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三百六一章 回援

無彈窗,萬名書迷同時在線ps︰新的一個月開始了,兄弟們,月票何在呀??

能全面掌握敵軍情況,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行動以求得勝利,對于軍中大將,這當然是最希望的結果。

但很多時候,往往敵情混亂不堪真假莫辨,能在亂局中,看透敵軍的本質,把握敵軍的動向並以此制勝,這就不是一般的將領能做的到的了。

而作為名將,僅做到這一點是不夠的。

能料敵機先,制勝于未戰之時,才是那些名將賴以成名的看家本領。

王翦和燕軍對峙于雁門數月,雖然燕並未增兵于雁門,手中的情報也不曾顯示太子丹有什麼動作,但王翦在這平靜當中,卻是感覺到了一絲絲的危險。

四月底,王翦暗中上書咸陽秦王政,要求回兵。

只可惜,王翦的上奏秦王政不同意。

大軍出動數月,一城未得,敵軍還借機羞辱使臣,秦國如果撤軍,豈不為燕人所笑?諸侯所輕?

王翦對此,也只能暗自嘆息。

攻取一城,那里那麼簡單!

秦毅這廝,除了秦軍回守的時候,偶爾派出小股精兵騷擾之外,一旦秦大軍出動,這廝定然是龜縮在廣武城中,絕不肯和秦軍決戰的。

面對縮在堅城當中,兵多糧足的秦毅,王翦縱是名將,那也是毫無辦法。

天知道太子丹怎麼選了這麼一員大將統軍。

廣武城地處三路交界之處,東北通代郡,西北通雁門,舍此無路北上。王翦只能暫時滯留在此,先和秦毅對峙著,等待時機。

不過王翦沒和別人說的是,除非燕國犯暈,或者秦毅貪功,否則以目下雙方的軍力對比,雖然秦軍佔優,那也只能是對峙之局。所謂的時機,乃是在南而不在此。

王翦總覺得以太子丹前期的作為看,其目的總不止是御秦軍于境外這麼簡單。

否則太子丹就沒必要故意羞辱姚賈這個大秦使臣了!

對于太子丹的下步行動,王翦隱隱有一種期待。

或許太子丹會西上攻太原諸地。

雖然太原實力空虛,但對于太原的根基,王翦並不擔心。

王賁的本事,王翦作為父親還是很了解的。

燕軍如果西上,那自己正好可以借機南下,月兌離雁門這個僵局。

想必太子丹如果西上,兵馬絕不會太少,要是在太原一帶和燕軍大戰,王翦舉雙手贊成!

對王翦來說,井陘數百里,崎嶇難行,讓燕軍千里輸送然後和秦軍大戰,總比秦軍遠處太行孔徑,去到燕趙之境尋燕趙大軍對陣要好得多。

不過燕太子丹那里毫無動靜,這讓王翦覺得很是詫異。

秦王政五月十九,王賁的快馬飛報送到了王翦手中︰燕軍奪榆次!

王翦不由一驚,毫無消息,燕軍居然突破了平坦城,並拿下了榆次!

榆次乃汾東大城,兵馬數千,前有平坦城、壽陽邑,縱然燕軍大軍突出,這兩地抵擋不住,但憑榆次之軍和城池,後有王賁據守晉陽為援,燕軍也不能輕易得手呀!

榆次在手,以王賁的本領,足以挫敵于堅城之下。令敵軍難以寸進,那時自己率軍南下,和敵軍會戰,自然進退自如。

可如今失了榆次門戶,這太原郡各城全在燕軍兵鋒之下,王賁的兵馬要護衛太原各城周全,可就過于單薄,無法應付了!

王翦詳細問了使者榆次晉陽的情形,那使者來的倉促,只知丟了榆次,其余更不曉得,王翦問不出個所以然,揮手令其退下。

燕軍如此慎密,居然千里偷襲得手,恐其志不小!

王翦奇怪的是,居然到了現在,自己還沒從其他各處得到燕軍行動的情報。

難道燕軍行動,並非主力大軍?

王翦搖搖頭,將這個想法丟在一邊,平坦城到榆次,各城兵馬加起來,有近萬之數,燕軍再膽大,也不敢以偏師深入數百里。否則上黨、盂城各地秦軍南北對進,這進來的燕軍不是送給秦人來立功了麼!

王翦令親衛端起燈火,照亮壁上掛著的大圖。

這份圖上,難道汾城,北至雁門,各地山川歷歷在目,王翦打量著榆次的位置。

打開了太原的門戶,燕軍下步為何?

奪取晉陽?要是如此,那可太好了,以晉陽城之雄偉,王賁用兵之才,只怕這晉陽城燕軍不但吞不下,將來想吐也吐不出來!

攻略諸城,那些縣邑,燕軍願取盡管取去好了,一旦大軍戰敗,這城還不是乖乖的送回來。

但王翦目光往上一看,眼楮頂住了狼盂!

狼盂如失,燕軍如憑此城深溝壁壘堵我軍回路,北面之地狹小貧瘠,則我進退失據矣!

失去榆次,秦軍也失了先機,但王翦並不擔心。

要緊的是下一步必須搶在前面,並尋機破敵才是

狼盂串通南北,有此地在手,秦軍未必就落了下風。

諸城皆可失,唯此地不能丟!

王翦當即令親衛去請監軍使臣賈遺,並速傳裨將張萌來見。

賈遺的大帳于王翦同在一營,來的甚快,兩人相見,王翦也不多說,將王賁之信簡遞過去,賈遺打開看了,頓時一驚,轉而又喜,道︰「此正回軍之時也!將軍作何打算?」

王翦只是微笑不答。賈遺也不多問,暗自思索。

片刻之後,裨將張萌進了大帳,行禮見過,問道︰「上將軍召喚,不知有何吩咐?」

王翦輕道︰「汝有所不知,燕軍西上,攻我太原,已經得了榆次!」

張萌乃張唐族人,在軍中多年,熟知太原地理,當即大驚,︰「榆次已失,則太原諸城危矣!」

張萌說著,也想到王翦之意,當即請令︰「上將軍請給屬下一支兵馬,屬下回援晉陽,定不能讓燕軍得逞!」

王翦微笑,道︰「我素知汝忠勇可用,果然!」

說著,領張萌來在壁前,指著狼盂道︰「狼盂乃南進晉陽的咽喉,敵軍如得了此處,恐我大軍困矣!」

「某給汝四萬軍,星夜回去,如狼盂仍在我軍之手,汝可進駐狼盂,並令一部從狼盂南下二十里,依據險要,把守通道。敵軍來攻,汝可堅守不戰,稍後大軍自歸!,我自有處置!」

「如狼盂已失,汝部不得稍停,斷然攻之,決不可輕退,奪回狼盂,即是汝大功!」

「晉陽等地,我兒在彼,定無障礙,汝不必管!只需送信通報便可!」

張萌朗聲應令,道︰「上將軍放心就是,某定保狼盂無恙!」

王翦點點頭,一再囑托,定不可貪功,但要守住狼盂,即是成功。

張萌答應,連夜調軍,準備干糧軍械。張萌為了能更快些,將四萬軍分作兩部,前鋒一萬五千,俱都是輕裝,只帶盔甲兵刃和五日干糧,因天氣漸暖,連營帳都不用,輜重一律交給後面之軍隨後跟進。自統前部,疾行回援。

待離狼盂不遠,隨軍斥候探知狼盂正在大戰,燕軍攻勢甚猛。張萌當即揮軍急進,從打開不久的北門直接殺了進來。

張萌所統秦軍,也大都是關中子弟,慣于敢戰的,這些軍卒在雁門一線,實在是沒撈到什麼仗打,一個個都憋得生猛至極,將軍督促又急,這些秦軍進城之後,當即在各部將佐督率之下,對著燕軍展開全面攻擊。

燕軍久戰,終于進佔城內,正在逐步清剿秦軍殘余之時,眼看大功告成,猛然間秦軍大隊源源不斷的沖了進來。張萌的手下,乃是初到的生力軍。而在城內的燕軍,則是大戰了半天,以為勝利在望的疲軍,雖說大勝之余,卻是強弩之末,秦軍這一沖,燕軍各部軍抵擋不住,都是不斷的後撤。」

酈商在城上,見軍情大變,待要調兵增援,可這南城門,乃是被守城的秦軍堵死了的,從這漫道上來進城,著實不便。況這城內兵馬其實也不少,只是久戰之余,早已筋疲力盡,又失了銳氣,才被敵軍壓住。如要調兵進城,交錯之間,恐陣前只怕更亂。

這些燕軍,原是九死一生拼下來的,見敵軍凶猛,這些燕軍也被喚起了悍勇之氣。況燕軍愈退,兵馬越密,秦軍進擊的也越是不順,兩軍戰線交錯之間,殺聲震天,死傷狼藉。

酈商看敵軍之勢,大隊不斷進入,後面煙塵不斷,粗粗估算,只怕還在本軍之上。以久戰疲軍勉強應之,恐傷亡太重,這兩個軍非徹底打殘了不可!

酈商當機立斷,撤軍。

後面未進城的諸軍,全在城外列陣,準備接應,城內諸軍,則交替掩護,徐徐後撤!

命令傳下,城內正在拼命的燕軍心里總算松了口氣,一邊抵擋著秦軍之攻,一面緩緩後退,從北城逐步收縮到南城牆上。然後沿漫道而下。秦軍還要追時,接應的燕軍以箭相射,讓秦軍近前不得。

張萌也不明對面敵情,既奪回了狼盂,也不肯冒險,當即布置屬下,接管狼盂城防。城外的燕軍,則緩緩撤回營去。

張萌接管狼盂,這狼盂城中,僅這兩日大戰,就足足有七八千具雙方將士遺骸。殘肢斷臂,破刀折矛處處都是,無不彰顯著這血戰的殘酷。原城中守軍七千余,如今活下來的,還不足八百,還幾乎人人帶傷,問起統兵將佐,那些軍士更是痛哭不已,道是官長盡數沒于此役。

張萌聞司馬昌等將之事,嘆息不已,傳令手下,收斂戰死者尸骸,並令全軍以白布纏頭,為陣亡將士掛孝以示敬意。

好看的小說盡在,告訴您的朋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