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五十六章 榆林衛

「哎,你這是怎麼了?急著跑肚子拉屎嗎?怎麼這麼沒出息!」張強奇怪地問道。

馬六頭也不回︰「快看看咱們的土窩子,千總大人說了,加上那個鐵盒子,可就暖和了。」

張強一听醒悟了,趕緊跟過來。

兩人鑽進土窩子里,剛才的冰冷早就消失不見了。

旁邊的鐵殼子里,石炭燒得通紅,陣陣熱氣透過木板,整個土窩子都變得暖烘烘地,人躲在里面,那個暖和,自是不必提了。

「嘿,真是暖和啊!」兩人不由感嘆道。

「戰士們剛才給咱們留下了不少石炭,看來,晚上不用擔心受凍了啊!」

「就是!這麼暖和,簡直是比在家還舒服啊!」

「在這兒待上兩天,還能有銀子拿,嘿嘿……這生活!」

「咱們也不能都待在地洞子里,這樣,一個時辰輪換一次,輪流在外面,這樣也不怕凍著,也不用擔心有人偷偷模過去,多好。」

「行!大帥這麼厚待咱們,咱們要是再不把事兒做好了,可真就豬狗不如了!趕緊吃完餃子,我先出去吧!」

「好的!」

兩人商量好,先趴在地窩子里舒舒服服地起了水餃。

周圍的熱氣,哄得身體都暖烘烘的,嘴里吃著水餃,只感覺,這日子簡直比在天堂里還要好了。

…………

大年三十,是中國人傳統個新年,氣氛的熱烈自是不必說了。氣候上,可也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

凜冽的北風呼呼地吹著,前兩天的一場雪,更是讓氣溫更低。

凌風等一眾人慰問崗哨完畢,騎著戰馬開始往回走。天黑路險,行軍的速度也是極慢。

「大帥,其實像這種事兒,根本就不必您親自出動的,讓屬下們走一趟,那些小崽子們就感動地不知道怎麼好了。」高杰跟在後面說道。

凌風一身鐵甲,防護固然是嚴,可現在卻是比冰還涼,緊扣在身上,感覺把渾身都給凍僵了一般。

不過,凌風卻是堅持著,不讓自己露出絲毫難受的表情。身板挺地筆直,精鋼長矛掛在馬月復側邊,腰掛長刀,在前軍火把的照耀下,鐵甲寒光閃閃,一副威嚴無比的樣子。

「戰士們過年都不能跟家人團聚,還要在野地里喝西北風,我這個做大帥的又怎麼忍心坐在那暖暖活活地廳堂中吃香喝辣?慰問戰士們,本就是我的本分。」

凌風這句話卻是發自內心。身為穿越眾,他可是非常清楚,歷史上有名的強軍,為將者大多是能夠跟屬下同甘共苦的。

自己在這方面本就做得不太好,在大年夜這個特殊時期補償一下,反倒給大家非常深的印象。

「大帥,早盛 上下,從凌家軍,到普通流民,都在夸贊您的英明呢!說是如果沒有您,大家還不知道在哪兒喝西北風呢!現在能夠住在溫暖的草棚子里,還能有餃子吃,這全是拜您所賜啊!」這句話卻是洪金寶說的。這個耿直的漢子不會恭維人,這些話,也是真心感慨。

早盛 一步步的發展,他都是看在眼里的。幾個月前,這里還是一片荒無人煙的空白;幾個月後,卻已經是人煙密集。

幾個月前,這些人都還是到處流浪,隨時可能被餓死的流民;幾個月後,卻已經是衣食無憂,甚至都能在大年夜吃上餃子了。

這一切,都是眼前這個男人的功勞。怎麼能不讓人佩服?

「這還只是開始,僅僅吃飽飯而已,有什麼的?我要讓你們看著,看著早盛 一步步的變化。半年之內,我要讓所有人都能吃飽飯,而且,家里還要有些余糧。下一個冬天的時候,我要讓早盛 所有人都有棉衣穿,都有暖和的房子住,都過得舒舒服服的。以後日子會越來越好!」

凌風的話中有著強大的信心,讓人听了就是不由地信服。

「屬下們相信,跟著大帥,這些美景就一定能實現!」洪金寶等齊齊抱拳說道。

「對,只要咱們大家一起努力,這個目標,就一定能實現!今年咱們大家過得都挺好,這個年三十,能在一起快快樂樂的吃餃子。希望明年的春節,咱們能在金碧輝煌的大殿堂之中把酒言歡,希望咱們治下的百姓都能夠喝酒吃肉。」凌風目光炯炯地說道。

「定如大帥所言!」眾將領齊聲喝道。

對于屬下的士氣,凌風一向都是很滿意的。

眾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路,瘦猴突然想起什麼似的,緊趕兩步,到了凌風後面問道︰

「大帥,屬下听說今天榆林衛有探子回報,不知道可是跟李老有關?」

在與葭州聯軍一戰之後,凌家軍意識到自己在遠程攻擊上的不足,所以計劃制造火銃和弓箭。

不過,制造這兩樣東西的難度都很大。制造弓箭,需要大量的牛皮、牛筋等來做弓弦,這些東西不好得到;制造火銃,難度更是大。

當時經驗豐富的老木匠李老漢提出來,說他認識一個制造火銃的高手,現下正在榆林衛,成了普通工匠。

對于這樣的人才,凌風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于是,就派李老漢帶領著一小旗凌家軍戰士扮作了邊境的商人,目的就是不擇手段地將嚴華帶過來。如果能帶過更多的工匠來,那自然是更好。

這一去月余,竟然是毫無音訊。

「對!是李老傳回的信,說是那個老鐵匠嚴華年紀大了,不願意離家,不想來早盛 。」凌風也不隱瞞。

「嘿,這個嚴華,敬酒不吃吃罰酒!李老也真是的,大帥您不是特意暗示過他嗎?哪怕是綁架,也要把他給綁過來。我們可是有一小旗的人馬跟著他,要綁架一個老工匠,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瘦猴在旁邊有些不滿地說道。

大帥重視工匠,對李老漢以李老相稱,表示尊敬。瘦猴就有樣學樣,也稱呼為「李老」。

「李老在口信中說的清除,說是要讓嚴華心甘情願地過來。還要盡力給咱們多挖些工匠,這一票要是干成的話,大概咱們就有了制造火銃的班底了。等一開春,這些項目立刻就能上馬。」凌風口中蹦出幾個新鮮詞,也不管屬下是不是能听懂。

不過,他這麼做一般的後果,就是屬下不但能听懂,而且,還會把他「創造」的這些新鮮詞傳播開來,成了獨具特色的「凌氏口語」。

「這件事情我們先不要插手了,相信李老能夠很好地處理!」

凌風說著,稍微一勒馬,加快了些速度。

 下通往 上的道路,他稍微修整過,雖然天寒地凍施工艱難,但只是把小石頭塊兒撿開還是能做到的。

再加上火把的照路,在這黑夜中馬速稍微快些倒也沒有問題。

…………

榆林衛設立于大明成化年間。說起其設立的原因,也不怎麼光彩,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土木堡之戰中,明英宗被俘,暴露了朝廷西北邊境防守的欠缺,設立這個榆林衛,就是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加強防守力量。

而從長遠來看,明朝代元朝而立,打敗了蒙古大軍,後來先後跟瓦剌、韃靼只見進行了多年的戰爭。

可以說,除了太祖時期和成祖時期有過短時期的優勢以外,大部分皇帝對蒙古的戰斗都是敗多勝少。

設立榆林衛,就是為了加強朝廷北方的防衛,策應山西、寧夏防衛,扼守關中,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後來,更是成為大明朝廷劃定的九邊重鎮之一。

除了軍事上的地位以外,榆林衛在經濟上的地位也是不容忽視的。

大明朝庭和蒙古可說是一對兒歡喜冤家,首先在根本立場上,兩者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明太祖朱元璋打敗了蒙古軍隊,將元朝統治者趕出了中原;而蒙古大軍,則是三天兩頭的到大明北方邊境打草谷,擄掠人口和財富。

而從根本上來講,中原本就是漢族人的天下,打著漢家正統旗號的朱家把蒙古人趕走,似乎又是天經地義了。

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多得是牛羊戰馬。牛羊需要吃鹽,蒙古人沒有鹽;漢族人有。

蒙古人以牛羊肉為食,平時喜歡喝些清淡的茶。蒙古人沒有;漢族人有。

明朝是農耕民族,缺少戰馬和牛羊;而這些東西,蒙古人有。

于是,歷史上著名的茶馬貿易就應運而生。

榆林衛就有茶馬貿易最重要的邊市之一。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榆林衛的繁榮。

延綏鎮榆林衛保寧堡。

這天,一伙客商趕著兩輛大車從堡里出來。

總共十三個人,領頭的,是一個五六十歲的老者,滿臉的滄桑,一看就是常年在外奔波。可惜,看起來土頭土臉的,沒什麼富貴氣。

不過,後面跟隨的十二個武師一個個膀大腰圓,十分精悍,如果不是有錢人,誰又能請得起這些人?

如果稍微留意的話,就會發現這些人個個腰里都是鼓囊囊的,明顯是身懷兵器。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要說普通人看到了,就算是值哨的邊軍,也是睜只眼閉只眼了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