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龍起大成鄉 第二百四十五章 海灣戰爭(一)

省的黨校座落在省幾所大學之間,對這里的壞境趙華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因為自己在這里生活了四年,雖然記憶已經有些久遠,還是輩子二十幾年前的事情,趙華來到此生也已經是三年的時間了。但是大學生活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段難忘的經歷,所以雖然時隔快三十年的時間了,趙華依舊對大學的生活是歷歷在目,對于在這里發生的所有的人和事都像是昨天發生的一樣。

但是趙華又對這里感到陌生,現在的時間距離自己畢業的時間才三四年的時光,在這三四年的時間里,省城的變化還是比較大的,就包括自己的母校的變化也十分的驚人。當趙華再一次的進入的母校,之前的宿舍樓已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棟嶄新的宿舍樓。趙華利用在報到前的這些時間,去看望了一下曾經的老師和教授。在華夏國這個官本位思想的國家里,趙華算得是母校的成功人士。而且趙華在搞地方經濟的時候,也十分重視專家教授的意見,所以母校科大的老師們對趙華並不陌生。

在去黨校報道之前,趙華還有去拜訪一下吳國泰,自己到省城的那天,徐海洲和吳海燕就和趙華一起吃得飯,小虎頭已經能夠到處亂跑了。不過因為徐海洲當天還有任務,所以也沒來得及詳聊,趙華把為他們準備的手機給了他們。但是作為晚輩,趙華是一定要去拜訪吳國泰的。

趙華剛想打電話通知徐海洲,趙華的手機就響了起來,那年頭還沒有什麼來電顯示,手機的功能就只有打電話接電話。知道趙華電話的也就是自己身邊的人,趙華拿起電話,問道︰「我是趙華,請問你是哪位?」

「小子你膽子不小啊,來省城學習也不來看看我這個老爺子。」電話那頭的聲音听去有點虛弱,但卻讓人不自覺的產生一股敬畏之情。

趙華知道對方是吳老,听吳老的聲音,趙華心想吳老的身體恐怕是漸漸的不行了。春節的時候,趙華和馮怡舒代表馮老去看望了一下吳老,趙華就覺得吳老的身體已經漸漸的不行了。雖然和前生相比,吳老的壽命已經延長了二年。當然主要的原因是這輩子吳家並沒有在政治出現輩子的危機,而且趙華一直都在強調二老的保健工作。

但是人的生老病死終究是不能改變的,趙華能運用前生的記憶,改變局部微觀的事務,但是宏觀的自然規律,趙華是不能改變的。

趙華說道︰「爺爺,我剛準備打電話去拜訪您,您的電話就來了。」

電話那頭是一陣爽朗的笑聲,說道︰「典型的馬後炮,快給我滾過來。」

趙華掛完電話,就直奔中原軍區的家屬區,趙華已經是這里的常客,門口的保衛已經認識了趙華,趙華出示了一下證件,保安就讓他進去了。在吳家的客廳里,吳家人都坐在客廳里等候著趙華,趙華走進吳家的大門,被這樣的架勢給嚇住了。

趙華打過招呼之後,就和吳老,吳國泰他們聊天。顯然吳國泰對趙華十分的感興趣,主要是因為趙華在軍報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詳細的解析了海灣戰爭。甚至老首長都點名這篇文章對軍隊的建設很有指導性意義,當然趙華是用筆名發表的,但是老首長其他的一些軍隊的大佬們都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趙華。

吳國泰手里還拿著這篇佔據了軍報頭版整個版面的文章,文章中指出:1961年,伊拉克拒絕承認科威特獨立,並企圖以武力吞並科威特。1963年,在英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的干預下伊拉克才承認科威特獨立,暫時放棄武力吞並科威特的計劃。伊拉克一直想與科威特重新劃定邊界。因此,伊拉克和科威特因邊界問題發生過多次糾紛和沖突。

190年9月22日,伊拉克趁伊朗國內局勢不穩發動了對伊朗的侵略戰爭,兩伊戰爭爆發。19年月20日,兩伊戰爭結束,伊拉克佔領伊朗2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年的兩伊戰爭讓伊拉克欠下了巨額債務,國內經濟陷于困境。

1990年,世界兩極體系瓦解,伊拉克希望在新的國際形勢下,迅速實現國家的發展。伊拉克要求科威特減免其債務,並指控科威特超產石油和偷采邊境石油,導致伊石油收入銳減,要求科賠款和道歉。伊拉克還向科威特提出重劃邊界和租用布比延島與沃爾拜島99年的要求以解決長期困擾伊拉克的出海口問題。如果兩伊戰爭中欠下的巨額債務被免除,出海口問題得到解決,那麼伊拉克就可以迅速成為海灣的地區性強國。

1990年7月,伊拉克的無理要求遭到科威特的拒絕,于是伊拉克決定以武力吞並科威特。

伊拉克侵佔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于︰通過奪佔科威特,勾銷所欠科威特的巨額債務,並用這個「金庫」來解決由于連綿年的兩伊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嚴重危機;奪佔科威特,可將其海岸線從50公里延展至213公里,從而大大改善其海軍的活動領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對外貿易的海通道;通過吞並科威特,解決兩國長期以來存在的邊界爭議問題及由此帶來的邊界地區石油開發爭端;奪佔科威特,還可以「殺雞儆猴」,起到震懾海灣國家及其他中東國家的作用,為其爭奪阿拉伯世界領導地位,稱霸中東地區掃平道路。

1990年月2日凌晨1時科威特時間,在經過周密準備之後,在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科威特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與此同時,一支特種作戰部隊從海對科威特市實施直升機突擊。由1個機械化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編成的主攻部隊,沿薩夫萬——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軸線實施進攻,在350余輛坦克的引導下,首先向南攻佔賈赫臘山口,然後折向東進攻科威特市。由另1個裝甲師編成的助攻部隊,在主攻部隊西側向南進攻,在賈赫臘山口與主攻部隊會合後,繼續南下,在通往沙特邊界的主要通道建立阻擊陣地。5時30分,東西對進的主攻部隊與特種作戰部隊在科威特市會合。午9時,伊軍基本控制科威特市。經過約14小時的城市戰斗,下午7時,伊軍完全佔領了科威特首都。隨後繼續發展進攻,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入科威特。月3日下午4時,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至月6日,進入科威特的伊軍達到約20萬人,坦克2000余輛。月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吞並科威特,將其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並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科威特勢單力孤,加對伊軍的突然襲擊毫無準備,只進行了微弱的抵抗。約20000人的科軍,只有5000余人撤到了沙特阿拉伯,其余部隊潰散或投降。科威特埃米爾賈比爾薩巴赫倉促中攜部分王室成員逃到附近美艦。埃米爾的胞弟法赫德親王在保衛王宮的戰斗中陣亡。

波斯灣簡稱海灣,位于西亞中部。中東的五大產油國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聯酋均在海灣地區。世界20個特大油田,有11個在海灣地區。

截至1990年1月,海灣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6517億桶,佔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10015億桶的65%,天然氣24兆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資源總和的13.7%。日產石油約1450萬桶,約佔世界石油日產量6360萬桶的23%;每天出口石油約1200萬桶,約佔世界石油日出口量200萬桶的43%。

米國、西歐、日本進口的石油,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海灣地區。據米國能源情報統計,1990年第一季度米國日淨進口石油量為7萬桶,其中桶來自海灣地區,佔26.9%;西歐日進口石油桶,其中從海灣地區進口桶,佔51.9%;日本日進口石油54萬桶,其中從海灣地區進口354萬桶,佔64.6%。

石油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血液」,同時也是現代軍隊的驅動力。如果伊拉克吞並科威特後進而佔領沙特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的石油資源,這猶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業國的咽喉。薩達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擺布西方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並可以進而對它們指手劃腳。這是米國和其他一些主要工業國家所絕對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少有的富國,它在國外的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業中還持有多達數百億美元的股份。如果這些資財被伊拉克抽走,也將給西方經濟造成巨額損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