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四十九章 改良農具

趙信目前所處的狀態,再加上定海軍掌控了整個天下的鐵料,他對于目前整個北宋的農具情況有很深的了解的。

兩年的時間之中,定海軍對于整個北宋的改變也在彰顯,實際上,北宋鐵質農具的使用率在增加。

在定海軍沒有介入到鋼鐵的領域之前,鐵的價格,一直都保持在每斤鐵80文的左右,這是交通方便,並且人口眾多的地方,偏遠地區,還要加上運費,還有利潤等方面,平均一個鋤頭的價格在300文以上,鐵鍬之類的在200文耕犁沒有純鐵的,只有木質的加上一個鐵犁頭,還非常的脆弱,很容易壞掉。

一把農具,可能要300文,甚至400文,對于僅能夠戶口的農民而言,要積攢起這麼一筆錢,並不容易,就這樣農用工具,也不是每一個家庭都有的,有的家庭,多是一些擁有較多土地的自耕農,他們能夠在的微薄收入的前提下,積累出足夠資本,用于工具的改造。

如果300文可以買到一個,大幅度提升勞動效率的工具,對于農民而言,咬咬牙,還是可以接受,可是這種農具,真的不怎麼樣。

鐵算是比較常見金屬,易于提煉和加工,可是在自然界的鐵,很容易受到氧化,一旦氧化成為氧化鐵,工具也就失去了原有強度,更別說普通的鐵,他的硬度在4左右,自然界之中,很多東西的硬度比它大。

硬度不算是工具最重要的指標,卻是其中之一,用普通的鐵刀來切豆腐,不用太鋒利,甚至用幾十年都不帶壞的,可是用來切石頭,就不一樣了,哪怕是後世非常堅固的鋼鐵,也會在長期的工作之中,被磨損壞掉,更別說耐用性遠不如鋼的鐵,在干農活之中,很容易就壞掉。

在遍布在農村的各種鐵匠鋪之中,利潤最高的,就是的修補農具。相對于打造,修補更加簡單,可是收入卻一點不低,對于一件300文以上物品,壞掉了,總不能扔掉,一次次的修補,一次次花費,換來的卻是性能的逐步下降。

有時候,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單純在這上面花的錢,就足以買到好幾件新的了,可是對于農民而言,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定海軍,介入到鋼鐵領域,最大的好處就是,讓鐵的價格降低的,現在,伴隨著定海軍鋼鐵廠的投產,海量的物資,充斥在市場之中的,普通鐵的價格,已經降低到20文左右,只有之前的四分之一,一件上好的農具的價格的,也僅僅只有100文不到。

100文跟300文,這中間的差別巨大,更別說,定海軍會考慮很多的方面,不再是傳統的,或者是隨意制造的樣子,而是經過了認真的考察,最適合的使用的樣子。農耕用具,不再是以木頭為主體的耕具,而是用木質和鋼鐵相結合的工具。

跟傳統的鐵匠鋪不同,定海軍從最開始,就是規模化的生產,產品的質量和耐用性,都有巨大的提高的。

無論鋤頭,耙子,鐵鍬,還是耕犁,就材料的關系,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鐵為主體,定海軍的工藝,是拼接工藝,也就是說,在容易磨損的地方,都加入了鋼,這種鋼,或許比不上神兵利器使用的,神兵利器使用的就是硬度指標為6.3的,可是這個,硬度指標也達到了5.8。

听起來減少了很多,可是5.8,那是入門級的烏茲鋼的標準,就算是到了後世,也是高硬鋼的代表的。

這個舉措,當然不能明著說出來,明著說出來太可怕了,這個可是在北宋都可以換成2000貫的神兵利器,就算只是在刀刃的地方,包裹了薄薄的一層,可是農用工具,多是笨重粗大,比如說,鋤頭,單純一層籠罩在鋒銳的鋼,最少也在一斤左右,按照一把的長劍三四斤來說,單純是這個,最少也價值500貫。

趙信提供這些農具,是為了提升鐵質農具的效果,也增加使用壽命,當然不能按照神兵利器來賣,定海軍或許生產6.3以上的,還需要些功夫,需要添加一些微量元素,可是5.8左右的鋼,已經相當的成熟了。

就算是比普通的鐵要貴,也貴的有限,所以悄無聲息的提升,並不聲張,想來,也不會有人的把心思打在農具上面。

超硬鋼,哪怕只是用拼接法,在表面上附著一層,也可以讓工具月兌胎換骨,更別說跟之前的木制工具相比。

這樣的工具效率有所提升,兩年內,北宋的耕地面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保守估計在10%左右,未來還會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使用鐵質工具,可以提升勞動力,可是卻有一定限度,人力是有盡頭的,不眠不休的去干,結果只能夠是累倒,只有機械化的工具,才能大幅度的提升效率。

現在就普及農業機械,甚至是大型聯合收割機,那是非常不現實的,可是並不代表沒有別的方法可以想,在在沒有蒸汽或者內燃機作為動力的前提下,畜力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幫助,趙信實際上,是把提升勞動效率想法,放在這些畜力上面。

亞洲和歐洲,之所以發展凌駕于其他的大洲之上,關鍵就在于,他們很早就馴養了牛馬,特別是馬。

在北宋,任何一個農民的認知之中,大型牲畜,有時候,甚至比人都寶貴。

在農忙的時節,在耕種,收割,甚至是後期的糧食處理之中,畜力都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只不過,之前北宋的農民連想都不敢想的,從北宋立國開始,就失去了幽雲十六州,失去了這個北方的屏障,也少了牧場,最初還有西邊的牛馬,可是伴隨著西夏獨立之後,這個渠道也越來越少。

牛和馬的價格大幅度的增長,就算是小一點的地主,都買不起牛,更別說馬,哪怕是最普通的馬,價格也高達幾十貫,稍稍好一點的,就超過了百貫,這不是普通的地主能夠承受。

在沒有小型機械的時代,畜力實際上,已經能夠解決很多的問題,只要圍繞著它來開發,他的工作效率非常的高的。

換成之前的北宋,就算是有這樣的想法,也沒辦法,別說是馬,就算是牛,也沒有那麼多。

現在不一樣,在西夏參戰,滅亡西夏,並且憑借著的一個靈州和議,幾乎把整個西夏的牛馬,都給納入到西北。

運輸的關系,這些牛羊不能夠大規模的運送過來,可是未來鐵路貫通,運輸費用會減少很多,效率也會增加,超過千萬的牛馬進入到北宋,這會對農業產生巨大的支撐,單純他們本身,就可以提升相當多的勞動效率,節約很大幅度的勞動力缺乏,如果沒有一個關于牛馬耕具,效率依然提升不多。

同樣的力量,在不同工具的加持下,最終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唐朝時候,就有馬拉犁的出現,效率比起以前的犁,提升了好多。

可惜,中國的習慣,這樣的東西,如果沒有人專門的研究和保持,就很快的就會失傳,北宋因為馬的緊缺,在絕大部分的鐵匠,都不會制造這樣的馬拉犁,或許在工部,會有一些的簡單的記載留存。

就算是唐朝的馬拉犁,在趙信看來,也沒有把效率提升到最高,馬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只有把馬的力量,徹底的利用起來的,並且盡可能減少消耗,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提升效率。

為此,丁海軍已經開始了研究,在目前的定海軍農業研究所,除了對于種子和種植技術進行研究之外,還跟鋼鐵廠聯合,進行農具的研究。

在原有的基礎上面,在定海軍簡單的力學知識的提升之下,針對省力和效率進行研究。

首先就是堅韌度和鋒利程度,這樣可以減少力量的消耗,在耕地上,別說是普通的泥土,就算是碎石樹枝之類的,也可以輕松切割,越是強悍的工具,效率也就越高,也越省力。

另外一方面,就是從馬的舒適程度和調整的程度上面進行,如何用最簡單的結構,讓牛馬更加的舒服,這也是一個方面。

定海軍跟北宋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就在于,他形成了一個真正的實驗的方法,一切從實驗出發,用實驗的數據來決定。

有時候,為了某一點點的提升,會做成百次,上千次的實驗,耗費大量的實驗材料,這在很多人看來,是沒有意義和浪費的,可是對于一個國家的層面來,哪怕是一絲一毫的效率的提升,乘以整個北宋的龐大基數,最終的結果也非常可怕。

這種嚴謹的態度,對于還處于起步狀態的馬拉犁來說,產生的作用是巨大的,更別說,在實驗之中,還使用了目前丁海軍最頂級的材料,效果當然是巨大。

要知道,現在北宋,記錄在案的耕地的面積,就超過了8億畝,哪怕是節約出10%的人力,也就代表著解放了上百萬的人力,更別說,目前的研究結果,效率相當的高。

使用了牛和馬的前提下,本身就相當于三四個勞動力,再配合合適的工具,就耕田的這個效率上面,已經超過了原來的10倍,普通人一天可以耕地2畝,可是使用了馬拉的新式耕具的前提下,在實驗室里面,兩個人,可以一天耕地65畝,這幾乎是超過15倍的提升。

單純耕地的提升,不代表直接讓人力使用是原來的十五分之一,卻可以達到的減少勞動力消耗,增加勞動效率,再加上遍布在農業生產各方面的機械的,對于整個耕種不同程度的提升,不說耕地產出的增加,單純耕種本身,可以節約三分之二的勞動力。

增加勞動力,在古代沒有太多的作用,在古代,農耕社會,伴隨著和平年代的逐步發展,勞動力永遠是過剩的,一般的過剩,還不足以引起社會動蕩,當產出已經不足以養活黎民的時候,動蕩立刻產生了,這也是整中國的古代,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根本原因。

這些過剩的勞動力,在農業社會,是動蕩的根源,可是在工業社會的,龐大的工業,足以消化這些人口,並且創造出更高的價值。

糧食,在某種程度只是最基礎的消耗,只要糧食保證了人口的需求,附加的工業產生滿足感,是農業社會所無法給予。

這些基礎方面的研究,也只有趙信這個穿越者,才有這個遠見看的到的,他也不怕投入的進行了,在眾多的實驗之中,甚至還動用了硬度超過的6.5的材料。

一般鋼鐵,很難達到6.5以上的硬度,可是特殊合金卻可以,擁有卡牌系統這樣的金手指的,趙信可以提煉出見過的絕大部分的金屬的。

鐵合金的不行,那麼鈦合金呢?稀土合金呢?這些東西,是沒辦法用普通的煉鋼爐弄出來,甚至沒辦法加工,可是通過卡牌系統得到材料,然後通過更高強度的工具,一點點的磨出來,還是可以用的。

這個一把六七斤的武器,就可以賣出2萬貫的東西,也會被應用到農業生產之中,還只是能夠手工生產,這個代價可不是一般的大。

一個寬幅馬拉寬犁,總重量超過150斤,換算成的刀具的話,差不多就是25把,也就意味著,一把這麼的犁,如果按照神兵利器賣出去的話,高達50萬貫。

沒有人會這麼瘋狂的做這樣的實驗,可是對于定海軍來說,這些東西的成本,也就是本身材料的成本,還有生產的成本的,就算是鈦合金,它的價值也在接受的範圍之中。

經過了眾多的實驗,在考慮到未來普及性上面,鈦合金制作的,只是,作為實驗的一個方面,添加進來,並沒有作為目標材料,最終確定的目標材料,還是神兵利器這個級別,硬度在6.3左右鋼。

這種高硬鋼,沒有想象的那麼的,高,比起普通的鋼鐵,要高一點,可是也沒有北宋原來那麼高。配方可以被控制,添加了一些微量元素,並且通過特殊的方法,添加和制造,在沒有研發費用的前提下的,成本的提升,並不可怕,就算是未來大規模普及,也可以接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