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7章 邊軍履歷

右驍衛衙署後方的校場上,田神功、田神玉兄弟二人正坐在檐下,看著積雪發呆。

這是他們練箭的間隙。

「我咋覺得我們在這十六衛中出不了頭呢。」田神玉開口道︰「這長安城是論資排輩的地方,哪有我們鄉下人冒頭的機會?」

田神功道︰「那你說咋辦?」

「到邊軍去!」田神玉目露向往,連聲音都大了許多,道︰「邊軍才是出人頭地的地方,我听說藩鎮的軍餉高三倍都不止,打契丹人一次都是幾萬的俘虜,將士們自己賣了換錢,好不快活?!」

田神功搖了搖頭,道︰「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沒什麼好的。」

「哥。」

「二郎啊,娘臨走前要我顧好你。」田神功道︰「到邊軍去拿性命換前程,你要有個好歹,我到下面見了娘,咋說?」

田神玉大咧咧道︰「以我們兄弟倆的能耐,能出啥子好歹?」

田神功不應,悶聲悶氣的。

田神玉又捅了他一下,道︰「那天,西郊別業那倆,隴右老兵吧?你看他們過的,各娶兩個婆娘,還有婢女,那麼大屋子住著。但論本事,他們比得了咱兄弟嗎?」

「本事再大,還不是撂了?」

「我是說,我們到邊軍去,才能干番大事。」田神玉道︰「我作夢都想到邊軍去,都說邊軍才是長征健兒,長安禁衛都是樣子貨。」

田神功反手便給了弟弟腦門上一巴掌,道︰「我只想把俸祿攢下來給你說門親事,什麼健兒不健兒的我不管。」

「哥,你看你那出息。」

說話間,有人沖這邊喊道︰「田神功,有人找!」

田神功轉頭看去,有些迷茫地撓頭自語道︰「誰能找我?我在長安一個認識的也沒有。」

兄弟二人拿起弓箭,往校場邊走去,便見到一個少年郎君帶著婢女站在轅門處。

「我咋覺得他怪面熟的?」田神玉滴咕道。

「右相府的人。」田神功小聲道︰「莫不是相府的公子。」

「哦,想起來了。」

待兄弟二人近前,薛白便拿出右相府的信物,笑問道︰「壯士可還記得我?」

「記得,記得。」田神功連忙笑道︰「當不得郎君稱壯士。」

「郎君可還記得我?」田神玉道︰「我趕馬差點便追上了那馬車,哦,我是我哥的弟弟,神玉,田神玉,郎君叫我田二就行。」

這一說薛白便想起來了,道︰「如此說來,當日擒賊,若非你們兄弟,還真拿不到那賊人。可得了封賞?」

「哪有什麼封賞?」田神玉嘴快,已抱怨了出來。

田神功連忙笑道︰「都是為朝廷辦事,該的,該的。」

薛白知道,李林甫做事是這樣的,至少他這些時日來就沒見李林甫賞過誰,吉溫也好、楊釗也罷,做不好便動輒挨罵,做得好了卻也沒甚好處。

他有心為田家兄弟在右相府討要封賞,此時卻耐著性子先不多說,以免萬一辦不妥,反教人失望。

此時薛白便只說借調田家兄弟辦些事,田家兄弟很是熱忱,樂呵呵地應了。

「好咧,能隨郎君辦事,萬一是個機會呢?」

「不是機會也成。」田神功連忙圓場,道︰「長長見識也好。」

~~

「那日我們拿到的那隴右老兵名叫姜卯,他還有個兄弟叫姜亥,想必就是駕車逃的那個。兄弟倆都是開元二十六年隴右募兵,天寶元年回的長安。我查了他們的兵冊,查到幾個與他們同一年回長安的隴右老兵,請你們隨我一道前去拜訪。」

「好咧。」

其後兩日,薛白便帶著田氏兄弟去走訪了一些長安城中的隴右老兵,卻是一無所獲。

唯一的收獲是,他在李林甫面前為田氏兄弟請了功勞,分別給他們在右驍衛討了個隊正、副隊正並一些賞錢。

理由是,倘若真找到了姜亥,或是太子蓄養的隴右兵士,還需要這樣有真本事的人來擒拿。

薛白用的卻是個笨辦法,每天就是翻姜卯、姜亥在隴右軍中所登記的一切卷宗。

吉溫對這辦法不屑一顧,薛白卻認為刑訊得到的有可能是假消息,卷宗之間的蛛絲馬跡卻是抹不掉。

「……」

「我們今日拜坊的這人名叫郭伯達,人稱郭大,隴右臨桃軍,刀盾手。看起來與姜卯毫無接觸,但在開元二十六年、二十七年、二十九年都與姜卯、姜亥兄弟參加過同一場戰事,且在同一年回鄉,他們有可能認識。」

馬蹄噠噠,走過長安城的街道,最後在長安縣南邊的豐安坊停下來。

薛白依照兵冊上的地址找人問了,叩響了郭伯達家的門環。

好一會兒,門被打開來,卻是一個七八歲的女孩帶著個五六歲的男孩站在那,抬著頭問道︰「你們找誰?」

「郭大在嗎?」

「阿爺!」小女孩回過頭,大喊了一聲。

又等了一會,有中年漢子柱著柺杖,一瘸一拐地從後院走了出來,看向薛白,問道︰「郎君何事?」

薛白當即顯出個笑容來,道︰「我叫薛白,想打听些隴右軍中舊事,不知是否方便?」

郭伯達愣了一下,指了指大堂,道︰「里面坐吧……你們,去給客人倒杯水來。」

「不必客氣。」

薛白拿出個酒囊,遞給郭伯達。

郭伯達聞了聞,「 」地一聲,笑道︰「葡萄酒,郎君有心了。」

他的一雙兒女已捧著碗出來,他們便在桌上擺上了碗,斟上酒。

田神功兄弟咧嘴笑了笑,也不客氣,端起來便喝。

薛白倒是不喝,因為酒量不好。皎奴更是不會喝這種平民人家的東西,冷著臉站在他身後。

「小郎君想打听什麼?問吧。」郭伯達一碗酒下肚,拍了拍膝蓋,道︰「隴右就那點打打殺殺的破事。」

「不知你可識得姜卯、姜亥兄弟?」

「不認得。」郭伯達搖了搖頭。

薛白道︰「他們是河源軍,駐地在鄯州城西一百二十里。」

郭伯達道︰「我是臨桃軍,駐地就在鄯州城。」

「我查了你們的履歷,開元二十六年,你們曾在青海西遇敵。」

「開元二十六年。」郭伯達輕聲念叨著,點點頭,昂然道︰「那年,吐蕃大舉入寇,我們隨崔節帥自涼州南深入吐蕃界二千余里,與賊相遇,大破之,斬首二千余級!那是我從軍的第一場大戰,兩顆人頭……得了兩顆賊頭。」

「好漢子!」

田神玉不禁舉起碗,敬了郭伯達一杯。

薛白道︰「同樣是這一年三月,姜卯、姜亥兄弟在鄯州都督杜希望麾下,隨杜希望穿過祁連山孔道,攻陷了祁連山南的吐蕃新城。」

「這一戰我亦去了,當時我隨王將軍繞過祁連山支援杜都督!」郭伯達拍了拍胸膛,道︰「這般說來,我很有可能見過你說的姜氏兄弟。」

「同年七月,杜希望奪吐蕃河橋、築鹽泉城,蕃軍三萬人來攻,王忠嗣率部沖鋒,所向披靡,殺數百人,蕃軍震動,杜希望趁機發動總攻,蕃軍大敗。這一戰,他們在,你也在。」

「姓姜?」

郭伯達目露回憶之色,一時卻還是想不起來。

薛白道︰「開元二十七年,吐蕃進攻白水軍和安人軍,臨桃軍、河源軍皆出兵支援,大敗吐蕃。」

「那一戰人太多了,想不起來我見過河源軍的姜氏兄弟。」

「開元二十九年,石堡城一戰?」

這一戰,薛白能找到的履歷也很少,只知道當時的主帥是蓋嘉運,而郭伯達所在的臨桃軍沒有及時趕到,石堡城失守。

郭伯達搖了搖頭,語氣有些低落下來,道︰「那一戰太亂了,不記得了。」

他不太愛提石堡城一戰。

薛白也不勉強,問道︰「那到了天寶元年,河源軍使王難得一槍挑落吐蕃贊普之子于陣前。」

「見了!」

一提到這一戰,郭伯達振奮不已, 地將手中酒碗放下,酒灑了滿身都是。

「這一戰我親眼所見,吐蕃贊普之子自恃勇健,騎高頭大馬,出列叫戰。王將軍迎戰而出,騎白馬,持長槍,突到近前,一槍便將敵將挑落馬下,好不威風!」

田氏兄弟听了,不由悠然神往,酒也忘了喝。

薛白道︰「姜氏兄弟就是在那一年隨王將軍回長安獻俘。」

「我也是那年腿上受了傷,返回長安……啊。」

郭伯達忽然想起了姜卯、姜亥是誰。

他瞪大了眼,喃喃道︰「河源軍王將軍麾下,姜氏兄弟?」

薛白問道︰「想起來了?」

郭伯達道︰「一說隨王將軍回長安獻俘我便想起來了,我見過那兄弟二人!他們長得都高大健碩,哥哥是用箭的好手,臉上有麻子,手長過膝。弟弟是刀盾手,嘴唇被 過一刀,看起來一直在咧嘴笑,對吧?我說呢,我一直以為他們姓王。」

「該是他們。」

「我看郎君不是凡人,打听他們,可是想招攬他們?」

薛白點了點頭。

郭伯達大喜,道︰「這長安官場勢利,不看本事,只看門路。郎君能賞識我們隴右軍漢,我也跟著覺得有光彩。」

薛白道︰「只是听過他們大名,知他們戰功,卻不知去哪找他們。」

「他們是軍中人人敬佩的 卒,我結交不上,但我的隊頭老武與他們交情不錯。」

「敢問這老武在何處?」

「在金吾衛當差,任巡街使哩……」

~~

薛白出了郭伯達宅子,抬起頭,看著天空。

「娘的,邊軍才出人物。」田神玉出來,忍不住感慨道︰「長征健兒是真能殺敵的漢子,嘖嘖,帳里攢那許多頭顱。」

「是啊。」

薛白應了,嘆息一聲,吐出一口白氣。

他這一查,只翻了幾個隴右軍的小卒,已翻出那一場場戰,翻出了杜希望、王忠嗣、王難得等將領。

若要再繼續查下去,還得牽扯多少人?

他不知道。

但大唐的權爭與傾軋早就開始了,不為他而改變。

「走吧,找老武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