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卷 風起雲涌 第九十八章 回眸一笑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淮南後周行宮上演了趙匡胤貪污案的鬧劇,最終妥善解決,重新歸于平靜。大江以南的金陵城一如往昔般熱鬧,節日氣氛仍舊濃重,絲毫沒有受到江淮戰事的影響。

在一般的江南百姓眼中,江北十四周原本就是不是他們的,那只是統治者開疆拓土,追求邊功的結果。當然國家強盛,或是打了勝仗他們也會跟著高興,覺得臉上有光。然而淮南戰事不利他們並不在意,有長江天險在,還怕周軍打過江到金陵來不成?再加上南唐朝廷有意適當報喜不報憂,自然不會有什麼影響。

但是這個年皇帝李璟過的真不怎樣,怎麼說他還算是個有座位的君主,前線戰事失利,他自然高興不起來。劉彥貞輕敵大意,或者說北周林旭太過狡猾這就罷了,劉仁贍呢?善守不善攻,何況到現在還被林旭圍困在壽春城里。皇甫暉可以算是南唐數一數二的猛將,可是在北周的幾位驍將的壓制下,只能暫時退守清流關。

南唐再淮南損失了幾萬部隊,但是土地城池失守的並不多。李璟認為主要及時抽調兵力,組織有效反攻勝利還是可能的。可是派誰去呢?李璟心中本來的人選是長子李弘冀,這個孩子是性情粗狂,並不像李從嘉、李從善幾個清秀溫和,與溫文爾雅的李璟有很大差距,當初就是因此父子之間有些疏遠了。

但是自古以來,立儲繼承都是首選嫡長子,但是小時的李弘冀有些調皮搗蛋,以至于很多人認為其難當大任。當時李璟的幾個二人接連夭折,所以在儲君問題上他一度考慮過皇弟李景遂,因而有了兄終弟及的說法。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李弘冀日漸先是出卓越的能力,文才上倒是平平。但是武功軍事上確實有一套,在對閩國和南漢的作戰中表現的非常卓越,屢立戰功。朝中贊譽之聲一片,李璟對這個兒子也有了全新的認識。

所以這次他想讓長子去淮南對付北周,興許或有另一片天地。奈何南漢戰事膠著,李弘冀一時難以月兌身。另外一點,此子性情過于急躁,攻城不下,糧草不濟之時,竟下令斬殺了數萬南漢降卒。消息傳回金陵,備受朝臣指責,還是李璟有意回護才不了了之的。所以李弘冀暫時沒有可能。

倒是皇弟李景遂幾次三番主動請纓,想要帶兵征戰淮南。李璟對這個弟弟是有了解的,並非一流將帥之才,但是帶兵打仗還是可以的,尤其是如今正當用人之際。但是他卻不願意,自從長子表現出色,讓他另眼相看之後,他便改變了相反,想要成全兒子。萬一要是李景遂真立下大功,對兒子的將來影響不好,而且消息傳到南漢兒子一定會不快的。每個父親都是有私心的,疼愛的終究是自己的兒子。

李景遂玩玩不能用,李璟無奈之際,只好提筆寫道︰命齊王李景達主理江北諸道軍務,右衛將軍陸孟俊,都監何延錫、高弼率領所部自瓜州北渡,匯合應援使皇甫暉組織反攻。

擱下筆,李璟想起余下的幾個兒子,不禁微微淡了口氣。六子從嘉乃是他的最愛,只是略顯的柔弱些,若是也能文武兼茲的話,那該多好啊!

而此時李從嘉正帶著貼身侍從走在金陵的大街上,淮南的戰事他愛莫能助也不敢去管,唯獨看到父皇李璟為難郁悶的時候,心有所動。而他能做的也就是及時的關心慰問,或是填上兩首優雅的好詞逗逗父親開心。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但戰事不順父親李璟不開心,照例的家宴也取消了。叔父李景遂主動請命未果,對自己的態度……李從嘉不想惹麻煩。正好也是天賜良機,難得有幸能到民間一游,感受市井的節日樂趣。故而帶上貼身侍從兼保鏢清硯,一同微服出游。

一身華貴的綾羅錦衣,精致上架的冠冕,賠上李從嘉清秀的面容,正是一個翩翩佳公子。元宵的金陵街市游人熙熙攘攘,其中以青年男女居多。除了體現南唐人丁興旺,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那是一個古老的民俗——放偷日,古代元宵節,人們不但盡情快樂嬉鬧,還有偷燈、偷菜、偷人的趣話。民謠說「偷了劉家的燈,當年吃了當年生,有了女孩叫燈哥,有了男孩叫燈成。」在舊時元宵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門前都燃一些用豆面捏成的或用蘿卜刻成的燈。有女子婚後三年不育的,元宵節就上街去偷燈吃,一般偷劉姓和戴姓的,「劉」即「留」、「戴」即「帶」,取其諧音,意為「留住孩子」,「帶上孩子」。雖有點迷信說法,但也充滿了一種喜慶祥和之美。

當然了,南唐少戰亂,文化興盛繁榮,盛唐遺存很多,當然其中也包括盛唐的開放風氣。放偷日這天,未婚少女、閨閣小姐也會偷偷溜出門來,看花燈鬧元宵。當然興許能遇到心儀的好夫郎,若是喜歡還好故意被偷點什麼,權當是定情紀念。

李從嘉來的是金陵最繁華的秦淮河一帶,各式的花燈流光溢彩,煞是好看。秦淮河上的花船也裝飾的別具一格,熙熙攘攘之中夾雜著清新動人的絲竹聲。這一切熱鬧新奇,讓失落的李從嘉驟然來了熱情,如同月兌韁的野馬好不興奮。

一路上清秀俊朗的李從嘉自然成了不少女子眼中的好「貨色」,擠到身邊姑娘也著實不少,更有大方的直接給出了暗示。奈何李從嘉一介清純少男,皇室天之驕子,什麼都不懂,何況自幼受聖賢燻陶,怎麼會去主動「偷」女子的飾物呢?搞得一眾花骨朵兒敗興而歸……

李從嘉兀自不明白,但是這些凡俗女子他是真的不喜歡。清硯有些不屑,不禁暗嘆︰六皇子乃是人中龍鳳,怎麼會看著你們這些庸脂俗粉呢?

秦淮河邊李從嘉盡情欣賞美麗夜景,路過一處燈飾攤,形狀新奇色彩清雅靚麗的燈籠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只听見一個悅耳的女聲傳來,「蟬兒,你看看這個蓮花河燈好生漂亮,買回去給女英吧,他肯定會喜歡的。」

「大小姐你的眼光沒錯,二小姐一定會喜歡的。」

「好了,出來很久了,我們也該回去了。」

隔著人群,李從嘉看到一個女子一身粉紅色冬衣,十五六歲的年紀,容顏俏麗。有如牡丹般雍容,又如蓮花般聖潔,姿色美不勝收,容顏清新動人。

李從嘉有些看呆了,在清硯的提醒下才回過神來。那女子在丫鬟在丫鬟的陪伴下,已然走遠,李從嘉目不轉楮地盯著前方,看著女子與丫鬟有說有笑,偶爾的回眸一笑動人心扉。

從這天晚上開始,那回眸一笑的模樣便深深印刻在他心里。一片深情思念自此而起,只是冥冥之中,天意難測,來日是怎辦情緣誰有知道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