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縣委第一秘 第十三章 楊百萬的故事

ps︰昨天的補更完成不了了,成績好慘淡,嚴重被打擊,推薦簡直是慘不忍睹。

「小趙,下班後有沒有時間,一起去喝一杯。」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邵玉生說道。

趙華知道邵玉生是譚縣長線上的人,又是自己的頂頭上司,人家主動邀請,不好駁了他的面子,說道︰「我一個單身漢,能有什麼事情。」

「那好,今天晚上在成華飯店,有幾個哥們想一起給你高升祝賀一番。」邵玉生隨意的說道。

邵玉生說的隨意,可他听的可不隨意,他和邵玉生現在可以說是一條戰船上的。這次吃飯的安排說不定就是譚縣長安排的,介紹一下自己陣營里的人,當然都是和自己級別差不多的人。準確的說,就是科級副科級的干部。

趙華說道︰「沒問題,謝謝大家,今晚我請客。」

作為新人這點態度還是要有的,邵玉生也沒有跟趙華客氣。趙華下班後,先回到住所,趙華和姐姐現在租的房子是武冬梅之前買的一小間,是為了之前和譚良富偷偷約會準備的。現在他們結婚了,就住在縣里給譚良富安排的房子里。

趙華回家拿點錢,洗了個澡,順便告訴姐姐晚上不在家里吃。趙娟這些天開始在黨校上課了,趙華洗完澡,趙娟問道︰「華子,姐問你個問題。」

「你問吧!」

趙娟有點不好意思的說道︰「可能是我笨,今天老師跟我們講了關于股票的概念,我理解了半天還不明白股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它又怎麼能賣錢。」

這倒是讓趙華很吃驚,沒想到姐姐對經濟方面的東西很感興趣,那些老師肯定講一些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之類的概念,姐姐當然不能理解。其實恐怕就連夜校的老師恐怕也不能理解吧,當時的華夏國還沒有正在的交易市場。

趙華說道︰「比如我們家有個養雞場,生意很好,我們想擴大規模,可是手里也沒有錢,你說怎麼辦?」

「借錢唄!」趙娟不假思索的說道。

「可是需要的錢又特別多,沒有多少人願意借,有的人願意接,又要很高的利息。」趙華就是就是想通過實例讓趙娟明白。

趙娟想了很久,說道︰「不知道。」

「比如我們養雞場本來值一萬塊錢,我們想擴大一倍,那就另外需要一萬塊錢。現在我們就就發行一萬塊錢股票,張三買了五千,李四買了五千。一年年底,我們養雞場賺了5000塊錢,那我們家就得2500,張三和李四就分別得到1250。可是第二年張三覺得養雞場今年可能發生雞瘟,可能會賠錢,而王五覺得今年養雞場還可能賺錢,張三就把手里5000元的股票轉讓給王五。」

「哦,我明白了,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這下我再看這些概念就一下子都明白了。」趙娟興奮的說的。

看著姐姐興奮的樣子,趙華突然想到楊百萬的故事,剛好就在明年發生,楊華心中偷笑,得讓姐姐去試試水,發財的機會就要到了。

1988年3月前,楊懷定在上海鐵合金廠當工人,每月53元工資整整拿了5年,之前還拿過每月36元的工資。在工作期間,楊百萬連續5年獲得廠里頒發的優秀生產者、五好職工等獎狀。令楊懷定意想不到的是,有一段時間里廠里連連失竊,他竟然被廠里當成懷疑的對象,讓他郁悶了很久。幸運的是不久後小偷被抓住了,冤情被洗刷了,但他心里總有點不舒服。1988年3月28日,楊懷定辭職了,告別了鐵飯碗盡管有點不舍,但沒有回頭路,楊懷定說當時年輕有點魯莽和狂傲,認為天生我才必有用。

幾天後報紙上有一條新聞︰1988年4月21日,中國將開放國庫券交易。這徹底改變了楊懷定的人生。

1985年期的國庫券開盤價104元,利息率15%。站在交易所門口的楊懷定,心里開始盤算起來,今天帶來了兩萬元,如果兩萬元全部買下,一年就有3000元利息。而存在銀行的利率是5.4%,全年利息1080元。那多出來的近2000元,遠遠超出在工廠的工資。于是他果斷地把帶去的兩萬元錢都買了國庫券。

「買是買了,但是心里忐忑不安,害怕跌。下午就迫不及待地跑去交易所看行情,一看,發現漲到112元了,我趕緊賣了,賺了800元。」一年的工資到手了,楊懷定心放寬了些,又開始突發奇想︰如果我能把104元的國庫券買回來,再以112元的價格賣出去,不就可以賺錢了嗎?由于當時全國有7個城市都開放了國庫券交易,楊懷定決定打听一下其他城市的行情。「那時候國庫券行情屬于國家機密,但當天的解放日報報道了上海的開盤價和收盤價,以此類推,各地的黨報一定會報當地的行情。」楊懷定立即跑到了上海圖書館,翻看全國各地的黨報,終于查到安徽合肥當日國庫券開盤價94元,收盤價98元。

連夜去合肥!一個來回,兩萬元的本錢一下子變成了2.2萬多元。跑了幾次以後,楊懷定嘗到了甜頭。

之後,楊懷定來回穿梭于山西、福建、河南等地,采用螞蟻搬家的方式把國庫券源源不斷地搬到上海。

一年就賺100萬,在80年代里對許多人來說成為萬元戶都是遙不可及的目標時,楊懷定發了,楊懷定這三個字漸漸被人淡忘,取而代之的楊百萬卻名動天下。

手捧這麼多錢,而且又是現金,在當時的政策環境中生活,楊懷定是又怕又喜。喜的是終于有錢了,楊懷定拿1萬元錢放秤上一稱1斤2兩重,後來他又花1000元到銀行買了台點鈔機,這是第一個上海市民擁有的點鈔機。一捆捆的錢往上一放,「嘩……嘩……」點鈔機的聲音成了楊懷定耳邊最美妙的樂章。

錢多了有時也是燙手山芋。楊懷定怕的是這些錢賺得是否合法,于是想了很多辦法去求證。他首先請了兩名公安當保鏢,為的是去外地收國庫券時保護自己的安全,而且萬一自己被抓時好有個「墊背」。楊懷定笑著說︰「在寫辯護詞時我可以說‘警察都不知道違法,我又如何知道’。」之後,他又去人民銀行咨詢,銀行工作人員一听是楊懷定,眼楮馬上亮了起來。

「我們早就注意你呢,這麼多的國庫券從哪來的?」

「我買來的,央行行長李貴鮮在報上說了,公民可以隨時買賣國庫券。」楊懷定一晃手中報紙。

這個神話是可以復制的,趙華現在就是要積累原始財富,正苦于沒有門路迅速致富。楊華突然狂笑起來,趙娟感到莫名其妙,問道︰「華子你怎麼了。」

「我們要發財了,過完年你就去上海。」趙華說道。

「去上海干嘛?」

趙華興奮的說道︰「讓你見識一下股票的魅力。」

「股票。」趙娟顯然也對這個名詞很感興趣。

「姐,以後你不僅要知道股票,還要知道基金等等諸多的東西。」

趙娟被弟弟說的有點向往,開始遺忘那苦不堪言的磚瓦廠工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