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章 雲龍際會 第六十三節 疾風勁草(3)

那位主動請纓,願率百數嘍羅,親赴明朝大軍內部的人,竟是楊祿首領。

楊祿還有個兄弟名叫楊奇,兄弟倆一塊投奔顏思齊時,因武藝出色,待屬下親如手足,陣前殺敵也十分賣力氣,難能可貴的是,這兄弟倆還能經營一手出色的生意。所以被顏思齊提拔作了山寨首領。

他們兄弟倆屬于有勇有謀的人。

楊奇見兄長表了態,也表示願意跟隨兄弟,同為山寨效力。

鄭一官十分高興,尋思︰由他們兄弟合力出戰,這場戰斗已經小勝了四成。

打仗首先拼的是兵力,其次拼的是將領,再後面拼的就是智謀。

其實,這三個條件都屬于次生品,最重要的戰斗力,拼的還是老大。說白了,拼的還是老大的眼光和能力。

項羽力拔山兮氣概士,為何就拼不過流氓皇帝劉邦?

諸葛亮料敵如神,為何就扶不起蜀漢皇帝阿斗?

曾國藩被奉為文武全才的楷模,為何就挽救不了大清的氣數?

因為,項羽是英雄,而劉邦是奸雄,英雄有底線有堅持,奸雄卻只有唯一的堅持︰當皇帝。阿斗其實能夠在皇宮玩上一陣子開開心,就十分滿足了。而諸葛亮六伐中原損耗了蜀國多少兵力財力?料敵如神並不等于料己如神,失街亭,斬馬謖,魏延謀反,豈不同是諸葛亮在自己一方的失誤?

同屬一個時代的慈禧太後和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分別處于東西兩方的大國統治者,都是女人,為什麼一個在全世界建立了日不落帝國,一個卻任人欺負,割地求和,賣國求榮?

起決定性能力的包括很多內容,比如胸襟、氣量、眼光、魄力、魅力、能力、控制力、執行力等等諸多因素。

無論是民心民力所向,還是戰將如雲,智囊成堆,雙方決斗的實力,歸根結底,還在于起決策的老大身上。有句話叫作︰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行還是不行,用還是不用,戰還是降,都要通過主帥來施行。而執行老大分發的任務,都要經過老大的篩選和遴選。

所以,交戰雙方拼的是老大。(寫到這里,靈感噴發,仔細想想這段話有偏離主題的嫌疑,可它確實作者讀史的感悟閃現,一忍再忍,終于還是發了出來。)

對于楊祿楊奇兄弟倆,鄭一官十分明白,他們屬于將領中的極品,智勇全才,萬里挑一。派他們去詐降,再也合適不過。而派楊天生去,恐怕只會得罪人而非拉攏人了。

這就是老大的作用︰火車跑得快,還得車頭帶。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陳衷紀見此二人自告奮勇,也欣喜萬分,當即征求鄭一官的同意,額外賞給兄弟二人紋銀一萬兩。他們二人謝過,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這時,其他首領都感覺到壓力和眼紅來,可是事情已經成了定局,再想爭功邀賞,已經為時晚矣。

李旦呆在自己的位置上,一直沉默不語。

鄭一官問他為什麼不說話,他才站起來,對著鄭一官抱抱拳,算作施禮,然後和眾首領也抱了抱拳︰「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眾人本來以為,事情已經圓滿結束,只等兩軍開戰之時殺個痛快。這時,他冒出一句話,貌似這些條件都不是重要條件,就問他到底是什麼原因。

他說︰「我們把明朝那幫子人想得太過于簡單了。我們去詐降,他們就會輕易相信?而且不偏不奇,正好處于兩軍交戰之際?他們難道不會起疑心?」

「如何將楊家兩個兄弟,順利打入明軍大營,這才是我們要費盡心機討借的東風!」

眾人听了,覺得李旦所言確實不虛,大家都皺起眉頭,陷入深思。

直到天色將黑,眾人也沒有想出個所以然來。

第二天繼續努力……

第三天……

第四天,眾人都有些失望的時候,嘍羅來報,寨外有人求見,自稱是鄭一官的舊人,老相識。為山寨帶來莫大的喜訊。

鄭一官及眾首領都感納悶。

「難道是明朝也派人前來,到山寨詐降不成?」楊天生猛不丁冒出這句話,眾首領樂得差點沒把早上吃的飯噴出來。

人家80萬大軍戰你一千嘍羅,吐口吐沫就能把你們淹死,還用使這處于敗勢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的計謀?這話也就是楊天生這樣沒腦子的人才能說出來。可大軍壓鏡的局勢下,沒人敢于笑出聲來。

楊天生還以為自己的話引起了大家的沉思,繼續說︰「要不然,為什麼接二連三有人甘願到山寨來落草為寇?」

陳衷紀咳嗽一聲,打斷楊天生的話︰「寇和官其實也就一字之差,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們還沒有開戰,更沒有落敗,怎麼能叫寇呢?既然有人冒天下之大不為韙,甘願到山寨來指點迷津,為何不敢見一見呢?」

鄭一官听到這里,命嘍羅快請那人進來。不一會兒,嘍羅引著一名老年軍人,閃進大廳。來人身著破舊的明朝士兵衣服,身體佝僂,臉上刀傷縱橫,走起路來,一步三顫,一陣大風就能吹倒的樣子。

眾首領看了,甩過臉去,心想︰怎麼來了一個糟老頭?混飯吃的吧。

鄭一官見了,卻大喜過望,急忙起身,離開帥案,三步並作兩步,篤篤篤篤地穿過大廳,來到廳前,攙扶起那個老軍人,臉上笑成一朵花︰「您老怎麼也模到這里來了?快快請……快快請……」

「有勞小兄弟了!」老軍人爽聲大笑︰「我這個老不死的,又來了,歡迎還是不歡迎啊?」

「老先生說的哪里話,我們請還請不來啊!」鄭一官在前面為他帶路,直攙到自己的帥案旁邊,有人為他添加了一個座位。

老軍人並不敢坐,看看大廳一眾人才,微微一笑︰「想必大家也得到了消息?」

這人是誰呢?鄭一官為什麼對他這麼客氣?顏梁是鄭一官的救命恩人,他來到山寨,都沒得到這樣的禮遇。可見這名老軍人,在鄭一官心目中,地位十分崇高。

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在老軍人身上。老軍人說︰「我也是才得到的消息。那余咨皋要征南安鎮守營的士兵,巢平琉球島。我心中一直掛念鄭一官兄弟,這才連夜趕來。」

原來,鄭一官和顏思齊、李旦等人救出鐵籠中的父親,引起了泉州地震。眾人皆知,鄭一官天降奇兵,在知府葉繼善鼻子底下,搶走了父親。一時間,街頭巷尾無不議論紛紛。消息傳到南安鎮守營,也就是鄭一官原來的地盤,老軍棍當然得到了消息。

他知道,鄭一官被荷蘭海盜擄去,不但沒有死掉,還得到了高人相助,發了一筆大財。如今回到泉州,把父親救了回去。後來,就是听到明廷要派大軍巢滅琉球海盜的消息。

「我有一計,可助一官小兄弟旗開得勝,必定將明朝大軍滅于旦夕之間。」老軍棍站在帥案前,突然像年輕了三十歲,老臉上的溝壑不復再現,代之以容光煥發。

「還請老先生教我滅敵之計啊!」鄭一官扶著老人︰「我們正在為這事愁腸百結著吶。」

「呵呵。知道對方想什麼,你就應該知道自己去做什麼。」老軍棍笑呵呵地說。

「請老先生明說!」鄭一官急不可奈。

「明廷認為你們是海盜,是自己的大敵,才派兵來剿滅你們。你們何不將計就計,順竿子爬上去,給他們造成一種假像,你們確實是不折不扣的海盜,再反戈一擊呢?」

陳衷紀听了,知道老軍棍的意思是自己所想一樣,便說︰「我們也正有此意。準備派人去詐降,然後反戈一擊。但是,卻為合理的、不使對方起疑心的詐降,想破了腦袋也沒個頭緒。還請老先生不吝賜教!」

「這個嘛,其實也容易!」老軍棍仍然談笑若定︰「古有苦肉計,今天再使一出苦肉計,又有何不可?」

「這個……」李旦想了想說︰「恐怕他們也會識破這個計謀啊。我們兵力本來就少得可憐,萬萬不能再使兄弟們遭受不測之禍事了啊!」

「誰說要你們遭受禍事?這其實是件大大的好事」

老軍棍又說︰「用兵之精髓在于變。永遠處于變化之中,才能使敵方模不到真實情況,才能使自己永遠處于主動、處于先機。也只有變才能使劣勢頹勢化成優勢強勢。」

「變化之勢在于巧裝自己,迷惑敵軍。既然對方鐵定認為山寨屬于海盜,為何偏偏堅持經商的唯一門路呢?為何不借海盜到泉州大劫一票,給他們心目中的錯覺卯上鐵釘呢?」

鄭一官听到里,搖搖頭,笑了笑,想把話題岔開︰「老先生遠道而來,還是稍稍休息下吧!」

「小兄弟暫時不要焦急,再听我一句。」

「搶也有真搶和假搶之說;你們派人去假搶,百姓並不受損。可明朝官府一定認為,你們屬于真搶。這樣,他們才更有蕩平你們的借口。而你們,既然假搶,就要假到底,假裝沒能跑掉,被他們擒獲,然後使出千人見萬人喜的物事來,還怕他們不把你們收編?」

這千人見萬人喜,其實就是錢。老軍人的意思很簡單,派人假搶,再假裝被俘,用錢買通主要將領,再假降到明廷,這樣不是就順利地達到了目的?

然後,老軍棍又為眾人分析,詐降的時間不能過長,時間久了容易被人識破。多則七天,少則三日,雙方必要造成一種開戰的勢氣︰這可由詐降的首領,假裝與山寨決裂,要帶兵反攻山寨。山寨假裝敗上一陣,詐降的首領借機鼓動余咨皋舉全力剿平山寨,此後,則此計大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