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五十三回 盛會武林盟(中)

姚知諍轉向紀重天道︰「恭喜紀掌門,邱少俠步入劍道大門,來日不可限量。」紀重天頗為喜悅,笑道︰「是孩子們自己有福氣!」石門龍怪聲道︰「高興什麼呀!人還沒過門呢,就知道替夫家保守秘密了。」眾人大笑,皆以為紀玲早知道了邱僕承劍法的突破。紀玲又羞又喜,還有點小小憂傷,替邱僕承高興同時,也清楚他將更早的離去。李厚山見紀玲有些窘迫,代為解圍道︰「假以時日,僕承你超越我們這些人已是必然,能不能告訴大家,你的劍術為何能在短短三四年內進步如此之快?」邱僕承想了想,道︰「也許與我練成過八十一步步法有很大關系吧!武學相通,我曾經站在高山上,現在雖然步法丟了,山已沒了,但我知道山的那邊是什麼。」姚知諍點頭道︰「邱少俠說得很有道理。練武就像在大海里撈一枚針,知道了針的大致位置,又心存信心,堅信自己能夠找到,那就一定撈得到。」紀重天道︰「須得戒驕戒躁。好了,姚掌門,這邊既然沒出大事,咱們回去吧。」姚知諍應同,一會人群皆盡散去。

紀、邱兩人到沙灘上散步,一會紀玲止步道︰「僕承,咱們要不要認真比試一次劍法?」「現在?」邱僕承搖頭笑道︰「現在不行,贏你我一點把握都沒有,過些日子吧,我一定能贏你。」紀玲心知兩人都在害怕,輕道︰「听說王仙芝和黃巢又和解過,一起攻打宋州,只是後來又散了。」邱僕承知曉這事,笑道︰「我現在只想練好劍,其它的事暫時不想去管。」紀玲心中感動,默默隨他走下去。

一個月後章柒門終究舉派離開了天南島。出于報復,章柒門連挑歸一教六大堂口,青州會會主馬焰被殺,虎跑寨也被掀了窩,寨主顧彌峒幸免于難。歸一教網羅天下,遣各堂以及貔貅團全力追捕章柒門人。但章柒門時分時合,散于天下,門人又略通易容之術,幾個月過去,歸一教的收效微乎其微。反是被歸一教打壓的門派,有了章柒門的挑頭,紛紛奮起反抗。

邱僕承的劍技日臻高明,青平九式中的「釜底抽薪」、「千里殺將」、「三分天下」、「一夫當關」四招均已習成,唯四宿劍法相對簡單,他反而學起來棘手,慢慢也像對待八十一步步法一般放棄了。

悄然間江湖上每五年一屆的武會日趨臨近,天南派開始著手準備赴睢陽參加。這是天南派第一次參加武林武會,與往年大會單純較技厘清各派實力的目標不同,這次更是一次結盟大會,因而更名「武林盟會」。屆時將首設盟主,以最終勝出的門派其掌門擔當,作為即將形成的「武盟」的首領,帶領與會各派,共同對抗歸一教。武會有此決議,多半功勞也是章柒門四方聯絡各派促成的結果。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的季節。汴渠之畔的睢陽城向來商旅頻仍,絡繹不絕,至近城中又多了無數武林人士。這些江湖中人匯集市里,挾帶天南地北各道口音,藍青官語,滿城充斥。

一家名為「張孤客棧」的客店里,坐著十多位商賈武夫,正津津有味的听著當中一名七八歲左右的男孩話評傳奇。小孩立于桌上,只听得他比手劃腳用稚澀的童聲講道︰「……令狐不分青紅皂白就喝罵起來︰‘牙牙的哪個敢出城?格殺勿論。’那個報信的卒子哭喪了臉,淒哀訴苦說︰‘人流洶洶,攔不住啊!’他令狐不明就里,只顧氣得火冒三丈的叫嚷︰‘廢物!區區亂民,我精兵悍將竟爾手足無措?’那信卒見節度使大人發火,心里怕怕,就不敢往下說了,只急得個令狐捶胸頓腳,搶天罵地,打虎博熊的好一番周折,總算從他口中得知守城的兵也跑光光了。」這時從客店走進十多個人,為首者不言而威,身旁是一對青年男女,男的相貌談不上出眾,但女的貌美如仙,打趣的沖著男子發笑,一時將店內眾人迷得七魂丟失六魄。

小孩站于桌上,挺起胸脯居高臨下將門口的人掃將一遍,道︰「各位客官,本店尚有上等客房,請自便!——諸位听家,方才說到令狐听聞手下士兵也全被焚劍嚇跑,頓時傻眼沒了湯水氣焰。我們的邱大俠立即抓住時機道︰‘你要自了還是用本少動手?’那個神情,各位,就像是在看著一只老母雞問︰‘說,你選擇被蒸著吃,還是被煮著吃?’」他邊說邊抱雙臂于胸前,試圖擺出一副淡漠而又瀟灑的模樣,引得門邊那美貌女子「撲哧」輕笑。小孩認得女子因何而發笑,不滿道︰「這位姐姐,令狐很可笑嗎?」眾人莞爾。

女子用她鈴聲般好听的聲音道︰「他很可惡,不可笑,姐姐錯了!」小孩對這個回答頗為滿意,繼續道︰「令狐的確可惡,先始狐假虎威,不可一世,這個時候失了勢,跟著又是另外一副嘴臉,諂笑討饒。咱邱大俠是什麼人物,豈會跟他一般計較?嚇唬他幾句後借機收劍︰‘令狐,念在我媳婦兒在此,她有菩薩心腸,姑且饒你一命……」門邊美貌女子瞪了身邊男子一眼,插問道︰「他媳婦也在嗎,漂不漂亮?」小孩裝模作樣道︰「當然漂亮!姐姐你若不討人厭也能趕上她,你來說說她美不美?」女子身旁男子露起壞笑,待她看至忙改作一本正經,道︰「屁小孩不識字念書,分得清什麼是美是丑?」小孩顯然最忌諱旁人說他小,跳道︰「我若是不分美丑,你就是不識大小,沒大沒小!」眾人轟堂大笑,那女子也似忘了不快,笑得花枝招展。她身後一名漢子笑道︰「小子,你可知你在對誰說話?他身份可不簡單!是我們中間的邱大俠。」小孩理解不了他的話,道︰「我沒興趣。」女子諄諄善導道︰「可他也叫邱僕承喲!」小孩先還要反駁什麼,馬上領悟話中含義,大眼睜得圓圓的,道︰「啊?你就是邱大俠?」店內其他人先一步听懂,好奇的掃量門邊眾人。

來人正是紀重天、邱僕承、紀玲一行。邱僕承向著小孩揖拜道︰「大哥,小弟叫邱僕承,如假包換。」「羞煞我也!」小孩跳下桌子,奔出幾步,有模有樣的抱拳作拜,道,「邱大俠在上,請受張昨一拜!方才多有得罪,請多多見諒!」紀玲十分喜愛這個孩子,上去摟他起身,還試圖撓他頭發道︰「別稀罕他,他就那點能耐。小弟弟,告訴姐姐今年幾歲了?」張昨偏頭避開她手,反問道︰「姐姐,你就叫闞謹嗎?真像傳說中的一樣美麗,不,更美麗!」紀玲笑吟吟道︰「姐姐不姓闞,姐姐叫作紀玲,記住了嗎?」邱僕承一旁看著她笑容發慌,哪敢再讓那小子給自己惹事,俯身道︰「小伙子,去給我們找幾間上房。」張昨欣然答應,掙開紀玲懷抱,蹦蹦跳跳去引路。邱僕承等人相隨其後,隱隱約約听到店內眾人低聲議論,除了邱僕承,似還有人提到張巡的名字。

眾人挑房間時,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趕到,乃客棧掌櫃。邱僕承听張昨叫他爺爺,隨便揀了間房問道︰「小昨爹娘呢?」老人答道︰「都已亡故。四年前,昨天他娘宋氏帶他來的睢陽城,孤兒寡母舉目無親,老漢收留了她娘倆。宋氏來時已害重病,沒過多久便去了。」張昨听著老人的話眼楮便紅了,紀玲憐意大生,蹲身抱住他道︰「不哭。」張昨這時任她撫頭,听話忍住淚水。邱僕承油然想起這個年齡的自己,對老人視張昨如親孫十分敬重,道︰「老人家慈悲為懷,讓人好生敬仰,請問老人家尊姓大名?」老人家道︰「免尊姓王,王立捷。客官有所不知,昨天乃忠良張巡大人之後,因為這個緣故,宋氏才會在臨死之前不圖勞頓送他來睢陽。老漢所做,都是應盡之責。」眾人齊齊驚愕,紀重天本在房中,听見走了出來,朝爺孫倆躬身作拜。

眾人哪能不知張巡這與郭子儀同時代的忠臣良將?均跟著紀重天作輯。

玄宗朝天寶十四年,安史兵興,攻克兩京後一路向東征戈,所向披靡。可就在叛軍再取雍丘、睢陽等城謀圖江淮財賦重地時,卻遇上了張巡這一不世良將,遭到前所未有的打擊。

雍丘、睢陽等城為通衢要地,尤其是睢陽,乃汴渠漕運重鎮,系江淮屏障,糧帛物資往運的樞紐,兵家必爭之地,叛軍傾其力量數十萬之眾奪取。其時皇帝逃往蜀地避難,各地守帥為求自保,無人敢多管閑事。張巡兵少,始有兩千,先後扼守雍丘、寧陵、睢陽三城,孤守兩年外無依援,兵力至多時也僅四千,前後相加總計不過一萬。兩軍相爭,張巡以寡敵眾,計謀層出不窮,夜襲搶糧、火燒叛軍、草人借箭、無中生有、出城取木、詐降借馬、鳴鼓擾敵、城壕設伏、火燒蹬道、削蒿為箭,用兵有若神助,相繼與叛軍征戰四百余起,殲敵十二萬余眾,將叛軍完全牽制在睢陽,卻步不得東行。叛軍強取不下睢陽,只有圍城,斷絕城內糧食。張巡率部死守,雖然之後又小勝幾場奪取了一些給養,無奈孤立無援,終因糧盡而為敵所擒,當叛軍最終登梯爬上城牆時,遭遇的僅僅是一群饑憊不堪連站立都成困難的餓漢。張巡及其一眾部將寧死不降,皆被殺害。

———————————————————————————————————————

PS(告讀者)︰作為一個新人,一開始就上《縱劍橫唐傳》這本書,我太不明智了!與主流網絡小說相比,它稍稍欠缺了點鴉片勁,不夠YY。在此我不想提這本書有多優秀,只是簡單總結幾點它與主流網文相悖從而導致成績黯淡的原因,以及我一意孤行的解釋。

1、我意在寫一本好書,它能十年、二十年的活下去。基于此,所以很多故事就要壓著寫,邱僕承這個人也壓著寫,不能暢所欲想,不能太過YY離譜。歷史、思想、文字等周周面面都有顧慮。另外,由于是成稿,去根據大家喜好改,是不可能的了。

2、武俠題材。許多經典在先,我像某些書一樣亂來,是要遭雷劈的。

3、開頭。一直讀著本書的朋友一定會覺得,這書的開頭是個徹底的失敗。就成績上講,無法否定。但若從一本書品質的角度上看,它卻是一個完美的開頭,這點只有將書看完才會有體會。如果有得選擇,我一定還會選擇這個開局。一本好的小說,已不是人在控制它,而是它本來已存在于那里,作者的作用只是去一點一點的去尋找、發現、記述。

這是我的總結與反思,也不知道夠不夠全面。

無論如何,此書現在已陷入了困境。而它又是花了我大的心血的,所以我必須得找到辦法讓它翻身。簽約?這不是我的努力。這本書,就算窮途末路,我也不會拿版權去就醫,尤其在逆境中。

怎麼辦?

迂回包抄!

用另一本書去托!

是的,我打算寫新書了,一本符合網文規則的書,一本看起來很過癮的書,人物絕對夠強悍,開頭絕對夠絢麗,情節絕對夠YY,題材嘛,是利于想像發揮的類別(但決不是毫無邏輯道理的亂來)。只是,書會有點糙。沒辦法,不是精益求精的作品,犧牲的是質量。

至于《縱劍橫唐傳》這本書,不好意思了,緩傳,會更新得很慢,但不會斷,一個月三四萬的樣子,所以還在看本書的朋友別來得太勤了,一個月分個兩三次來瞅瞅就得了。

新書在過完年以後開始發,允許的話會換個筆名,成績可以就回來通知大家——在最顯眼的地方,多處。從現在到過年的這段日子,我得打點臨工,順便想好新書的脈絡,備些存稿,任務還是挺重的。

吸取教訓,新書一定會全為讀者而寫的。

唉!本想生產精神食糧,現在不得不先去生產精神鴉片了!

感覺自己墜落了。

有什麼意見,可以發表在書評里,我會一直關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