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口增長

慶歷20年,如果從慶歷5年左右,定海軍成立到現在,差不多就有15年的時間,如果從定海軍立國開始,也有差不多10年的時間,十年的時間,對于一直以來平穩發展,並且以工業化為基礎發展的定海軍而言,這個發展的跨度非常的大。

本身,定海軍在立國的時候,就是一個可怕到了極點的經濟體,幾千萬人的定海軍,只有幾百萬人勞動力的定海軍,卻創造了讓北宋都無法的企及的產值,這一點早在定海軍立國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了,可是之後的10年之中,定海軍在獲得了足夠的地盤和人口之下,整個的發展速度更加的可怕。

定海軍已經擁有了蒸汽機,哪怕因為時間的關系,蒸汽機還沒有深入到整個的國家的每一個角落,從這一點上面說,定海軍並不算是完全發展的工業革命。

可是定海軍有趙信的加成,甚至在最近,有內燃機的出現,定海軍的發展速度,制作出原型機是最為困難的,原型機制作之後的改進,反倒是最為容易,毫不客氣的說,短短1年的時間,就已經進行了12次的改動,出現了最少6代的產品,這個內燃機,也伴隨著這麼一步步的改進,變得逐步的強大和實用了起來。

別的不說,奔跑在沈陽,還有整個定海軍的這些機動車,出租車,公交車,這些都在改變著定海軍,更別說因為內燃機出現的小型機械和大型機械,那些不太適合蒸汽機出現的領域,內燃機都非常的適合。

機器才是人類改變地球最為好的工具,工業革命的出現,是動力的革新,而內燃機更是把動力和方便性,都集中了起來,這才造就了更加發達的工業。

如果只是這個,定海軍不過是復制了曾經工業革命時期,英國走過的路,可是不是,定海軍不但有內燃機,蒸汽機這樣的動力設施,更有趙信這麼一個穿越者。

趙信本身,就為定海軍奠定了一個基礎,培養大量的技術工人,並且奠定了一個發展的基礎,大量工程體現,讓定海軍在勞動協作上面,非常的出色,現在動力這個硬件加上之後,對于定海軍的提升是史無前例的,定海軍的發展當然夠快了。

不過,這一切的一切,對于趙信而言,只是一個基本的操作而已,哪怕他不是專業的,這些年通過耳濡目染的,也學到了很多。

在所有提升之中,有一項是最讓趙信感覺到高興的,那就是人口。

21世紀,有一種提法,工業革命分成1.0,2.0,3.0,在1.0時代,先發的是的英國,然後世界各個強國跟進,之後,伴隨著技術的提升,特別是內燃機和電力為主的革命浪潮的出現,德國,美國,後發先至,逐步的崛起,他們締造了2.0的時代。

再然後,二戰之後,工業革命3.0,這時候,世界上唯二的超級大國,就是美國和蘇聯的,英國,德國,這個傳統的工業強國,之所以沒有給恩上來,就是因為人口不足。

美國擁有2.5億人口,蘇聯的總人口也差不多,他們可以開啟工業革命3.0.

可是之後,到了4.0的時代,人口再一次的翻倍,沒有8億以上的人口,根本就無法達到4.0的程度,這也是後世,美國對于中國的敵視,特別是在中國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的時候,這種矛盾就再一次的上升了。

現在的定海軍,連1.0都沒有完成和完善,更遑論2.0,3.0,可是因為這個事情,趙信在回到北宋,第一個重視的就是人口,從北宋瘋狂的獲取人口之後,以獲得一個相當龐大的基數,之後,才是大規模的爆發人口。

中國古代,多子多福的習慣,加上定海軍有意的引導,甚至為了增加生育,不惜放棄紡織業這麼一個賺錢的項目,種種的布置,加上高福利,高獎勵等一系列的措施,終于在平穩的幾年之後,收獲了豐碩的成果,在慶歷20年,定海軍的人口,則攀升到了2.5億。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哪怕定海軍擁有北宋龐大的人口基數,在算上之前,把北宋,遼國,還有周圍日本朝鮮的人口加在一起,也就是勉強突破1.5億的樣子,加上死傷的,等于說,在短短的幾年時間之中,定海軍一共生出了1億人口。

這個提升幅度相當的高,也就是說,10年的時間,幾乎每年都保持了8%左右的人口增長率,這個增長率,放在後世的,那是不可想象的,12年的時間翻一番,人口壓力會非常可怕。

對于定海軍來說,這個增長是合適的,或許未來,當人口膨脹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需要一定程度的控制的人口,土地資源和糧食,不會無限的增長,到了一定程度,會增加到極限,超過了,那就是噩夢,是災難,可是對于定海軍目前來說,這個極限遠沒有到來。

在21世紀,伴隨著荒漠化的,還有對土地不斷的索取,整個中國的耕地總量,是在不斷下降的,可是中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還是可以養活13億,甚至更多的人口。

現在,定海軍控制的土地更大,不說高緯度地區,西伯利亞和外蒙古,超過8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些土地,土地相對貧瘠,耕地面積更是很少,現在以森林和畜牧為主,不作為糧食主要的產出。

可是在原來中國的土地,部分東北,還有外蒙和中亞的土地,這些耕地面積不少,更別說,日本,朝鮮,還有東南亞,這是一個龐大的區域,特別是東南亞,那幾乎都是沃土,耕地面積非常的龐大。

按照歷史上,這個圈子的人口,加起來怕是超過20億,更別說美洲的土地,如果按照的定海軍的平均畝產來計算的話,整個定海軍人口在30億之前,不必擔心人口的問題。

以現在12年翻一番的前提下,從3億到30億,10倍左右,需要50年左右。

50年,在歷史上,這是滄海一粟的,可是在一個人而言,那幾乎是一輩子的,50年之後,在趙信的指導下,定海軍發展成什麼樣子,那就不知道了,可是科技和社會極大發展是必然的,這就存在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之下,生育率是在降低的

這不是現在的認知,而是後世的認知的,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居民掙錢的能力提升的,很自然的,消費層次也提升,連帶的,養一個孩子的成本也在提升,這種情況下,還會不會有人,如同現在這樣,3年生兩個的。

就算不刻意的控制,計劃生育這種的,人們主動就不會生了,可能一個家庭,兩三個就算是正常了,最多四五個,這樣的情況下,生育率會急劇的下將,從8%到5%,到1%,甚至之下。

總之,就算是平穩的發展,50年的時間,也不會發展到30億去,就算是發展到30億的,那麼大不了擴張了,龐大的人口,就是黃種人的底氣的,當他們擴張開來,把整個地球,所有適宜的開發的土地,都給開發出來的,

人口的增長,到最終產生紅利,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跟其他任何一個產品不同,人口的增長,從一個嬰幼兒成長為一個合適,合格的勞動力的,那需要很長的時間。

就算是北宋的勞動力標準,15歲來說,也需要15年,實際上,對于定海軍而言,需要最少20年的時間。

現在,就算是從定海軍剛剛成立,就出生的那一批人,都沒有成長為一個勞動力的標準,更別說其他人了,大部分的定海軍的新增人口,是在定海軍立國之後,才出現的,也就是說,定海軍要享受人口紅利的時間,最少是10年,甚至是15年以後。

可是,現在的定海軍,也遠沒有發展到工業化2.0和3.0的時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面,工業化1.0都有些勉強的前提下,這些人口,只是代表著定海軍未來的底蘊而已。

無論是國家的擴張,還是未來勢力範圍的擴張,人口都是一個繞不開的過程,這才是趙信,從控制了定海軍開始,從來都不遺余力獲得人口的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口,工業就無法發展,甚至將來,越來越龐大工業攀升計劃,沒有足夠的人口作為基礎,只能夠是受到限制,成為鏡中花,水中月。

一切發展還可以,定海軍巨大的生產能力,別說死2.5億,就算是再多幾倍,也足以支撐,而基礎的糧食生產,在足夠的人力和機械的支持之下,更是毫無問題。

如果說,在內燃機完成設計制造之前,定海軍還存在著工業擠佔了太多的人口,農業的人口跟不上,必須要做出取舍和傾斜的問題,可是伴隨著內燃機的研制完成,一切都不成問題了。

從內燃機的出現,拖拉機,收割機等一系列先進機器的誕生,成十倍,甚至百倍的提升了勞動效率,以前,哪怕是有耕牛,甚至是有各種的設備,都很難以開墾和種植的農田,在拖拉機面前,簡直是輕而易舉。

一個並不算太大的拖拉機,在擁有耕犁的前提下,可以達到100個,甚至更多的人,甚至幾十頭,上百頭耕牛所共同達到的效果,在北方,在整個遼國區域之中,都是大片大片的平原,適合大規模的開發和機械化的耕種的前提下的,可能一個人種植百畝,甚至是更多的農田,成為了可能的。

農業上,可以用最少的人口,保證足夠的糧食產量,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業上面,可想而知,在基本生活保障之下,定海軍的發展速度會有多快。

內燃機和各種農業設備的出現,補足了定海軍最後的一個短板,高速發展,甚至有可能步蘇聯後塵的定海軍,徹底的解決了最後的隱患,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都可以得到快速的發展,而此時此刻,整個世界上,沒有任何的一個國家,一個種族,能夠跟中國,跟漢族相提並論,特別是這個關鍵的黃金時期。

在高福利待遇,還有高運轉社會環境,並沒有影響的社會之中的習慣的時候,長時間高生育率,在這個時間節點,會淋灕盡致的展現出來。

人口基數,在這個整個世界,也不超過5億人口,中國就直接佔據一半的前提下,在世界其他各國,各大洲的人口增長,還是會按照以前的速度,甚至因為一些災害性的影響,還會放緩的時候,中國會迎來一個人口的爆發期。

別的不說,這樣的人口增長,持續50年代,在目前的2.5億人口,暴漲到10億的前提下,當中國佔據整個世界的八成,甚至九成的人口的前提下,又擁有向整個世界各地運輸人口的能力的前提下,中國的崛起將會無可阻擋。

不但是技術領先,武器的領先,還有人口的優勢,這樣高密度掩蓋,影響和吸收之下,可能一兩百年之後,其他的人口和種族,只剩下在歷史甚至是神話故事之中,追思過去的能力了,這才是趙信希望看到的,也是他穿越到這個時代的根源。

本身,最初的想法,只是保證北宋的獨立自主,保證北宋不會受到游牧民族的欺負,靖康之辱不會再出現,可是機緣巧合,卡牌系統給力,在加上遇到的一系列的人才,最終造就了定海軍的跨越式發展的,到現在,趙信已經不再追尋低級的目標了,在拿下了遼國的土地,並且實質性的控制了內外蒙古和西伯利亞之後,已經沒有了蒙古崛起的根基了。

就算是有,提前進入到熱武器時代的中國,哪怕是遇到巔峰時期的蒙古也不在話下,更別說現在只是一個雛形,已經被分化瓦解的蒙古,當游牧民族賴以生存的這一片草原,都已經在了中國的控制之下的時候,游牧民族,這個困擾了亞洲很多國家噩夢,將會不復存在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