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龍行千里 第一百三十九章 太子出鎮 甘羅出使

姬丹集眾賓客之力,擬定諸法草案,自覺已考慮周全,遂將國相鞠武和亞卿範增請了過來,和兩人商議執行之策。

鞠武和範增兩人,對太子這里的諸般議論和動作早略有耳聞,今日看到各法的條款完備,立意宏遠,都很是興奮。鞠武笑道︰「臣聞太子門下多才,如今這變革之法,如此快速成文,絲絲入扣,真令臣大為嘆服!」

姬丹坐在幾後,對鞠武拱手笑道︰「太傅客氣了,還望太傅多多參詳,以免遺漏缺誤。」

鞠武今年,已經將近七十,太傅之位雖尊,卻是虛職,聊備顧問而已,自知這國相之位,乃是太子有意刷新國政,只是顧慮範增初來不熟,才把自己推了上來。這樣一則可免得眾臣不服,二來也是讓自己這老人家給範增保駕護航,免得範增出差,傷了銳氣。

鞠武撫著花白的胡須,呵呵笑道︰「太子這法文,鞠成、鞠功可沒少給老臣嘮叨,老臣的主意,可都變成他們的主意揉進去了。還是看看範君之意如何。」

範增和鞠武打了這幾日的交道,深知鞠武乃是忠厚長者,見鞠武如此說,範增也不矯情,對兩人一拱手,道︰「太子變革之法,深和臣之心意!」

「只是政事有緩有急,諸般舉措,多有涉及大臣之利者,恐貿然行之,未免引發朝局動蕩。以臣之見,還當先易後難,逐步實行。」

「先易後難,逐步實行?」姬丹有些疑問。

範增在太子這里,一貫是有話則說的,當即正色道︰「正是,臣請舉例來說。」

「比如這官制,臣細看了,法文比之現在,有的是新加之官,有的是改職之官,新加之官,乃是新任,又和原來眾臣職責利益無關,只要大王允準,大臣們自然不會阻撓,但這改職之官,涉及個人權柄利益,眾臣只怕要有所不願,暗中阻撓,明著諫阻都是有的,只怕就要誤事!」

「所以以臣之見,這新官新職,不妨立刻上奏,逕行實施,這改職之官,非動不可的,自然只能強行推之,如果能稍微延緩的,不妨先放一放,待後面慢慢加之,也好減少大臣諫阻之力!」

姬丹听了,很是贊賞,笑道︰「範卿之見甚好,畢竟朝中乃以你二人為首,諸般政事,都是要你們奏道父王面前,其中輕重緩急,就有你二人掂量好了!」

鞠武和範增謝過太子的信任,又議了一些政務,這才聯袂告辭。

到第二日,眾臣入宮辦事,相國鞠武啟奏,道是燕秦原本相和,趙人懼秦趙前後夾擊,這才不敢輕舉妄動,攻伐我大燕。如今太子離秦,趙必已得知秦趙失和,難免會蠢蠢欲動,燕國不可不防。

下都武陽城乃燕南重鎮樞紐,位長城之首,又多糧儲,絕不容有失。現今下都守公孫襄,雖然為人忠謹,只是才具中庸,不堪其職,須以重臣名將鎮之,也好威懾趙國。

鞠武此奏一出,群臣立刻就明白了,公孫襄這下都守算是坐不住了。畢竟鞠武新相,莫說公孫襄本就碌碌,就算是小有功勞,大王也要給國相這個面子,先把公孫襄拿下再說。

一眾宗室重臣還沒來得及可憐公孫襄,亞卿範增就開口了,道︰「大王,太子英武,門下賢才濟濟,諸侯莫不畏之,臣請大王,令太子出鎮下都,整合燕南兵馬以備趙!」

請太子出鎮?眾臣面面相覷,這有點不合適吧?怎麼說太子也是儲君呀,出質他國是沒辦法,各國也常有此事,可讓太子在外統兵,做一方鎮守,這一般除了大兵交戰之時,以太子為帥之外,各國少有此例。

轉念一想,範增乃是太子門下賓客出身,如今率先舉薦太子,想必這乃是太子之意。太子剛從秦國回來,這就要出外統兵,其中或有深意。還是看大王如何決斷吧!

出鎮之事,燕王喜早就和姬丹商量過了,如今兩人啟奏,不過是走個程序而已,見眾臣並無異議,燕王喜下旨︰下都宗伯公孫陽年紀已長,著免去下都宗伯一職,任下都守公孫襄為下都宗伯,掌宮廟祭祀等事。

著太子出鎮下都,授節鉞,燕南之地三十余城,盡歸太子統之,

詔令發下,姬丹這邊早就準備妥當,立刻辭了父王,帶了門下賓客浩浩蕩蕩啟程南下。

不幾日到了武陽城,姬丹入住武陽宮之後,當日就接掌了兵符,下令各城所屬各城守令齊聚武陽城,听候吩咐調遣。

姬丹這次南下,燕王喜原本想留下酈生在宮中奉職,姬丹知道酈生得父王喜歡,姬丹心里也很是高興,只是這趙國還需要酈生跑一趟,才將酈生帶了過來。如今太子接手下都,諸事繁忙,自由尉僚等人打理,酈生卻只在武陽待了一日,第二天,就帶了十輛車馬,直奔邯鄲。

自武陽,奔中山,跨滹沱水,酈生沿著趙國南北大道,只趨邯鄲,他這一趟的目標是老將龐煖。

龐煖本人就是縱橫之士,不但善于掌軍,這權謀口齒可也甚是了得。

不過酈生很有信心,自己一定能說服龐煖,徹底放棄謀燕之心,聯手制秦。

當然,他還不知道,秦使剛剛離開趙都邯鄲。

秦國客卿甘羅,是在十天前到達趙國的。

這是甘羅第二次出使趙國。

第一次來趙國時,甘羅的身份還只是文信侯呂不韋的賓客舍人,隨行車馬不過五輛。而這一次,甘羅已經因上次出使之功,升任客卿,隨行車馬足足五十余輛。

雖然秦趙打了這麼多年,實際上仇深似海,但對于秦使,趙國仍然不敢怠慢。

畢竟秦國實力太強,每次秦趙大戰,不管趙國勝也好,敗也好,這國家元氣總是又虧了一些。如能通過來回媾和,多爭取點時間恢復國力,總比立刻大戰又起要好一些。

听報甘羅浩浩蕩蕩而來,趙王雖然心里不情願,仍是領著太子遷、公子嘉等人迎出邯鄲城外。

一年多過去,甘羅雖然仍是少年,可比上次來又長高了不少。見到趙王出迎,甘羅趕緊下車,和趙王等人行禮寒暄。

等回到城內,趙王親自在宮中設宴,款待甘羅。

趙王高居正位,和甘羅相對而坐的,恰是白發蒼蒼的老將軍龐煖。

一老一少,年紀差了一甲子還多,一個年幼銳氣,一個老奸巨猾,倒也是相映成趣。

趙王面上雖然很是客氣,但心境卻和前年不同。

那時秦趙大戰剛過沒多久,趙軍雖勝,可自身損失也是不小,積蓄的糧草儲備也是消耗一空。如果秦人立刻再次出兵,對于趙國來講,應付起來實在是有些吃力。

如今可不同了,兩年多過去,那場大戰的消耗,基本已經補上了,加上秦燕失和,趙燕之間已經暗地里達成盟議,秦軍如來,趙王很有信心讓秦軍討不了好去。

甘羅此來目的如何?

莫非真如燕丹所說,秦要行驅虎吞狼之計,借以謀找?

一定如此!公子嘉如是想。

秦王和燕丹,到底那一個會是要害我大趙的呢?趙王這樣琢磨。

嘿嘿,你有千變萬化,我有一定之規。只要有老夫坐鎮,大軍征戰嘗不到甜頭,斗智斗謀也休想佔到便宜!老龐暖更是不在乎。

趙王設宴,自然是豐盛的很,彼此交杯換盞的氣氛很是融洽之後,趙王笑著問道了正題︰「先生不遠千里駕臨敝國,不知何以教寡人?」

甘羅這一個月在路上,可沒顧上想別的,一心琢磨著怎麼說服趙王,早已成竹在胸,見趙王問,甘羅放下酒爵,將手一拱,很是清秀的小臉上現出非常燦爛的笑容,道︰「臣遠來千里者,正為賀喜大王而來!」

各國策士游說諸侯,好為驚人之語以打動對方,這是常例,無論是趙王和手下將相公子,都已見的多了。趙王毫不在意,呵呵一笑道︰「恕寡人愚昧,不知喜從何來,望先生教我!」

甘羅笑道︰「開疆拓土,四鄰懾服,百姓安居,國強民富,王為諸侯之雄,臣為名將之首,大王以為可為喜否?」

趙王手撫高幾,頜首道︰「先生所言,自為王之喜也!只是先生之言,與趙何關也?」

「我趙代北之地,北有匈奴窺伺,三郡之民,常年戰守困苦至甚,寡人哀之不及!」

「中山之地,東北有燕,自先王之時,燕人當面許盟,轉而忘諾,興兵六十萬攻我,雖賴我將士奮力擊之,然兩國之間,終是不和,中山之軍民,枕戈待旦不下十年矣!寡人甚憂之」

「東面強齊,深恨我取其兩城之地,處心積慮意欲奪回,寡人無奈,只得駐軍數萬以防之,錢糧兵甲消耗無算,寡人甚是苦之!」

「至于西南,皆為秦境,大軍南在河內、東郡,西在太原,敝國稍有不警,則有滅頂之災,先生自秦而來,豈不知乎?」

「當此四境不安,人心擾動之時,寡人實不知先生所言之喜何在也!」

本周果奔,沒有推薦,各位大大多加支持,千萬要收藏呀!!!每次打開後台,看到收藏的增長,就是老醋更新的動力!

沒有推薦期間,每日更新放在早上8點之前,請各位大大注意時間,呵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