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三百七十八章 霸諸侯易

︰出門在外開發市場,每日都連續開車工作十多個小時,實在沒法碼更多的字,兄弟們原諒一下,呵呵

燕太子丹相問于姚賈,韓非在旁听了,料定姚賈定然大展長才,以求說動于太子丹,不意姚賈卻是推辭道︰「太子何問道于盲也!」

「臣落魄于諸侯,才不足以料是,舌不足以辯論,能入太子門下為一閑客,衣食無憂則足矣,何敢妄言以說太子也!」

燕太子丹微微搖頭,道︰「先生何太謙也!秦王政精明強干,頗為知人,此素為丹所知。先生能一躍而為秦之近臣,定當有大才。」

「況當日在薊城,丹之賓客臣屬,對先生亦甚敬佩,還望先生勿辭,不吝賜教為!」

太子丹強問再三,姚賈推月兌不得,方正色問道︰「適才太子言道,亦有意于諸侯,賈不明,敢問太子,燕欲平滅諸侯,效武王之志王天下乎?亦或與秦爭強于諸侯,以為諸侯之強霸者也?」

姚賈白面長須,峨冠博帶,平日笑盈盈的,很有些斯文飄逸之態。但問太子丹這句話,卻是至關重要,姚賈雖然已有所判斷,但也怕太子丹的志向不如自己所料,讓自己失望,關心則亂,也不由緊張,雖然面仍是平靜如水,但眼中卻是大有探究之意。

太子丹看一眼姚賈,微微一笑,反問道︰「欲並天下如何?欲為諸侯之強又如何?」

姚賈當即回道︰「以太子之才,欲為諸侯之強甚易。」

「然欲並天下,秦、齊、楚皆強,三晉雖弱,亦傳國百多年,以燕之力,一一滅之,則需大費周折,恐非一時可成也!」

太子丹看了姚賈許久,徐徐而道︰「諸侯紛爭,萬民苦之數百年矣,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天下一統,非人力可阻矣!」

說話之間,聲音一轉而昂,朗聲道︰「丹雖不才,但燕自召公立國,垂八百年之久,本為王室之正統,豈可畏前途之難而避之乎!並天下,熄諸侯之爭,丹欲一力為之!」

姚賈听了,當即大喜,起身避席而拜之,道︰「太子有天下之志,賈雖不才,豈敢自珍殘軀而不奮力報效乎?」

听姚賈這樣說,太子丹趕緊起身,扶起姚賈,道︰「正要借卿之大才也!」

太子請姚賈入座,姚賈對太子丹一拱手,道︰「太子知臣何以言強霸于諸侯易乎?」

太子丹搖頭道︰「丹不知,還請卿教我!」

姚賈微微一笑,也知道太子丹欲听自己之論,這中間既是請教,也可以說是考察。

姚賈為太子丹分析道︰如今中原華夏冠帶之國七,是為諸侯七雄。七胸之中,秦為最強,楚、齊兩國,雖未必強軍,但國大而富,可謂二流,至于三晉,如今和秦廝殺百年,國土喪之大半,日漸困窘,恐難有大作為也。

燕國自太子歸國,刷新政治,北取諸胡,南抗強秦,如今兼有大漠遼東之地,又得雁門雲中,雖然燕國之地,貧瘠者多,富饒者少,但以面積而論,已是諸侯之冠。

燕國新的之地丁口雖不多,但游牧之地苦寒之甚,其民凶悍敢斗,又善馬,實足為國之戰士。

當日匈奴侵趙,匈奴之兵足有十萬,而東胡之強,還在匈奴之,和諸胡之力,單是北方,足有控弦之士三十萬眾。加燕南、遼東、雲中雁門之地,燕之可用之兵,不在諸侯之下。

從地勢而論,如今中原諸侯,秦擁有巴蜀、關中,皆是四塞之天府之國,守之足以為繼,進可東出函谷而攻諸侯,又有荊宛、三川、河東河內等郡為屏障,進退具有根基,實為霸業根基。

唯今秦大為擴張,東郡遠達齊國之境,隔斷諸侯聯絡,但東郡之地,四面皆敵,也是受攻之地也!

至于三晉,韓、魏、趙三者,原在河東中原之地,如今河東已在秦國之手,三晉只剩下中原、河北等處一隅之地。皆是四戰之地,三晉與諸侯戰,勝力不足以滅之,敗則只能憑都固守待援,毫無進退之余地。從地勢而論,三晉欲爭霸諸侯,只恐反遭其害。早已失去了爭霸諸侯的可能性。

但齊國則不同,齊國位于泰山之東,背臨大海,三面接諸侯之境,國土富饒,更有魚鹽之利。加之自君王後執政之後,數十年間,一向親秦,不與諸侯交聯,國家之富,冠于諸侯。

但齊國雖富,但數十年不戰,兵甲不習,庶民懈怠,雖有爭霸之資,卻無爭霸之心。只求自保而已,故齊可為諸侯強者,不能為霸也。

楚在中原之南,雖然失去荊宛黔中,但楚國東下,滅越而為楚境,土地卑濕,但物產甚豐,楚國之強,實僅在秦之下也。

但楚國封君百余,各有其地,王室之權,多有散于下者,李園殺春申君而奪權,威望不足,主少國疑,國雖大而力不齊,民雖眾而兵不強,非有大賢掌國家之權,銳意革新,恐楚國亦難霸于諸侯也。

而燕國卻是大為不同。

昔日燕國雖然據有遼東,但遼東之地,半牧半農,丁口不豐,燕國北面,東胡兵馬強盛,燕國只能以五郡之力,據東胡而守。能與諸侯爭強者,不過燕南之地罷了。

但自從燕太子丹平滅東胡之後,又取了匈奴,,北面大漠之地三千里,盡為燕國之有。燕國沿邊五郡,已經成了內地,不但不需防範諸胡,還可得諸胡兵馬之助,南下助太子爭霸。

況且太子丹又取了雲中雁門兩郡,地域之廣,還在秦國之。燕據于北、高之地而俯視中原,進一馬平川之地可越趙而攻,退可據險要而自守。專心一面即可,實有利于爭霸諸侯大事。

三晉與楚國,屢受秦國之攻,非不欲報仇,只是力有不逮而已,太子如只欲強霸于諸侯,正可聯合各國而一同抗秦。

秦與燕趙三戰皆不勝,足以證燕國之強,雖不能勝秦,但當之可也。

如燕國的目標只是要強霸諸侯,那就很容易了,目前秦燕相和,秦一時不會攻燕,但以秦國之秉性,稍有恢復,定會發兵擊三晉與楚。那時太子先靜觀局勢,待諸侯抗秦力衰,那時趁機聯絡諸侯,合大兵救之,助諸侯盡復其土,大弱秦國。彼時燕軍勢強,又有救援之德,以太子之寬宏大度,自然諸侯服膺。

而秦為諸侯所敗,畏諸侯聯合而滅之,自然也會求和于燕而自保,諸侯皆服,燕國強霸諸侯,乃順理成章之事。故而強霸諸侯甚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