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黑鐵紀69年6月23日凌晨。

數千人離開破舊的窩棚,扶老攜幼朝山腳下走去,沒有人大聲說話,一股神聖的氣氛籠罩著磨盤城。

一座土丘上,就是火燒楚二娘的地方,燃起一堆新的篝火,在漆黑的曠野中熊熊燃燒。

張義佇立在火邊,望著變化多端的火焰發呆,他保持著這個姿勢,站了很久。

阿奴和月芽兒蹲在地上,拿木柴往火里放,不時的抬頭去看義哥。火光映紅了他俊朗的臉龐,小麥色的肌膚說明他也是在風雨中奔波的人。

最初她們是害怕義哥的,他是磨盤城的大軍師,手掌生殺大權的主子。那時她們甚至不知道義哥長什麼樣子,從來不敢正眼去看他。現在,義哥是她們心中的神,相貌都烙刻在心底。

望了望東方,阿奴小聲提醒一句。

「天要亮了,義哥。」

站點︰塔^讀小說,歡迎下載-^

張義轉過身,遙望東方的地平線,太陽還沒露頭,天空的雲被染紅一片,從橘黃、玫瑰色過渡到淺灰色。

漸漸的,耀眼的光芒刺入雲團,如一把拂曉神劍懸于天際。廢土大地被晨輝罩上一層色彩,金、紅、橙和紫,斑駁陸離。廣袤的原野、起伏的荒山、受到污染的河流,此刻看上去順眼許多。

再轉身,張義就看到靜悄悄站立的男女老少們,幾千人,目光一眨不眨的望著他。

張義的臉上露出笑容,人們跟著大笑,場面頓時熱鬧起來。

後方傳來吆喝聲,人群自動向兩邊分開。李拐子一拐一拐的走來,牛牛跟在他的身後,手里牽著一頭身披彩帶的大黃牛。

張平安拿一條鞭子,輕輕的抽打牛。這是一種流傳在磨盤城的古老儀式,叫「打春牛」,祈求田地的豐收。往年執鞭者都是李拐子,這是特殊榮耀,今年他把鞭子送到張平安的手上。

私下里,李拐子不顧年齡大小,和張義一樣喊張平安「叔叔」。

李拐子來到山丘上,歡喜的握握張義的手,就面向田地,三跪九叩。

人們或抱拳,或合掌,或磕頭,祈禱天地神靈的保佑。

這一刻張義心潮起伏,眼中含淚,望著連成一片的土地,原有的一千畝,加上新開墾的六百畝,總共一千六百畝田地,承載了磨盤城上萬人的生計。

他也想跪在地上,感謝天地、祖先和辛勤付出的人們。但他沒有跪,怕人們誤會,一心把希望全部寄托于神靈。張義信仰的是天道,而不是神靈。

牛牛和張平安歡天喜地的一牽一打,把大黃牛拉到田地里,黃牛也應景的「哞哞」叫幾聲,出發前它吃了黑麥草、花生藤和一顆白菜。

阿奴和月芽兒背著柳條筐,李拐子抓出一把玉米種子,引導張義播種,深度要達到5厘米。

張義跪在地上,小心翼翼的播下第一粒種子,雙手把土壤覆蓋在小坑上。他強忍著淚水,祈求小小的種子結出豐碩的玉米。

李拐子揮揮手,上千人井然有序的分散開,行走在連成一片的田地中,認認真真播下寶貴的種子。

「照咱這個細致的干法,義哥,今年畝產最少在八百斤!」李拐子湊到張義耳旁說道。

張義腦子里迅速計算,1600畝乘以800斤,就是128萬斤糧食。加上下一茬冬小麥的收獲,那磨盤城的每個人,都能分配到200多斤糧食。配上土豆、紅薯和蔬菜,就能實現溫飽水平!

前提是,要能合理分配才行。

其中六成的糧食要被曹將軍收走,拿去換鐵換馬、釀酒喂豬羊。窮苦人手中的三成糧食,最後也不一定能保住,說不準就會被惡人們搜刮許多。

曹將軍等人必須死。

這和個人恩怨沒有關系,這是血淋淋的階級斗爭,極少數剝削者至死都會守護他們的利益,就像惡狗護食。

而他們,從來不會踏入田地一步,從來不會正眼看「賤民」一眼,他們理所當然的享受著富貴,並認為這是上天所賜。

張義必會擊碎這一個荒謬的現實。

……

一群頭綁紅巾的漢子敲響腰鼓,另有幾十人手持長竿,上面掛著一條草扎的長龍。

人們呼喊著、扭動著長龍,在田埂上奔行,所到之處歡聲一片。這也是古代流傳下來的農耕習俗,世界毀滅,但刻在人們心底的許多記憶不可磨滅。

張義開心的看著這一幕,忽然就想起周易里的一句話。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

那時看到這句話他還納悶,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龍出現在田地里,和天下文明有什麼關系?

此時此刻他忽然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人們吃飽飯才有文明啊!幾千年前的聖哲言簡意賅,短短幾個字就濃縮了最質樸的道理,讓後人百般揣摩。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