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九章 施工進度

韓琦很滿意,他滿意的不是橋梁的修築,橋梁的修築,不過是一個熱鬧,對于修建橋梁,他並不懂得,可是其他方面他懂得不少。

在觀測這個鐵路的時候,居然還有起重機這樣的意外收獲,哪怕是簡單的了解,也知道,可以節約稜堡三分之一的時間,這對于已經認識到了稜堡的好處的韓琦非常重要,在肯定的回答了韓琦,關于預制件的問題,給稜堡的修築,提供一些預制件的支持之後,趙信還提出的另外一個解決的方案。

之前,趙信給韓琦的,是一個完整版的稜堡,甚至,跨過了稜堡從雛形到成熟的過程,直接給的就是最成熟的稜堡。

哪怕經過了一些調整和統籌,極大的降低了修建的難度,在完成一個稜堡的修建,都需要三四十天,如果天公不作美,浪費個十幾二十天的時間,也算是正常的。

韓琦之前提出了預制件,這讓趙信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給出了一個半成品的稜堡。

這種半成品的稜堡,就是把一些不必要的地方,都給去掉,不考慮內部的一些設置,用最簡單,甚至是臨時木板的結構,而不是防護性的東西,構築稜堡內部。

外側,只是修建牆體就好了,這樣下來的稜堡簡稱的速度,甚至可以提升一倍,最多15天時間,就可以完工。

這種半成品,他們的防護程度會降低到一個最低值,可是依然是不錯的選擇。

稜堡的強大是全方位的,精巧的設計,內部的空間,還有靈活多變防守方法,都是稜堡的強大之地,可是真正樹立稜堡的強悍的,永遠是在稜堡的城牆上面。

一個25米以上高度的城牆,是稜堡強悍的原因之一,哪怕沒有內部的布置,不能夠靈活的運用,可單憑的城牆,就足以讓稜堡擁有強大的防護能力。

不過少了內部的布置,單純只有城牆的話,稜堡的防御能力,最少減少了三分之二,也不是永遠無法攻佔的,

那又什麼問題,再怎麼簡化的稜堡,也不是10倍,甚至20倍能夠簡單攻下的的,單純攻佔城牆來說,就需要付出守軍5被,甚至是10倍傷亡,才有可能攻佔下來稜堡。

趙信不過是隨口一說,既然韓琦都想要用預制件來簡化稜堡的修建過程了,那不如再簡化一些,在關鍵地方,這種半成品的稜堡,可以很快的發揮作用,在戰場上面,起到不小的戰術作用。

可是在他詳細的跟韓琦一說的時候,卻沒想到,韓琦的眼直接亮了。

不同于趙信的不同軍務,韓琦可是從沙場上面,走出來的文官,大大小小參加過的戰爭,不知道凡幾。

稜堡很強大,這一點,在西北之戰,已經著實的見證過,可是隱隱,韓琦總感覺有些浪費。

一個永遠無法攻破的堡壘,在防御作戰上面,是不錯,可是這樣的防御,對于戰術上面,就不太適合了,命名知道無法攻陷的堡壘,又有多少人會去攻擊呢?

可是這麼一個半成品,看起來,防御是下降了,可是戰術作用,卻提升了。

一個稜堡,500人標準,最少消耗的2500人,真的布置了10個稜堡,這就是2.5萬人,這些可不是簡單的炮灰,這些全部是精銳,哪怕是三國之中最強的,遼國,也不可能面部改色的,讓大量精銳,就這麼消耗。

同樣的,修建速度快,減少了內部布置,耗費也減少了很多,單純外牆,可能投入只有1500貫,甚至因為節約的問題,未來要形成完整版的,會浪費個300到500貫,看起來,是一個非常浪費的行為的,效率提升了的,效果也提升了,韓琦這樣的統帥,從來不認為,永遠無法攻陷的最好。

在實際應用之中,兩軍對壘的時候,考驗指揮官的,就是如何更加精準的利用軍隊。

慈不掌兵這句話說的一點都沒有錯,真正能夠成為統帥的,從來都不會懼怕犧牲,在關鍵的時刻的,甚至可以犧牲一部分人。

一將成功萬骨枯,用一部分的軍隊,消耗對手,這才是統帥應該干的,一比二都有人願意了,更別說一比五。

500消耗2500人,甚至更多,任何一個統帥都會做出這樣的兌換的的,除非是一些關鍵性的地方,一旦放棄就會引起連鎖反應的。

听完了韓琦的講述之後,趙信忍不住嘆息一聲,果然,他不適合當統帥,這麼冷血的布置,他真的做不出來,可是仔細一想的,韓琦所說的非常有道理。

用一些雖然強大,卻不是攻佔不了的防護,來吸引對方來攻,防御戰,永遠是防守者比較輕松,一個永遠無法攻佔的防御,對方也會想盡千方百計的,繞過這些。

可是用一層層的防御,層層削弱對方的攻擊,當真的到決戰戰場的時候,敵人已經被消耗到了極點了,當然戰無不勝了。

關于軍事上面,趙信沒有多少的發言權,他最多只能夠建議,韓琦既然覺得這樣做很好,那就這麼做的,反正不管現在,北宋怎麼發展,都不會出現問題的,有長弓和稜堡打底,就算是最強悍的蒙古打過來都不怕,更別說遠遠不如的遼國。

一座比較咽喉,卻不算很重要的橋梁,就在趙信和韓琦的眼皮底下,開始慢慢的完工了,這只是其中的一個工地,在整個應天府到汴粱的300多里範圍之中,類似的工地還有很多。

中國為什麼能夠創造出燦爛的文明,就是因為,這他是最適合繁衍的地方,有城市的地方,必然有水,必然有河流,中原因為黃河的出現,水網密集程度不如的江南的那麼的發達,可是在一條直線上面,每隔三五里,就有一條河道,這也算是正常的,有些時候,甚至會近到一兩里。

在整個鐵路施工的路線上面,大大小小的河流,最長的和最短的,甚至差了10倍以上的距離。

這些提前施工的,將會決定了整個工期的進行程度,而在春節過後,伴隨著一座座的橋梁的逐步完工,鐵軌的鋪設工作也已經開始了。

在300里的距離之中,一共被分成了10個標段,每一個標段不過是30里的距離,然後招募了大量的壯年勞力,進行施工。

修建鐵路,在這個時代,幾乎全部是要勞力來執行。

鐵路最重要的就是各種的建築材料,枕木,還是有鐵軌,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是有便利的交通狀況,單獨的鐵軌並不沉重,按照後世的標準,12米一根的鐵軌,平均每米的重量在25公斤左右,也就是說,一節12米的鐵軌,也就是300公斤,這基本上一個兩輪馬車,可以拉起兩根。

四輪馬車,可以拉的更多,差不多能夠拉起六七跟,只不過那樣馬車,對于道路的要求非常的高,按照之前的計劃,整個工程部門,大量征集的馬和馬車開啟了原料的運輸。

能夠本地解決的就本地解決,比如說,就近開設了沙場和石頭場,甚至一部分的磚廠,為此,甚至泄露了一些技術,讓紅磚開始逐步的出現在在北宋。

對于這些,趙信基本上是不在意的,實際上,類似水泥,磚頭這樣的基礎建築材料,如果當運輸的成本,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根本無法佔據市場,一般水泥廠的輻射範圍有幾百里,不超過1000里,可是磚廠,就基本上是城市的附近了。

一塊幾分錢,甚至更少的利潤,當運輸成本激增的前提下,直接會讓這個廠黃掉。

類似水泥和磚頭這樣的基礎的建築材料,在逐步的發展之中,趙信是準備放開的,比如說,水泥的配方,就已經交給了北宋,逐步放開這個配方,只是專注于高端。

鐵路的修建,除了水泥磚頭和枕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鐵軌了,這個,是沒辦法放開的,也只有丁海軍的鋼鐵廠,才能夠生產鐵軌。

這些鐵軌需要通過水運,從丁海軍運送過來,其中會在洪澤湖進行中轉。

應天府到汴粱的鐵路,通過的河流不少,可是能夠通行的,只有汴河和少數大一點的支流。

汴河屬于是的北宋京杭大運河體系的一員,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說是遏制住咽喉的,這一條鐵路的修建,就是為了緩解這一切。

剛剛過了春節,寒冷的北國,冰雪還沒有完全的融化,可是在破冰船的幫助下,汴河已經可以保持通航了。

這倒是幫助了這個鐵路的建設,汴河在除了冬季之外的其他季節,都是繁忙無比的,到處都擠滿了船只,要想在中間運送鐵軌和其他的建築物資,是非常困難。

一條150公里長鐵路,兩根鐵軌就是300公里,一米25公斤,公里就是25噸,總共需要鐵軌就是7500噸,加上其他的鐵器和物資,總共的運輸量最少在5萬噸以上。

這個運輸量,對于本就繁忙的汴河來說,在尋常的時間,簡直是噩夢,恐怕要把各種的物資運送上來,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

現在,幾乎獨佔的前提下,大量物資,通過水運,運送到了各個港口,以這些港口為節點,建設了大量的倉庫,從定海軍運輸過來的物資,源源不斷的運輸到了這些倉庫,這樣可以極大的節約時間,讓每一個鐵軌從港口運送到工地的距離,不超過50里,這對于整個鐵路的興建,也是一件很有好處的事情。

相對于白天施工,晚上就停下來的其中體系,其他的工程隊,幾乎是日夜趕工,特別是最簡單的土方,他甚至會工作到晚上,在一些馬燈的燈光照耀下繼續進行。

如果有一個航拍的無人機在的話,就可以看到,300多里的距離之中,無數人員在這里夜以繼日的揮灑著汗水,正是他們的努力,一個劃時代的工程正在快速的完成。

在這中間,還有一個更大的統籌體系,他們幾乎如同潤滑油一樣,融入到了整個鐵路的興建之中,通過快馬,把整條鐵路的施工狀況,匯總協調所,通過計算和協調,調配整體修建的速度。

比如說,一些小一點橋梁,會放少一些人,慢慢的完成修建,一些大一點的,會多放人。

當然了,其中也有例外的,趙信他們觀察的這個橋梁,就是一個例外,這個比較小的橋梁,本身的建築優先級,遠低于的其他的,甚至起重機也會在一周之後抵達,一周之後,才是它建設的高峰。

趙信和韓琦的到來,改變了這個進程,讓它提早了也一個星期,不可避免的,對整體的計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不過,一個最長不過是十幾米的橋梁,對于全局的影響並不大,先修建就修建了的,只要稍稍的調整,最終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

實際上,現在的施工進度,遠比計劃的更快,較為發達的水運系統,沒有阻擋的獨立運輸,再加上因為出色的待遇和伙食,所激發的勞力們的積極性。

這個時代,普通的農民,還是比較淳樸,要到大城市和繁忙的港口,才能夠找到100文一天的工作,他們在家門口就可以獲得,而且伙食的標準還非常的高,這種情況之下,這些淳樸的農民,當然會拼命的工作了。

如果沒有統籌的話,這樣的拼命工作,根本無法提升效率,每一段都有固定的工期,你這邊提升了,那邊不提升,也是沒有辦法,一些橋梁,都是有固定的時間的,不是說調整就可以調整的。

可是有了統籌就不一樣了,最少布置了120個統籌人員,在這個工程上面,他們會通過快馬,進行聯絡和數據計算,然後找出最適合的施工方法,甚至有時候,一兩天的時間,就會有上千的勞力,調整工作的地點,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

整個鐵路,分成了十幾個段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效率不低的,原定,可能需要的3個月時間,才能夠修建完成的鐵路,可能不超過2個月的時間,甚至更短的時間,就可以修建完成,這樣的效率,非常的高。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