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48回 王爺大鋸

第48回王爺大鋸

給大鋸開完齒後,二拐子把剔下來的料邊,一片片的撿了起來。仔仔細細的包了起來。這些料邊在他的眼里,絕對比金子還要值錢,不說價值連城,也是價值千金。後來他用這些破碎的邊角料,按照王義豪所設計的後世特種兵匕首的樣式,為自己打造了一把刀刃長180毫米,寬35毫米,刀柄長135毫米,單面刀刃,刀背上還帶有一排鋸齒鋒利的匕首,成了令人羨慕的寶刀。

王義豪一面用平板銼為每個鋸齒開著刃,一面從衣兜里掏出一張類似後世「磨剪子戧菜刀」的磨刀人使用的那種手搖砂輪的圖紙。讓二拐子有時間用木頭作一個支架。

二拐子看了看圖紙愉快的接受了這項第一機械裝置的制造任務。

整個鋸片做完了。可是如何在這堅硬的鐵板上鑽孔瓖手柄呢?當然是用鑽頭轉最快,鑽頭是有的,手電鑽也是有。但沒有電,一切都沒用。

「這很容易!」二拐子很自信的說︰「可把兩端燒紅,然後趁熱在上面鑿上幾個孔方可。」

對于二拐子的方法的這個提議,王義豪馬上否定掉,他告訴二拐子,這樣加熱鑿眼是可以,但鋼板加熱後,內部的組織結構就會發生變化,經過火燒的部分就會變軟,這樣會影響整個鋸片的強度。

辦法王義豪是有的,他拿著一個10毫米的螺帽墊在了這條鋼板的下面,用一根沖壓子彈頭的沖子,分別在鋸片的兩端沖了4個凹渦,然後把鋼板翻過來,又用1號平板銼刀把鋸條兩端凸起的4個凸點銼平,這樣凹點的底部就被銼出個小孔,小孔的周圍也變薄,然後再沖一次沖子就穿透了鋼板,然後用銼刀修整一下毛邊,很快就加工出了4個直徑8毫米的圓孔。用來瓖能雙手把握大鋸的木柄了。

如此簡單的方法也引起了二拐子這樣的「老鐵匠」極大的興趣,他也拿出了自己那是T字形的鐵銼,可是銼了幾下,鐵銼不但沒有銼動鋸片,反到給自己銼刀的銼齒給蕩平了。這鐵板的硬度遠遠的高于自己銼刀的硬度。

王義豪對于這個時代的銼刀也是頗感稀奇,他接過二拐子的銼刀看了看,銼刀的整體呈T字形,橫是扁柱形手柄,手柄橫長大約65毫米、豎柄長60毫米,銼身扁寬,一面平,另一面微鼓,都刻有銼齒,前端為方頭。銼寬22毫米,長200毫米,有點象後世的半圓銼刀。只是材料不行。用它加工熟鐵還行,要想加工後世的鋼質材料那就勉為其難了。這個時代是不可能有能夠制造銼刀的T12或T13碳素工具鋼的。他失望的把銼刀交給了二拐子。

之後,王義豪又用鉗子把開了刃的每一個鋸齒分別的向左右掰出了2個多毫米。最後二拐子在這把被他稱之為「王爺大鋸」的兩端各瓖了一個一尺多長的梨木手柄,至此這把在後世人的眼里在普通不過的大鋸全部完工了。

王義豪現在真切的感受到,即便你有後世的知識和技術,但在沒有相應的材料和相應的加工手段和工具,要想干點什麼是多麼的艱難。沒有雞不可能有蛋,要想在做出超過這個時代的「利器」必須要先解決「雞」的問題,只有先造出「雞」才能下出相應的蛋來,否則一切都是紙上談兵,瞎扯「蛋」……

王義豪帶著二拐子,抗著大鋸,來到了部落營地——逸龍山莊,西山邊上的一棵有直徑有水缸那麼粗的紅松前,開始試驗他們用了將近2天時間精心制造出來的「王爺大鋸」。

王義豪沒干過拉大鋸這個活,但他看過農村里的木匠們拉大鋸的樣子。他和二拐子兩人分別坐在大樹的兩側,他學著二拐子的樣子,兩肩放平,兩手放在鋸柄上,端平鋸梁

「嚓、嚓、嚓」鋸條開始進入樹干了。紅松的木質軟,好拉。「拉鋸、拉鋸,你來我去。」雖說簡單,但真正拉好,也不是容易的事,主要是兩個人拉鋸和送鋸用力適度要掌握好。好在這只是伐樹,不是鋸板,不存在跑不跑線的問題。

「百日斧子千日錛,大鋸只需一清晨。」木匠活中,最好學的是拉大鋸。王義豪慢慢的體會到,兩手放松,不要死死攥住鋸把,別瞎用力,只要用力往懷中平拉就行,鋸是帶齒的,只要移動,自然就鋸鋸深入,越拉越深。

拉到接近大樹半徑時,兩個人撤出了大鋸,交換了一下位置,從樹的另一面接著拉。

「扯大鋸,拉大鋸,姥家門口,唱大戲,接姑娘,請女婿,小外甥,也要去」王義豪好懸沒把小時做拉大鋸游戲時的兒歌唱出來。兩個人在大樹的兩側,你來我往,輕輕松松,歡歡快快,很快的就把這棵大樹伐倒了。

二拐子看著搖搖欲墜的大樹,撤出了大鋸,從地上一骨碌爬了起來,情不自禁的放聲一大喊著︰「這鋸太快了!神鋸!王爺大鋸真乃神鋸也!」

雖然這把鋸不如後世那種用冷軋鋼板沖壓而成的鋸條,但王義豪對這把自制的大鋸還是感到滿意,畢竟這和這個時期的鋸有了質的飛躍。

因為要把解放141的掛車,由主車牽引改裝成畜力車,這樣首先要降低它的重心高度,同時也要減輕它自重。王義豪把車廂底部兩側的減震彈簧鋼板,每側只保留了上2片。這樣就能完全滿足它所要承載的貨運量的減震要求。其余的他都拆了下來。這些減震彈簧鋼板可是應用極其廣泛的 錳彈簧鋼啊。無論是強度、彈性和淬透性都非常好。可以用來做刃具,量具,工模具

他把其中一塊13毫米厚,90毫米寬,1米來長的 錳彈簧鋼板和那一根直徑25毫米700毫米左右的螺紋鋼打成的鋼 交給了二拐子。他告訴二拐子說︰「伊師傅,你用這些東西改造一下你現在自己所用的工具,還有部落的斧子、獵刀。這些鋼數量很少,極其寶貴,可以說是多少錢也買不到的無價之寶,因此一點要用在刀刃上。」

二拐子接過小王爺手中的汽車弓板和鋼 ,相互敲了敲。發出的「錚、錚」之聲,足以說明小王爺這話絕非夸大不實之詞。其實根本不用小王爺的囑咐,二拐子這個老鐵匠能不懂好鋼用在刀刃上這個道理嗎。尤其是小王爺拿出來的這個時代絕無僅有的這麼寶貴的珍稀資源。

「小王爺,我知道這是你神騎之筋骨。你盡可放心,我肯定不會辜負你希望。」二拐子十分虔誠的說。

王義豪點了點頭隨後從兜里掏出了一張圖紙遞給了二拐子說︰「伊師傅,你也知道,伊大爺用自己心愛的獵刀,為我換來了「凱兒」,這個情我不能不還。你在這條彈簧鋼板上剁下250毫米,按我畫的這張圖給伊大爺打一把鋼刀。我算過了這些料足夠了。對了,在所有你所鍛造的這些刀具上,都要打上你一鐵錘的名字,讓人知道,只有你一鐵錘才能打出真正的削鐵如泥的鋼刀,以此揚名天下。」

揚名天下,這可是所有人都夢想的事情。更何況已經小有名氣的二拐子呢。「小王爺,即便我一鐵錘真的打造出無堅不摧的寶刀,也你小王爺寶騎筋骨之強,你教導有方。」盡管二拐子心情十分激動,但他沒有忘記小王爺這個自己心中的師父對自己的再造之恩。

二拐子的鍛造技術,手頭上的功夫,可不是後世那些靠氣錘,機械錘打鐵的鍛工所能比的。精湛的手工遠遠的比王義豪想象中的好的多得多。他用王義豪的鋼卷尺量了一氣。隨後把鋼板和鋼 放在了自己搭的「八卦爐」里。風匣拉的呼呼作響,把鋼板和鋼 燒的紅里透黃後,開始下料,王義豪做他的助手,拿著剁子,他們把鋼板和鋼 剁成若干段。

隨後又把部落里的舊斧子舊獵刀也放進了「八卦爐」。開始新制和改制工具和刀具。兩個人「叮叮當當」的大干了起來。在工作中王義豪從二拐子那里學到了很實際工作經驗和技巧,也更多的了解了這個時代的「工業」水平和技術水平,二拐子也從王義豪那里听到了很多聞說未聞「神說」打開自己的眼界,學到了很多「絕招」。

任何刀具加工完後都需進行熱處理以改善金屬內部機構、消除殘余應力、提高材料的機械性能。

-欲看《飛豹出擊》的書友請點擊︰://1680011.更精彩的故事在後面,敬請收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