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九十一章 鐵路開啟

冬天的北宋,顯得異常的寒冷,北宋和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面記載的,著名的小冰河的氣候,毫不客氣的說,這兩個朝代的滅亡,跟這個有很大的關系。

北宋尤其明顯,明朝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了極點,就算不是小冰河氣候,單純農民軍起義,已經會讓明朝徹底的崩潰,滿清的出現,不過是加劇了這個過程而已。

宋朝沒有那麼的明顯,特別是北宋,如果不是西夏,遼國和金國,北宋不會滅亡的那麼早。

實際上,在宋朝,也是少數幾個,少數民族更迭速度極快的時代,金取代遼,蒙古取代金,更加北方的少數民族,源源不斷的向著南方進軍,不是因為他們有什麼野心和抱負,完全是被生存所逼迫。

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北海結冰,北海,也就是後世的貝加爾湖,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存放著整個世界,地表徑流的六分之一的淡水,可以說是極為龐大的,這麼龐大的一個地表徑流都結冰的前提下,代表著北方已經寒冷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從中國向北,高緯度的廣闊地方,因為氣候的關系,存在著龐大的草原,這里是游牧民族的天下,可是草原的生態系統比較的薄弱,小冰河氣候,對于整個中國的北方,都是嚴重的影響,更別說這些草原,他們為了生存,就必須一步步的向南。

在很短的時間之中,金國取代了遼國,才一百多年左右,就又被蒙古取代了,而蒙古,也沒有作用多長時間,元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少的朝代之一。

此時,還沒有到極致的狀態,小冰河氣候,是在神宗之後,才到達巔峰的,可是在冬季里面,北方已經足夠的寒冷了。

少了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同等氣溫的條件下,冬季本身就較為寒冷的,更別說臨近小冰河氣候,一覽無遺的平原之中,一股冷空氣,就會讓千里冰封。

在一片白色的圖案之中,探測隊,顯得那麼明顯。

定海軍的探測隊,成立的時間並不長,可是各方面的待遇非常的好,無論是棉衣,還是鴨絨衣,這些可以保暖的衣服,應有盡有,還有各種的便攜的取暖工具,讓他們在野外可以過的舒服一點,隨身攜帶的高熱量的食物,也讓他們在野地里面,不容易被凍傷。

在小河的兩側,使用最先進的工具,其中一款光學儀器,甚至可以進行精準的測距,這些都如虎添翼的增加了測繪隊的情況,而最後一波精準的測量,在年節之前進行完畢,各方面數據匯總了以後,鐵路也就開始施工了的。

早在夏天的時候,趙信準備前往汴梁的時候,一些前期的預測繪已經開始了,只要不動用土地這一點,進行一些測繪和準備,這對于一條鐵路的興建,非常的關鍵。

當時,定海軍,不單單是在應天府到汴梁,而是真個體系的鐵路,不但包括了從定海軍,一直到靈州的,還有一些設置的,幾縱幾橫的鐵路,這些一旦完成,整個北宋的條網化的建立,這對于北宋,對于定海軍,都是一件大事。

這最後一次的測量,也是為了保證最終的正確性,而工地已經開始搭建,從定海軍輸送過來的水泥鋼鐵,源源不斷的送到了應天這里,一場規模龐大的工程,即將開始。

新年,對于北宋而言,甚至說,對于任何一個封建王朝,都非常的關鍵,新年不但是一年的開始,任何的政務,任務,都需要在年底進行匯總,然後在新年之後,開始的布置和開啟。

可是作為中國人的傳統節日,不可避免的,政務工作要停滯了。

對于趙信而言,在水晶坊開幕之後,在一系列的新產品上市了之後,實際上,來到了汴梁的工作,已經進行的七七八八了。

說實話,他早就想回去了,沒有成行的原因,就是因為,只要是回來貴族,一般都會過完年才會離開,對于那些分封出去的宗室,節度使來說,汴梁那就是天堂,他們無論是從哪方面來考慮,都不會離開。

對于趙信來說,就完全不是這樣的,他的根基是在定海軍,這一次離開,時間有些太久了,雖然他之前捋順了定海軍的事物,讓定海軍比較平穩的發展,幾乎不會出現,類似鋼鐵廠那樣,影響巨大的事故。

定海軍的發展,那是一個有違封建社會自然規律的,如同野蠻的雜草一樣,瘋狂的發展,這種情況下,有他在的話,一定會讓他發展的更加的順暢。

趙信之所以沒有離開,驚世駭俗是一方面,在年節的時候離開,太過引人注目了一點,另外一方面,卻是因為貴妃。

哪怕跟貴妃不足10天的相處,已經讓趙信充滿了依戀,前世的他,是一個孤兒,只是在村莊之中的村民們的護持之下長大,從來都沒有體會過母愛的感覺,可是現在,他真的體味到了。

9天的接觸,哪怕是在的任何時候,貴妃給他的感覺,都是不一樣的,那種作為母親的真摯感情,讓感覺敏銳了不知道多少的趙信,清晰的把握到了這種感情,甚至迷醉其中。

哪怕他有再多的事情,也必須要在汴梁度過春節。

在年節將至,幾乎每隔一段日子,貴妃都會在宮中捎來一些東西,不是什麼貴重,對于一次性拿出300萬貫的趙信而言,錢這種東西的,已經是一個數字了,貴妃自問,哪怕是在皇宮之中,都不可能給趙信拿到讓他入眼的東西。

可是對于貴妃而言,並不是沒有能做的,很簡單,手工制品。

貴妃能夠在宮中立足,一方面是因為感情,畢竟作為仁宗女乃娘的女兒,長得也是非常的清秀,仁宗愛屋及烏也是正常,要知道,仁宗的子嗣艱難,可是整個宮中,少數擁有後代的嬪妃,貴妃絕對是其中一個,這可不就是恩情能夠帶來。

溫柔賢淑,最關鍵的是,餐飲女紅,無所不能。

在園林的時候,貴妃就曾經親手下廚,給趙信做過幾頓飯,哪怕都是很簡單的,也沒有炒的手法,可是趙信還是吃的非常的香。

到了趙信這種程度,富可敵國,又擁有卡牌系統和穿越者的見識,什麼樣的菜肴沒吃過,哪怕是皇宮的御菜,也入不了他的眼,可是貴妃的平常菜品,卻讓他迷醉不已,菜品種,融入的是母親對孩子的感情。

再說了,貴妃和仁宗,不可能隨隨便便的出來,但是富康公主卻可以,作為的一個公主,還沒有獲封的時候,他的目標很小,只要是仁宗默許,有一個太監帶著,就可以出宮了。

出宮的目的地,還能夠是哪里,當然是趙信這里,雖然汴梁足夠的熱鬧,可是沒有趙信這里,這麼多的故事,這麼多好玩的東西,對于還是少女,對玩充滿的興趣的富康來說,簡直是天堂。

跟姐姐的相處的,說實話,就如同照顧小孩一樣,趙信卻饒有興趣,他從來都沒有這樣的經歷,每天挖空心思的幫助富康選擇可以玩的東西。

不過,事情還是找上來了,整個汴梁,幾乎所有事情,都不太重要,甚至是日進斗金的水晶坊。

說實在的,趙信有些低估了水晶坊的吸引力,也低估了北宋年尾的熱潮程度,或許,之後水晶坊的銷量,沒有第一天那麼的可怕,可是平均半個月,每天50萬貫的銷量,還是讓整體的銷量,悄然的攀升到了1000萬貫。

也就是說,從現在,就停止銷售,整個一年,平均每天,也會達到3萬貫這麼一個可怕的數字,這對于很多的汴梁的店鋪來說,一天,就是一年的銷量了。

顯然,這個量能釋放,還沒有最終的結束,雖然已經在開始下降,可是下降的速度,並不是很快,甚至有些慢,保守估計,就算是過完年,也可以保持在20萬左右。

對于這個判斷,趙信不置可否,但是卻知道,可能性非常的大,甚至一旦定海軍有一些新的,更加新奇的產品出現,還會有相當大的一個攀升。

從水晶坊的開業,他算是真正認識到了,北宋巔峰奢飾品的瘋狂,只買貴的不買對的,這不但是後世粉絲的瘋狂,也是這個時代的寫照。

連這個,每年會為定海軍提供相當可怕的現金流的水晶坊,趙信都已經放開不管了,全部的交給汴梁的負責人負責。

說句不客氣的話,玻璃制品的地位已經奠定,從貴妃這里出現,到頂級家族之中安利,可以說,在短時間,佔據了市場的最巔峰,只要他確實神奇,並且不斷的推陳出新,能夠銷售出來多少,那就看承受能力了。

比如說,類似十二生肖這種,哪怕制作比較的復雜,在定海軍,也只有大師一級的人才能夠做出來,而且失敗率很高,可是有了卡牌系統,只要復制下來,要多少,就有多少。

可是到現在,這東西只有一套,而且最少半年之內,是不會再來的。

原因很簡單,物以稀為貴,當鑽石就如同地里長得大白菜那麼多的時候,鑽石說起來珍貴,那實際上呢?

哪怕十二生肖,那麼的惟妙惟肖,那麼的神奇,可是一套是這個價錢,兩套或許還能撐得住,真的三套四套五套了,還怎麼辦。

你說是稀世奇珍,可是一打一打的出來,真的當別人都是傻瓜麼?

正因為如此,這些反到放到了次要的方面,不過是一個掙錢的工具,真的要賺到足夠多的錢,趙信可不會如同威尼斯人那樣,敝帚自珍,一定會打破常規。

玻璃,只有日常生活之中普及起來,才會是一個可怕的產業鏈,當每一個人用窗戶,日用品,容器,都充滿了玻璃的時候,玻璃才是最基礎物資。

現在對于趙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這麼一條應天府到汴梁的鐵路,300多里長的鐵路,在未來趙信的計劃之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可是這麼一條小的鐵路,卻是一個起點。

鐵路的好處,是擺在明面上的,在定海軍,最初的時候,鐵路是趙信強行推行下去的,毫不客氣的說,當時對于這個鐵路,不以為然的,可不是一兩個人,那是很多人。

可是當鐵路正式的通車,並且在定海軍,逐步的發揮出作用的時候,人們的想法徹底的改變了,到後來,幾乎不用趙信去推動,他們主動的就會提出。

仿佛鐵路成為了解決的交通問題的靈丹妙藥,任何都會用鐵路來解決。

實際上,還真是,就算到了21世紀,一條鐵路的貫通,對于地方的改變,也是巨大的,中國逐步開始一個地區,一個縣的消滅沒有鐵路的地方,逐步讓整個中國的鐵路網密集了起來。

應天府到汴梁的這麼一條鐵路,就會是敲門磚,只要他修建完成,顯現出作用自後,鐵路就如同一條奔騰向前的洪流一樣,再也無法阻擋。

他一直都在等待著,這一條鐵路最終的這一份報告,這是集中了定海軍,所有的專業人員,並且在原有的基礎上面,進行精細的測繪的一個報告。

趙信手中,沒有精確的鐵路的地圖,再說了得,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跟21世紀的相差很遠,就算是有,也不可能照搬全抄。

這個最後的測繪,至關重要,必須判斷出來,可以成功的修建的部分,如果中間斷絕的,是哪里斷絕,能不能繞路,這些都是最關鍵的第一手資料。

現在,當這個到手了之後,大致看了一下,最終在技術人員作出來的判斷之中,把這一條鐵路挑選出來。

跟他之前料想的一樣,沒有什麼足以阻斷鐵路的險阻,甚至連稍稍大一點的河流都沒有,修建應天府到汴梁的鐵路,可以說是已經是板上釘釘,勢在必行了。

只要趙信下達命令,並且傳送到工程部門,早已經準備好的定海軍工程隊,會分成不同的標段,開始對應天到汴梁的鐵路進行建設,跟定海軍的鐵路一樣,只有足夠的資金投入下來,建成的速度,會非常之快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