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一節 海疆!海疆!

巴約納,西羅馬帝國位于大西洋海域的唯一海軍基地。【文字首發】

清涼的海風順著地形的缺口吹入港灣,拂動著碼頭上依舊鮮艷卻不再耀眼的羅馬海軍軍旗,港口中心,一座青銅的烏鴉吊橋戰船餃住一個迦太基戰艦船首的巨大雕塑,獨自落寞地回憶著幾百年前屬于羅馬海軍的時代。

巴約納是一個規模很大的軍港,事實上,當初建造這個軍港的初衷就是為了給所有自由航行在大西洋上的羅馬軍艦提供後勤補給和避風港灣,以確保羅馬海軍的威嚴輻射整個近海區域,然而,這個雄心勃勃的偉大初衷隨著羅馬內部海權思想的消退而再也沒有被人提及過,這座構建完備、設施齊全的優良軍港,也徹底被羅馬的統治者所遺忘。

當奧卡和達利爾一行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這里時,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幅異常冷清而孤寂的情景,駐守港口的陸軍大多都去了臨近的城鎮尋找樂子,海軍的士兵則只能百無聊奈地守著空無一人的港口,眼睜睜地看著,在一天天中,那一艘艘曾經嶄新威猛的戰艦漸漸腐朽。

埃及人、希臘人、腓尼基人,隨著這些昔日強大到足以壓制羅馬的海上霸主身影消失在歷史長河中,隨著陸軍一次次偉大的征服將羅馬周邊的土地盡數納入懷中,當地中海真正成為帝國的內湖時,海軍的存在無可避免地陷入了注定淪落的命運。

羅馬人的骨子里是如此執著于陸地,他們永遠不會像希臘人和腓尼基人那樣將大海視為自己的第二個故鄉,如果不是在那一次次決定羅馬命運的戰爭中,敵人的艦隊帶給了羅馬太多的傷痛和教訓,也許羅馬人的海軍永遠都不會出現。

然而,羅馬人的確充滿了智慧和勇氣,這個擁有陸上霸權的國度後來居上,在短短的幾年中就建立了自己的艦隊,並且在首戰中就擊敗了當時稱霸海洋的腓尼基海軍。

勝利似乎暫時性地激發了羅馬人探索和征服海洋的興趣,越來越多的水手被招募、越來越多的戰艦被制造,羅馬人的海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壯大,當三次布匿戰爭以羅馬人的勝利而落幕結束時,羅馬人的海軍竟已取代了過去腓尼基人,成為了海洋上的新的主宰者。

那是一段屬于羅馬海軍的時代,羅馬的戰艦盡情徜徉在地中海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敵對國家,還是曾經對意大利南部地區造成嚴峻危害的海盜,都不再構成任何威脅,在龐大而精銳的羅馬艦隊面前,所有人都只能恭敬地臣服。羅馬的商船、運糧船甚至漁船,都可以暢通無阻,無須擔心任何人的劫掠行為。那是一段海軍與陸軍同樣輝煌的時代。只是可惜,那段屬于海軍的輝煌,僅僅持續了數十年。

當戰無不勝的陸軍將越來越多的領土和戰利品輸送到羅馬城的時候,當羅馬的領土不知不覺間已經囊括了整個地中海,當希臘、迦太基人、埃及人、波斯人,所有的這些國家要麼已經臣服,要麼只能竭盡全力地抵擋著羅馬軍團,而無暇顧及海洋時,當最後的海盜們消滅殆盡時,羅馬的海軍,終于喪失了用武之地。

受制于時代的束縛,海軍既不能征服新的疆土又不能獲得巨額的財富,奉行實用主義的羅馬統治者們理所當然地否決了羅馬海軍繼續存在下去的理由,龐大的艦隊被拆分,軍艦被分派到地中海沿岸的各個港口,擔當起近海巡邏和護衛商船的職責,新戰艦的研制和建造計劃被無限期擱置,海軍的水手招募訓練以及經費撥款全部被取消,海軍的規模被一削再削,赫一時的海軍部變得門可羅雀,輝煌的海戰事跡漸漸被人遺忘直至無人問津,一個個曾有過英雄頭餃的海軍將士只能在緬懷中度過余生。

這就是羅馬海軍的歷史。一段和古老的中國海軍有著驚人相似的歷史,一段令無數後世之人扼腕嘆息的辛酸血淚史。一段只有讓身為華夏子民的奧卡才能感同身受、觸之傷懷的歷史。

「這軍港應該已經有很長時間閑置沒用了,除了那些水軍負責保養的軍艦」軍港的碼頭上,跨坐在馬上的奧利安頭轉向一邊,指著不遠處的一個連門上都布滿了灰塵的貨倉「這港口內的一切,看上去就像是個已經廢棄了很長時間了的城鎮。」

大家聞言都沒有說話,只是紛紛看向四周,但是當視線所及內反饋回來的信息無一不證明了奧利安所說的話是事實時,所有人的神情都莫名地帶上了一絲沉重。

「好了,這不是我們現在可以理會的事情。」見眾人情緒都是因此受到影響,奧卡不禁皺眉「海軍的衰落絕對是羅馬的錯誤選擇,但我們無力改變。另外,諸位我不得不提醒你們,請記住自己此刻身負的使命,不列顛才是我們唯一要關心的。」

眾人無言,達利爾嘴角蠕動了一下,似要開口說些什麼,不過終究只是微微一嘆,眼角垂了下去。

奧卡看著伙伴們,也知道對于他們這些年輕的帝**人,最難以接受的便是國家的軍力毫無理由地淪喪,更何況這眼前一幕,也卻是動人肝腸,譬如後世之憤青,如果看到國家面臨危局,軍人卻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反而受到不公對待,難免心生憤懣和悲哀之感。

不過,這國家之事,本就復雜,無法用幾句言語就說得清。就像是自己的祖國,盡管中國是典型的大江大河大半島文明,歷來尊崇土地農業輕視海洋商業,以至于古代曾經先進的航海造船技術大部遺失、對海洋重要性的認識程度以及對海洋的探索追求也在有明一代漸趨斷絕,結果到了近代,被巨艦大炮的外族侵土掠國,經受了近百年的屈辱史,無數仁人志士仰天哀嘆,海權之喪,割肉之痛,委罪于明清之閉關鎖國政策,以之為保守愚昧、不知進取之弊害,然而,憑心而思,如果你身在古代,受制于時代的限制,你真的就能看到海洋對未來的巨大影響嗎?歐洲人近代在海洋上取得的發展,難道就真的是他們的先輩高瞻遠矚,而非只是機緣巧合嗎?

奧卡不知道答案,也不相信有人能夠給出答案。

十幾分鐘後,軍港碼頭海軍公共會議室內,

「身份驗證無誤。」眼神中仍難以掩蓋的帶著一絲不信之色的常駐巴約納艦隊指揮官杜伊烏斯,又一次審視地看了一眼奧卡,然後遲疑著遞回了指環。

眼角余光瞥過達利爾等人臉上忍俊不禁的一絲笑意,奧卡無奈地接過指環,表情盡量顯得嚴肅「杜伊烏斯執行官閣下,既然身份已經驗證無誤,那麼我希望閣下能夠盡快準備好船只,格拉蒂安殿下的命令想必已經傳達,我們必須趕在深冬季風之前渡過海峽。後續軍團則將最遲在一個星期後抵達,希望閣下能夠盡快做好相關準備。」

「沒有問題,奧卡?奎里納斯閣下,嗯,應該是這麼讀罷,我對拉丁語還真是有些犯糊涂。」伸出手下意識地模著自己被海風和日光磨得無比光亮的頭皮,杜伊烏斯這個艦隊指揮官竟有些憨厚地詢問著身旁的部下是否有把名字念錯。「嗯,奧卡閣下,淡水、物資的準備我會立刻安排,接到格拉蒂安殿下的命令後,我已經派人認真監測收集了數天的水文、風向、水流情況信息,三天之內,我想足夠制定好航線。」

「麻煩你了,杜伊烏斯閣下。」奧卡用眼神征求了一下同伴們的意見,見大家都同意,于是頷首︰「那麼,在出發之前,就麻煩杜伊烏斯閣下安排一下我和部下們的食宿了。」

然而,出乎奧卡意料的是,一眼看上去就是個豪爽漢子的杜伊烏斯卻忽然神情變得有些尷尬「這個,奧卡閣下,很抱歉,可是帝國已經取消巴約納的海軍特別經費四年了,所以,恐怕我無法給諸位提供食宿方面的安排。」

奧卡听完,第一感覺就是自己不會是听錯了吧,這什麼意思?難道杜伊烏斯的意思是,他沒地方也沒食物可以提供給自己?這是開什麼國際玩笑?

奧卡只能以不解的表情向杜伊烏斯尋求答案。

「很抱歉,離這里不到10羅馬里,有一座小鎮,那里有不錯的食宿供應,當然如果閣下不介意的話,閣下和其他諸位可以和我們同吃同住,不過條件方面就不能和城鎮相比了。」這一次,是杜伊烏斯的副官開口給出了解釋。「帝國已經撤銷了第三艦隊的編制,所以我們這些人,現在都是普通邊防軍的身份,沒有以前的特別海軍津貼和經費了。這附近曾經專門為海軍服務的城鎮大多已經荒廢了,因為他們根本無法盈利,每年除了保養戰艦的一點補給和費用,我們每個人都是領取輔助軍團士兵的薪金,閣下也看到了,那些負責駐守的步兵都已經離開了,只有我們還守在這,不單單是我們,還有我們的家人和父輩,他們都曾在帝國的艦隊中服役,而我們,正是追尋著父輩的足跡走向大海,可惜,我們生不逢時,帝國的海軍沒落了,不過我們不會放棄,也許,有一天,我們還能像祖輩那樣,縱橫大洋,獲得屬于我們的殊榮!」

等副官說完,屋內,無論是杜伊烏斯和他的部下,還是奧卡一行都不由陷入了沉默。心照不宣,沒有人希望再就這個令人遺憾的話題繼續下去。

奧卡深深地看著眼前這些已經徹底被國家遺忘了的海軍軍人,這些依舊守護著戰艦,陪伴著心愛的戰艦一同老去的士兵,忽然覺得眼眶有些濕潤,不過,軍人是不需要眼淚的。

奧卡凝視著杜伊烏斯,無盡的話語只化作莊重的一個軍禮,不約而同的,身後的達利爾等人,也紛紛向站在各自面前的海軍士兵敬禮不光光是代表他們自己,更是代表帝國和所有羅馬人,向這些守護著帝國海疆的軍人致意!

ps︰近期,網上最受熱議的無非就是中越之爭了,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很憤青,但我不想做任何失去理智的叫囂,我只想認真地問祖國一句︰難道,中國的尊嚴,就真的只能用譴責和抗議來維系嗎?中國的軍人,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