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二百六十五章 回軍

︰冬天到了,北面天氣太寒,戰場還是先轉回內地,哈哈!

東胡諸部大體平定,雖說還有一些位處偏遠的部族還在收服之中,但諸將佐軍卒征戰五個月,這滅國之功已經是板釘釘。太子丹掌節鉞統軍,每次戰役下來,諸將佐和軍卒的功勞記錄都匯總來,光是功勞記錄都足足記錄了將近一車的竹簡。

考慮到將士們這半年來辛苦不易,繳獲了眾多的戰利品還都是分于幾處保管,雖說將士們都知道這里面很多要分賞諸軍,可畢竟還沒拿到手,為了鼓舞士氣,以利再戰,太子丹決定,封賞諸將。

這次賞賜,最多的戰利品就是沒收東胡王庭和左部諸大人的牛羊、女子奴妾,以及整編各部的時候挑出來的那些戰死部民所留的女眷和其所有的牛羊牲畜。馬是軍中所用,不能分配,但牛羊之類的,則大部分都要分賞出去。

戰功第一位就是國相範增,身為國相,軍中副將,率軍先平東胡左部,斬東胡左部王袞爾虺,再戰索倫水,滅東胡王庭精銳兩萬,又進擊東胡王庭,得牛羊子女無算,最後會戰育軍山,擊潰東胡王袞爾科倫王庭主力大軍。以此大功,賜範增爵為忠義縣侯,食邑軍都縣三千戶。薊城良宅一所,田千畝,並自戰利品中,分賞牛千頭,羊萬只,以及女子二十人為奴妾。

酈商所部的燕軍精銳騎兵師,兵甲精強,訓練有素,每戰當先,斬獲最多。以其功,賜校尉酈商忠勇將爵,都尉吳仗劍、桓禮均賜忠信少將爵,並分賜田宅,分賞牛五百頭,羊五千只,奴妾女子十人。

騎兵各軍侯如曹參、韓楓、白度、耿祿等人,均賜昭毅軍尉爵,牛百頭,羊千只。其下各將佐士卒,各按功勞大小分賜爵位、牛羊和女子。留在東胡諸部為千戶、百戶和帳長之官的,不賞田宅,不在東胡各部為官的有功將佐,則歸去以後,按律令在家鄉賞賜田宅。

桓齮賜爵忠勇將,杜旗賜爵忠信少將,其部下各師校尉、都尉,以功勞大小分賜宣威軍尉到昭毅軍尉爵不等,牛羊、女子數目不等。

兩軍其余的將佐軍卒,則按功勞大小,賜爵虎賁衛士到宣威軍尉不等,賞牛羊不等,女子一到三人,除在東胡諸部為官者世襲千戶、百戶或帳長之官外,自有家鄉各郡賞賜田宅,來自秦軍的降將降卒,則在屯田之地賞賜田宅。

公孫東先是在太子身邊統領侍衛,後來被太子分配去鎮守左部諸千戶和糧草轉運,亦是有功,賜爵忠毅少將。征戰時留守在各部的士卒,也都賜爵一級,賞給牛羊。

劉邦先倡平定西部諸胡之策,又為統軍先鋒,功勞不小,後面率隊斬殺袞爾明察,賜爵忠信少將。賜牛羊、女子。

蕭晨率先歸附,助太子平定左部西面諸胡,多有戰功,後以荊軻之策,潛入右部,奪部族軍兵權,逼降袞爾茳,賜爵蕭晨忠毅少將,賜達勒納川為明威軍尉。並賜牛羊、女子。

各部騎兵將卒,也都有封爵、牛羊和女子相賜。

荊軻、任默,督率斥候探听情報其功在前,又謀劃平定東胡右部之策,賜荊軻忠毅少將,任默昭毅軍尉爵,其部下斥候,亦賞賜爵位、牛羊、女子。

貫高以佐理太子軍務之功,賜昭毅軍尉,一並賞之牛羊、女子,其余賓客,有功者亦賜賞不等!

大軍或許還要征戰,而且大部分的牛羊、女子已經送回南面,少部分剛整編出來的,也選派老成將卒陸續押送回去,故以封賞均記錄在冊,並告知每個立功將卒知道,待大軍返回,再交給個人。至于傷折的將卒,也都高定一格,安功賜賞爵位財物,由其子佷兄弟相繼承。

大軍經過這歷次戰斗,或是傷折,或是留任各處為千戶、百戶、帳長之官,尤其是在東胡王庭,留下了一萬余將卒得配東胡女子,編戶放牧,鎮守當地,故現有之軍,重新編組。

以桓齮為定北將軍,開定北將軍府。總管肯特五萬戶事。自肯特五萬戶選各部精壯五千,組成五千精騎,負責鎮守並經略肯特西、北之地,一則保護肯特各部放牧,決斷各部民事,二則向北經略,征服收納北面小弱部族。

其余原桓齮、杜旗所屬各部將卒約計七千人,調入酈商所部精銳騎兵,組成一個軍,以酈商為領軍,吳仗劍為護軍,桓禮升任精銳騎兵師校尉,曹參升為都尉。

劉邦所部,補充調入蕭晨所部騎兵師,仍是一個軍,劉邦為領軍,蕭晨為護軍。

鞠功所部一個師,稱侍衛親軍,職責護衛太子和諸賓客安全。

以荊軻為監軍,協助太子督領各部軍務。

國相範增,此時已將呼倫三萬戶諸事料理完畢,趕到了哈普哈勒和太子會合。封賞和改編任命之事,經過諸大將參議,太子和國相當即拍板定案,簽發了封賞令,傳諭全軍下。以鼓舞全軍士氣。

此時已是八月底,北部已經很涼,燕太子丹和國相範增、荊軻、桓齮、貫高等人計議︰如今東胡已平,匈奴不知這邊虛實,料不敢大舉進犯,小有挑釁,桓齮所部足以制之,北部冬季嚴寒,不利大軍攻略。莫如率大軍南返,既可免大軍糧草運輸,又能集中兵力于內,觀察諸侯動靜。

眾人皆以為善,因蕭晨為肯特中萬戶長,蕭晨所屬,又都是諸胡將士,秉性耐寒,太子遂將蕭晨一師騎兵一並留下。自己帶了其余兵馬,起兵南返。

太子要走,諸部萬戶、千戶諸官皆來拜謁送行,太子丹諭令各部萬戶千戶,道是如今秋高馬肥,牛羊頗壯,如諸千戶樂意,可攜帶牛羊馬匹,隨軍南下,入內地販賣,換些糧谷布帛、鹽鐵或其他喜歡之物。

諸部族子弟,自幼長在草原大漠,不識中原繁華,故各部須派家中貴子,送到太子身邊為郎,入羽林侍衛。一來可觀中原繁華,二來也能學習中華禮儀治政,也好為國效力。

漠北各部,過去偶爾有些商旅販運,南面諸物精美,都是曉得的,听說太子讓大家隨軍販賣,都是喜歡的很,等太子說要讓各家貴子送到太子身邊為郎,那些千戶大人未免就有些猶豫,不過彼此暗中商議之下,又覺得派自家親貴子弟入質,原本也是草原降靠的慣例,如今投了燕國,送去燕太子身邊為郎侍衛,也是應有之事。

況且大家也都看到了,蕭晨身為胡部之子,不過數月功夫,已是任萬戶長,護軍,封爵甚高,儼然是胡部第一人,這要不是在太子身邊,如何會有這般際遇,如果自己子佷能在太子身邊鍛煉,說不定日後也是飛黃騰達之機。

想通了這些,沒幾日,不但三十多個親貴子弟送到了太子身邊,連任了副萬戶長達勒納川都要自願隨太子歸國見識,並諸家合湊出來的牛羊兩萬余頭和管事、奴僕七百余人,一起隨軍南行。

臨行之際,太子吩咐桓齮、蕭晨和諸萬戶長,肯特五萬戶,西面不遠就是匈奴之地,我軍新得此地,萬一匈奴有騷擾之意,可見機行事,或進或退,或是請杜旗相助,只要能保護諸部安全,一切由桓齮自專行之,只是要讓諸部民曉得,入我大燕,即為我大燕之民,絕不受外人之欺。

桓齮和蕭晨听了,慨然道︰「太子放心就是,臣等所部,全力相爭,可有五萬軍,後有杜將軍支援,匈奴不來則罷,如是來時,定不讓匈奴得了便宜!」

太子點頭微笑,道︰「二卿壯矣!有二卿在,我定無憂,只是小心在意,不可松懈。」

兩人齊聲稱諾,燕太子丹這才率軍起行。

大軍斜向東南,過克魯倫水河谷,經貝爾湖,再到育軍山,由此再向南,到了原達奚部所在,太子接見蕭晨諸叔和兄弟等千戶、百戶各官,告知蕭晨已為萬戶長,升了護軍,封爵忠毅少將,蕭家眾人听了,都是羨慕的很,有蕭晨兩個族弟,都願意隨在太子身邊為郎,太子嘉賞一番,賜了眾人錦帛和美酒,並收下兩人在身邊入羽林為郎。

從此往東,到烏敦套海,不過四日時間,公孫東接著太子,這里算是燕軍在北面松漠之地的根據地,全軍屯住,犒賞三日。

犒賞完三軍,太子傳令各部將士,凡來自漠南、西遼各萬戶的子弟,均在此領取獎賞的牛羊、女子,放假四十天,各自歸家,假滿之日,西遼兩萬戶軍卒,在烏敦套海聚齊,由公孫東派員管領,自遼西郡入且慮。漠南諸萬戶軍卒,以千戶為單位,自東向西,諸部人員匯集後,在谷郡會齊,以備太子派員點驗,集訓和補給騎兵裝備。

諸部族兵領了賞賜,都是歡喜雀躍,在本族官長的統領下,各自歸家休整,太子則帶了剩余的兵馬,帶了一干北面來的諸部販運之人,徑直趕回遼西郡。

到了遼西郡,點驗之下,除了各軍賞賜,還有女子一萬余名並無著落,燕太子丹遂傳把代替桓齮領軍的陳余傳了過來。

陳余早就听得這次出兵捷報頻傳,對杜旗、桓齮、酈商等人羨慕的了不得,暗恨自己無福,天天督領著小三萬的降軍開荒種地,這麼大的一次滅國之戰,竟然沒有機會參與。听說太子和國相回來,早就奔且慮趕來,不但他來了,還帶了幾十個原來太子門下的賓客,剛一進城,正好太子傳召,陳余等人忙不迭的就跑了過來。

進來拜見了太子和國相,又和荊軻、貫高等人見過,陳余埋怨道︰「殿下、國相,如此滅國大功,偏偏臣等不曾出力!」

範增哈哈一笑,道︰「不是埋怨沒出力,是埋怨沒奪得功勞才是真的!」

陳余嘿嘿笑道︰「太子,臣從洛陽追隨太子,入秦歸國,諸事不曾落人之後。偏這次出兵,臣留守後方,整日種地開田,如今如多後進之人,都得大功重賞,臣這心里,確實羨慕的很呀!」

太子丹微笑道︰「滅國之功多的是,一時落後有何關系?」

「卿在後方,督領將士屯田耕種,也是于國有功。況這數萬將士,都是戰場老卒,卿等教精熟,日後害怕沒有用武之地?」

陳余趕緊問道︰「太子,這次回來,可要動用此軍?」

太子丹對陳余觀感,一向也是不錯,知道此人頗有軍政之才,遂反問道︰「卿看可到用此軍之時?」

陳余雖然整日在軍中,但對諸侯之事並不閉塞,沉吟一下,道︰「太子平定東胡率軍而返者,無非是不想分兵于外,給諸侯可趁之機。東胡既平,北面一時無事,唯有諸侯之間,恐有征伐。」

「秦前年吃了一虧,休養生息一年多,諸侯亦然,只怕今年秋冬,或有戰事。」

「諸侯唯趙為強,秦不弱趙,無以攻略齊、楚。故以臣觀之,秦或要攻趙。」

「趙燕為盟,秦攻趙,則燕必救,臣部下之軍,雖然降燕,畢竟乃是秦人,其心只怕還有親秦之意,用之應秦只怕不利!」

「除非太子有意東北,則此軍方可大用!但此時不宜爾。」

太子丹微笑頜首,道︰「卿眼光不差,所言極當!」

「卿且稍待時日,此軍即有大用。不知今年卿等屯田開荒如何?」

問道開荒種田之事,陳余很是得意,道︰「回殿下,今年我軍雖只有三萬不到,卻是種田足足四十萬畝,如今差不多就要收完,有許先生等人指導,今年收成甚佳,當可收糧一百二十萬石。除了將士們後面食用和種糧,可有七十萬石之糧入庫!」

「七十萬石?呵呵,卿等果然是大功呀!」太子丹很是嘉賞。去年太子為了支應桓齮這一支軍屯田墾荒,陸續調來的食用、種糧等等,也足有二十萬石,去年收成剛開始墾荒,所得還不足使用,後來又撥了八萬石給他們,今年這一季收成,基本就收回了投資,還有不少的盈利。

「好,不過,只怕今年不能收卿七十萬石,要給卿添加些人口。」說著,太子將自己和國相,從東胡帶來一萬五千多名女子,要送到軍中婚配之事說了。

陳余听了大笑,道︰「有這些女子,這軍心可要更穩了!只是還不夠呢!」

太子丹笑道︰「如何分,卿可想的好了,切莫打起來才是!」

陳余連連擺手,道︰「怎麼能打起來,臣管理諸軍,也是有記錄的,但是多勞肯干的,優先賞賜就是了!」

太子點點頭,吩咐貫高,將那些女子,全部移交給陳余部下,同時吩咐陳余,這次從東胡,帶來不少的牛羊,讓陳余交糧三十萬石到各郡的庫中,其余多留的糧食,可和那些隨來的北部之人,更換牛羊,牛用來耕作,羊則讓將士分食就是。

陳余代表眾軍士謝了太子恩賜。太子又和陳余等人商議了一番諸般政事和如何促進于北面各萬戶等的貿易知識,這才和大家盡歡飲宴。

而後,太子和範增,任命陳余為遼西郡守,並督領屯田軍,並管理北面諸部進入遼西的商貿之事,然後太子將原來的各郡將卒,統一發了賞賜,令其各歸其郡。自己則和範增帶了侍衛親軍諸人,一齊返回國都薊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