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0 324章 如今風雨西樓夜 不听離曲也淚垂(中)

324章如今風雨西樓夜不听離曲也淚垂(中)

听到一個中國毛頭小伙子頗有些蠻橫無理地宣稱他不是一個真正的德國軍人,法肯豪森將軍畢竟是近七十歲的人了,啥子陣仗沒有見過,很快就把憤怒的情緒平息下來,冷冷地反問這個年輕的不像話的中國少年道︰

「什麼才能算是一個你眼目中真正的德國軍人呢?」

「進攻進攻還是進攻」

周大少團長想起前世在電影《大**者》中看到的希特勒的扮演者卓別林稍顯搞笑夸張的動作,于是也學著這個樣子,用力地揮舞著胳膊大聲地吼道。

眾人的眼珠子都瞪圓了周曉舟啥子時候也如此激動過?德國軍事顧問團顧問們萬分驚訝,中國熟悉周大少團長的軍事將領們則是驚訝萬分︰

這四川小猴精迄今為止哈,賴以成名的幾場仗打得可都是防御作戰啊?可現如今他娃怎麼會扯到進攻上面來了?周大少團長上來了情緒也不管不顧了,繼續大聲嚷嚷道︰

「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可是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將軍一直給中國的軍事戰略建議通通是︰節節抵抗,處處防守

結果我們大家也都看見了,打了一年仗,節節抵抗成節節敗退,處處防守成處處失守(周大少團長這話可是有些刮心哈,整得最高領袖與法肯豪森將軍全都臉色難看,卻又打不出噴嚏來,事實如此)

法肯豪森將軍是看到了中日雙方軍事實力的巨大的差距,似乎決定了抗戰中國好像只能一味的抵抗防御。我們知道,抗戰是一個持久的作戰︰

由于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我們一人拼不贏一個小日本人,那就上幾個人好啦,十個人打一個小鬼子也不算欺負他,誰叫這些小鬼子跑到咱中國來撒野。這就是我們能夠進攻的物質基礎;

再則,小鬼子攻城掠寨,佔了咱們不少地方了。那他總得派人駐守啥,就算是一個中國縣城小鬼子用上一個中隊數百人來守衛嘛,中國有好多縣城?四、五千個就是讓小鬼子佔了一半,他現在那侵華的一百萬小鬼子兵光守城就差不多了。而且小日本人兵力也被分散了,東一坨西一坨的守著點、線,這就是咱中國能夠進攻的客觀條件。

人和,那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在英明領袖的領導下,中國全民一心,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天時地利人和,我們都不差,啷個就不能發動進攻?

可是法肯豪森將軍給我們的卻是龜縮挨打的建議,采取了節節抵抗、處處防守的每一處都要防守無處不防則等于不防的蠢豬似的打法(周大少團長說到蠢豬似的話的時候,在場的中國將領們差點驚呆了,這不把法肯豪森將軍氣死啊?幸好喲,德國人對于豬兒一直比較喜愛,認為豬兒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跟咱中國正好大相徑庭。法肯豪森將軍听到周大少團長說他的建議比豬兒不如不但沒有跳起來,反而還十分迷惑︰這是在夸我呢還是在諷刺我?),覺得這樣子才能漸漸遲滯、消耗小鬼子的力量。

事實勝于雄辯,法肯豪森將軍贊賞有加的華中這方面的軍事部署就是一個最為明顯的坐等著挨打的例子︰四道防線哈,以上海、杭州灣為第一道防線;以昆山、無錫、蘇州、杭州為第二道防線(就是有名的吳福線、錫澄線);以江陰、鎮江為第三道防線;以南京,京杭公路、運河為第四道防線。要各線部隊交替抵抗,交替掩護,交替休整,認為這樣子就可以實現長期抵抗,持久作戰的目的。

想法挺好,效果差強人意,其後果就是讓小日本人集中力量打,充分發揮所有的優勢裝備火力各自擊破

換個淺顯的說法哈,就是小鬼子有四個人,咱中國有十個人,小鬼子四個人是一起上,咱中國十個人是分成兩人一組的死守著等四個小鬼子挨著圈收拾?

日他仙人板板的,比豬還不如豬兒還曉得打群架一起上,你在前面拱,他在後面踢,左拉右扯的,整不死小鬼子這個鱉肚子玩意(周大少團長這是把包括他娃自己在內的參加過華東淞滬會戰的諸多中國軍事將領們都罵了,大家看著他娃發人來瘋也只有無奈地苦笑起來,那場給眾人留下了深刻失敗印象的淞滬會戰正是如此啊)

俗話說,人不能淹死在同一條河里,可是,如今你法肯豪森將軍認可的(周大少團長可不敢直接罵最高領袖,只能采取這種指著水瓢罵禿子的隱晦作法,其實大家都明白,他娃是借此機會對著軍委會參謀總部和最高領袖的消極的軍事戰略思想開炮)武漢會戰的軍事部署又是如此︰依托馬當、湖口、田家鎮等幾個江防要塞,又做此種被一年來屢次戰役證明了是愚蠢的部署。最後的結局可想而知。

這讓我想到了中國明朝的那個時候,明朝覆滅的一個深刻的教訓就是節節抵抗,節節敗退總是把所有的力量集中坐等著讓滿清來進攻。在古今中外的征戰歷史上,還從來沒有一個戰略防御態勢下的力量最終依靠單純的防守能夠扭轉不利形勢。

總而言之,戰略決定了咱中國的防御態勢,但不能就說戰術上也只能采取這種被動的作法。我們在戰略上是防御,在戰術上卻要積極主動地進攻

翻看德國統一的戰爭,在任何情形下,首先想到要如何進攻敵人,這才是我見過的真正的條頓鐵血勇士,永遠充滿進攻意志深入骨髓的德意志軍人的精神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將軍我說的對不對啊?」

「哦,一洗個麻地社(德語精彩好的意思)」

法肯豪森將軍其實並不全贊同周大少團長的話,但是他娃最後的大捧德意志條頓勇士的臭腳卻讓所有德國軍事顧問團成員,甚至就是顧問團團長七十歲的法肯豪森將軍也不得不大叫他娃說得好、說得精彩

這讓還擔心周大少團長把事情整砸了的中國眾位將領們都不得不暗嘆四川小猴精真是打個巴掌塞顆糖,他娃太會糊弄外國人了啦。

于是氣氛緩和了下來以後,歡送會又熱鬧起來了,針對周大少團長的言論,眾人議論紛紛,最後竟然把軍事大地圖掛上,眾人指點著熱議起來,周大少團長在最高領袖都推崇的德國軍事家面前出了彩,也就自然成為了中心人物,在眾多老資格面前初生牛犢不怕虎般的狂吹起來︰

「這次武漢會戰在即,我國既已作持久抗戰之計,就不應該傾其所有力量來進行武漢大會戰,簡單點說吧,就是要戰而不決,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以作長期抗戰的準備。要使小日本人深深陷入中國戰場的大泥淖中不能自拔,最終將其拖垮擊敗。

現在,武漢大會戰的攤子已經鋪開了,再做大的調整不合適了,但我軍切記要做到非到有利條件和地區,不要輕易與小鬼子決戰。

武漢大會戰的一百余個中國師我看啊,最多留下百分之六十,也就是五、六十個師的兵力進行武漢大會戰的消耗作戰,至少保留百分之四十的兵力做今後抗戰的基礎……」

「那麼,周先生,你所謂的進攻呢?武漢大會戰這點兵力可是連防守力量都被大大削弱了」

法肯豪森將軍一眼看出了毛病︰你個中國小女圭女圭,好嘛,說我不進攻。結果繞來繞去,你自己也回到了防守上面去了?那麼我提醒一下你吧。法肯豪森將軍打斷了周大少團長的話。

「听你的意思是我要把部隊全堆到防御陣地上,就無法進攻了?法肯豪森將軍,難道你沒有听過進攻性防御嗎?

其實在武漢大會戰的軍事部署上,最好的做法是軍事部署實行三三制,什麼是三三制呢?即三分之一的中國軍隊依托預設防御陣地與小鬼子對峙,三分之一的中國軍隊大膽轉入敵後,牽制敵人的進攻力量,當然破襲戰、游擊戰、伏擊戰等不妨多搞搞。四處開花,八方放火最好了。另外三分之一的部隊進行整訓補充,以備隨時有戰略機動力量進行持久作戰……」

周大少團長這番話一說,法肯豪森將軍等德國軍事顧問團的將軍們是眼界頓開,最高領袖也是如夢初醒︰說是遲滯消耗戰,唉,弄到弄到自己又把武漢會戰弄成了一個決戰的態勢?

周大少團長用指揮棒指點著軍事地圖詳細說道︰

「我武漢大會戰的主力第九戰區的陳誠陳辭修將軍所轄之四十余萬人,應分為兩大作戰兵團,以互成犄角之勢︰

其中薛岳薛總司令率第一兵團之25個師配置于贛北南德一線及其兩側地區,力爭以外線之勢側擊西進日軍,屏障南昌;

而張(發奎)總司令率領第二兵團之33個師作為此次武漢大會戰的防御主力,全力防守九江至瑞昌線的正面,依托預設防御陣地,逐次消耗小鬼子岡村寧次的第11軍,慢慢讓它順著長江兩岸爬。

這個時候啊,薛岳的側擊的配合就很重要了,要及時抓住小鬼子露出的破綻,把敢搞穿插迂回的第11軍的日本小鬼子,抓住機會狠狠吃掉它

這個軍事部署就是要將我第九戰區的武漢大會戰的主力配置于鄱陽湖西面的水網地帶和廬山地區,依托這個有利的地形打擊日軍,也能有效地保存自己。

大家會說,第九戰區的湯司令難道不用了,這可是中央軍精銳。至于第九戰區剩下的湯(恩伯)軍團的九個師,那就當個麻將牌桌子上的听用,不妨將其作為戰區突擊力量,使用于戰場最為關鍵之處。(主要還是周大少團長對于像湯恩伯這類最高領袖面前的心月復愛將實在是不敢相信啊︰老子不用把你供起,可能還好一點這都是蘭封會戰中專門害友軍的老蔣嫡系給周大少團長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在這種嚴密的大牆壁前,岡村寧次這個老鬼子不折點本錢,那是難以越過這數道防線的」

法肯豪森將軍頻頻點頭,最高領袖也興奮地在椅子上動了動。中德兩國的數十位將軍們也議論紛紛,眾人的離別的煩惱、愁緒消失的無影無蹤。

周大少團長這一弄,這武漢大會戰的數十萬防御主力依托極為有利的地形,左右互為犄角,以逸待勞,中國軍隊竟然出現了淞滬會戰、徐州會戰等幾場中日大戰以來的從未有過的有利態勢。大家都非常興奮起來。

「這里我要給大家潑點涼水,即使是如此有利的態勢,我要著重強調一點就是,在第九戰區的兵力部署得當,又有堅固預設防御陣地和江防要塞等的有利條件下,仍不能認為與小鬼子決戰的時機就到了(周大少團長說到這里的時候,有點意思的看了一眼正听他講話的最高領袖。誰都知道最高領袖通常腦殼一熱,常常把戰前制定好的計劃目的完全拋在腦後,屬于典型的臨場瞎抓型最高領袖卻誤會了,以為周大少團長這個作戰思想希望得到他的認同,于是難得的微笑點點頭。周大少團長一見,尼瑪會錯情,得,我接著說),啥子圍殲日軍重兵集團等,腦殼一發熱,就做此等妄想。

我們要牢牢把握堅持消耗小鬼子力量,贏得我之時間,以達長期抗戰的原則。這個是個大原則,是我們目前實力較弱的情形下應該堅持毫不動搖的目的」

德國人的偏執勁頭出來了,法肯豪森將軍又扭到剛才的話題上去了︰你個小年輕「污蔑」我不是真正的德國軍人,是只知道防守不知道進攻,好嘛,你說了這麼半天,武漢大會戰你的進攻呢?

听了法肯豪森將軍的詰問,周大少團長微微一笑說道︰

「這正是我下面要提到的,我們知道武漢會戰的小鬼子的另一路,牽制我之第五戰區的華北日軍第二軍,那正好做我們要進攻的目標。

這個方向上的我第五戰區的白(崇禧)司令長官(因為李宗仁治傷療病,故暫由白崇禧代替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一職)可把第五戰區的數十萬大軍分成三個作戰兵團,即左兵團︰以孫連仲指揮,負責大別山西北山麓方向,目的也很明確,以弱兵的態勢將小鬼子誘至有利地區爭取殲滅;

右兵團︰由李品仙將軍率領的第四兵團,負責大別山南山麓方向,利用長江北岸港灣復雜地形,切斷日軍第二軍與日軍第11軍的緊密聯系配合;

中央兵團,以廖磊將軍(桂系的子弟兵)指揮,這個桂軍適宜山地作戰,其所部在大別山,那就如蛟龍入海任我縱橫可深藏于大別山,依托大別山東面的險要隘口,阻止小鬼子進入大別山,使其無法施展其擅長的穿插迂回的伎倆。

當然,日軍的小股力量進來我軍自然非常歡迎,送上的肥肉嘎嘎嘛我藏于大別山深處的第五戰區的中央兵團一口吞下,那是理所應當。

華北日軍第二軍共計四個師團、一個旅團及配屬的部隊約十萬余人。進攻方向不外乎大別山南北兩山麓。由于要與江南的華中日軍第11軍進攻武漢的主攻方向配合,此路小鬼子沿著大別山南山麓進攻最為可能。如此,也便于該路日軍得到其沿著長江溯江進攻的日本海軍第三中國艦隊第11戰隊的強大的海軍火力支援。

為此,我第五戰區的三大作戰兵團的整體部署是︰右兵團的李品仙將軍的近20個師于大別山南麓及長江沿岸布防,既可以遏制小鬼子取捷徑攻略武漢,又利用有利地形遲滯消耗日軍。

左兵團在大別山北麓作為策應,重在阻擊小鬼子的迂回,牽制分散日軍的進攻力量。所以拿在台兒莊大捷中以防守出名的孫連仲兵團配置此處自然是最佳的選擇。

但是孫連仲兵團的18個師可不要全部給他。為了加強主要方向,掌握一定的戰區機動力量,留足預備隊,就給孫連仲留十個師在大別山北麓作正面的布防即可。

孫老總自然是會罵娘的,罵一罵。出點火氣也就由他去吧(眾人大笑,連不苟言笑的最高領袖聞听此話都是一樂)

這硬是從孫老總手里搶來的八個師,同中央兵團廖磊將軍率領的以桂系第21集團軍為主編成的中央兵團組成強大的中央集群,深藏于大別山山中,控制大別山正西各處險關要隘,屆時亦負責機動作戰任務,這就是咱們的暗藏的打擊力量。

武術中有一句話叫︰手是兩扇門,全靠腳踢人大家在軍事地圖上我指出的地方看一看,是不是像這個打架的架勢啊?我先在這里斗膽豪言,武漢會戰不出大戰果就罷了,出則必定在這里

另外,胡宗南將軍的第17集團軍暫部署後方(周大少團長又把老蔣的嫡系當听用了),一面整訓,一面亦可作為武漢大會戰的整個會戰突擊軍,並控制信陽及鄂北三關……」

周大少團長這一番軍事部署,號稱「小諸葛」的白崇禧副參謀總長听得不禁眼冒精光︰

第五戰區的數十萬大軍經他娃這一擺弄,好嘛,一兵一卒都靠上了大別山這個險要之處,那是進可攻退可守,行動自由,先就置于了不敗之地。

而且周大少團長那是幾乎把大別山這個地勢是用好、用盡、用絕了第五戰區的左、中、右三個作戰兵團依托大別山,進有前出陣地,退有天然避風港,作戰、藏兵都靈活主動,並能夠以此為軸,轉動豫南、鄂北、皖西千里防線。

此舉明顯高出現在的第五戰區的軍事部署一籌,特別是這個四川小猴精那暗藏大別山里的一腿一旦使出,那絕對是會讓日軍吃大虧的想到這里的白崇禧不禁心襟搖蕩忍不住月兌口喊了一嗓子「好」

(O(∩_∩)O謝謝各位書友大大支持)。

更多到,地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