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三百一十六章 肥之戰(終)

ps︰下下周大封推,是不是需要爆一下呢?????

留守宜安營壘的秦軍幾個校尉知道宜安營壘關系重大,在李信率軍出以後,就開始全軍戒備,防止趙軍主力趁機攻營好在這半日過去,營壘左近一直平安無事。這幾個校尉擔心之余,也是暗存僥幸︰或許趙軍還是要先拿下井陘口才會顧及宜安營壘?畢竟宜安營壘和上將軍的大軍相距不過六十里,趙軍要是大力攻壘,一旦上將軍那里全軍回援,那時內外夾擊,趙軍也是不好應付。

這些校尉當中以杜咸資歷最高,受李信所任,暫掌全營事務。

看看天黑,杜咸傳令全營,今夜加派斥候探馬,監視趙軍主力營壘,其余幾個校尉統帶本部兵馬,分為兩班,輪流值守。自己則徹夜警戒,以免誤了大事。

剛入夜這兩個時辰,倒還是一片平靜,天上星空燦爛,地上火把點點,偶爾有巡視的將士,衣甲兵刃磕踫之聲摻在蟬鳴當中傳來,反倒顯得更加的安靜。

但剛入三更沒多久,就有斥候探馬緊急回報,道是西北方向,跑來不少的敗軍,道是將軍出援被阻,全軍大敗。

杜咸一听,頓時大急,冷汗一下子就濕了內衣︰以將軍之勇,怎麼會敗的如此之快?

又是連續的探馬回報,道是潰軍上千,正自往營壘趕過來。杜咸不敢大意,帶了自己的親衛,直接趕往西面營壘大門。

杜咸跑到營壘之上,沒一會的功夫,就見遠處人影瞳瞳,一伙敗兵奔了過來。

這些敗兵來到近處,都是知道秦軍守壘之法的,知道此時營壘之上,肯定是嚴加戒備,絕不會讓自己輕易靠近,都在弓弩射程之外止住了腳步,七口八舌亂糟糟的沖著營壘上喊叫,大意是全軍潰敗,請求讓自己進營。

敗軍退回,眼見在營外越聚越多,絕沒有任其停留在此,不加管束的道理但杜咸出身平民,並非是將門世家,能從一個小兵,七八年間升到校尉高位,其心思智計委實不差,既然李信大軍都已敗了,也絕不能輕易就放人進營,當即派了身邊一個軍侯,出營前去詳細查看。

那軍侯出去,沒一會就返了回來,道是營壘之外,大約有千人左右,陸續還有潰兵到來,衣甲旗號都是不差,經過盤問,確是秦人,都是跟將軍出戰的士卒。(百度搜索讀看看

杜咸仍不放心,又讓軍侯出去,帶過來幾個老卒分頭問時,說的都差不多,道是將軍增援,在數十里外遇到趙軍主力埋伏,力戰不敵,全軍大潰。至于官長,已經不知蹤影,杜咸沉吟一下,瞪目大喝道︰「汝等棄官長而回,可知死罪?」

那幾個老卒,嚇得一齊拜倒在地,苦苦哀求道︰「非是小的們等怕死,陣中大亂,不知官長所在,才被敗兵裹挾而回,請大人饒命呀!」

杜咸察言觀色,看不出破綻,如今那麼多敗兵在外,需要趕緊處置,也沒辦法追究其責,只得將幾人喝退,調了千余軍卒過來,嚴格防範,將敗兵引了進來。

還未來得及安置,外面敗兵又到,杜咸陸陸續續接納了四千多敗卒。看這些敗卒都是衣甲不全,一個個狼狽不堪,杜咸吩咐,將這些敗卒分到兩個營中,給予飲食讓其休整,待明日再行整編。

敗卒大隊下去,斥候快馬來報,燕趙數萬兵馬,已經追蹤而至。杜咸在營壘上看時,遠處火把一片,疾奔營壘四面而來,杜咸當即傳令,全營整軍迎戰。

前後來到秦軍營壘的敵軍,不但有燕太子丹所統兩萬兵馬,更有趙軍大營出動的主力三萬。

司馬尚趙軍攻壘主將,和燕太子丹會合,兩人草草議過,燕軍昨日一戰,又趕了將近百里之路,不免人困馬乏,故以燕軍掠陣,司馬尚揮軍攻壘。(看小說就到——•.趙軍養精蓄銳一個月有余,器械都打造充足,上來一陣猛攻,杜咸指揮全軍,拼死相抗,正在要緊的時候,營中卻亂了起來,混進營中的燕軍將卒,在桓禮統領之下,不但四處放火,更集結兩千余將卒,自後面殺到,將秦軍營壘守軍攪亂,趙軍趁機打開缺口,殺進大營之中。

秦軍被內外夾擊,大營當中,火光四起,不知敵軍多少,有兩個領兵校尉,還被混到附近的燕軍暗箭射殺。秦軍措手不及,全軍大亂,燕趙聯軍在秦軍營壘當中橫沖直撞,杜咸抵擋不住,只得率領手下親衛,殺出一條血路,往南奔逃。

到天光大亮,秦軍被斬殺過萬,余者或逃或降,營壘為趙軍所奪。司馬尚計點所得,除去大火燒毀,收得糧草十萬石,戰馬三千匹,俘虜過萬。

司馬尚令人將戰果報李牧,自己則督率手下兵馬,趕緊整修營壘,以備秦軍主力回援。

李牧接到司馬尚的戰報,當即哈哈大笑,道︰「秦軍根基已失,羌廆死無葬身之地也!」當下傳召眾將,立軍令,準備和羌廆大戰。

自前日夜間,燕軍一部精騎就以插入秦軍營壘和主力之間,掃蕩秦軍斥候信使,隔斷秦軍兩部之間的聯系,昨天這一日,不但李信的信使沒能到達羌廆的大營,羌廆派往營壘的令使也都被燕軍精騎所獲。

羌廆昨天一日都未曾接到營壘的消息,開始還未曾注意,到了天色將晚,羌廆感覺不對,派**余秦軍輕騎去往營壘聯系,這千余輕騎,快馬直奔大營,路上遇到燕軍精騎,兩軍混戰一場,秦軍輕騎大部被殲,少量兵馬潰散而回。羌廆得報,知道趙軍隔斷兩部聯絡,定有所圖,心中大覺不安。

只是時間已是半夜,用兵不便,羌廆只得強自忍耐,但這心中,卻隱隱覺得有些不妙。

天色一亮,羌廆正要召集眾將商議,卻有營壘敗兵趕來,道是三道連環營壘為趙軍攻破,一切軍輜,盡為趙軍所獲。

羌廆听了,頓時倒吸一口冷氣,身子一歪,差點坐倒在地,急問道︰「李信何在?」那敗卒戰戰兢兢回道︰「將軍為救井陘口,被燕軍所敗,不知蹤跡。」

羌廆氣的臉色通紅,雙手不斷的抖動,罵道︰「李信該死,如何敢輕離大營!」

羌廆大軍出擊,隨軍只帶了十日糧草,如今只不過還有兩日之數,如今大營被奪,糧草盡入敵軍之手,大軍成了敵境之中的孤軍不說,還面臨斷糧之危,這可如何是好!

羌廆腦子急轉,自己這手下十萬之軍,皆為秦軍精銳,比之周圍趙軍,實力並不在其下,只要糧草充足,倒也不怕和趙軍對戰。如今營壘雖然被趙軍奪去,但也不過是才幾個時辰罷了,想必趙軍也舍不得將這些糧草一把火燒了。如能趁趙軍立足未穩,迅疾出兵,將大營奪回,不但可以轉危為安,說不定還能趁機大破李牧。

真要是拖延下去,那李牧甚是狡詐,說不定又要據壘死守,那時自己大軍斷糧,可是和李牧拖不起,反倒會給李牧機會。

羌廆計較一定,當即召集手下眾將,說了目下形勢,秦軍眾將,本來攻擊肥城,看看趙軍已經有些抵擋不住,正在興奮之時,听說大營事變,也是個個變色。羌廆厲色喝道︰「眾將不必驚疑!趙軍強攻我軍營壘,傷亡定是不小,又要分兵圍困井陘口,李牧手下兵眾不足。我大軍近十萬,足以破之。」

「我等攻擊肥城,傅抵早已膽寒,我軍先緩緩而撤,傅抵定不敢追擊。我軍回去,疾攻營壘,一來可大敗李牧,二來可奪回輜重!」

將為全軍之膽,眾校尉見羌廆信心滿滿,頓時安心不少,羌廆隨即下令,那部開路,那部做中軍,哪一部為後衛,一一分派清楚,眾校尉齊聲稱諾,各自下去準備。

一個時辰以後,秦軍全體拔營,緩緩後撤,城上傅抵所部,這幾日守城,早已有些力不從心,見秦軍竟然不來攻城,卻是狠狠松了口氣。

羌廆大軍撤離城下,當即揮軍疾走,直奔宜安原來的營壘。

看看離宜安營壘只有十余里,羌廆正要整軍,準備攻營,左右忽然戰鼓隆隆,李牧親統五萬大軍,自北面從側後殺了過來,右面旗幟招展,燕太子丹和趙蔥所部數萬兵馬,也殺向秦軍側翼。

羌廆所部秦軍,都以為趙軍定在營中固守,哪里想到是從兩側埋伏殺了過來,搓手不及,燕趙兩軍已經攪進秦軍隊列當中,秦軍陣列大亂,只是各部分頭抵抗。十余里的戰場之上,三軍大戰,驕陽似火,殺聲震天,戰場之上,羽箭縱橫,血肉橫飛,秦軍被夾在中間,混亂不堪,營中的司馬尚又率軍殺出,不過兩三個時辰,羌廆和身邊親衛三千人被趙軍司馬尚所部分割開來,雖然其余各部秦軍奮力救援,但趙軍前沖後突,羌廆率親衛力戰不屈,力盡被殺。秦軍主將已去,余部登時大潰。

燕趙兩軍一面趕殺,一面收攏俘虜,到了天色將黑,秦軍被斬四萬,除了千余潰散不知所蹤之外,余皆被俘。

肥下這里勝負已分,井陘口楊清硯那邊,也已經搞定。

正如太子丹所料,蒙恬身為秦王政的心月復,勇于任事,定然不會考慮自身安危,明知大軍有險,絕對不會只顧自身性命和安危,躲在井陘口不出,明知前面可能有埋伏,也一定要前去全力救援羌廆和宜安營壘。

果然,天色剛亮,井陘口營壘當中,蒙恬率兵而出,探馬四散為全軍保障,主力則全前進,趕奔宜安。剛剛行出去二十余里,楊清硯揮軍出動,一萬多趙軍左右夾擊,蒙恬毫不畏懼,率軍前後沖突,雙方大戰一個多時辰,蒙恬所部傷亡殆盡,蒙恬才率領殘兵殺出一條路,回奔井陘口。

看看將到營壘,只見營壘當中火光沖天,蒙恬趕到近前時,數百殘兵被趙軍追著趕了出來,蒙恬問時,才知道留在寨中的兵馬已經就剩下這幾百人,眼見身後趙軍勢大,蒙恬無計可施,只得往井陘谷道落荒而走。

肥之大戰,以燕趙大勝而告終!。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