而對敵人展開了勸降的政治攻勢。而且,又把以前攻打馬恩城的那套拿了出來,在城下擺出上百口黃銅大鍋,叫軍士們日夜熬粥煮飯。

如此,又十天過去,阿爾瓦的冬天已經迎來了最後一個月。亞歷山大最後八萬子弟兵也終于崩潰了最後一道心理防線。各營中屢屢出現逃兵,同時還發出了準備投降的聲音。

三天後,西城中門守將,聖騎士卡洛斯在目睹了數十名部下接連被活活餓死之後,下令開城投降,繼而從城樓上跳下——墜城身死。進了城夢林部隊迅速拿下了西城的左城門和右城門兩座城頭,並將糧食發放給了俘虜和市民。如此一來,東城、南城、北城的守敵也紛紛放棄抵抗,繳械投降。就這樣,夢林方面控制了整個都城,亞歷山大的防線被壓縮到了王城以內。

………………

現在,亞歷山大站在王城的城樓上。看著在城樓下列隊的敵軍士兵,听著夢林的宣傳員大聲對己方進行著政治喊話。也只能無可奈何地一聲長嘆。

「宰相大人,你讓我殺出去。這次我一定把亞當的頭給砍下來。」說話的正是泰戈爾,這些日子和亞歷山大相處以來,亞歷山大對他照顧有加、恩惠不斷。即使是上次「斬首行動」失敗,還折損了十幾萬兵力,亞歷山大也是連一句重話也沒對他說。這讓泰戈爾大為感動,打心里認亞歷山大是個知己。

有道是「士為知己者死」,如今泰戈爾跟亞歷山大的關系以及不再局限于完成誓言和報恩。他真的認了亞歷山大是他的主公。

亞歷山大欣慰地看了泰戈爾一眼,不置可否。只是問他︰「今天你吃過飯了嗎?」

「呃……早晨吃過一口。」泰戈爾愣了愣,回答道。

亞歷山大看了看西斜的日頭,又對泰戈爾說︰「把你的刀給我看看。」

泰戈爾不明所以,但還是把自己的斬馬大刀遞給了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使盡了吃女乃的力氣才把刀子端在了自己眼前,自言自語道︰「一個月前還銀光閃閃的斬馬大刀竟然已經滿是缺口裂紋,破損不堪。想我鑄刀之時也是用了上等的鋼鐵和工匠千錘百煉,此刀鑄成之後足以分金斷石。此刀鑄成之後足以分金斷石。可如今卻成了這般模樣,巨闕劍果然神器也。」

看完後,他將大刀遞還給泰戈爾,然後問︰「泰戈爾你說,如果一個使慣了槍的人突然使劍,對敵時能有幾成威力?」

「不足七成……」泰戈爾想也不想就說道,可剛說完,他就覺得亞歷山大話里有話。具體是什麼,他也猜出了七八分。立即出口道︰「宰相的意思是?……」

「唔……」可亞歷山大卻阻止了他把話說完,而後轉身離開,「泰戈爾你隨我來,我另有事請你去辦……」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