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40章大摩神力

迎親使團返回巴陵,陸淵先是下旨嘉獎了使團眾人,各自升官加爵,賞賜不等。

隨後便親自召見了此次使團主使,前去迎親的禮部侍郎文淵。

「愛卿此次前往雪原,一路風霜,看著都憔悴了許多啊。」

宮內一處書房內,陸淵看著自己面前,正襟危坐的大臣,不由笑了笑。

「為大王效命,不敢言苦。」文淵正色說道。

陸淵點了點頭,也沒在這茬揪著,而是問道︰「此次前往雪原,文卿觀雪原諸多部族,以為如何?」

這次前往雪原迎親,迎接靈女歸國,自然是重中之重,為第一要務。

可除了迎親之外,使團趁機刺探雪原蕃人底細,查看對方虛實,也是此行要務。

其實以前時候,皇城外司也派了不少探子,前往雪原刺探虛實。

可一來雪原與楚國之間,隔著諸多天險,常人很難通過,交通信息傳遞不便。

二來雪原諸部,部族結居,彼此都熟識,幾乎沒有外來人。

派出去的探子,想要滲透進雪原部落,難度不是一點半點。

三來雪原廣闊,各個部族之間,相距數千上萬里,也只是等閑。

探子想要前往一個部落,路上的時間就要一年半載,效率實在太低。

種種原因下來,以前皇城外司除了在如今已成為河谷郡的河谷地區,派了不少探子外,更深處的雪原主地,試探了一二之後,便沒繼續深入了。

原因無他。

想對雪原進行滲透,成本實在太大,效率實在太低,風險實在太多了。

而且投入如此之多,最後獲得的消息,也因為血緣那數十萬里的面積,傳回來後,往往也距離第一時間過去了數月半載,早已沒了任何價值。

與其死磕雪原,還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周國的河隴二郡。

這里才是如今蕃人與周國的風暴中心,而且各部蕃人也不斷匯聚此地,整個雪原發生了什麼事情,在這里探查一下,便可收獲大量有用信息。

不論是成本、時間、還是效率,都遠比傻乎乎的派人深入滲透雪原要好。

只是這麼一來,方便是方便了,但在戰場之上,所能收獲的消息也殘缺不全。

難以對于雪原蕃人部落,有更深入的了解。

因此作為主使的文淵,這次不僅要接回靈女,還要在迎親的時候,趁機觀察雪原情報,為楚國補足最後殘缺的一塊雪原拼圖。

雪原關乎楚國未來一段時間的戰略,更是楚國用來制衡周國的一大助力,半點也疏忽不得。

所以接回靈女之後,陸淵就召見了文淵,向他詢問此行詳細。

「稟大王。」

文淵向陸淵行了一禮,然後方才說道︰「此次前往雪原,臣一路行經二萬里,最終抵達雪原一個邊陲部落青木,從此接回了靈女。

這一路走來,雪原之廣闊,令人生出無邊之感。

雪原之荒涼,也令人印象深刻。

此次迎親所在的青木之族,不過一萬人小部而已。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小部落,竟然就擁地三千里,幾乎相當于我大楚一郡之疆域。

可就是擁有這麼龐大的領地,青木部落的萬人依舊過得艱苦,時常食不飽月復,每年都有大量人凍餓而死。

究其緣由,便是因為那三千里雪原,九成以上,皆是寸草不生的凍土。

余下一些區域,雖然有些草場河谷,但也土地貧瘠,難以耕種,更難養活牛羊。

而且這些草場河谷,最多養活千人數千人,相距數百上千里。

一個萬人部落,竟然分成十余部,散在三千里雪原上。

想要集結一次,便須花費月余時間。

凡有向外動作,光是用在趕路上的時間,就需數月。

如此星散,實難成事。

是以,雪原雖廣,但盡是生靈絕域。

蕃部雖多,但如同星灑,分散各地,難以集眾。

以臣觀之,雪原諸部,雖號稱數十萬里山河,可其真正能用上的領土,頂多數萬里罷了。

而且這數萬里之地,也多草原,少河谷,難以養活更多人。

千萬之數,便是其極限了。

甚至因為近些年來,天地大寒,雪原生存之環境,變得愈加之惡劣。

臣問過不少雪原部民。

其等皆說,原先不少可用來放牧的雪原河谷,也因為風雪之故,化為凍土,變得寸草不生,河流結冰,難以為用。

如今雪原上的草原河谷,面積日益縮小,反而雪地日益擴張,漸漸壓縮這些蕃人的生存之地。

那青木部落,鼎盛時號稱萬人。

可等成前往迎親時,細細觀摩,到處探查,發現此部如今也只剩七千人而已。

這消失的三千人,不是死在了周國河隴二郡,便是因為風雪侵襲,凍餓而死。

此時風雪不過數載,青木部便少了三千人。

往後落實持續十幾、數十載,草原河谷日益凋零,此部怕是將從萬人大部,直接跌落成千人小部,甚至就此滅亡,也是正常。

由此觀之,只要天地持續寒冷,雪原諸部,失去了河谷草原,終難逃滅族之禍。」

文淵長長一篇論述說完,最後給雪原蕃人的未來,下了一個判定。

不過判定說完,他臉上卻露出一絲笑意︰「只是雪原蕃人,難逃滅族之禍,但此事對我大楚而言,倒是一件好事。

寒災日益逼迫,那些雪原蕃人的河谷牧場日益縮減,為了求得生存,養活部落,便只能向外遷徙。

如此在寒冷的驅趕之下,哪怕心中再是不願,再是恐懼,其等也不得不連年向外動兵。

只要寒災一日不停,千萬蕃人生計一日不得到解決,那麼周國的河隴蕃亂,就一日不會停歇。

這不是他們殺幾十萬、上百萬蕃人,就能解決的事情。

除非周國能一口氣將上千萬蕃人殺光,或者殺掉大半,只留下雪原能夠供養的人口。

不然只要蕃人一日尚存,各個部族還有多余的、難以養活的人口,那麼就會繼續進攻周國河隴。

是以此戰,絕非數年、十年可決出勝負之戰,而是數十年、上百年的種族生存之戰。

要麼蕃人滅亡,要麼周國覆亡。

否則此戰永無停歇。

而有蕃人拖著周國,我大楚西北疆域,再無憂也。」

說到這里,文淵站起身來,向著陸淵行禮恭賀。

有句話,叫做彼之仇寇,我之英雄。

這話替換一下,彼之災禍,我之幸事,也是道理互通的。

隨著楚國奪佔漢中,周楚之間,已是敵仇。

周國過得不好,楚國自然就好了。

周國被蕃人長久拖住,楚國的漢中自然就安全了。

這是很簡單通俗的道理。

所以哪怕如此想,有些不道德仁義,甚至對周國千萬之民很是殘酷。

但對楚國來說,對陸淵等人來說,不得不說,這其實是一件大好事情。

因此听到文淵的恭祝之後,陸淵臉上也忍不住露出笑容,擺擺手道︰「周乃霸國,疆域萬里,雄兵百萬。以其之底蘊實力,雪原蕃人雖然人多勢眾,但能否拖住周國,還很難說。

我等可以利用那些蕃人,但不可依賴,打鐵還需自身硬。

只要楚國強大,周人就算傾力來攻,又何足道哉?」

文淵很懂人情世故,聞言拜服道︰「陛下聖明,臣受教。」

陸淵見此,不由哈哈大笑,心情舒暢。

……

通過文淵,得知了蕃人虛實之後,陸淵對于雪原方面,再無任何疑慮,放下了心來。

這些年的寒災,對于雪原的影響威脅,比他原想的還要嚴重。

原本陸淵只以為,寒災也只是讓雪原的冬天,變得更長了一些而已。

可如今看來。

不僅是冬天變長,更是牧場河谷的縮小,生存之地的破壞。

在寒災的侵蝕之下,雪原蕃人已經沒有了退路。

他們唯一的生路,就是趕在雪原徹底變成凍土之前,擊敗周國,奪下河隴這麼一塊生存之地。

不,河隴之地,也並不是徹底安穩了。

隨著北地三州三域化為冰雪之地,天地四極失衡,處在西極的雍州之地,日後也將地震不斷,山川斷裂,峽谷遍地,再也不適合生存。

所以哪怕拿下了河隴,等地震到來,那些蕃人想要活命,還得繼續向東遷徙,一直遷徙到周國的河南南陽二郡,原本的中州故土,這才能徹底安穩。

只不過這個遷徙過程,時間可能會很長。

要等北極寒土降臨,南極毒火爆發,南北失衡之後,再影響到東西兩極。

等地動到來,估計是百余年後,甚至兩百年後的事情了。

因此對于蕃人來說,拿下河隴二地,還是能過個百余年安穩日子的。

只是這百余年的安穩日子,期間可能會伴隨著許多天災,並且河隴二地也會越來越貧瘠,產出越來越少,變得難以生存罷了。

「就是不知道這件事情,那些蕃人清不清楚?」

陸淵抱著這個想法,不由去問靈女。

原先他心里其實有很多疑問,尤其是關于上古年間的隱秘,想要得到解答。

可限于某種顧忌,同樣也是各個仙門敝帚自珍,很多關鍵的信息,根本就不可能告陸淵。

因此哪怕他心中再多疑慮,也難以得到解惑。

雪原蕃人的大摩教傳承上古,傳說中更是與華光帝爭過人皇之位,可謂來歷非凡。

或許通過對方,能了解些上古隱秘。

不過等去詢問靈女之後,結果讓他頗為失望。

「大摩教千年之前,曾爆發過一場內亂。

那時有逆賊爭奪靈主之位,使教中兩主並立,並各自擁護了一位靈女,互稱正統,彼此都有雪原諸多部族支持。

彼時雪域兩分,河谷不統,相互攻殺,仇怨難解。

最終廝殺數百年,先代聖靈主和靈女,終于討平了逆賊,撫平教亂。

可數百年的戰亂,雪原凋敝,諸部殘破,也導致教中諸多典籍秘法丟失。

對于上古之事,只留下一些詩歌壁畫,作為歌謠傳了下來。

大王所問之北冥幽都,妾並未听聞過,不知此事何物?」

香榻之上,面對陸淵的詢問,靈女眼露好奇。

「原來是這般,看來大摩教傳承少了許多啊。」

陸淵听後,不由搖頭嘆了口氣,然後低頭俯瞰,瞧那風情,感受著溫香暖玉,心下火熱,笑道︰「此事無關緊要,隨性一問而已,愛妃不知道就算了。

相比于此,我們還是來探討一下,靈性雙修之道吧。

孤可是想早點與愛妃,誕下一位靈子呢!」

說罷,陸淵就俯身下去,房內響起一陣嬌呼。

不得不說。

大摩教的靈女,給了陸淵不少驚喜。

大摩教的靈女作為蕃人信仰象征,修行的功法有些奇特,叫做《摩靈借命修性秘法》。

簡單點說,就是雪原的大摩教內,供奉著一尊大摩神像。

而這尊大魔神像,經過千萬年信徒的信仰供奉,漸漸誕生了一絲靈性,也可稱之為神性,大致相當于信仰成神,只不過這個神沒有任何意識,只是一個無規則概念。

當然,所謂的無規則概念神,其實也有極大弊端。

本質不過一團能量,還被束縛在了神像之中,只要不靠近,根本毫無威脅。

大摩教便利用這點,歷代挑選出合格的靈主靈女,令他們得到大摩神的承認,符合神像的規則。

然後得到承認的靈主靈女,便可得到一點神像靈性,與自身性命本根相融。

之後靠著融合了靈性的性命本根,靈主靈女便可從大摩神像之內,借出里面儲存了無數年的神力,用以淬煉自身,修行強大。

因為大摩神像的神力,幾乎等于神的性命。

所以此步又稱為借命。

等借出了神力之後,靈主靈女借助神力,便可壯大自身的性命本根,進而實現身魂超月兌,打破先天桎梏,邁入天人宗師之境。

達成此境之後,便可借助天地之力,反哺自身性命本根,在醞釀本根之內的那點靈性,壯大體內的神力。

此即為修性。

到了這一步,《摩靈借命修性秘法》便算修成了。

後面等靈主靈女到了天人大限,便會返回大摩神像之前,將自身修煉了一生,已經壯大了無數的靈性神力,再度返還給神像。

如此便達成了一個循環。

神像付出一點靈性神力,幫助靈主靈女突破超月兌,等靈主靈女死亡之後,再將自己壯大的靈性神力返還給神像。

這麼一輪下來,既保證了大摩教傳承有序,每代都能有兩位先天。同樣也保證了神像的維持壯大,不至于力量衰竭而滅亡。

神像與大摩教之間,便形成了互利共存的寄生關系,就是不知道誰寄生誰了。

或許說兩者互相寄生也行。

不過不管怎麼樣,通過靈性取得了大摩神神力的靈女,從本質上來說,也確實如陸淵此前所想的,乃是真正的神女。

這點從對方體內散發著的,那種有別于武道、仙道的聖潔純淨之力,便能看出其中差別了。

這是仙武兩道之外,屬于另一個體系的力量。

也就是神道。

所謂的靈女靈主,更像是修行借神之力,承載神力的容器。

也就是那位大摩神神像,沒有意識。

不然憑借著那道借來的靈性神力,對方直接就可以在兩者身上降臨附身,徹底佔有對方的一切。

故而把他們當成神靈分身,也未嘗不可。

一位有著神之軀的靈女、神女。

一想到這個,陸淵怎麼可能不興奮?

所以等接回了靈女,並將其冊封為靈妃,接入宮中之後。

知曉了對方本質,他便徹底沉迷了。

一年十余天,都住在了靈妃宮中,每日恩寵不斷。

這種行徑,讓好不容易通過外出旅游,才心情好受些的藍彩兒,頓時又炸了。

連宮中過年,全家聚會時,都沒給陸淵好臉色。

不過對此,陸淵除了對自家王後多說些好話之外,依舊還是我行我素,繼續抱著靈妃不放。

好吧。

某種意義上講,拋開帝王身份,他確實有些渣。

只是陸淵心中也自有想法。

他流連于靈女,除了確實沉迷對方的高冷神性之外,更多的也是為了仙途大道。

嗯,就是仙途大道。

雖然有些扯澹,但是在明了了大摩神本質之後,陸淵便從此神身上,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從未有人開采過的寶藏。

那就是千萬年來,無數帶靈主靈女,前僕後繼,注入進神像之內的神力。

大摩神的傳說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上古時期,華光帝時代。

那時距今有多少年?

具體時間,隨著歲月流逝,後人很難理清楚。

但大概時間,還是能夠有預估的。

也就是上古初始距今,大概有十萬年了。

現在大摩教的靈主靈女,因為神力的緣故,壽命比一般的武道宗師要長,與仙道類似,都能活兩百載。

這還是如今天地靈氣沉寂的緣故。

那尊大魔神像也受到影響,為了保存神力,一身神力大多陷入了沉寂,很少有著借出。

如果放到上古年代,那些靈主靈女,活的時間還更長。

甚至直接修成堪比仙道人仙、地仙的神靈,也不奇怪。

十萬年積累,這尊神像儲存了多少神力,簡直難以計數!

哪怕拋棄上古那些借了神力,直接破界飛升的領主靈女,就說從千年前,大摩教內亂之後,丟了北冥幽都傳承,失了飛升門路的時候開始。

千年時間,也有五代靈主靈女,將自己的一身神力返還給了神像。

僅此一點,便是一個不菲的神力數目。

若是能將這些神力,從神像中取出,並且加以利用的話。

那麼除了天地靈氣之外,陸淵將又多了一個能量來源,多出一條退路選擇。

因此為了開啟這條寶礦,哪怕此時還未到手,他自然也要多了解一下所謂的神力,好為日後圖謀神像做準備。

而這了解的渠道,自然是通過靈女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