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卷 龍行千里 第一百一十八章 龐煖的如意算盤

龐煖贊完,笑眯眯的問公子嘉︰「不知君侯從何處得來消息,說燕國要向我大趙求和?」

公子嘉對龐煖一拱手道︰「大將軍可知燕太子丹麼?」

龐煖笑答︰‘如何不知?不就是大病五日,卻妄稱身受天帝賜夢,到秦國入質的燕丹麼?」

公子嘉笑道︰「正是此人,只是他已經不在秦國,如今北經代地,潛逃回燕了!」

接著,公子嘉將姬丹潛逃、入代、求見李牧、求和、求盟的前前後後,一一告訴了龐煖。

待公子嘉講完,龐煖追問道︰「公子說燕丹出逃,乃是秦王設計,故意為之?」

公子嘉點頭稱是,道︰「燕丹確實如此說。」

龐煖道︰「這麼說來,並無憑據了?」

公子嘉辨道︰「卻無憑據,不過以李將軍看來,此事不假!」

龐煖搖頭,道︰「李將軍之斷,未必正確,難保不是燕丹假作和盟,實際上卻是行緩兵之計!也好積聚力量,以便將來對我大趙來個出其不意掩其不備呀!」

公子嘉反問道︰「大將軍,燕軍疲弱,屢敗于我,如果燕丹潛逃不是秦王授意,那燕丹此事定然惹怒強秦,秦燕之盟既散,燕國外無強援,國小力屈,自然只有求和一途,豈敢再有主動挑釁之意?」

「如果燕丹確是秦王授意潛逃,則秦之意豈不正是在趙乎?如此燕丹看明形勢,暗中合趙以求自保,豈不是正和其理?」

龐煖呵呵一笑,撫著雪白的胡須,笑著對公子嘉道︰「公子,有道是兵不厭詐,燕丹此舉大出意外,老臣不過是提醒大王和公子,不可輕信而已!」

趙王偃笑道︰「嘉兒不必著急。大將軍,適才卿說燕國求和甚好,如今又說不可輕信,以大將軍之意,莫非是燕趙之和不可為?」

龐煖連連擺手,笑道︰「非也,非也,燕趙之和並非不可為!」

「如今秦軍攻略韓魏,其東郡之地,隔我大趙和韓魏之間,一旦秦舉兵北上,秦趙之間必有大戰。如能和燕,則我無後顧之憂,此點李將軍看的甚明!」

「如秦軍一心攻略中原,我趙暫無大憂,若能與燕言和,兩國定盟,燕國君臣以和議為憑,定然不備,那時我軍大舉攻燕,自有出其不意之效。」

「一旦我軍滅燕,則國力大增,縱然秦軍再來,我大趙又有何懼?」

「攻燕不攻燕,不在燕,而在秦,但看秦之動向可也!」

龐煖這計,也算是將計就計,反正趙國力強,與燕謀和與否,全在需要,需要了,和就和,與趙無損,不需要了,扔到一邊去,攻燕就是了,反正也是大佔便宜!

趙王偃很是高興,笑道︰「大將軍老成謀國,果然是智計深沉!」

公子嘉卻是心里苦笑,暗道︰「龐老將軍為了趙國不假,只是太小瞧燕國了!燕國雖弱,畢竟是一方諸侯,豈是三下兩下就能打慘的?萬一你起兵攻燕,正在膠著之時,秦國在後突然出兵,豈不正中了秦王之計」

公子嘉勸道︰「大將軍之計雖善,只怕瞞不過燕丹,我听李將軍言道,燕丹手下,頗有智謀之士。兩國雖然言和,只怕燕國也會小心戒備,不會給大將軍可趁之機!」

「況且秦人狡詐,用兵多計,其動向未必能料!」

龐煖不以為然,笑著對公子嘉道︰「公子勿慮,某用兵多年,豈不知秦軍之術乎?斷不會上秦之當!」

「議和之事,盡可請燕使前來,到時我與公子一力當之即可!」

公子嘉心里叫聲苦也,急道︰「不可,大將軍,燕丹曾與李將軍謀之,燕趙兩國暗中和議,瞞過秦國,也好將計就計,給秦國設一個陷阱。如果大張旗鼓,請燕使來趙,只怕瞞不過秦國,反使秦國有備!」

龐煖听公子嘉口口聲聲,一直說李牧如何,這心里也是有點吃味,他也知道,自從趙武靈王之後,趙國名將迭出,前有廉頗、趙奢,樂乘,後又有李牧,只是後來廉頗遠走外國,樂乘也離開趙地,而李牧身負鎮守代北之重任,無法在國掌軍,這才將自己這老骨頭請了過來。

自己雖然屢立戰功,但畢竟年齡高大,在這趙嘉眼里,只怕這李牧才是趙國真正的頂梁柱吧?

況且這燕趙合謀詐秦,萬一這是秦故意為之,拖住趙軍主力在西南兩翼,燕軍再趁機南下中山,一個大意丟城失地。李牧鎮守代地,倒是不用擔什麼責任,自己身為大將軍,豈不是鬧了一個笑話?

轉念一想,算了,陽高君畢竟乃是大王公子,自己何必與他爭執,他要和燕盡管和燕好了,反正將來自己趁機而動,大王這里,國事當前,還是自己說的更算話些!

龐煖想到此,淡然一笑道︰「既然如此,那以公子該當如何?」

公子嘉見龐煖不再堅持,也松了口氣,畢竟這龐煖權重,真要不給自己面子,那自己還真沒辦法勸動趙王。公子嘉笑道︰「前時有約,如果兩國議和,燕太子在燕國大梁城等候我國之使!」

趙王想了一想,道︰「大將軍位高矚目,不好輕動,如今燕太子親自出面,倒不好讓其他卿士為使,也罷,嘉兒就陪太子去一趟吧。」

公子嘉拱手應了,趙王偃又問起李牧和燕丹談過哪些條件,公子嘉細細稟明,趙王偃听了笑道︰「這燕丹倒是懂得大勢,知道勢不如人,強求不得。」

公子嘉也點頭稱是,遂又說起燕丹求親之事,並將李牧的想法一一說明,趙王偃問龐煖︰「大將軍以為如何?」

龐煖察言觀色,知道趙王有些不喜,遂道︰「大王,燕丹求取貴女,也是防我不守信義之意,只是看到李將軍愛女美貌,這才一心要娶李將軍愛女罷了!」

「以此觀之,燕丹亦不過是之輩!不足為慮。」

「只是李將軍為國,只怕有些不忠,舍一女而成兩國之盟,縱然將來愛女受些委屈,那也是臣子本分,豈有斷然拒絕之理?萬一因此燕丹大怒而去,誤了兩國之盟,豈不是因小失大?」

「可惜老父並無合適親眷,否則定然主動與燕太子結親,為國家出力!」

公子嘉在旁,深悔自己多說了幾句,竟然給了龐煖機會,讓龐煖趁機攻捍李牧不忠。對這龐煖很是不滿。暗道︰這老匹夫,明明就是你對和議是可有可無,不定哪天就一把撕了,現在還一力鼓吹要李牧結親,這不是把人家女兒往往火坑里推嗎?

明知道自己沒有合適的女眷,偏要說出來,自表忠心,站著說話不腰疼。真真可惡!

公子嘉當即奏道︰「父王,大將軍之言,兒臣不敢苟同,李將軍為人謹慎,只是不想因私事而誤了國計,怕人誤會和燕乃是為了私情而已!」

趙王偃擺擺手,沉聲道︰「此事不必爭了,既然燕丹看中,那就許他就是,我看李牧不是不懂事的人,為了兩國之交,就算女兒受些委屈,李牧還是能接受的。你們盡管去談,此事我來做主!」

大王這麼說,公子嘉也無法再爭,只得又囑咐龐煖一句,道︰「此事還須大將軍保密,且無泄漏為要。」

龐煖笑道︰「公子放心就是,老臣豈有不知輕重的道理,自會應守口如瓶!」

公子嘉辭了父王,悶悶不樂回到自家府里,將今日之事說給司馬洪和李嘉,這兩位少年將軍,面上盡是沮喪之色,李嘉道︰「果然如家父所料,龐煖首鼠兩端,並無真正和燕之心,只怕將來誤國!」

司馬洪也是後悔,道︰「如此豈不是害了瑛妹?都怪臣昨日多嘴!」

這事公子嘉心里也是覺得對不起李牧,忙安慰道︰「兩位放心就是,我既受令前去,一定好好輔佐太子,訂立兩國之盟,至于父王這里,將來有我弟說話,父王還是听的!只要兩國合力,讓秦國吃了虧,兩國之盟自然牢固。」

「有我強趙在後,令妹那里,斷然吃不了虧,卿放心就是!」

李嘉嘆了口氣,道︰「君侯還不知我父子麼?為國爭戰,何曾落于人後?只不過是怕將來落了口舌,為奸人所趁而已!」

公子嘉當即說道︰「此事勿憂,明日進宮,見了父王,讓父王賜給你家一副詔旨,明言嫁女于燕丹,乃是為國盡力,日後但有人以此進讒,可以此明之!」

果然,到第二天,公子嘉應詔進宮,和太子遷一起面听大王親授機宜之後,公子嘉再三給李牧開解,道李家謹慎,生怕因此授人于柄。還請父王體諒。趙王偃知道李牧顧慮也是有理,隨即當著太子遷之面,親擬一旨,蓋了大王之璽,讓公子嘉交給李嘉為憑證。

公子嘉接了,又和太子,領了符節國書,這才告辭大王出宮而去。到了府里,喚過司馬洪和李嘉,先將詔旨給了李嘉,然後令兩人帶車馬十乘,速去燕國大梁,請姬丹到中山相會!

兄弟二人慨然領令,下去準備,到無人之處,司馬洪對李嘉道︰「將軍算無遺策,以進為退,真乃好計!」

——————————————————————————————————

哎呀,為了不留後患,老醋也是煞費苦心呀,收藏一下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