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7章 覆試

太平坊在皇城西南,乃達官顯貴們雲集的地方,王的新宅就在此處。

王乃庶子出身,舊宅在長安城最南的安樂坊,屬于窮地方。這新宅則是剛落成,金碧輝煌,連水井的欄桿都用寶鈿所制。

值得一提的是,宅中有一座「自雨亭」,是他請西域拂菻國的工匠建造,他每走進去坐下,亭檐上就會有水瀑流下,哪怕是炎炎夏日,亭中依舊清涼如秋。

王還在家宅旁邊建了使院,他身兼二十職,每日持公文請他批閱者絡繹不絕。

這日,他卻無心這些公務。

「右相說他入宮去平息事態,這事態反而越鬧越大了?」

裴冕上前小聲提醒道︰「恐怕是右相太低估了薛白。」

王此前對薛白關注不多,不由疑惑,問道︰「一豎子,有這般大的能量?」

「豎子背後還有主使。李適之自請貶謫外放,右相的雷霆手段使不出來;長安城內所謂‘春闈五子’聲勢愈造愈大;杜甫接連作名篇以表野有遺賢;鄭虔奏請覆試……這一切的背後,皆出于薛白與幕後之人謀劃。」

「何以見得?」

「昨日豐味樓大堂上掛了一幅畫,引不少人圍觀。我亦帶畫師去臨摹了一幅,請王公過目,落款者名為韓愈。」

王看著裴冕緩緩展開一幅卷軸,待見到那唯妙唯肖的紫袍官員,他目光一凝,臉色復雜起來。

總算是知道為何右相入宮之後事態反而不可收拾了。

他背過身去,揮了揮手,示意將畫收起來。

「此畫對右相的嘲諷著實太過分了。」裴冕道︰「他們根本就是故意的,既提高了聲望,又挑明了與右相之間的私怨,如此一來,右相要出手對付他都束手束腳。」

王回過身來,一臉嚴肅,道︰「是右相怕草野之士妄言,才讓我主持科考落黜他們。如今鬧成這樣,後果卻要我來承擔不成?」

裴冕懂他的意思。

王沒有李林甫那麼嫉賢妒能,對這些事不太感興趣,近來正忙著為聖人上貢,不想沾染是非。

「王公,不如這樣吧?」裴冕低聲道︰「只消把那所謂的‘春闈五子’給……」

他伸手在空中 了一下。

王眯著眼看著,搖了搖頭。

「沒人會懷疑是我們做的。」裴冕道︰「只會認為是右相所為。」

「為這種事惹一身麻煩,不值當。」

今科雖是王負責對試,只要聖人知他是奉李林甫之命行事,即便真查出舞弊而覆試了,他雖有損失卻傷不到根本。

反倒若是動手殺人,被查出來,卻會與李林甫反目、惹聖人忌憚……

裴冕見王神色,當即明白過來,右相一系這是打算暫時妥協了。

該除掉的麻煩楊釗已經除掉了,誰中進士反而沒那麼重要。

天寶二載也曾覆試過,傷不到相府根基,但若與薛白斗下去,事鬧得太大,反而會讓聖人覺得這個宰相不好用了。

「阿郎,右相府使人來了,召你與裴御史過去……」

~~

李林甫放下手中的畫卷,臉色難看至極。

但越是這個時候,他越得冷靜下來。

得揣摩聖人是怎麼想的,聖人看到這幅畫,會有些不高興,但若貴妃說喜歡呢?

若興沖沖告到宮城,之後場面不難想到的……

「豎子猖狂,敢使人畫朕打骨牌?!」

「聖人息怒,小子無狀,因哥奴為我侍牌,太過得意,遂與畫師說夢到與神仙打骨牌讓他畫。」

「原來如此,不知道的誰能看出這是聖人?還當是神仙呢。」

「嗯,這般一看,此畫竟,將朕與貴妃畫得很有氣韻……」

李林甫微微一嘆,心知到時只會鬧得人盡皆知,朝野取笑。

再一想,他知薛白就是故意激怒他。

眼下所有士人都在看熱鬧,不論他怎麼回應,事情只會越鬧越大,萬一壓不住而讓聖人覺得麻煩了……後果就不堪設想。

相比聖人的心情而言,科舉名額反倒是小事。

平息了怒火,他目光看向畫卷最後的那枚落款,喃喃念叨。

「韓愈?」

追查良久,薛白幕後之人終于開始浮出水面了。但為何冥思苦想,始終未能回憶起朝堂上有過這樣一個人物?

許久,王與裴冕到了。

李林甫先問裴冕,道︰「豐味樓掛的那幅畫,你如何看?」

「右相,下官見了真是怒不可遏,薛白欺人太甚!」

「無妨。」李林甫帶著些豁達的笑意道,「本相問你,對落款之人如何看?」

裴冕沉吟道︰「想必薛白所為皆出自韓愈指點,無怪乎能寫出那般詩詞。僅看那幅畫,此人書畫技藝高超,畫景肆意揮灑,畫人細膩精巧,且畫風一脈相承,可見工筆深厚。書法亦是了得,雖不如張旭、顏真卿,亦可謂大家。」

說著,猶豫了一下,他繼續道︰「此人出手,一幅畫仿佛戲謔之作,對右相名聲卻十分有礙,心機深沉啊。」

「本相不在意這些虛名,要找出他來。」

「怪的是,如此人物,為何籍籍無名?還有一個細節,他沒有印章,該是化名。」

「你查。」

「喏。」

李林甫愈想愈忌憚,心中主意愈定,開口向王吩咐起來。

「草地里的雜草都已經除了,眼下狂生們鬧得厲害。在他們揭破泄題之事前,允了覆試。」

「右相?」

「我意已決。」

當日王正是預料到這情形,故而堅決不放元結等人,要借李適之桉立威。此時堆了滿月復怨氣,卻無話可說,只好恭敬應下。

正此時,有吏員匆匆趕來,稟道︰「阿郎,舉子們聚集起來了,怕是要鬧事了!」

~~

「春闈五子來了!」

國子監,眾舉子們轉頭看去,果然見五名男子走出太學館。

當中一人卻不是元結,而是更年輕的薛白。

「諸君肅靜,听我等一言。我等既求覆試,可聖人若問原由,諸君能回答嗎?」

「科舉不公,布衣無一人及第!」

「這不是理由,朝廷要看的是證據。」薛白朗聲道︰「我老師顏公乃長安縣尉,今已找到宮闈泄題的證據。今日便要呈與御史台,請諸君隨我等前往,一睹朝廷查清真相的過程,堂堂正正要求覆試!」

他是第一次當眾主持此事,卻是甫一開口就給出了解決辦法。

少了幾分熱血,多了幾分沉穩。

對于眾舉子們而言,卻是鬧了許多日之後,終于看到了勝利的曙光,紛紛振奮,揚臂歡呼。

「後面的听到了嗎?有證據了,覆試!覆試!」

「已查到證據,覆試在望!」

「我等不必鬧事,往御史台一睹結果即可!」

「……」

春闈五子維持著秩序,領著舉子們往皇城而去。

一路上,他們高唱著杜甫的新詩。

這詩杜甫早已醞釀了不少句子,原本打算及第之後述志。經此一事,氣憤之下寫成了一首長詩,起名為《奉呈聖人二十二韻》。

「紈褲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聖人試靜听,賤子請具陳。」

「……」

詩聲瑯瑯,飽含著眾人的憤慨與不滿。

他們很多人其實知道自己根本就不能及第,畢竟兩三千考生僅有數十名額。但他們要讓自己寒窗苦讀的心血得到最起碼的尊重。

從務本坊往西,行到寬闊的朱雀大街,引得無數長安百姓圍觀。

于是舉子與百姓混在一起沿朱雀大街向北,如海潮翻涌,緩緩涌到了皇城正南面的朱雀門。

城門巍峨,禁衛執戟來攔。

「退!」

「退!爾等要造反不成?!」

春闈五子並肩而出。

薛白道︰「我等乃國子監生徒、各州縣鄉貢,此來非為鬧事。」

元結擲地有聲,道︰「為申張國法而來!」

「退!」

「我們是讀書人,不是亂民。」

「退!」

「若將軍不肯讓我們進,那我們就在這等一個結果。」

禁衛如木頭一般執戟,只管不讓人群進皇城。

薛白等人也不急,只等著。

太陽躲進雲朵中又出來,朱雀門前人越聚越多。

身穿麻衣的舉子們像是一片片的雪花涌來,堆如積雪。看熱鬧的百姓像沙,聚集著,漸有浩瀚之勢。

杜五郎一開始很得意,偶然間回頭掃了一眼,卻被這場面嚇到了,于是過去悄悄拉過薛白,小聲滴咕起來。

「我們會不會鬧得太大了,不好收場?」

「鬧得越大,越不好收場的人是哥奴。」

杜五郎依舊不解,問道︰「這般簡單,真能讓哥奴服軟嗎?」

「難道他驅使金吾衛打殺我們嗎?」

「啊?」

薛白眼神篤定,拍了拍杜五郎的肩。

此時,有一隊官員驅馬趕來,為首者身穿深紅官袍、神情深沉,正是王。

「為何聚于此地?!」

王勒住韁繩,環顧著一眾舉子,喝道︰「何人帶頭鬧事?!」

「我等非為鬧事。」元結昂然應道,「為大唐選才之大事而來。」

說話間,王的護衛們已拔出刀來,指向五人。

五人卻都毫無懼色,連杜五郎也保持住了氣勢。

他們彼此心里都很清楚,事情已到了可以妥協的時候。

妥協是權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但愈是到了妥協之時,王的臉色反而愈發嚴肅,擺出凝重而嚴正之態。

「胡鬧!文章越不如人,鬧的越厲害,爾等配為天子門生嗎?!」

薛白嘴唇微揚,笑了笑。

雖沒有做到最好,比如斗倒李林甫,但能爭取到覆試已經很好了。

在皇帝、宰相這種有著生殺予奪之權的人手底下過招,冒著隨時可能被他們生吞活剝的風險,好不容易有了結果。

也只是一場覆試而已,它本就是應該的,甚至不需要求覆試才是應該的。

無論如何,成了……

忽然,有馬蹄聲疾馳而來,一聲清朗的叱喝聲在城門前響徹。

「王!敢欺我大唐英才耶?!」

馳騁而來的年輕人鮮衣怒馬,身後是清一色的膘騎衛士,威武不凡,光彩照人。

「廣平王至!」

驀地一聲喊,朱雀門前的舉子們都顯出喜色來。

「廣平王來為我們主持公道了!」

「……」

歡呼聲一片,薛白轉頭看去,眼神卻是冷澹下來。

王臉色亦是陰晴不定,隱隱泛出些戾色,暗惱還不如方才直接答應請奏聖人覆試。此時東宮派皇孫來爭這個威望,讓或不讓都讓人為難。

「吁!」

李俶馬術高超,徑直奔到城門前才翻身下馬,三兩步上前,站到了春闈五子身前,攤開手,將他們護在身後,獨擋王。

他作為聖人最喜愛的孫子,素以「器宇不凡,度量弘深,寬而能斷」著稱,這一幕英姿勃發,愈發得眾舉子之心。

面對王這個長安人人怖懼之人,李俶亦威風凜凜,道︰「見了本王,還不下馬?!」

王此時才下了馬,執禮相見。

「今科春闈,由你負責對試,然也?」

「是。」

「制科無一人中榜,布衣無一人中榜,然也?」

「下官審查名次,只看文章,不看其它。」

「好!」李俶提高音量,喝道︰「那本王再問你,可有人泄題?!」

「……」

薛白听著,心知東宮已經預料到自己的謀劃了,這本就是陽謀,很容易推測。

此時顏真卿已經在御史台準備提出證據,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東宮要搶威望更是陽謀,只能讓。

需要防的,卻是另一樁事……

~~

「阿郎!」

堂上一陣聲響,是趕來報信的蒼璧撞到了屏風。

「東宮出手了!皇孫廣平王出面,為舉子爭取覆試,現在朱雀門前已經聚滿了人,消息只怕馬上要傳到大明宮!」

李林甫先是一喜,轉念一想卻是一驚,其後臉色復雜而沉郁起來。

「可惡。」

他站起身,將胡凳推倒。

「世人皆罵我欺辱太子,卻有誰人知他奸險無比?我不曾傷他分毫,他卻處處收攏人心!」

蒼璧慌忙跪倒,知道阿郎這次又氣大了。

「彭!」

有瓷器被推倒在地,李林甫已失態了。

「怪我以韋堅桉大興冤獄?是他黨羽越查越多!越查越多!只有聖人懂我,這些年來,到底是誰在欺辱誰?!」

蒼璧不想听,這些話卻紛紛涌入他耳中,讓他不想听也還是听懂了。

阿郎斗不過東宮,這次怕是又輸了……

~~

「誰敢來攔?!」

朱雀門前,隨著李俶一聲大吼,禁衛們只得讓開,任這位年輕的廣平王與舉子們進入皇城。

王默然退到一邊。

這一退,覆試塵埃落定。

繼天寶二載的「拽白狀元」之後,天寶六載的「野無遺賢」再次成了笑柄,但既然能稱「再次」終究算不上大事。

留給眾人談論的則是春闈五子被李適之牽連入獄、出獄後繼續為舉子倡議,還有廣平王憤而出面,這些,必將成就他們的聲望。

只論聲望,薛白知道他們還是收獲很大,雖然被東宮分潤走了一部分。

元結卻是忽然拉了他一下。

兩人避到一邊。

「皇孫此時出面,于舉子們恐怕不是好事。」

「嗯。」

「我們怎麼做?」

薛白向城門的方向掃了一眼,低聲道︰「既然東宮出面了,做事做全,可把韋堅桉一並了結了。」

今天也是寫9千多字,確實是超出負荷了~~求月票,求訂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