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零七章.痛宰地產商

第二百零七章.痛宰地產商(一更)

香港《明報》這幾年在香港報界一直以中立著稱,顯少有如此激烈的言論,一時間香港社會的目光紛紛轉移到樓市上來。香港的房地產業一直以來都是香港經濟的主要支柱之一,只要它打個噴嚏,整個香港經濟都要跟著感冒。

香港人對樓市無疑是十分敏感的,每一次樓價的暴漲和暴跌都會讓香港經濟劇烈動蕩。更何況房子問題關乎到每個家庭的生計問題。香港多山地,近百年來的不斷發展讓香港的土地資源十分短缺,人口和用地的矛盾一直十分尖銳。也正是由于香港人多地少,早在五十年代開始,香港的住房價格就不斷高漲。到現在為止,更是有一半多的香港人買不起商品房,只能租房或居住到港英政府開發的公屋里。

房子無疑是香港人神經中最為敏感的部分,而香港《明報》的文章更是深深刺到了許多人的痛處,當天下午港督府前就不斷自發的聚集了許多抗議人群。他們舉著自制的旗幟、橫幅、標語,高呼要求打擊投機,抑制房價上漲的口號。而香港主流電視台,如、亞洲衛視、有線電視也都及時跟進,派出直播車現場采訪在港督府前示威的民眾。

《明報》報社所在地的大廈前也是圍滿了長槍短跑,多家電視台第一時間采訪了《明報》集團的董事主席也是香港知名的武俠大師金庸先生,就報社一反常態,激烈抨擊港英當局房地產政策提出質疑,然而金庸也不是第一次和他們打交道,應付起來輕松自如。

金庸面對攝像機侃侃而談︰「我在這里可以十分自信的說《明報》上發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經過報社記者仔細采訪考證,加上編輯們認真篩選的。我們報社一直堅持辦一份‘為香港民眾說話,傳達香港民生’的有品位的報紙。我們辦報除了賺取利潤之外,更堅守報業人的良知和自律」

「香港樓市哪一次的反常不是給香港經濟帶來重創,這次我們再次發現了樓市偏離正常航向的苗頭,經過兩個星期的深入調查了解後,編輯部又經過討論,才一致予以全面報道。我們的文字不是針對彭定康先生個人的人身攻擊,而是對他和他領導的港英政府的房市政策有所異議,希望他們能肩負起身上的責任,為每一位香港市民的切身利益負責」

一時間整個城市都熱鬧起來,這個世界永遠不缺乏湊熱鬧的人,許多政治人物也在這一時刻紛紛出場,在電視台前發表各種看法。政府做的好,不一定能受到所有人的贊揚;但政府做的不好,一定會受到所有人的抨擊,更何況這個問題還的確關乎到每個香港人的切實利益。于是乎,許多政治團體也開始伺機而動,紛紛走上街頭,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為明年回歸後的政治地位而積極尋求民眾支持。

這一切正是陳玄霆想要看到的,大家越熱鬧,對房地產業的反思就越大,而這個行業正是一個絕不可能沒有問題的行業。只要記者們眼楮睜得大一點,搜尋的仔細一點,許多問題就都會暴露出來。這樣一來,港督和政府當局的壓力勢必更加巨大,試想在回歸前最後四年的敏感時期,彭定康絕對不敢觸犯眾怒,把事情變得不可收拾。即使他敢這樣做,英國政府也不會同意的,畢竟大英帝國在國際社會上丟不起這個臉。所以,事情發展到這一步,香港樓價的調整已經可以確定,現在唯一還無法確定就是彭定康出手的力度了。

最為這次事件的最初發起者,陳玄霆似乎對正在發生的一些事情並沒有太大興趣,現在正悠閑地陪著霍英東和何鴻燊二人打網球。對于這兩個老頭來說,陳玄霆這個工作狂是要拉出來操練操練的,免得他累出病來,那將會影響未來的炒樓大局。

入夜的香港華燈初放,遠近高低的各式景觀燈為這座不夜城平添了幾分妖嬈,幾分迷幻。坐落于中環半山山腰亞厘畢道上的一座維多利亞風格的歐式建築正燈火通明。沒錯,這里就是大英帝國統治香港的象征,女王皇冠上香港這顆璀璨明珠的忠誠守護者,香港總督的居住地,港督府

此刻的港督府卻顯得那麼壓抑,就像它身後的帝國一樣,日不落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了,留下的只有那沉沉的暮氣

總督彭定康卻沒有那麼多閑情逸致來感慨太多,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擺在眼前此刻的他非常厭惡一份報紙,正是這份報紙把他再次推到風口浪尖,一不小心極可能跌的粉身碎骨。前幾天,他還私下贊揚過香港《明報》立場公正,敢于反映香港民生,誰知道它馬上就把炮口對準了自己

下午時,望著港督府外密密麻麻的抗議人群,他就知道這件事情不好處理了對于香港樓市,他也略有了解,經過1991年的強力打擊,樓價跌了許多,經過一年多才走出低谷。其實半年時間漲40,雖然多了一點,但在現在的環境下也不算太離譜。

可問題就在于,有些話他不可能對那些已經積滿怒火的香港市民去說。香港土地問題一直以來就很緊張,地價高是難免的,總會有一部分人買不起房子,可這句話卻不能從香港總督的嘴里說出,否則也許明天就是自己離開的日子。其實對于樓價過高的問題,他的確有點放任自流的想法,因為這個問題太棘手了,涉及到方方面面。

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這短短半個月時間內,香港的房價竟然像發瘋了一樣狂漲,漲得很離譜,很恐怖,漲得讓他這個港督直冒冷汗。都是這些黑心的資本家,難道他們就沒想過少賺一點,把房價壓一壓,現在搞出這樣的局面,怎麼辦?難道他們就不知道繼續這樣下去整個香港會發生難以想象的暴動麼?他們是不想讓自己活了呀彭定康憤恨的想到。

其實彭定康並不想來遠東,因為這里離英國實在太遠了。可誰讓他自己運氣不好,竟然在議院選舉中竟然沒能連任,意外的落選了呢沒有太多的選擇,彭定康只好接受當時首相,也是自己的政治盟友的建議,來到香港出任這個末代總督。

其實彭定康在香港的日子也並不好過,他和北京政府的關系一直很緊張,一直以來壓力十分大。但這些都不要緊,現在最主要的是如何解決當前的難題,彭定康和一群智囊此刻正聚在會議室里緊張的商討

會議室里煙霧繚繞,彭定康正點著一支雪茄,問旁邊的副手︰「《明報》的背景調查的怎麼樣了,是誰在後面支持」

「《明報》是香港文化界名流查良鏞在五十年代末所創立,在六十年代靠著專門寫大陸方面的政治內容而賺足人氣。盡管《明報》與查良鏞在有關中國問題上常被人譏笑為‘機會主義者’和左搖右擺的‘牆頭草’。但到1980年代《明報》已經被視為一份擁有獨立報格的知識份子報刊,贏得很高清譽。」

「《明報》發展迅速,如今除了《明報》、《明報月刊》、《明報周刊》外,明報機構尚有一份《明報晚報》。查良鏞還成立了明報出版社與明窗出版社。1991年1月23日注冊成立‘明報集團公司’,當年3月22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明報集團1990年度的盈利高達七千萬元,到1991年度接近一億元。」

「那查良鏞希望把《明報》辦成全世界最好的中文報紙。無論在編輯委員會,還是行政委員會,長期擔任家長角色的查良鏞都是最高的決策者。但在今年2月,金庸主動將鼎盛時期《明報》的控股權轉讓給了一個香港的神秘人」

「在這之前,那個神秘人也就是這份報紙的實權老板並沒有露過面。不過最近有人發現查良鏞曾與新晉的香港娛樂大亨陳玄霆在香格里拉聚餐。並且這陳玄霆一直都在收購有關傳媒的一系列公司,報紙傳媒也是其中之一由此推斷,《明報》的新老板很可能就是這個陳玄霆」

「陳玄霆?」彭定康吸了一口煙,思索了一下才說道,「是不是就是那個一口氣在華爾街贏得四百億美金的金融巨頭?」

「是的,說起來此人,頗具傳奇色彩,出道還不到兩年,就崛起成香港乃至世界華人首富,並且最近此人和香港四大家族中的霍何兩家走得很近,這不僅讓人感嘆他的手腕之厲害」

「短短兩年?也就是說他以前只是一個一名不文的窮小子?」彭定康又問了一句。

「是的,總督先生所以他的崛起被稱之為香港最大的神跡」

這時另一個留著絡腮胡的白人問了一句︰「這個世界上是不會有神跡的,會不會有可能是北京政府在背後支持他?要不然他怎麼可能如此迅速崛起?」

彭定康搖了搖頭,否定道︰「不大可能中國政府不會找個毛頭小子來培養的,再說了,他們比我們還迫切希望香港能都穩定一些,他們應該不會在這種時候想著搞垮香港樓市」

「這些都可以先不考慮,重要的是如何拿出一個對策來不然等明天其他報紙也卷進來,我們就更加被動」這時離得遠一點的一個女士發話了,她就是香港的第一位華人布政司,也是彭定康的副手。

「解決這個問題並沒有太多的辦法,只有增加公屋建造和投放數量,再者加大打擊投機的力度,除這之外並沒有其他太好的辦法」絡腮胡說道。

「好吧,也只能這樣了,陳夫人'>你晚上擬一個聲明出來,明天上午就召開記者發布會」彭定康拍了拍額頭,的確很讓人頭疼。

「那香港明報的問題……」

「NO,NO,NO香港是一個自由的社會,報紙有權利發表不同的講解」彭定康沉吟了一下,「不過也的確要讓他們知道現在香港還是由大英帝國的總督,我,在管理」

「這樣吧,他陳玄霆不是接手了無線的邵氏影城麼?最近又在大興土木修葺和更改,就讓環境署的人去看一下他們的修葺對環境保護是否有損害也不要太過來,讓他知道香港現在是誰在治理就行了」

其實彭定康何嘗不痛恨呢,不過他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加復雜。陳玄霆在他看來,只是一個走了大運,一下子越位成了華人首富的小毛孩罷了,可他後面還站著霍英東和何鴻燊這樣的大猛虎。作為香港的四大家族,霍何在香港聲明顯赫,干系網涉及方方面面,即使是他堂堂香港總督解決起來也很棘手。畢竟現在香港的許多事情已經不再是由他這個港督說了算了

想到這里,彭定康感到一種深深地無力感,它所為之付出的大英帝國已經不復往昔那麼強大現在的英國更像是美國星條旗下面的一個小跟班,想到這里,他就感到尤為的憤怒

與此同時,陳玄霆聯合霍英東和何鴻燊等一幫香港超級大亨,正在宴請香港眾多的地產商人。

在宴會中,陳玄霆提出自己有意將手中的部分房地產轉讓給在場的一部分人,不知道誰感興趣?

試想啊,如今香港的房價幾乎是一天一長,原本100萬的房子,第二天就可能變成200萬,這比搶劫來的還要快。是人都知道只要手里有房就能在未來大撈一筆,只可惜那些好的樓盤全都被陳玄霆霍英東還有何鴻燊等一伙人壟斷了,現在人家開口放盤,那豈不要抓緊時機?于是那些壓榨香港房奴吃得腦滿腸肥的地產商人們瘋狂了,爭先恐後地嚷嚷著要「來幾套」。整個場面恍若是香港的菜市場。

陳玄霆是個好人,當然要滿足這些地產商的願望了,于是乎,在他的操縱下,手中百分之八十價值數百億的樓盤在一個下午銷售一空,比在街上賣魚丸還要快

看著這些搶到樓盤喜氣洋洋的地產商們,陳玄霆心說,現在別看笑得歡,到時候有你們哭的

這些人吃了那麼多的民脂民膏,今天自己只不過是設個圈套幫他們減減肥,也不太過火吧

第二百零七章.痛宰地產商

第二百零七章.痛宰地產商,到網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