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39章戰後交易

「此次與周國議和,我等兩家共同商定,兩國疆域以如今各自所據為準。

即漢中郡此處,大王所佔據的南鄭、西鄉、南江、白石四府,襄陽郡西城、房陵、歸寧三府,以及朝廷佔據的荊門、竟陵、京山三府,皆割讓于我。

此後兩國以如今府縣為疆界,各自罷兵休戰,握手言和。」

九月初十這天,楊景親自從襄陽那邊趕來,傳來了這個消息。

陸淵听完,心中也是松了口氣。

北伐以來,打了這麼久,從弘道七年十二月初,一直到如今弘道八年九月初,差不多九個月的時間,此時總算可以歇一歇了。

因此他听完這消息後,忙問道︰「那周人何時退兵?」

在南鄭城外,賀拔勝可是還領著三十萬大軍,一直盯著這座郡城呢!

對方不退走,哪怕如今已經議和了,陸淵心中也不踏實。

楊景道︰「如今周國朝廷的旨意,應當已經傳到了賀拔勝那處,他只要接到了令旨,想來用不多久,應該就會退兵了。畢竟周人要防備的,可不僅僅是我們。」

說到此,他意有所指的說道︰「北邊的魏國,同樣也不安分。」

陸淵聞言,心中一動,暗想難不成朝廷在周國北邊的魏國,還有其它布置動作。

這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畢竟越國立國已經有兩百年了,如果算上臨海的那些世家,他們傳承更是千年之久。

千年時間,這些世家在整個九州,或者說附近幾州之地,經營出根深蒂固的關系網,並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此時或許就是越國朝堂,發動了些在魏國的關系,令其在周國北部動兵,逼周人妥協退讓。

心中這般想著,陸淵也不急了,點了點頭道︰「那便再等一等吧。」

周人並沒有讓他等多久。

在楊景抵達的第三天,原本一直圍著南鄭城的周人,便開始撤軍拔營,解了城圍。

同時周人還派來使者,告知兩國議和退軍之事。

對此,自然沒什麼好說的。

陸淵也無意再和那些周人糾纏,畢竟如今北伐都結束了,他在和他們打下去,就變成長沙以一國之力,獨抗整個周國了。

這種蠢事,他當然不會去做。

因此對于使者提出的,撤離不要派兵追擊的事情,陸淵欣然同意。

不過此事好說,使者在提完這個條件之後,又說起一事,令陸淵有些微怔︰「賀拔勝要見我?」

眼前的周國使者點頭道︰「是的,大王,賀拔大將軍想見您一面,商談些事情。」

陸淵沉吟,然後問道︰「何時見,何處見,如何見。」

使者道︰「城外有一處黃石亭,臨江而建,側有青山,風景秀麗,便在那處相見。見面時間便在明日,就賀拔將軍與大王兩人。」

听到這些見面細節,陸淵神色略有些變化,心中思慮良久,還是點頭道︰「可以,明日我來赴會。」

單獨面對賀拔勝一人,他並不畏懼。

而且對方臨走之前,還特地相邀見面,陸淵可不認為對方是英雄惜英雄,與自己一戰之後,有了欽佩之意,想要結交。

更大的可能,還是對方有著某種目的,或者對方代表著周國有著某種目的,想要和自己談一談。

如今北伐已經結束,陸淵與周國之間,最根本的矛盾已經消解。

而漢中郡這邊的領土,很快也會置換出去,到那時,和周國沖突到最前線的,就變成了。

陸淵與周國唯一的矛盾,估計也就只剩下了還佔據了的,襄陽郡西三府了。

但這點小矛盾,相比起越國、濟慧和喬康全他們,根本就是小巫見大巫,次要中的次要,當不得主要矛盾。

因此這般一來,他和周國之間,便有了再度合作的基礎。

因此對于和賀拔勝見一面,並非是什麼壞事。

「那下官便回去通告賀拔大將軍,明日在黃石亭恭候大王了。」

下方那使者听到陸淵同意,臉上露出一絲喜色,連忙應了一句︰「諸事已畢,下官便不多留了。」

然後便躬身行禮,退了出去。

等周人使者離去之後,楊景也趕了過來︰「周人退兵了?」

陸淵點頭︰「是,賀拔勝派人來知會,讓我遵守議和盟約,不要追擊他的歸師之軍。」

嗯,對于賀拔勝要求見面的事情,他並沒和楊景說。

畢竟兩人會面,商談的事情,很大可能是針對越國。

這種事情,能跟楊景這位越國的武宣侯說嗎?

因此不清楚此事的楊景,在听了周人的要求後,道︰「歸師勿遏,兵法常理。而且有議和盟約在,我等確實不能擅自挑釁,攻打對方。」

陸淵道︰「我自是知曉這個道理的。因此對于對方請求,已經答應。」

「大王思慮深遠,外臣自然是清楚的。」

楊景笑了一聲,然後轉移話題,提起另一事道︰「如今周人已經議和,西川郡也已收回,北伐之戰,至此落幕。關于對濟慧聖僧和喬家主的封賞,朝廷應該也很快就有音訊了。

到時要不了兩月,這二位便要在西川建國,正式登基為王了。」

陸淵聞言,心頭一動,問道︰「這二位封國何地,朝廷可有計議?」

楊景捋了捋胡須道︰「具體詳細,大致是喬家主以巫山府、臨江府、渝中府、劍閣府、南充府五府,建國漢中。

濟慧聖僧以安岳府、通川府、成都府、盤石府、玄武府五府,建國西川。」

听到漢中、西川這兩個國名,陸淵心中瞬間了然,這是濟慧和喬康全之間,對于如何瓜分西川,有了商議。

喬康全以為國名,又統治著巫山府、臨江府、渝中府,這暗示已經很明顯了。

和陸淵交換領土,朝廷屬意的人選,就是這位與朝廷更加親切,與那些臨海世家多有聯姻的喬家。

讓喬康全佔據人口較多的漢中南三府,不僅能讓親近朝廷的一方勢力更為雄厚。而且喬家原本就在邊郡,子弟多有從軍的,也算能征善戰了。

尤其佔據漢中郡之地,足可謂朝廷拱為北疆,抵御周人。

嗯,從另一方面,對方佔據了漢中郡,那麼同樣也可以沿著漢水,順流而下,直擊陸淵的西城、房陵、歸寧三府。

總之,朝廷的這番安排,足可謂苦心積慮了。

而大半好處都給喬康全了,作為補償,所以原本作為郡治的成都府,以及較為富庶的成都周邊四府,則給了濟慧聖僧作為封國。

有一座郡城在手,足可安撫對方了。

不愧是浸婬政治的世家,朝廷端水的功夫,就是厲害。

不過對于這些,陸淵也沒多大意見。

如今漢中郡南三府,人都被他搬走了三分之一,剩下一些加起來,頂多也就剩個十萬戶,五十余萬人。

這點人口,喬康全建立的漢中國,就算算上西川兩府,估模著也就八十萬人左右。

以八十萬人,對方想養兵的話,兩三萬就是極限了。

甚至如果考慮到輕薄徭役、休養生息的話,這點戶口,養一萬人才是合理的。

所以不管對方怎麼休養生息,或者窮兵黷武,除了喬康全這位先天宗師外,這個新生的漢中國對陸淵來說,基本毫無威脅。

朝廷再怎麼算計,再怎麼經營謀劃,面對巨大的實力鴻溝,依舊沒多大用處。

因此對于楊景透露的這個口風,陸淵只是笑笑,送上祝賀︰「濟慧聖僧和喬家主能夠順利建國,我長沙國再多二位友鄰,真是可喜之事。待這二位國主建國之日,我定前使者前來參禮。」

楊景見陸淵沒反對這個安排,心中也是松了口氣,跟著笑道︰「那便正好。這二國建國,朝廷方面我便是使者,到時正好與長沙國使者為伴。」

陸淵笑意盈盈︰「那到時便要拜托武宣侯,照顧一下彼國使者了。」

楊景道︰「好說好說。」

而後,兩人又扯了些有的沒的,楊景達成了目的,也就識趣離去了。

……

到了第二日,經過昨日撤軍,城外的周人已經少了三分之一,剩下一些,頂多三五日,也將陸續撤走。

因此陸淵除了安排人監視周人撤軍之外,便隱匿行蹤,沒驚動任何人,巧然出了城。

黃石亭。

當陸淵檢查完四周,確認附近沒人埋伏,抵達此處時,庭內已經有人在等候了。

賀拔勝一身紅衣,坐在亭內。

此時庭中正生著火爐,一壺清茶放在爐上烹著,澹澹幽香就傳了出來。

「長沙王,茶已烹好,還請就座。」

賀拔勝看到陸淵,嘴角含笑,伸手指了指對面的位置,然後就開始倒起了茶。

等為兩人各自倒好茶後,他放下滾燙的茶壺,笑著介紹道︰「這是我周國朔方郡特產的青原茶,滋味濃深,有著一股大漠粗豪之意,就如我輩武人。飲之如飲人生,本將最是喜愛。」

說著,賀拔勝就拿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神色沉迷。

陸淵瞥了眼眼前茶杯,生性謹慎的他,半點去動的意思都沒有。

當今世界,各種奇毒,數不勝數。

尤其他的那位王後,更是出自五毒教,那是玩毒的行家。

在和藍彩兒關系搞好之後,陸淵就曾詢問對方,是否有什麼毒藥,能針對先天宗師的?

答桉自然是有的。

雖然先天宗師渾然一體,真氣流轉之下,自有百毒不侵之效。

但各種奇毒雖然傷不到先天宗師性命,但短暫時間之內,令先天宗師狀態大減,甚至無法動用真氣,還是能夠做到的。

反正五毒教那邊,是有這種奇毒的。

而對于這種奇毒的效用,墳前小樹都長成大樹的武陽侯李軌,是最有發言權的。

因此當初听聞有這種奇毒之後,陸淵對于各種詭異毒物,便生出了防備之心。

雖然眼前賀拔勝看著滿臉笑容,態度和善。

但陸淵才不會被這種表面現象迷惑。

他可是殺了對方兩位柱國,佔據周國七府之地的人。

自己令周人損失如此之大,你要說周人心頭不恨,那才見了鬼了。

有合作基礎是有合作基礎,但在合作基礎之外,有著刻骨仇恨也是不影響的。

反正陸淵可以確定,若有機會的話,周國絕不介意除掉自己,為先前一切仇恨來一次清算。

因此別人可以不在乎自己性命,但背負著諸多仇人的陸淵,可不能不謹慎。

故而他沒去理什麼青原茶,見賀拔勝喝完茶了,就直接開口問道︰「這次賀拔將軍邀本王前來,若有事情,還請直說吧。我等交情平平,本王沒有太多精力,與將軍在此閑談。」

「大王何必如此著急呢?」

賀拔勝听陸淵這般這不客氣的話,不由搖了搖頭,但對方都如此說了,他也不好再拖下去,因此道︰「此次我等兩國交兵,大王兩次奇襲,連敗我國。

如今更是佔據我襄陽、漢中兩郡七府,其中更有南鄭這種郡城在,可謂收獲頗豐。

然則收獲雖大,但據本將所致,長沙國內,先天宗師一流的人物,貴國只有大王與大王那位尚未結婚的王後吧?」

听到這話,陸淵皺了皺眉︰「是又如何?縱然只有兩位先天,但以我長沙國之力,同樣可以守住這七府之地。」

賀拔勝笑了笑︰「大王莫要誆我。據我所知,大王已與喬康全的漢中國有著協議,將以漢中之地,與其置換西川之土。

所以大王說是長沙國守這七府之地,實則不過守襄陽郡三府罷了。」

見賀拔勝一句話,就戳破了自己和喬康全等人的密約,陸淵不由心頭暗驚。

關于領土置換的事情,雖然在聯軍高層,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但在高層之下,可沒誰知曉。

此時賀拔勝竟然能夠聞听此事,甚至連越國朝廷剛剛決定給喬康全的國號都知曉了,對方對于越國高層的滲透,真是令人心驚。

不過雖然有些驚訝,但陸淵又與越國朝堂割裂了,對方哪怕被滲透成了篩子,也與他無關。

因此這時平靜道︰「是又如何?賀拔將軍既然已經知曉我與漢中國的領土置換之事,那麼就應該清楚,以我之力,守御襄陽郡三府,遠比此前更加輕松。」

賀拔勝笑道︰「本將當然知道此事。而此時之所以提起,其實也是有一樁買賣,想與大王做。」

說到這,這位賀拔將軍頓了頓,然後目光灼灼的盯著陸淵,語氣熱切道︰「既然大王能與喬康全置換領土,那此時我等兩國以罷兵休戰,再非敵國。

又如何不能與我國交換領土呢?

鄙國願意襄陽府之地,交換大王南鄭府。用襄陽城交換南鄭城,以郡城換郡城,大王以為如何?」

「用襄陽城交換南鄭城?」陸淵听到這個條件,神色不由動容。

「不錯,就是襄陽城交換南鄭城。」

賀拔勝點頭道︰「大王既然已經決定放棄漢中郡之土,那麼以南鄭城和喬康全交換,對方也不過以西川郡以破敗荒廢之府,換取大王南鄭富庶之地。

可南鄭乃漢中首府,戶口十萬,天下雄城。

以此地換取一邊遠小府,這樁買賣,不論怎麼看,都是虧本的。

可如果與南鄭城交換襄陽城,襄陽同樣也是天下名城,論起富庶,更勝南鄭。

以此交換,大王絕對不虧。

更為難得的是,若有了襄陽城作為依托,那麼大王在襄陽佔據的房陵、歸寧、西城三府,也就有了屏蔽依靠。

屆時以襄陽城為核心,足可牢牢佔據襄陽郡四府之地了。

有此好處,豈不比大王用南鄭府,換西川一個破敗窮府好嗎?

此次我國誠意而來,所以開出此等條件,大王可願交換?」

說完了這些好處條件,賀拔勝便不再繼續,而是目光灼灼的看著陸淵,等待對方的回復。

被他目光盯著,陸淵心緒一時也不由亂飛。

周國想用襄陽府,來換自己的南鄭府。

這麼個事情,說真的,他此前是真的沒有想過,來的時候也沒準備。

故而此時听聞,是真的有些心亂。

但仔細想想,卻越想越覺得其中大有好處。

賀拔勝說的不錯,自己用南鄭府跟喬康全換取西川的地盤,最多換到一個窮困邊府,極度吃虧。

可如果跟周國換了襄陽府,那麼不僅手中依舊掌握著一座郡城。同時在襄陽郡的地盤,也不再像先前那般,如同浮萍,沒有依靠。

有著襄陽城在,只需要在城中屯住十萬大軍,再以一位先天宗師統領,那麼縱然越國出動兩位先天宗師,以二十萬兵馬來攻,也別想拿下此城。

而同樣的事情,如果只有襄陽郡西三府之地,是根本做不到的。

也唯有依靠襄陽這種天下雄城,才能達成此事。

有了襄陽城,自己在襄陽郡的三府、不,是四府之地,瞬時就能穩固下來。

甚至以襄陽郡的富庶戶口,自己在人口方面,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可能還會增多一些。

不論怎麼看,這都是好處多多。

唯一有問題的,也就是喬康全會因此,錯失一座郡城了。

對方漢中王的名號,也會因為沒了南鄭城,從而暗然失色,變得名不副實。

所以對方知曉此事後,絕對會對陸淵大有意見。

但……

他有意見,關我什麼事?

本就是朝廷用來牽制自己,甚至背刺自己的家伙,給他臉了,喊他一聲大王。

不給他臉,又是個什麼東西?

陸淵才不可能為了這種家伙,放棄自己已經到手的利益。

因此仔細思考之後,確認自己在這項交易中,並不會有什麼損失,反而大賺。

對于賀拔勝的提議,他臉上露出燦爛笑容,欣然道︰「貴國既有如此誠意,那本王自沒有推拒之理。兩城交換之事,我答應了。」

賀拔勝听到這,臉上笑意更盛了。

如此,周、長沙兩國置換領土之事,便就定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