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三百一十章 南下

ps:好安靜的評區呀,求收藏,求紅票,求訂閱呀,兄弟們

燕太子丹巡行各縣,只不過帶了一師的精騎而已。/一起讀小說y讀看看我們速度第一

太子丹有趙王割讓的詔旨在手,各縣令長又早都接到了將軍李牧的命令,對于燕國的接收,雖然有一點點不情願,但如今是大王詔旨,將軍命令,那也只能是順從。

當然,不順從也只能是掛印而走罷了,李牧征召代北軍,各縣丁壯都已從軍,能留在各縣的,無非是老弱罷了,想憑城抵抗那可是太難了點。

何況這些守令,也絲毫沒有抗拒燕國接收的心思。

趙國經營代北幾十年,此地比起邯鄲,甚是苦寒,世家顯貴,也沒人願意遷移到代地,這代北三郡的守令,多是選自本地豪家大族,其中多有原來的林胡等部的族長貴族轉化而來,像李牧的副手司馬尚,本就是出身于胡族。

這些豪家大族,生于斯長于斯,家族土地都是在此,保護家園不受外人之侵當然沒問題,可要說一定是對于趙國有多麼忠心,那可未必。李牧鎮守代地十幾年,擇賢任能,將代地世家大族凝為一體,在這些世家大族眼里,將軍李牧比起邯鄲的趙王來說,只怕是更為的真實和清晰,也更值得效忠和服從。

而在青年一代才俊中,李瑛美貌而有才學,當時不知有多少世家都存著一份奢望,希望能和將軍結為親家。在世家各族眼里,李瑛的名望可是絲毫不在兩位長兄之下。

留在廣武城的三個月,有父親李牧的暗中縱容,由二兄李恪協助,和那些軍中的世家子弟多有交往,暗中為太子丹接管代北拉攏關系。等兩國割讓一事確定,太子丹又親自和這些軍中將佐一一相見,彼此處的甚好。

有這些關系在,太子丹每到一地,總能有世家大族預先接洽,鼎力支持。

這些世家大族,或是子弟在軍中任職,或是族人出任各地守令,有了這些大族的支持,接管各縣進展的極為順利。太子丹每到一地,都是大擺酒宴,宴請當地豪族賢達,傾心結納。至于各地守令,只要願意留下的,一律賜爵,並以原職留任。

同時太子丹又自世家賢達中,選名聲素著的,或為自家賓客,或為郡中幕僚,雁門雲中豪杰,見太子丹不但武勇過人,一戰而大破匈奴,不在將軍李牧之下,和民眾相處,又是禮賢下士,甚是可親,對太子丹不由傾心。

同時太子傳令各縣,但有子弟在將軍李牧軍中者,一律視同在燕軍效力,日後子弟既可永久留在將軍部下,也可回鄉參加燕軍,一體按軍中制封賞。

由于燕趙聯軍大破匈奴,除了雲中各地有部分城池守軍之外,李牧將楊清硯所屬的雲中趙軍也一體集中帶走。雁門雲中各城,大為空虛。

不過現在秦燕兩軍正在廣武城交戰,後面的匈奴又已經敗亡,各城倒不擔心敵襲,只是丁壯都已從軍,農事乏人。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耕不利,到了秋後,只怕各族各家日子就要難過。太子丹號令各地守令,抓緊組織,鼓勵農耕。

顧慮到丁壯不足,難免誤事,太子丹將原先收繳的匈奴戰馬一萬匹,借給各縣,讓各縣使用牛馬耕作,增加效率。

為了將各縣盡快納入燕國的軌道,太子丹又征召各世家子入羽林營,擔任自己的親身侍衛,同時在雁門郡治善無城,集中各世家守令年幼子弟一百三十余人,由李瑛親自掌管,以從武陽帶來的那幾位羽林幼營的子弟協助,開辦蒙學,教授文字和「蒙童大道歌」。

如今雁門乃是前線,雁門郡守就以秦毅兼任,至于雲中郡守,則選了馮氏子弟擔任。

代北的馮氏,原本是韓國人,長平之戰前,韓國上黨守馮亭拒絕降秦,將邯鄲獻給了趙國,馮亭受封萬戶,三縣之地。部分留在上黨馮氏子弟,則在馮亭戰死以後,留居上黨,成了秦人,後來入仕,目前在秦王政身邊為郎的馮劫馮去疾等人,即是其後。而馮亭封地在代北,部分子弟族人遂遷移到代北居住,遂成為大族,太子丹選馮氏子弟為郡守,對于各族來講,表明了尊重各家各族利益的態度,受到了各世家大族的大力擁護,雲中雁門兩郡,迅疾平定。

太子丹巡行到雲中,恰好派出去收攏鎮守匈奴各部的楊烈,將契合仁等匈奴降將的家眷族人也都送到了雲中,總共約計三千余人,太子丹傳令,讓契合仁等降將,將家眷牛羊財產各自領回。

除了這些人之外,楊烈派軍押送過來的,還有紫軒扎等幾個匈奴貴族。

紫軒扎隨頭曼單于退出山谷之後,在桓齮突襲大營的時候,紫軒扎領著幾個心月復,僥幸逃月兌了搜捕,敗退回本部,在楊烈等人收攏匈奴各部的時候,紫軒扎糾合了千余潰兵,四處擾亂,就連楊烈押送契合仁等降將家眷的隊伍都受到了襲擾,後來被桓齮大軍圍住,兵敗被擒。

上次桓齮和蕭晨兩人偷偷將抓獲的匈奴貴族一斬而空,太子丹明著啥也沒說,暗地里卻是狠狠的警告了兩人一番,這次抓獲了紫軒扎等人,一來已經沒啥油水,二來也怕惹惱了太子,遂好好的將幾個人都給押了回來。

太子丹對于紫軒扎,還是有些印象的,知道這是個猛將,如今匈奴盡滅,留著紫軒扎說不定將來還有用,所以頗有招降之意。

不想太子丹還沒作出決定,契合仁就領著幾個降將上了門,拜見太子丹之後,伏地痛哭,太子丹問時才知道,紫軒扎襲擊燕軍押送的匈奴降將家屬隊伍之後,知道這些人乃是降將家眷,當時大怒,道是匈奴之敗,就是敗在這些敗類手里,故而將契合仁和幾位大將的姬妾盡數劫掠,子女斬殺了不少,只是燕軍救兵來的及時,這才保住了大部分降將家眷的性命。

如今紫軒扎也被押來,契合仁等降將雖然也知道自己在燕軍中地位尷尬,不是什麼重要人物,但好歹是率兵兩萬歸降,又是被太子丹冊封了的,總比紫軒扎地位要高的多,故而趕緊來到太子丹帳中,求太子丹為自己做主。

太子丹看幾位降將,當即安慰道︰‘諸卿平身,平身,卿等既歸降我燕,即為我大燕之臣,有所委屈,我當為諸卿做主。」

「紫軒扎頑固不化,抗拒大兵,拒不歸順,著實可惡,如今又殘害卿等家眷,自不可活!」

「紫軒扎幾人,就交給卿等,自行處置就是!」

契合仁等人,當即謝過太子,這才下去。

紫軒扎被燕軍押到契合仁處,紫軒扎見了契合仁,破口大罵叛逆狗賊,契合仁紫漲了面皮,罵道︰「爾這廝小人,某等降燕,原本是迫不得已,爾抗燕也就罷了,偏殺我子弟,此仇不抱,非是好漢!」

當下,契合仁和幾個手下將佐,將紫軒扎吊起在高桿之上,將隨自己降燕的將佐盡數傳來,眾人擺了酒宴,一邊飲酒,一邊各自引弓飛射,足足射了百余箭,如同一個刺蝟一樣,這才放下,用小刀割了,就在火上燒烤,吃肉解恨。其余跟隨紫軒扎的幾個將佐,見了紫軒扎慘狀,嚇的都是求饒不已。

契合仁怒氣4,終于將這幾個盡數都斬了,將其級,祭奠自家子弟,又是痛哭一場,這才罷休。

契合仁原先降燕,原本是被迫,後來見太子丹寬宏,對降將也是不錯,這才有些心甘,只是每每想到自己乃是匈奴族人,卻是判了本族,心里總是不快。這回紫軒扎大殺其子弟,太子丹令其大仇得報,到讓契合仁想的開了,什麼本族,外族,本族之人未必對自己都好,外族之人未必就不好,匈奴如今盡數歸燕,全部成為燕民,看太子丹布置,甚是仁厚,又說兩地貿易,兩邊不戰,又能互通往來,想必日後匈奴各部日子要好過的多。自己就一心一意做個燕人好了。

眼看兩郡無事,匈奴那里,楊烈進展也是頗順,太子丹向各部出令旨,道是匈奴漠北各萬戶、肯特各萬戶和呼倫各萬戶,漠南各萬戶,自去年征戰至今,將士多有傷損,如今春來,正是畜牧蕃息的好時節,各部都早早收兵,諸將軍、萬戶、善加安撫牧民,安心畜牧。多多生產,也好和七郡之地互通往來。如無外地之侵,諸將軍不可擅自對外用兵,好好休養生息為上。

匈奴降將數千口,這都是原先匈奴的豪裝之家,既不能留在匈奴那邊,留在雲中這里,畢竟離原來部族太近,或許會有後患,還是按照前議,送到武陽城中安置。

太子丹一聲令下,這數千口,帶了車馬,在一千燕軍將士的護送下,穿過代郡,自上谷郡而到中都,再轉到武陽城。

武陽城中,現在是韓非執掌政事,見了太子令旨,韓非知太子之意,將這些將佐,賜了田宅土地,讓其安居,同時各家幼年子弟,也都選入蒙學當中學習文字典籍。至于這些將佐,則收入武陽的留守軍中,參加操訓就是。

太子丹收納了兩郡之地,廣武城下,王翦和範增打了一個月,卻依然是個平手之局。太子丹知道,王翦在代北,如今已經沒有大作為,最重要的戰場,還是在太行以東之地,于是南下廣武城,將城中精騎,調出一個軍隨自己南下中山,參加李牧那邊的大戰。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