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咸陽風雲 第八十五章 大王之威(中)

自從得知嫪毐之事,嬴政兩日齋戒當中,雖然外事都交給呂不韋和昌平君他們處理,可他也沒閑著。

一個人獨處,是可以想明白很多事情的,尤其是一個聰明人。

從成為大王的哪一天起,嬴政就立下決心,要做一個勝過父祖的大秦雄主!

這兩年,雖還沒有親政,但畢竟年紀已長,每日學習政務,很多事都看的眼里。

如今的大秦,已經是傲視群雄,只要自己能駕馭好大秦這輛戰車,一統天下當不是太難之事。

嫪毐之亂,嘿嘿,區區一個嫪毐而已。

看著仲父和昌平君兩位君侯將相,居然爭到面紅耳赤,嬴政不由覺得好笑。

大臣們的心思,他早已想的清楚了。作為昌文君,如今可是嫪毐的死對頭,以前的先不說,就是這次,要不是昌文君兄弟聯手彈劾,還拉來華陽太後壓陣,自己也不會把嫪毐給關起來吧?

如果不關起來,如果不是鬧了那麼大的動靜,把母後之事拿到朝堂上說嘴,自己還不至于讓蒙毅想法把嫪毐給悄悄的處置了吧?

在嫪毐心里,這一筆生死帳,想必也是要算到昌文君頭上的。

所以,嫪毐不會放過昌平君兄弟,這是明擺著得事!而昌平君不論如何,也一定要除掉嫪毐,為自家兄弟報仇,也為保住自己的性命富貴。

仲父麼,嘿嘿,不愧是權謀之士,估計早算清楚了︰如果嫪毐敗了,以昌平君之才,內有華陽太後扶持,外有那一大幫楚系宗親的呼應,又是年富力強,要想再進一步,那就是拜相。有這麼一位坐二望一的替補在一旁虎視眈眈,相國早就如芒刺在背了。

如果這次嫪毐能把昌平君兄弟打掉,也算是為相國弄翻了一個對手,相國心里一定是要輕松許多的!

嫪毐如得勢,雖然嫪毐和仲父之間並不和睦,絲毫沒有什麼主賓之義,但以嫪毐那廝的粗鄙無文,打打殺殺或許還用的上一二,但要領導群臣,總覽大局,還是德高望重的重臣來壓陣的好,以仲父之才,以仲父之功,這相國之位,還是只有仲父坐的住。就算偶有嫪毐掣肘,但仲父位高爵尊誰還敢輕忽不成!

仲父所謂以靜制動,無非是看看咸陽動靜。如果真的如他所料,太後和嫪毐只針對老太後和昌平君一脈,那麼相國心中,只怕還真希望寡人拿下老太後和昌平君,以此為路,重回咸陽安心的做我的大王吧?

只可惜呀,仲父你不知道,嫪毐那廝可是吃了我一個暗虧的。太後當然想接我回去,依然做我的大王。可嫪毐這廝,如果知道了下毒這事乃寡人的主意,就算面上不敢說什麼,暗地里還不定琢磨什麼壞主意對付寡人呢!

況且,此例不可開!嫪毐今日能借太後之勢起兵奪宮,脅迫寡人這堂堂大王殺戮大臣,難保後日就不會借那個宗室公子之力來對付寡人這個大王。

寡人豈能留此後患!無論嫪毐有什麼理由,無論誰要袒護,寡人都饒他不得,必須嚴厲處置,以儆效尤,否則寡人這個大王尊嚴何在!。

至于大家所說,兵馬缺少,無力平叛,只能固守之類。嬴政很不以為然,否則當初他也不會那麼干脆向老太後的讓步,允許昌文君出兵平叛。

單看人數,沒錯,雍城兵馬數量遠低于咸陽。可這個重要麼?

咸陽兵馬,嫪毐能調動,為什麼?不就是有太後支持麼?按照國法,太後並無權調兵,之所以能調得動,能支持嫪毐,不就是因為寡人乃太後和先王唯一的親生子,在他們眼里支持太後,等同于就是支持大王。

所以咸陽兵馬再多,不等于叛軍就多。其大多數,反而就是王軍!見到寡人這個大王,只要不是嫪毐心月復死士,咸陽數萬兵馬,能有多少敢和寡人對陣廝殺的!

調大兵圍攻咸陽,用不著,寡人一身可當十萬兵!

看著大王坐在那里,竟然面帶微笑,群臣面面相覷。

見群臣都看著自己不說話,嬴政慢聲道︰「眾卿不必爭議,明日一早,車駕啟程,回咸陽平叛!」

嬴政此語一出,昌平君和文信侯都是大驚,齊道︰「大王,不可!」

嬴政一擺手,攔住兩人,道︰「仲父,昌平君,卿等之意,寡人盡已知曉!」

「以寡人觀之,嫪毐不過土雞瓦狗而已,不足為慮!」

昌平君忙高聲道︰「大王,臣以為萬萬不可,賊勢猖狂,如無大軍相伴,大王豈可輕入險地?」

「臣願立赴前線,征調各縣之卒,為大王掃平叛逆!」

嬴政哈哈一笑,挺身而起,高聲道︰「昌平君有此忠心,寡人甚慰,只是這平叛之事,非寡人親至,眾卿就算才高過人,只怕也難以立功!」

「寡人心意已決,眾卿不必再說!」說罷,嬴政下了台陛,對相國拱拱手,當先掉頭而去。

大王竟然走了,扔下這斬釘截鐵的兩句話轉身走了!眾大臣都是一臉的驚詫,從大王登基這九年,為人處事雖也甚是果決,但對于眾大臣,尤其是這些列卿重臣,一直都是禮遇有加和氣溫洵的,就算偶有駁回大臣的奏議的時候,但從來都很是客氣,從未如此乾綱獨斷,不容重臣說話的!

大王既然走了,大家雖不明所以,也只好起身離開。剛走到殿門處,兩個郎官過來,道︰「大王請相國、御史大夫、國尉、左庶長和廷尉大人暫留片刻,大王一會便歸!」

既然大王有旨,五位重臣自然要留下。呂不韋和熊啟,都不明白大王到底心思如何,各自暗地里揣摩,一言不發,倒是老將軍王陵,如同啥事都沒有一樣,嘻嘻哈哈,和羌瘣、李瑤不咸不淡的應付著。

嬴政離開自己的大殿,領著侍衛的郎官大夫,來到華陽太後所居,徑直進了大殿。

華陽太後經過這兩日調養,精神好了一些,正坐在榻邊把玩一個玉環,看到嬴政匆匆進來,華陽太後進來抬頭看看,微笑著道︰「政兒,既為大王,當有大王之儀。如何這般腳步匆匆?」

嬴政听華陽一說,身子一滯,當即停步拱手,肅然道︰「太後教誨的是,孫兒知錯!」

華陽太後滿意的點頭,問道︰「有何大事?」

嬴政上前兩步,面帶哀傷之色,道︰「太後,平叛兵敗,昌文君陣亡。」

華陽太後一震,雙手一抖,玉環鐺的一聲,掉在地上,急站起來道︰「怎麼,昌文君陣亡?」

嬴政看著太後如此驚恐,心中大為不忍,但既已出口,無法收回,低聲道︰「是,公子成奏報,接戰軍敗,昌文君陣亡!」

華陽太後听了,身子不由一晃,如不是嬴政搶上前扶住,險些栽倒,華陽太後緊緊抓住嬴政的胳膊,兩行眼淚早滾了下來,口中喃喃道︰「熊顛,熊顛,你竟陣亡了,枉我辛辛苦苦,教導你這麼多年,大秦正要用你之時,你竟這麼不管不顧的走了!」

嬴政扶著老太後,見華陽如此難受,心中也覺酸楚,低聲安慰道︰「太後,昌文君去了,孫兒也甚是難過,只是諸多大事還需料理,太後節哀吧!」

華陽太後搖了搖頭,道︰「政兒,你不懂的,你不懂的。」

旁邊侍女,趕緊送過巾帕來,華陽太後接過巾帕,拭去眼淚,略定定神,盯著問道︰「政兒此來,就是為告訴老身此事麼?」

嬴政毫不回避華陽太後的注視,肅然道︰「不是,太後,政兒此來,是要稟告太後,政兒決定,明日啟程回咸陽。政兒要親平叛亂!」

華陽太後雙手一緊,牢牢的抓住嬴政的手臂,驚道︰「怎麼說?你要親回咸陽平叛?」

嬴政很是決然,道︰「正是,嫪毐之亂,決不能久拖,孫兒要親領雍城之兵,回咸陽平叛!」

「咸陽城內,局勢不明,雍城兵少,政兒怎可冒險?」華陽太後語氣甚是嚴厲。

嬴政慨然說道︰「眾大臣也是如此說。但以孫兒看來,咸陽城中兵馬雖眾,不過受嫪毐蠱惑而已,肯真心附逆者定然少之又少。孫兒此去,身邊郎官衛士,皆我大秦精銳,有此雄師護駕,何懼嫪毐叛逆烏合之眾!」

華陽太後听嬴政口口聲聲,斥責嫪毐為叛逆,已知嬴政立場,這心里先放下了一半。她是究竟朝政權謀之人,靜心一想,已知嬴政所想關節所在。她臉色一沉,雙目炯炯,盯著嬴政問道︰「何人為政兒獻此策?」

華陽太後這樣神態,嬴政反而有些猶豫,低聲道︰「太後,無人為政兒獻此策,乃孫兒自己所想。」

華陽太後打量著嬴政神色,問道︰「政兒雖已決定,卻心中有些沒底,所以才來我這?」

嬴政微微點頭。華陽太後松開嬴政的手臂,退後一步,打量嬴政,嬴政心中惴惴,道︰「太後」

華陽太後端詳多時,忽然高聲道︰「政兒,老身沒看錯!政兒不愧是昭王血脈!」

嬴政听太後忽然說了這麼一句,還有些轉不過彎來,怔怔的看著華陽太後。老太後上前一步,滿臉都是喜色,道︰「如非政兒,連老身也都糊涂了。政兒之策大善!大善!!」

嬴政這才明白,當即大喜,道︰「太後,你是說……?」

華陽太後笑道︰「沒錯,老身支持你速回咸陽!」

「我大秦之軍,不會安心附逆?嫪毐縱然拼湊些兵馬,不過土人木偶罷了,豈能當你堂堂大王之威!」

求票,求收藏!!!!一切求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