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五十一章 定海河

丁海軍在趙信來之前,只是一個海邊荒僻的小島,如果不是趙信到來關系,這里會永遠的窮困下去。

不是趙信高估自己的能力,目前的北宋,輝煌和發達的,永遠只有運河為核心的系統,甚至說,只有以北宋四京為中心少部分的區域,可以被稱之為京畿的核心區域。

江南的崛起,江寧府為核心的一片區域,也很繁華,可是在北宋眾多名臣還沒有南下的時代,江南的發展相對比較緩慢。

沒錯,變法派跟保守派的爭奪,讓眾多的名臣被貶謫南下,這些名臣,創造了不一樣的江南,無論是王安石的蟄伏江寧府多年,還是蘇軾的蘇堤,東坡肉,這些歷史名臣,被中樞逐出,卻在江南扎根的,他們的努力,讓江南開始進入到了高速發展的時期。

在此之前,發展相對比較緩慢,連風調雨順,作為整個北宋糧食生產的支柱的江岸,尚且如此,更別說海邊的一個島嶼,在北宋的交通環境下,距離岸邊幾十里,本就是一個問題。

台風形成的區域,多在維度5度到20度之間,超過了20度,雖然有,卻很少,這主要跟台風形成的機理有關系,水下50米,海水的溫度達不到26度,就不具備台風形成特點,北方溫度急劇下降的,也就失去了這麼一個根基。

可是這個時代,並不是21世紀的,船只是可以抵擋強大的台風的,這個時代中國式帆船,別說是中心最大風力12級以上的台風,那是萬噸級巨輪,都沒辦法穿越的強風,就算是六七級以上的風,都容易引發問題。

丁海軍,處于中國的北方,沒有任何遮擋,不說常年大風,大部分的時間都有相當大的風,如果不是沒有辦法,這些漁民,也不會選擇在這里生活,在趙信抵達丁海軍的時候,丁海軍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死在海上。

大海是富饒的,可是對于沒有工具漁民而言,那是可怕的,中國北宋,造船業已經興盛到了一個巔峰,北宋的造船業,擁有整個世界最巔峰的造船業的,北宋的船,廣泛的航行在整個亞洲,甚至包括了非洲北部的海域。

可是對于最底層的漁民而言,船,永遠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對象。

在造船廠里,要興建一艘普通船,哪怕只是一艘200石的河船,需要資金,可能會超過150貫,以北宋的購買力,這個相當于十幾頭牛,十幾畝良田的價格,這不是普通漁民能夠給的起的。

北宋,造船業興旺發達,無論是發達的河運,還是來自海商的龐大的訂單,讓江南的造船廠賺的是飄滿缽滿,根本就不會考慮到漁民的需求。

實際上,橫跨整個世界,也就是在20世紀的後期,伴隨著遠洋航運的逐步沒落,海洋捕撈的逐步興起,這才催生了一大批高檔漁船。

再此之前,整個世界的造船發展史上面,漁船都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更別說,跟商人相比,漁民們只能夠掙扎在貧困線上。

不靠譜的船,帶來的肯定是危險性加大還有捕撈的效率,這會讓漁民大部分都生活在的溫飽線以下,或許運氣好,獲得一些收益,可是更多的是在掙扎的,一旦遇到了一些事情或者變故,他們就不得不賭運氣。

用一根帆板,或者是獨木舟,跟大海賭運氣,成功的幾率的,幾乎是微乎其微的,可是一旦失敗之後,這些船就回不來了。

如果趙信不選擇丁海軍,丁海軍會一直這麼下去,艱難的在海邊活著,不會死亡,可是失去親人的痛苦,還會持續下去,現在,丁海軍的出現,改變了整個北宋的命運,直接的受益人,就是這些原來丁海軍漁民們。

在丁海軍,他們不但得到了良好的安置,他們破舊房子,漁船,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或許,對于別人而言,這些本地的居民根本不重要,不過是民眾而言,可是對于趙信而言,他需要他們介紹一些東西,特別是熟悉的漁民,他們或許對于海洋深處,不怎麼了解,可是對于丁海軍周圍,非常的了解。

正是在他們的帶領下,丁海軍用了不足三個月的時間,就確定了3個港口的位置。

海面上,可以用測量來決定,地面上的這些山脈之類的,是一目了然的,可是在水下,那就不是簡單的測量能夠決定的,在潛水裝置不怎麼健全的11世紀,在各種水文,還有水下的情況沒有記錄的時代,一個港口的選擇,別說是3個月了,3年時間都不算多。

趙信為了安置幾百戶的居民,花費了30萬貫,平均每一個家庭,都超過500貫了。

用500貫,換取海邊破房子,獨木舟,或許還有的在貧瘠的土地上面開墾的幾畝薄地的,在這個時代北宋海島,真正能夠開闢出田地的很少,哪怕是丁海軍這麼的,300多平方公里的大島。

用不可思議的代價,換取了時間的節約,有什麼比海邊的漁民,更加熟悉海島的一些,或許這些漁民,不知道這些海洋的情況,代表著什麼,可是丁海軍知道啊,趙信知道啊,在這些第一手水文資料的幫助下,丁海軍的建設計劃,不知道提升了多少的,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確定了基本建設,大興土木。

除了水文之外,還有一個就是繪制整個丁海軍的地圖,這麼一個河流當時就是在丁海軍原居民的幫助下的,找到的。

有人會問了,這麼一個明顯河流,趙信他們的測繪人員會看不到麼,可是實際上,這一個河流是一個季節性的河流。

夏天,水量很大,巔峰時候,甚至會向外泛濫,可是在冬季,枯水季節,除非是海水倒灌,否則的話,大部分地方都是干涸。

就算是來到丁海軍進行調查的,趙信派出的測繪人員,走遍了丁海軍300多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可是對于這一條河並不熟悉。

當然了,跟丁海軍調查的時間有關系,如果能有一年以上的時間,肯定能夠發現這一條河的。

在雨季的時候,丁海軍的降水量,還是相當大,甚至在一些暴雨的季節,這一條河的水量,會沖淡海水,讓這個河道都變成淡水,並且補充整個丁海軍的地下水。

作為海島,地下水非常的重要,哪怕距離岸邊只有十幾里,甚至是幾里,海上運輸這個問題,都會讓並不發達的水運感到為難,如果丁海軍沒有足夠多的淡水的話,根本無法支撐一個上百萬人的城市。

人沒有糧食,還可以活7天,可是一個人沒有水的話,最多就是3天的時間,相對于食物,人類對于水的需求更大,單純是維持生命需求,還有清潔,工業和其他方面的用水。

調查人員發現的河流,只是一個不足5公里的,海水倒灌形成的河,跟十五公里的河比起來,這個價值完全是兩回事。

在丁海軍原住民的幫助下,發現了這一點,特別是發現,水量不足的間歇性河流,整個運河的開鑿方案,肯定是有所不同。

在一個300多平方公里的島嶼,周長也不過是幾十公里的樣子,在直徑也不過是幾十公里的道路,拋開中央的山脈,分割一半的前提下,一條15公里左右的河流相當的長。

夏季,來自海洋上面的濕潤空氣,會給丁海軍帶來大量的降雨,充沛的降雨,大部分寬度只有一米河道,肯定支撐不起來造船基地這個任務,這一點對于趙信而言,沒有什麼問題,在擁有了大型施工工具,還有眾多的人力的前提下的,定海軍對于河道進行了擴張性開挖。

這中間,要考慮到海水,只有把運河的高度,定位在海平面以下,讓海水充當運河之中,這樣能夠保證運河有足夠的水量。

這一點是至關重要,間歇性的河流,一個重要的要素就在于,枯水季節,水量減少,如果不提前的布置,這個水道將支撐不起龐大航道。

當然了,如果單純造船基地,5公里也差不多了,畢竟,在普通的季節,也可以保證5公里左右的水量,可是一旦這個運河擴大,沒有足夠深度,也不行。

正是一系列的工作做到前面,對于丁海軍的了解非常深入的了解,這麼一個龐大的工程,從一開始,就是一切順利的。

這一條河很短,哪怕弄了整個全程,只有15公里左右,這個河道的開挖,是非常方便的,定海軍擁有眾多的勞動力,這些勞動力在機械的幫助下,效率驚人,用了不足半年的時間,就疏浚了全部的河道。

定海軍作為近海島嶼,底部是石質的,可是上層,卻是長期的沖積之下形成的,多是土層,少有一些硬質的土層,這樣哪怕是普通的工具,就可以開挖河道,這節約大量的勞動力。

如果全部都是石質的,那麼建設難度會大幅度的增加,丁海軍已經解決了炸藥的問題,完美的黑火藥已經完成了,甚至添加了更多硝化物的更烈性的炸藥,也已經完成。

就算是石質的山,也可以炸開,只不過,開山碎石這樣勞動力顯著的提高,哪怕是擁有炸藥,大規模的爆破,會帶來隱患,爆炸產生的沖擊力,會對石質產生多大破壞效果,這一點,到了21世紀,都是重點研究的東西,更別說11世紀的北宋。

反而是土質,挖掘起來並不困難,挖掘出來的泥土,也可以對內部一些低窪的地方進行填充,可以說一舉兩得。

這一條運河,趙信對于這里寄予厚望,這個非常簡單的河道,卻是按照高標準的運河來開鑿的,這個河道被開挖到了90米左右,深度高達11米,讓這個河道真正的月兌胎換骨,擁有了停靠遠洋船只的能力。

听起來,並不算太大的一個數據,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有一個類比的運河,那就是德國的基爾運河,在20世紀初期數據,也沒有超過這個數字。

20世紀初,那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無論是陸地上,眾多超過了500毫米的火炮,還是在海洋之中,超過2萬噸的強悍戰艦,以戰爭為基礎的,各種科技已經發展到了這個時代的巔峰。

別說是萬噸的戰列艦和超無畏,就算是最小的一款護衛艦,放在11世紀,甚至是大航海時代,也是無敵。

在經過了修繕之後的,為了保證的超無畏進出,當時的基爾運河,也不過是44米寬,11米深,後來,在整個20世紀,甚至是21世紀,幾次修繕修補之後,基爾運河的數據,平均深度11米,最窄的寬度只有102.5米。

現在,丁海軍在11世紀,就能夠建設這麼一個運河,還是超水深的。

中國的封建王朝,開挖運河的歷史,早在以前多年前,就進行,不說公元前六百年,楚國為了爭霸中原而開啟的靈渠,就說秦國的鄭國渠,幾百年的時間之中,戰國列強們開鑿了大量的運河。

北宋就不用說了,整個京杭大運河就是北宋的核心運河,沒有京杭大運河支撐的5條大河體系的,北宋的商業就不可能發展。

看起來,北宋沒有開鑿大量運河,可是一些小的修補,比如說,疏通河道之中比較狹窄的地方,把原來已經廢棄運河給疏浚,再加上對整個京杭大運河的維護,這一點,恐怕不比開鑿一條新的運河差。

可是就算是京杭大運河,這個經過疏通之後,貫通整個北宋南北的重要河流,他的平均水深也沒有很深,中國式帆船的特點,讓他的持水量很淺的,就算是3萬料的海船,他們的吃水深度也只有幾米,根本無法跟後世可怕的海船相比。

11米的深度,還是在水平面之下11米,這等于在原有的工作量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特別是越深入到丁海軍,就越是如此,可是為了未來考慮,這一點增加的工作量,只是工期長短的問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