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三百一十五章 肥之戰(5)

ps︰真是奇怪呀,這收藏怎麼會連續兩日下降,真是聞所未聞呀

好安靜的書評區,兄弟們就真的忍心只看而不發一語?

太子丹和李牧挽了好幾天的圈套,終于把李信的萬余兵馬給誘了進來,李信剛剛下令全軍休整,早已等候在前面十里之外的兩萬燕軍就跟著斥候殺了過來。y

西墜的斜陽之下,天邊日火將半邊天都映的通紅,隨著燕軍車馬的快速推進,騰起的塵土滾滾而上,隨著隆隆的鼓聲,向著秦軍撲來。

中間會有兵馬攔截,這是李信早就預料到的,只是沒想到,敵軍恰在此地而已,李信趕緊上了戰車,指揮秦軍列陣,準備迎敵。

戰車在前,長戟在後,其後是秦軍的弓弩手。雖然燕軍出現的突然,但秦軍斥候放出去十幾里以外,李信所統,又都是精銳,布陣迎敵,倒也顯得不慌。看燕軍離得不遠,李信大旗揮動,秦軍戰鼓聲震天般響起來,將士們齊聲大喝,大陣快速前移,戰車開始加速,向著燕軍迎去。

但燕軍奔到近前,卻是讓李信大吃一驚。

沖在最前面的,並非燕軍的戰車,而是成千上萬的精騎。

燕軍精騎奔到附近,並未沖向秦軍的大陣,而是兩邊一分,戰馬奔馳當中,燕軍精騎分為兩股,從秦軍大陣前面斜斜的滑了過去,直接奔向秦軍大陣的兩側。而騎兵閃開來,飛塵漸漸稀薄,才遠遠的看到,燕軍的車步之卒還遠在五里之外。正排列成密密實實的大陣,緩緩的壓了過來。

跟前不見沒了敵人,秦軍將士卻是氣勢頓挫。

凡事一鼓作氣為最佳。

秦軍遠程奔襲而來,如果並未歇息,馬上整隊開始戰斗,雖然體力消耗已經不小,但還不算覺得很累,但剛剛歇了片刻,身上疲乏正發了出來,整隊列陣已經有些松散,好不容易鼓足氣力沖鋒,可跑了沒多久,奔到跟前的敵人卻繞了過去,自己沒了對手,秦軍將士還真是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是該繼續沖鋒,還是停下來等待。隊形也是前突後鼓,有些散亂。

李信環顧形勢,更是叫苦不迭。

大陣左右兩側,各有數千燕軍精騎策馬奔馳,眼見是要攻擊自己的側後。

秦軍的大陣,原是為正面對決而備,左右兩側,只有秦軍的輕騎斥候策馬保護。燕軍兩隊精騎繞行過來,直接撲向側後,秦軍帶領輕騎的軍侯知道大事不好,當即身先士卒,打馬迎了上去。

秦軍輕騎,原是作為探馬斥候使用,鞍為平鞍,並無馬鐙,故而多配弓箭,只有少量將佐身上帶劍。和秦軍精騎對沖,兩邊各射了兩箭,就狠狠的撞在了一起,燕軍精騎本來就是人多勢眾,加上手中馬刀劈砍得力,片刻功夫,就打穿了秦軍輕騎的阻攔,直接殺向了秦軍的後陣。

兩軍對陣,全靠隊形嚴整,長短配合才可制敵,秦軍大陣早就排好,密集嚴整都還算得上,只是方向不對,原本是對著前方的,後陣的士卒,都是層層列列的弓箭手,燕軍精騎直接撞過來,秦軍想要變換陣型當然來不及,雖然有些機靈的低級將佐,帶領自己手下,轉向射箭,但更多的將士則是茫然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應付。

只是這轉向射箭的將士,卻是更讓隊伍大亂,燕軍近萬的精騎,霎時間從後陣闖進來,對著秦軍弓箭手馬踹刀砍,片刻功夫,秦軍後陣已經被攪了一團糟。那些弓箭手們見不是頭路,只得四散奔逃,更多的則是被燕軍精騎攆著往前奔。

秦軍後面大亂,潰散的士卒,連前面的長戟手的隊列也全部沖散,燕軍精騎跟著殺進來,秦軍的步卒已經徹底失去了控制。唯一還勉強保持著陣列的,也就是前面的戰車了。

但戰車都是對著前面的,燕軍精騎從後面殺入,戰車之上,雖然都是軍中驍勇之士,可敵人從背後殺過來,那也是無法可想。

李信雖然不到三十,可也是久經戰陣的,眼見步卒已潰,單單剩下這五百戰車,別說前面還有燕軍大隊列陣而來,光是被後面精騎追殺擾亂,那也已是大敗之局。

只是敗也不能束手就擒

李信見救不得後隊,那也不能就這麼干看著,看左右將士,盡皆驚恐不已,李信大喝一聲︰「擊鼓前進!」

身邊將卒將戰鼓擂起,李信踢一腳自家戰車的御手,厲聲高喝︰「快沖!」那御手反應過來,一抖馬韁,剛才已經緩下來的戰車頓時往前一竄,直接奔了出去。

李信戰車和大旗移動,鼓聲又響,秦軍戰車也大都明白過來。紛紛跟著李信兩側,往前陣沖出。直奔燕軍的大陣。將後面的步卒徹底丟給了燕軍精騎去蹂躪。

劉邦率領一隊精騎,在秦軍陣中,殺了一個來回,見秦軍大亂四散,秦軍戰車都月兌離了隊伍,他也懶得管,只是吩咐身邊親衛,一邊追殺潰卒,一面高喊︰「棄兵不殺!」

李信催車猛進,燕軍前面的戰陣,見敵軍沖來,也是戰鼓聲聲,戰陣快速挺進,雙方相隔二百余步,對面燕軍陣中,飛箭如雨傾斜過來,秦軍不少戰車還沒沖到燕軍面前,不是戰馬被燕軍射翻,就是車上將士被燕軍射倒。

李信已是抱定必死之心,面對燕軍飛箭躲也不躲,只是園瞪雙目,手持大戟,準備沖進燕軍陣中搏殺。好不容易躲過了箭雨,看看將要和燕軍戰車相對而過,李信正要揮戟刺敵,駕車的戰馬卻早已傷重,恰在此時不支,一跪倒地,戰車往前一傾,李信猝不及防,直接從前面翻了出去,砸在戰馬身上,滾落在地。

李信之後,並無秦軍跟進,燕軍將士看見大旗,就知道這是秦軍大將,到不著急砍人,見李信翻到,四五桿長戟一搭,已經將李信四肢牢牢勾住,竄出來三個軍士,直接將李信壓下捆了起來。

秦軍五百兩戰車沖鋒,還真是讓燕軍傷亡了五百多人,不過也就是僅次而已,孤零零的戰車,沒有步卒隨後掩護,沒多久就全部被燕軍制住。

劉邦手下精騎,听領軍親衛大喊,雖然這中間有些漠南萬戶軍士不明其意,也是跟著呼喝,秦軍士卒們亂了陣型,見燕軍四面截殺,來回沖刺,根本擋無可擋,逃無可逃,自家將軍大旗已經不見,燕軍又馬刀揮舞,來回吶喊劈殺,一個個心驚膽戰,紛紛棄了兵刃,抱頭跪地投降。

燕軍精騎在秦軍將卒當中來回馳騁,但見還有站立或者手持兵刃的,箭射刀砍,盡數滅了,這才一隊隊奔了出去,在四外遠遠的圍定,燕軍大陣圍上來,步卒們一邊收拾兵刃,一邊將降卒捆了,天色黑下來,燕軍點起火把,四外照的明亮。秦軍士卒一動都不敢動,只能任燕軍擺布。

李信翻到車下,雖然沒傷,當也摔得暈了,待醒來之時,周圍人影憧憧,才知道被燕軍士卒擒住,李信心中大恨,卻也是無可奈何。

燕軍收拾完戰場,已經是一個時辰之後,粗略統計之下,秦軍被斬首五千,其余被俘約有萬人,而燕軍傷亡,還不到三千,可謂大勝。

太子丹坐鎮在後,得知戰報,喜之不盡,問道︰「听說李信被擒,現在何處?」

過來匯報戰果的吳仗劍和劉邦兩人稟道︰「李信後陣被破,只得率軍前沖,恰好戰車翻了,這才被擒。」

著,兩人傳令,將秦將壓上來。

幾個燕軍士卒拖著李信過來,太子丹見李信頭發散亂,身上甲衣散亂,臉上塵土汗水混在一起,黑一道,白一道的,甚是狼狽。太子丹趕緊跳下馬來,喝道︰「李卿乃我之好友,汝等怎敢如此無禮!」

著,過來要解李信的繩索,李信將身子一擺,冷笑道︰「太子何必作態,某如今之事,豈非正是太子所願?」

太子丹一拱手道︰「戰陣為國事,不得不然爾。如今李卿已然被擒,即是我之客人,此非待客之道。」

著,令侍衛將李信身上繩索解了。

能自由,誰也不願意被捆著,李信揉揉臂膀,長出一口氣,看太子丹笑盈盈,李信真是火不打一處來,低聲喝道︰「太子用的好兵!」

太子丹嘿嘿一笑,道︰「不敢當卿之盛贊,不過因勢利導而已。」

李信恨聲道︰「如非某擔心蒙恬營壘,當不會如閣下所願!」

太子丹微笑道︰「只是卿沒想到,蒙恬倒是無恙,卿反被我請了來!」

听說蒙恬無恙,李信還真是有點驚詫,以李信來看,既然燕軍大部隊都過來攔擊自己,該當是已經拿下了蒙恬營壘而已。

太子丹一樂,道︰「蒙恬營壘雖然不險,但內有萬余精兵,我又不遠傷亡太重,豈是輕易可下的?」

見李信臉上滿是疑惑,太子丹一揮手,從太子身後親衛當中,躍馬出來幾個人,李信手指幾人,瞠目道︰「怎麼這幾個?」

太子丹笑道︰「如非這幾人多次督促,卿豈會輕易出兵!」

李信這才明白,原來所謂蒙恬使者,除了第一個之外,後面幾個原來都是太子丹的親衛所扮,這些親衛,出身于桓齮所部的秦軍降卒,熟知秦軍習慣,假扮信使,倉促之中,李信有前面那個真信使做了掩護,一時之間,那里分辨的出。

李信恨得直咬牙,但事已至此,那也無話可說,太子丹安慰了幾句,專門派了五百兵馬,將李信送回大營。

其余秦軍俘虜,去了衣甲,選了數百有傷的留下,其余盡數捆了,派了三千兵馬,也押送到大營當中看管,太子丹這里,選了五千燕軍,由桓禮為首,穿了秦軍衣甲,用了些秦軍旗號,扮作秦軍敗兵,連夜往宜安去詐秦軍的營壘。

那數百有傷的秦兵,太子丹吩咐人帶過來,好生安撫一番,道︰「汝等身上有傷,我盡數放汝等回去,只是宜安那里,營壘馬上歸我所得,汝等歸去,也是無益,汝等還是去井陘口投奔蒙恬好了。」

著,吩咐人將這些人壓著,連夜奔井陘口。

負責圍攻井陘口的趙軍,主將乃是楊清硯,太子丹這里傳過去消息,已經擒了李信,楊清硯當即指揮趙軍,從井陘口諸步後撤。

蒙恬被趙軍圍攻一日,楊清硯揮軍猛攻之下,秦軍總算還頂得住,這到了二更天,見趙軍突然撤去,蹤跡不見,蒙恬生怕有詐,也不敢追,正在遲疑當中,忽見數百秦軍潰卒來到營壘之前,一個個都是只穿單衣,盔甲兵刃皆無,蒙恬放這些人進了營壘看住,拉了一個過來盤問時,才知道李信率軍前來增援,被燕軍全殲。

蒙恬連續問了幾個,都是一般說法,毫無破綻,蒙恬心中大為震驚,李信一軍,居然如此干淨利索的被燕軍所滅,雖說李信中計在前,可燕軍這戰力,未免也太過強橫了吧?

尤其是眾軍所說,燕太子丹竟然明對這些俘虜說自己要取宜安營壘,那些俘虜,也都是看見燕軍換了秦軍衣甲,營壘當中,只有幾個校尉在,這股燕軍真要混進去了,里應外合,宜安營壘危矣

可燕太子丹為什麼要告訴自己這件事呢?他想干什麼呢?想調我軍出擊然後半路截殺我軍?還是要趁虛取我井陘口?

趙軍剛才還在圍攻我的營壘,現在卻不見了蹤跡,料想這趙軍恐怕也是按太子丹的計謀配合行事吧?

可明知道宜安營壘有危險,自己總不能袖手旁觀吧?宜安營壘,那是大軍的根基,大部糧草都積蓄在此,宜安營壘要是丟了,上將軍的大軍只怕用不了幾日,就要斷糧。前有堅城,後有敵營,再有趙國大軍虎視眈眈,如此上將軍可是危險的很呀

前去救援!明顯燕太子丹和趙軍給自己已經挖好了坑。十有**,會有重兵阻擊,說不定井陘口大營也會被人家偷去。

不去救援,難道自己就眼睜睜看著上將軍全軍覆滅?上將軍一軍既亡,自己把守井陘口還有什麼意義呢?

況且,按秦軍之法,明知上官有危而不救,那也是死罪呀

蒙恬得知了燕軍下部行動的實情,反而是左右為難,難于決斷!。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