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咸陽風雲 第八十六章 大王之威(下)

到了晚間,昌文君兵敗身死,明日大王要親自領兵評判的消息,就傳到了姬丹耳朵里。

貫高對姬丹賀道︰「太子,嫪毐勢大難敵,嬴政偏自不量力,要親自出兵平叛,一旦敗亡,定是凶多吉少!」

「以臣所觀,太子平日對嬴政甚是忌憚,這回太子可放寬心了!」

姬丹听了,連連搖頭,道︰「貫卿差矣,只怕這次嫪毐要大敗虧輸了!」

看貫高、宋意等人都是不解,姬丹笑道︰「勝敗豈能單論兵馬多少!那嫪毐起事,明是靠太後支持,其實仍是借嬴政的王位之力。才能管得住咸陽諸軍,對上昌平君也好,對上其他大將也罷,那都也不怕。」

「可嬴政的大王真身到了,嫪毐還靠什麼能鎮的住軍心?」

「就算勉強能統兵出陣,到了戰場,只怕咸陽諸軍立刻就要分崩瓦解!嫪毐所能用著,不過一些心月復故人罷了,又能掀起什麼風浪!」

貫高驚道︰「上次趙君走時,太子曾言,如是嬴政自回,門下諸人當立刻撤走,逃回燕國,可是為此麼?」

姬丹一笑,道︰「正是為此。」

「當時如此說,不過是防個萬一罷了,我還真沒想到,嬴政果然有此膽略!」

貫高卻也不怎麼服氣,道︰「太子,說不定嬴政也是在大臣鼓動之下,迫不得已行之!」

姬丹一搖頭,笑道︰「不會,不會。這些大臣都是老奸巨猾之輩,此策雖善,但畢竟置君于險地,他們豈肯貿然為大王言之?」

「只怕就是嬴政看的明白,這些大臣為了穩妥起見,都要再三勸諫,也顯得自己對大王忠心不二!」說這話時,姬丹不由露出一些譏諷之色。

貫高想想,太子的話果然大有道理,不由甚是佩服。自己要是秦國大臣,雖然明知此策有理,恐怕還真要想太子所說,好好勸諫大王,穩妥為上呀。

太子年幼,竟然如此洞徹人情世故,如太子和嬴政易位而居,想必太子定然亦是如此決斷。

姬丹看到宋意在旁,笑道︰「大事一定,咸陽城中,也不知道有什麼成果!咱們這里,還是趁機撈點功勞吧!」

宋意莫名其妙,道︰「咱們能撈什麼功勞呀,太子,你雖然也算是君侯,可畢竟是外人,這平叛可輪不到你呀?」

姬丹哈哈大笑,道︰「怎麼輪不到?他不派我,我不會主動找他?」

貫高拍手笑道︰「正是,正是。既然必勝之局,當然要去跺腳助威!況且嬴政正是缺少兵馬,太子雪中送炭,就算是只有一塊,那也是禮輕情意重呀!」

姬丹見貫高聞言知意,更是大喜,道︰「那就勞貫卿大筆一揮!」

貫高當仁不讓,取過筆簡,運筆如飛,寫好了奏章。姬丹看過,贊了一聲好,喚過僮僕,卷起封好,用了印章。想了一想,令貫高給昌平君送去。

許久,貫高喜滋滋的回來,倒是昌平君听說此事,對太子高義稱贊不已,明日一早,一定報給大王。

到了次日,果然城中各處兵馬,都到靳年宮前聚齊,姬丹早令人收拾停當,也帶了門下賓客僮僕,往宮前而來。離宮門尚有一里,聚集的兵馬已經擋住了去路。既然車馬過不去,姬丹索性帶了宋意,下車,步行往前走。那些軍士,看姬丹服飾,乃是君侯貴人,自然也沒人攔他。

姬丹剛到宮前,就听靳年宮內一陣歡呼,緊接著,宮門大開,一隊隊郎官,手持長戟從里面涌了出來。隨後又是嬴政的大王儀仗——旌旗、斧鉞、符節、傘蓋、車馬等等,左右郎官護擁著從宮里來在外面。

宮門之外,早搭起一座三丈木制高台,嬴政車馬繞到台前,眾郎官團團圍定,嬴政從車上下來,沿著台階,直走到台上。五官中郎將蒙恬,全身盔甲腰懸寶劍,手里捧著大王印璽,隨在身後。

嬴政站在台上,四下看時,背後靳年宮樓閣巍巍,雕梁畫棟,甚是壯麗。台下觸目所及,上萬的軍士,挺身站立,手中戟戈如林,各色旌旗,在隊列中隨著風勢咧咧飄揚。嬴政看著,一股豪情涌上心頭,他正一正冠冕,手按寶劍,跨前一步,高聲喊喝道︰「我大秦蒙天之佑,國祚昌盛,諸侯不德,正當壯士用命,建功立業之時!」

「豈料嫪毐跳梁小丑,竟敢傷我股肱,亂我國都,寡人乃大秦之王,豈能容此屑小作亂!」

「諸君皆大秦忠良,嫉惡如仇,且隨寡人殺回咸陽,斬叛賊之首,以安宗廟!」

「隨軍之士,皆賜爵一級,生擒嫪毐,賜錢百萬!斬殺叛逆,以軍功論賞賜爵!諸君努力!」

嬴政大聲呼喝,台下侍從郎官,已經率先高喊大王!大王!!

附近軍士,也是隨著振臂高呼,這喊聲,頓時傳遍了全場,所有的軍士,都隨著大家,一起高呼大王。

鋪天蓋地的喊聲,從這宮前,傳到宮里,傳到了全城。華陽太後听到喊聲,不由頜首笑道︰「如此政兒,老身總算沒負了先王之托!」

嬴政在眾軍的呼喊當中,將長劍一背,右手從後面,拔出六尺長劍,當空一揮,高喝一聲︰「出兵!」

陽光照耀之下,嬴政手中太阿劍光華閃閃,斜斜地指向東方,指向咸陽!

姬丹在台下,心中有些感慨,這嬴政登基九年,跟著呂不韋和老太後習學政事,往日見時,還真有些呂不韋的權謀斯文之像。不料今日竟有如此果決,這嫪毐之亂,倒像是一塊磨刀石,將嬴政的鋒銳全給逼出來了!

這把刀,可別傷了自己才好!

嬴政下了高台,吩咐諸軍行動,當先開拔的,是羌瘣昨日連夜精選的各縣精卒三千。隨後是章邯率領的一千衛士。再後乃大王中軍,由蒙恬統領四百多郎官護衛,朝中列卿輕車簡從,隨軍而行,後面則是王陵統領的一千五百各宗子和僮僕組成的宗子軍,負責押送運輸糧草。

嬴政登車之後,派昌平君找到姬丹。請到車前,嬴政站起身來,笑容滿面︰「敝國不幸,竟出此叛逆之臣,倒讓太子見笑了!」

「太子盛情,寡人甚是感激!就請太子隨寡人同行。」

「久聞太子門下多英武之士,正要一觀諸位大才。凡隨駕的賓客,皆賜為郎。」

姬丹拱手笑道︰「邪魔小丑,那里當得大王之鋒,外臣隨駕正要一觀大王風采!」

嬴政甚是高興,又和姬丹客氣幾句,這才啟程。

行四十多里,諸軍扎營歇息,嬴政又招眾大臣商議軍事,他對姬丹主動隨駕平叛甚有好感,這議事之時,連姬丹都請了過來。

不過姬丹听來,倒也沒什麼新鮮的,無非是走到何處,當謹慎,還有哪里兵馬,可以快速調用,糧草補充,運輸,等等雜事。

如此過了兩日,駟車庶長公子成帶部下兵馬來見,嬴政本就不喜公子成,這回公子成又打了敗仗,亡了主帥,當即派羌瘣收編公子成所部軍馬。至于公子成,則趁機訓斥一頓,免了公子成之爵位,令其回雍城居住。

如今大軍規模近萬。嬴政傳令羌瘣,選二百名身手靈活的騎士,各配戰馬兩匹,遠近哨探軍情,並向各處,傳達大王詔旨,叛軍之中千石以下將士,前罪一概不究,如能陣前反戈,立功同賞!

姬丹逮著機會,大力推薦門下三位賓客,雅善騎術,正可一用,嬴政見姬丹如此心熱,對姬丹稱贊不已,當即讓這三位賓客到羌瘣的哨探營報到。

這三位賓客充了哨探,當即繞小路奔咸陽,將太子的布置,稟告範增等人。

這日離咸陽四十里,咸陽城中,已經得了雍城增兵而來的消息。嫪毐集兵一萬,讓贏竭統帥出戰。

贏竭道︰「君侯,我軍新整,軍心不一,如要對陣,必要大佔優勢方可一戰」

「上次熊顛來時,已有六千軍,這次增兵而來,怕不止萬數,如要對戰取勝,君侯還需多派兵馬!」

嫪毐也知贏竭說的有些道理,只是他手里掌握的兵馬,實在是不多,滿打滿算,也剛三萬多一點,而偌大咸陽城,怎麼也要留兵鎮守,遂道︰「君侯所說,很是有理,只是司馬成的兩萬大軍屯于營壘,既不奉召,也不出戰。某實在放心不下。生怕有變。這樣吧,某再給君侯增兵五千。」

嫪毐說道這地步,贏竭只能勉為其難,答應領兵出城。

待兩軍已經離得不遠,哨探報說,來軍乃是大王旗號,贏竭心中一驚,怎麼是大王呢?大王怎麼會親自來了呢!

疑問歸疑問,可已經到這地步了,怎麼也不能掉頭走吧,贏竭雖然知道這回可能要麻煩,還是硬著頭皮擺開陣勢迎敵。

羌瘣乃是戰場大將,自然不會疏忽,得知對面有軍攔阻,當下也擺開陣勢準備接戰。

雙方距離還遠,羌瘣營中那幫哨探輕騎,先行打馬沖了過來,這些騎士,手里挽弓,腰間佩劍,騎在馬上來回馳騁,躲在弓弩射程之外呼喝高喊。細細听去,都是大王詔旨︰「嫪毐叛逆,咸陽軍民,皆受脅迫,一概無罪。如能反戈一擊,按軍功厚賞!」

「大王親臨戰陣,如對大王不恭,不論何職何爵,一概族滅」

這些話,時不時的傳到軍士們的耳朵里,傳到各級軍官的耳朵里,贏竭軍中將士,都是有些疑惑︰不是助大王鏟除奸黨麼?怎麼反成叛逆了?

好累,求賞,求收藏,求紅票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