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火

劉邦率領自己的親衛團,以趙軍使者為向導快馬疾行,一日二百里,進入通往山北的谷道,順谷道北進二十里,到了趙國長城口。!。

趙國的長城口,就位居葫蘆形谷底的南部,一座關城,當谷道而立,城雖然不大,屯兵最多也不過五百,卻足足有三丈高,兩邊的城牆延伸出去,順著山坡展開,粗粗估算,兩側約有各有一二里,在最面的山崗之,還有兩個小堡,均可駐兵數十。

這山坡並不算很陡,騎馬去固然不行,但人著甲持兵攀爬卻沒有任何問題。劉邦打量半天,遂問守關的軍侯兩側山後是什麼樣子。

那軍侯手下,只有三百兵卒,把守關口,沒有什麼問題,可要連兩側山坡城牆都要防守,那是打死也不夠的。

可不受兩側城牆,敵軍前面壓住關城,分兵取了兩側城牆,這關城前後左右都是敵軍,就算敵軍沒啥器械,但是前後攀城而,左右順城牆攻下來,這區區數百之兵又如何抵擋的住?

趙軍守關的軍侯這幾日正是發愁火的時候,忽然從後面冒了這一支軍前來,雖說不是趙軍的大隊,可這盟軍,不是大將軍女婿所屬麼,怎麼也是一家人,當真是喜出望外,見劉邦問,軍侯趕緊拱手道︰「回稟將軍,這兩側山後,俱陡峭的很,南北又是山脈連環,並無道路,故而這城牆到了頂之後,以頂堡為端,並無其他。」

劉邦哦了一聲,道︰「也就是說,只要我軍守住這一城兩堡和長牆,敵軍是萬萬無法南下的?」

那軍侯在此駐扎已有一年,對于地形了然于心,回答的很快,道︰「將軍說的是,只要我軍守住這長牆和城堡,匈奴就算是十萬大軍,也無法南進一步!」

劉邦點點頭,看這左右山側,俱都是光禿禿的,並無樹木,暗道難怪此地如此險要,趙軍只住了幾百兵馬,看來一是地形狹窄,擺布不開,二來駐兵多了,這柴火,飲水都是問題。

想到此,問起那軍侯時,軍侯道是關後五里那條河谷,林木茂盛,又有水源,城中每日,都是自那里取用。

劉邦點點頭,問道︰「這山谷兩端狹窄,中間闊大,某欲前往一觀,閣下可願陪某一行?」

那軍侯笑道︰「將軍查看地形乃是為了御敵,陪同將軍,故所願爾!」

劉邦大喜,當即吩咐親衛團大部人馬在此駐扎歇馬,並將隨身帶的酒肉和城中將士公用,自己帶了百余人,和軍侯並那使者,一起乘馬,進了葫蘆谷。

從城中出來,不過數百步,眼前豁然開朗,山勢分向左右展開,谷間甚是平坦,都是沙石,兩側的山嶺,也都是光禿禿的,不是層層疊疊的巨石,就是沙礫滿布的緩坡,百余人策馬快跑,不過幾刻的功夫,就到了谷底的北端,兩邊的山脈,分從左右圍攏過來,漸漸變得狹窄。

這邊的山坡比之前面,更是舒緩的多,雖然是谷道,卻沒什麼險要,可能是山勢變緩的原因,過去不到二里,左右數目漸漸增多,都是林子,只是大冷的季節,並沒有什麼樹葉綠色,只是枯枝藤蔓枝枝杈杈的遮擋著,讓人看不透徹。一連十余里,都是如此,其中還偶有凍住的山泉,看這樣子,也是順著谷道向北流去。

那軍侯指道︰「從此往北七八里,就是一堡,有我軍二百人駐守,形勢也頗為險要,只是听說匈奴大軍足足有兩萬之中,只怕也擋不住一兩日。」

劉邦轉頭問那使者︰「如今匈奴之軍在何處,可是在此堡前?」

使者抱拳回稟︰「在下乃是從最前面過來,這才不過一日的功夫,匈奴兵馬雖眾,但堡壘雄峻,敵軍擺布不開,一日也難以拿下,想必還到不了前面。」

劉邦點點頭,當即策馬飛奔,領著一干人直接到前面城壘處。

有軍侯和使者相陪,這軍侯也算是級,自然進堡並無問題,這堡中兵馬並不多,只有百余,劉邦問時,果然並無匈奴兵馬到來。劉邦點點頭,看了左右地形,和那軍侯打了一聲招呼,將八十多親衛留在堡中增加些防守之力,然後自己則和軍侯、使者徑直返回長城口。

到了城中住下,劉邦心里已經有了打算,派人飛馬去通知荊軻和桓齮禮,主力大隊先派出五千精騎,合了隨來的趙軍將領,先行趕到長城口。

劉邦又從自家親衛中,取過一匹好馬和全套的鞍鐙馬刀,送給那名軍侯以示感謝,這軍侯陪著劉邦來回,這眼里對那些騎兵裝備早就熱的不得了,只是不熟,不好張口,劉邦察言觀色,早就明白了,如今拿過來送人,那軍侯當時喜的了不得,忙不迭的謝了,對劉邦更是大感親近。

劉邦辭了軍侯好意,道是不日即來,不必客氣,遂帶了親衛到後面河谷擇地扎營,到第二日下午,荊軻和桓禮統兵到了,劉邦將自己所見所想一一說了,荊軻拍掌大笑道︰「閣下這計,當真是妙的狠呀!」

桓禮在側,也是不斷的點頭,道︰「確實甚好,沒說的,閣下兩位一是主將,一是監軍,這領兵前出之事,可就是某的了!」

劉邦當時就跳了起來,道︰「如何這是閣下的差事?閣下和荊卿須是監軍使臣,可不是統兵將軍,此行非某去不可!」

桓禮哪里肯依,一再要去,到底劉邦最後只得擺出統兵主將的身份,道是既然此計可行,分派諸將,乃是自己權柄,桓禮不能違了太子軍令,況長城關口防守,乃是大事,需要桓禮坐鎮,桓禮爭不過,只得讓了。

三人達成一致,將趙軍為首的將領請來,說了劉邦之計,那趙將也是滿口稱好,于是劉邦從趙軍中,又選了五百精銳戰士,其余都交給荊軻統管,自己領了這一千多將士,帶足了干糧,趕到長城口,將把守長城口德趙軍都帶,穿過那片開闊的谷底,直奔前面的趙軍城堡。

匈奴的大軍,此時已經殺到了前面堡壘之外,正在開始攻城,劉邦派了二百軍士,將戰馬都送了回去,自己這邊照計行事。

契合仁大軍連破趙軍兩座城堡,雖然也有些傷亡,氣勢正盛,撲到這城堡之前,正好不過天亮,當下毫不停歇,當即揮兵攻打,原本還以為這里怎麼也要打一日,沒想到不過一個時辰,那些趙軍就扛不住,直接從後面開了關門,向南奔逃。

匈奴攻城的士卒打開城堡大門,契合仁揮兵穿過城堡,趕殺那些奔逃的軍兵,那些軍兵徒步而逃,如何跑的過戰馬,被砍翻了幾個,其余的數十個將卒,一哄而散,逃向了兩側的山林。

如何盡快打下前面的長城堡壘才是最重要的。這些散卒,契合仁還真不看在眼里,契合仁帶領大軍策馬快行,走了沒多遠,契合仁確實大吃一驚!

兄弟們,看也就罷了,總要給老醋一個紅票支持一下?再說了,就算訂閱全部,也才不過兩包煙錢,還請大家多支持老醋,後面買斷了,老醋也好給大家免費看呀!另外,還請大家多多評論,增點人氣呀

只見兩面山林中,隱隱約約都是趙軍旗幟,契合仁眼楮所見,估計趙軍人數當在數千以,只是趙軍雖然旌旗隱隱,卻是沒啥動靜,契合仁不敢大意,將軍馬約住,派了自己手下兵馬,下馬山,前去打探。

等了半天,那些士卒回來,手里各自抱著一些趙軍旗號,道是山林中,並無一人,只有那些旌旗胡亂的插在山。

契合仁這才知道,這乃是趙軍緩兵之計,當即帶軍又進,不到三里,左右又是趙軍旌旗獵獵,契合仁再派兵過去時,果然又是無人,契合仁大罵趙軍無恥,當即領兵狂奔,直接撲向長城口。

契合仁大軍趕到長城口,眼見城空空蕩蕩,既無旗號,也無兵馬,正琢磨不清是怎麼回事,猛然間城中一陣鼓響,關城和兩側城牆之,齊刷刷的冒出大隊兵卒,為首一將,按劍站在城頭之,指著契合仁大軍喝道︰「大膽奴寇,竟然犯我邊城,曉事的速速退去,再要遲延,爾等只怕性命不保!」

桓禮在城這一聲喊,左右軍卒都是大喝︰「速速退去,以免性命不保!」

面喊得雄壯,下面的匈奴兵將都是哈哈大笑,契合仁看城軍卒,差不多有一千多人,也是大笑,道︰「這趙將敢情是瘋魔了不成?我這兩萬大軍,莫說刀砍箭射,就是壓也把他這城池壓的塌了!」

說是這麼說,不過契合仁也知道,這種地勢,趙軍有千余人防守,除非那趙將無膽,否則怎麼也要費勁攻城。

這城池要攻,單是面對這關城,那可是難辦的很,畢竟正面太小,自己兵馬雖眾,擺布不開,還需要從兩側爬去,全面展開,讓趙軍顧此失彼才對。

這可不是一時半會的事,契合仁為人慎重,先吩咐大軍後撤,在一里之外,正是開闊之處,先行屯駐兵馬,看這左右並無草木,契合仁吩咐人傳令,後營留五百軍士把守那座趙軍堡壘,將那些牛羊等物,先送來這一日之用,其余就讓後軍千余老弱,就在山間放牧,其余三千兵馬,就屯在背面谷口,負責輸運柴木。反正也就是一兩日的時間就可打破趙軍關口,大隊沒必要後撤扎營。

調度已畢,前軍稍微整理一下,當即開始攻城。

只是沒想到,這城的趙軍戰力甚足,匈奴兵馬攻了兩個時辰,白白傷亡了七八百人,竟然不得寸進。

大軍這一日,又是攻城,又是趕路,將士們也都有些疲累,契合仁只得吩咐留好值守的巡哨兵馬,大軍暫時安歇一夜,明日再繼續攻戰。

契合仁萬萬沒想到,就在天色黑下來不久,後面谷口大火就燒了起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