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橫掃大漠 第三百八十三章 梁貊之君

︰回來了,呵呵,今日先小更一下!

襄平,位于如今的遼陽境內,乃是遼東郡十五縣之首,為遼東郡的郡治所在。!。

這遼東郡,原本為穢貊和東夷諸族之地,商人既發源于此地的東夷部族。

經過幾百年的遷移,部分東夷部族南下,逐步進入中原,成為中原的部族。並建立了持續數百年的商王朝。

武王伐紂,商王朝覆滅,周王朝代之而起,燕趙等北方地區,商王朝的遺族勢力並未能盡除,武王封建諸侯,周室宗親多分封于關中和中原之地拱衛王室,唯有召公,遠封在燕,就是為了鎮壓北方的商族的遺留勢力,拱衛王朝的北方邊境。

燕國自從冊立,就一直處在和周圍胡戎諸族的不斷征戰當中,中間曾多次面臨滅國之危,可能也正是因為遠離中央王室,孤立少援,多經征戰災難的緣故,在當初周王冊封的宗室諸侯當中,燕國反倒成了持續時間最長、生命力最強的周王室宗親之國。

待燕昭王即位于國家危難之際,昭王招賢納士,變法圖強。國勢漸盛,當時有良將秦開,,率燕軍北逐東胡,闢地千里,進入遼東、遼西之地。

當時遼東,原本居住在此的穢貊諸族,君長林立,諸部弱小,大都屈從于東胡勢力之下,燕軍東進,東胡勢力北去,那些穢貊諸族自然難以抗拒燕國大軍,多有部族畏懼燕人,北遷東走,只有少量穢貊之族留在了遠地。

這些穢貊之族,說起來是異族,但在當時,各族各部和中原諸侯之間,也就是生活生產的方式、發展的水平有所不同罷了,和華夏之人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同種大族部落的離開,這些留下來的那些部族,自然歸入了燕人的管轄和治理之下。這些部族被編戶為民,原來以血緣而成的部族部落結構早就被打散,不復存在,幾十年下來,早已同化,都認同了自己燕人的身份。

只是這遼東之地,雖然地域遼闊,但氣候苦寒,三面又皆是外族部落,終究局勢不穩,這內地之人肯來的甚少,故而遼東一郡,丁口一直不旺。

卿陸為遼東郡守數年,只能依托長城守成而無法開拓疆土,除了本郡地廣人稀,尚有廣大的土地來不及開墾利用,沒有外展的壓力,而外面四鄰,又都是窮苦部落,即便打下來也沒什麼太多的油水可撈之外,主要也就是因為本郡丁口太少,自身兵力本不足于大戰四方,而其他諸郡又因面臨東胡或諸侯的壓力,無法大力支援遼東郡的擴張。

太子丹遣所收攏的秦軍降人入遼東遼西,讓遼東等郡丁口大增。

雖說遼東遼西等地氣候遠比燕南氣候冷的多,每年只能種植一季,但這些新遣入的都是丁壯,個個身強力壯,而且當初從武陽發過來時,太子丹不但派農官隨軍指導扶持。更調撥大量各種新式鐵制農具和牲畜,在屯田軍中應用推廣,從當初桓齮率數萬降人進入到現在,開墾的田地不下二百萬畝。

單是今年,屯田蓄積的糧草就達百萬石之多。

充沛的糧草,為遼東遼西的興盛和發展提供了強大的物質基礎。

去年底,太子丹東巡遼東,遼東郡又發現了大量的鐵礦資源。

鞍山,那是國內首屈一指的鋼鐵基地,至于本溪撫順等地,更是因儲煤豐富而成為資源重鎮。

更重要的是這些煤鐵資源不但儲量豐富,而且開采甚易。

有了這些資源,遼東郡的發展潛力之大可說出乎當世所有人的想象。

故而太子丹毫不猶豫,當即從武陽和薊城等地調集大量工匠進入遼東,協助遼東發展冶鐵鑄造,要把遼東發展成燕國的又一個冶煉中心。

太子丹不但調了數千工匠的進入遼東,太子丹更從內地引入巨商進駐襄平,鼓勵其從事工坊事,其中就有趙國郭開所屬的郭氏一族的子弟。

斷斷一年時間,遼東郡的冶煉業已經初見規模。不但鑄造出了大量的的鐵制器具用于農耕和庶民生活,更是儲備了兩萬套的兵甲。

李信所率的屯田兵馬,因是降軍,在屯田之時,並無兵甲裝備,待全軍到了襄平,才開始發放兵甲。

到十月初十,陳余所統的一萬後軍也到了襄平。

兩萬精兵的到來,讓襄平城添加了不少的熱鬧,襄平城中的庶民看到這眾多的兵馬聚集,雖不知詳情,也知道這是要有大戰事了。

襄平北面百余里,就是燕國的北面長城。

長城之內,屬于燕境,長城之外,則是穢貊之族的疆界了。

這些穢貊諸族,雖然其中扶余等部稍微強盛一些,但諸族各有君長,並不相能,勢力分散,這些年來,雖然也有和燕國偶有發生爭競的,但大多時候對于燕國是敬而遠之的。

太子丹從平滅東胡之後,鼓勵貿易,遼西、漁陽等諸郡和原屬東胡的諸萬戶之間商旅來往不絕。庶民官吏獲利甚豐。

遼東和穢貊諸族之間,雖然有長城相隔,但逐利乃是天性,也有不少的商旅來往于內外,互通有無。

銅鐵之物,乃是兵事所用,遼東官府當然不許輸運,但是布帛、鹽陶等生活必須之物,還真是有不少從遼東輸入各部,換取山珍、皮毛等物進來。這從事販運的,除了遼東之民外,也有一些穢貊之族人往來其間。

正是有了這些商旅之人的存在,燕國的動靜自然也瞞不住那些穢貊之族。

貊族之中有一支,居住在梁水游,人稱其為梁貊。

梁貊居梁水游,戶不過一萬,口不到五萬,其主自稱為侯,下分為六部,其中以達豆氏最貴,其余五部則為附屬之族。全國六部,分為六城而居,各設城主為官長,均選各部族帥擔任。其地距襄平不過四百里,在諸穢貊諸族中,距燕最近,從襄平沿河而,不過五六日即到。

梁貊君達豆熙,被推為梁貊君已有三十余年,當初剛即位,也曾于燕國開過仗,只是在遼東郡手下吃了不少的虧,知道自己國小力微,招惹不起燕國,因此這十幾年和遼東郡,一向還算和睦,對于燕軍大集一事,雖然其下多有族帥大人勸其小心,達豆熙卻毫不在意,笑道︰「汝等何必驚慌,我梁貊一國和燕人,一向和睦相處,這些年來多有往來,燕人大軍所來,定是為扶余等部而來。」

「扶余等部與燕軍不善,彼此多有仇恨,燕軍大舉伐扶余,扶余必然大敗。只是扶余之地偏遠,又甚是苦寒,燕軍雖能勝之,定不能據之。我與扶余乃是同族,如燕軍難返,我等正好可收攏扶余散眾,以壯我國之力。我等只管靜待其變就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