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一十三章 申請港口

定海軍的運河,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開挖固定,終于到了即將貫通的時候了,這麼一條15公里長的運河,幾乎貫通到了定海軍的大部分地方,在開鑿的時候,動靜也非常的大,不少的市民,曾經在閑暇的時候,過來觀看,看看這個定海軍目前,最龐大的工程,到底是怎麼一個樣子的。

經過了最少5萬人力,動用了000多個大型機械,最少有00多位工程師,全程監控的運河,終于到了結束的時候了,而在此之前,大量造船廠已經完成了奠基的工作,只要把跟運河相連的水道貫通,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在這個時候,定海侯府,突然接到了大量的申請,這些申請無一例外,全部都是申請開鑿港口的。

負責運河方面的幕僚,剛開始沒有在意,可是這樣的申請越來越多,到後來,幾乎超過了100多個申請,幾乎遍布了整個定海軍的方方面面,這下子有些著急了,立刻通報到了趙信這里。

港口,這是定海軍的基礎,定海軍作為海島城市,還是一個作為工業化和外向型經濟為主體的港口城市,港口的存在,對于定海軍來說,是命脈,有時候,趙信寧願少賺一點錢,都會盡可能的給港口的讓路。

在定海軍,在現在,已經擁有的4個港口,特別是前面三個,是定海軍最好的位置,甚至可以說,在後世連雲港,都未必有這些港口這麼好。

不是說,連雲港不好,這個中國後世中部,最重要的一個港口,天然條件得天獨厚,可是他是在岸上的港口,跟海島不同的,在前面三個深水良港,只要有機會,都可以改造成為千萬噸級,甚至是更高的港口,這在目前的這個時代,非常的罕見。

不過這一次,申請港口的,不是海港,而是河海一體化的港口的。

趙信有些哭笑不得,如果說在運河開挖之前,這麼申請,或許他還會考慮,畢竟,這是對定海軍有好處的,現在這麼申請,不是添亂麼?

未來,趙信已經定下來了目標,定海軍必然會走向海洋,而海洋離不開造船業,這種情況之下,在原有的造船業的整合之下的,趙信把這個新開挖的運河,當成了造船中心,不但盡可能的為造船創造條件,並且新建立了15個烘干房,也都平均的分布在運河的兩岸,一旦運河完成修建,這個造船廠就可以全力以赴的造船了。

在這個節骨眼上,為什麼提出了大量的興建河港。

河港跟造船,這或許在某些人的眼里,這是一體的,有河港,有水,才有船,可是在趙信看來,這並不適合融合在一起。

造船需要的是環境,是各種的材料,是方便進入到海洋的便捷,可是河海一體化的港口,他們本身就是跟海洋相連,相當噸位的船只,不用在外面的大港口停泊,可以根據不同的工廠的實際需要,直接把貨物送到各個工廠,以定海軍目前的繁忙程度,到時候,別看這麼寬廣的運河的,肯定都會被擠滿的。

這不符合趙信的計劃,在看完了大部分的要求之後,基本上都是大同小異,趙信果斷的否決了這些要求。

這下子,整個定海軍亂了,申請的工廠更多了,甚至包括了幾個重點的工廠,比如說,鋼鐵廠和水泥廠。

如果說,目前定海軍,還有什麼工廠重要的話,那就是鋼鐵廠和水泥廠,這兩個工廠,幾乎是重要的原材料工廠,不但生產的產品,在北宋銷售廣闊,同樣,也是定海軍發展的重要支柱。

其他的企業,也倒罷了,鋼鐵廠和水泥廠都參與進來了,于情于理,趙信都需要來了解一下,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一通了解之下,趙信知道了原因在哪里了,這還是經濟發展惹的禍。

定海軍目前的發展,是經濟掛帥,而不是政務,或者是什麼詩詞歌賦掛帥,文采再好,發展不了企業,搞活不了經濟,也是白搭,軍隊上面,稍稍純粹一點,可是職務不多,真正的政務上面,都是經濟搞的好,佔據優勢。

這一個理論,在最初的時候,並沒有得到所有人的認可,最初進入到定海軍的管理人才,基本上,都是在大名府招募的秀才,舉人,一個領導,起碼要識字,要看得懂報表,看得懂文件,這樣才能夠領會上層的精神。

秀才也好,舉人也好,這些都是在北宋的人文環境之中成長起來,他們更熟悉北宋的那種環境,對于定海軍的情況非常不適應。

在定海軍發展的初期,毫不客氣的說,趙信有絕對的權威,連基礎的生態和圈子都沒有形成的前提下,又有什麼人能夠對方趙信的身份。

必須要按照這個來,不願意的,那就換人,定海軍大規模的開啟夜校等教育,加大力度的掃盲,再加上一系列的專屬技術人員的崛起,這才度過了最初的階段。

到後來,隨著一個個的人員被換掉,這些領導者和文人,發現是來真格的,他們雖然很不習慣,卻還是遵從了的,這里是軍州,哪怕只有一縣之地,卻也是集權度非常高的軍州,節度使有這巨大的特權。

不過,學習了之後,經濟為上的方法,雖然最開始有些接受不了,卻沒有什麼貓膩。

或許人的匯報,因為各種側重點的不同,最終匯報出來的結果,會略微的有不同,可是報表上面的數字,這真的騙不了人。

你說用春秋筆法,用雲山霧罩,那是在北宋,在定海軍,從一開始,報表和匯總都是確切的數字的,甚至一些數據,還需要交給審計局和稅務局交叉來審核的,在定海軍建設之初,非常的廉潔,數據都非常的準確,那些雲山霧罩的,或者更改數據的,要麼被逐出的定海軍,有一定的經濟錯誤的,甚至還被打入大牢里面。

定海軍的待遇很高,這些工廠的負責人的權利很大,地位也相對較高的,無論是錢,還是權,都不會有人主動放棄這個地位,最終,經過拉鋸之下,還是普及了這個方法。

經濟和效率,成為了定海軍的最重要東西,那些負責人,除了學習從上面發下的一些先進理論,自己也會充實學習,並且研究,怎麼的提升效率。

在最初的時候,運河開挖的時候,都有些爭議,在高層,趙信幾乎是一意孤行的推動了,因為總體的體量不算很大,最起碼對于定海軍來說,幾百萬上千萬的投入,真的不算什麼,趙信對于定海軍的貢獻巨大,他想要,就由著他了。

最初沒有人看出來什麼,只覺得趙信好大喜功,伴隨著運河逐步的延長,一些工廠,多多少少看出來了一點什麼。

這一條河,在定海軍穿行了15公里,在15公里之中,除了少部分,大部分都是在工業區,幾乎出了少數的工廠,其他的工廠,都是在運河很近的位置。

目前工廠的負責人,秀才舉人和其他的一些專屬技術領域的人才各佔一半,他們都是經過了長期的挑選,最終成功留任的,到了定海軍之後,才認識到工業化的好處,也在跟定海軍一起的成長過程之中,學到了很多,如何提升效率,如何降低成本。

工廠需求,不單單是把產品運出去,因為定海軍是一個島嶼的關系,他們的工業原料,還有其他的東西,都是依托著運輸才能夠運過來,沒有這些原材料,工廠就會停工。

雖然說,工廠的生產,有一定的極限,可是足夠的原材料,才能夠支撐工廠運轉。

定海軍,經過了調控,一些重點的企業,他們的原材料是夠的,卻稱不上的足夠,甚至一些時候,海運出現少許的問題,或者是運輸的一些問題,還會出現暫時的缺貨。

這種情況不經常出現,卻會略微的影響效率,這也是所有負責人急需要改革的。

可惜,他們能夠起到的作用有限,在海島之上,最方便的運輸就是海運,雖然現在,定海軍修建了環島鐵路,在一些關鍵性的工廠之中,也設置了鐵路線,工廠生產出來的東西,先是送到了鐵路上面,然後通過鐵路到了港口,然後裝船運出去,物資運過來,也是如此的。

看起來,不錯,在合理的調度之下,他們也很容易的利用這個方便的交通,把定海軍的無數產品運出去,送到了北宋的各個地方,可實際上,一次貨物的運出,就牽扯到了兩次的搬運。

一次搬運,是從的工廠內部,送到火車上,這中間,稍稍遠一點的,還需要先把貨物送到了馬車上,然後用馬車把貨物送到火車上面,這就牽扯的步驟更多了。

就算是送到了火車上面,也不算完,還需要在港口,把他們運送到船上,不說出去之後,單純在定海軍,就要搬運兩次到三次。

定海軍擁有著發達的鐵路和公路系統,無論是用馬車,還是用火車,都相當的方便快捷,在貨場和港口,還有一些幫助搬運的工具,這總是不方便。

之前工廠距離港口較遠,沒有什麼辦法,只能夠依托鐵路,他們調整的方法,就是盡可能的讓自己的貨物和原材料能夠提前到達,這需要對港口和鐵路進行協調,減少其中的消耗。

這本來就是負責人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當然了協調生產也重要,可是他們會留給負責生產的副手,他們外連的更多一點。

如果說,沒有這個運河的話,這樣的事情,會一直持續下去,可是多了這麼一個運河,就不一樣。

這個運河作為趙信督辦的,整個定海軍最重要的運河,深入到定海軍的內部,一部分的工廠,就在運河之上,一些稍稍遠一點的,也只是一兩公里,這個距離,是可以接受。

很多負責人,稍稍考慮,就想到了一種可能,直接裝船,不經過鐵路的轉運的,這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

這個想法,最初是一個曾經在港口區工作的提出來的,他通過計算了從工廠到鐵路,通過鐵路轉運,再通過火車卸載下來,並且裝船,他保守估計,如果直接裝船運走的,可以節約天的時間。

兩天,或許在時間效率並不高的地方,這並不是一個很大的數字的,有時候,官員們去的休息,去會友,就會浪費一兩天的時間,甚至更多。

可是對于的定海軍,已經實行了流水線的方式,幾乎在流水線上面的每一個步驟,都要精確到秒,甚至是更低的時間來說,天就很多了。

少了這麼兩天的時間,會讓貨物更快的送出去,會讓原材料更快的抵達,在相同的時間之中,可以積累更多的原材料,只要調整開工時間,就可以做到更有效率的生產。

現在的定海軍,是買方市場,基本上,無論生產出多少的東西,都可以通過強大的銷售團隊給賣出去,這種情況之下,生產的效率高低,直接代表著經濟效益。

這種效益,在別的地方不重要,在定海軍,就非常重要了,對于這些負責人來說,這個數據,就是升級的基礎。

在定海軍,對于官職進行了細分,沒有了傳統的北宋的官職,雖然說,幕僚和各廳局,都帶著職務,可是更多的,是趙信從後世帶來的諸多標準,這個標準,細化了很多的東西,讓官員們的升級之路,變得有些漫長。

以目前運河的開鑿寬度,只要在距離他們工廠最近的地方,開鑿出一個專屬的河港,就可以通過河港,直接裝運上船,然後節約其中1次,到次的裝運過程,這就是大大節約,可以增加工廠的效率。

一個人發現了這個問題,他當然很想保守這個秘密,讓這個秘密,變成他一個人的秘密。

可惜,這是興辦港口的,這不是一個小事,哪怕是河港,這也不是一兩個人能夠決定的,伴隨著消息的走漏,越來越多的人都知道了,一個人能夠看到好處,其他人也同樣能夠看到,這就成為了人盡皆知的秘密了,並且,形成了一個潮流,所有人都知道了,都想要開啟專屬港口。(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