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六十七章 啟程汴梁

一年的時間,讓趙信的地位,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從原來,一個落難的皇子,到定海軍的樞密使,到現在,掌控了一個龐大的城市,整個北宋都算的著的龐大無比的城市。

趙信的態度,決定了120萬定海軍民眾的命運,甚至間接上影響的更多。

定海軍的工業產量非常的可怕,輻射了超過北宋的一半,以整個京杭大運河為依托,輻射了整個北宋,大部分的關鍵城市。

單純依靠定海軍的商人,都超過了10萬,其中輻射的各種人口,最少是千萬。

這就是權利帶來的好處,在出行的時候,他不用等待,提前安頓好就可以了,100艘船,除了20艘,是裝著送給仁宗和貴妃的禮物,可是剩下,都是送往汴梁的貨物。

北宋的汴梁,擁有超過百萬的人口,以汴梁為中心,輻射四京的龐大地盤,人口幾乎佔據了整個北宋的二十分之一左右,也是最精華,消費程度最高的民眾。

就商業上面來說,整個汴梁,算的上是商業上面的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趙信當然不會放過這個城市,或許在別處,他還會遭到一些阻擊,在汴梁,擁有著仁宗作為後盾,只要趙信不胡作非為,按照正常的商業行為來運作的話,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汴梁到現在,已經擁有超過5000平方米的大型商鋪14個,還有數量眾多的小型商店,這些商店,負責著整個定海軍商品的銷售,已經越來越融入到了整個汴梁之中。

定海軍,或許在上層的政局之中,沒有多少的影響,可是在中低層,特別是商業市場上面,已經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了,定海軍的商品,已經慢慢的融入到了整個汴梁普通生活之中。

趙信他們依然是騎馬來的,半年多的時間,讓趙信成長了不少,卡牌系統雖然沒有升級,可是潛移默化的改變,特別是那些的生長素之類,通過時間,慢慢的發揮出來,現在的趙信,看起來,已經是一個英武少年了,看起來已經超過10歲的樣子,可是趙信才5歲多,不到6歲。

實際上,在更加健壯的身體之中,卻擁有著爆炸的力量,從孫吉哪里學會的呼吸法,配合著瑜伽在內的一些鍛煉方法,當然了,起到決定作用的,還是基因藥劑,這些方法,不過是促進了基因藥劑的更好的發揮。

現在的趙信,已經可以開啟3石強弓了,無論是身體的力量,還是柔韌性,已經超過了禁軍之中的精銳士兵了,甚至在格斗之中,都有自保之力。

現在趙信,已經看不出來一年多之前的稚女敕了,身材的長高,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在古代,已經有了成人的態勢了,一般十二三歲的小孩,在北宋,都有成婚的,特別在農村的小地主家庭,讀書不成,那麼提前結婚,傳宗接代也算是正常。

趙信除了身材上面的變化,氣質上面,就更是如此了,本身就是21世紀的穿越者,在一個四五歲的孩子的身上,駐扎了一個三四十歲的靈魂,更別說短短的2年時間之中,從一個落魄的王子,變成了一個位高權重的節度使。

北宋,之所以設立節度使,也就是為了實邊,可是在北宋,節度使都是非常小的,很少有橫跨一個州,甚至是幾個州的,這就是為了避免安史之亂的後果。

可是在已經設定的節度使之中,權利非常的大,軍政兩方面的特權。

北宋的邊境軍州,往往要承擔著比較重的軍事任務,軍事是重點,政務反而放松了,定海軍卻反其道而行之,更多的發展的是經濟,而不是軍事,可就算如此,整個定海軍的一切事物,都由趙信來決定,除了不封王立國之外,跟國中之國,沒有什麼區別了。

一路風馳電掣,趙信在路上,還看了那些鐵路工程,經過了在定海軍上面的積累,定海軍的鐵路施工隊,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鐵路的修建速度也越來越快,現在,差不多完成了6成多的工程量,預計,越過年去,到明年的五六月份,一條從海州前往宿遷的鐵路,就會修建完成。

這是定海軍第一條超級長的鐵路,哪怕只有300里,卻牽扯了很多的東西,征地,橋梁建造,各種交通口,沿線的一些設計等諸多的方面,也虧得趙信,對于後世的鐵路,有了一些了解,所以沒有走發現問題在改變的方法,而是提前布置到位。

這是一條全封閉的鐵路,周圍也會布置大量的鐵絲網,同時,也會進行一個系統的宣傳的過程,讓周圍的村民們認識到,穿越鐵路的害處。

同時,在鐵路跟周圍相交的前提下,幾乎每隔三四里,就會有一個通道口,除非是必要,否則,沒有多少人,會為了抄近路,翻越這些難以翻越的鐵絲網,冒險的穿過鐵路。

鐵路,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哪怕是最簡單的馬拉鐵路,也足以改變整個北宋的交通狀況,交通,不但可以改變北宋的軍事基礎。

更加方便交通,可以讓大量的力量,集中到一起,發揮出更好的作用。

到時候,強干弱枝的北宋,就可以發揮出積極的作用,在通過鐵路,前往任何的一個邊境,只要三四天的前提下,駐扎在邊疆的軍隊,可以進一步的減少,這樣耗費更少。

這一次,鐵路,也是趙信眾多目標之中的終極目標,攜帶5船定海幣,總額超不多750萬,也是為了這個目的,三司到底有多少錢,趙信基本上掌握的差不多了,因為西北的結余和靈州和議的簽署,他能夠有500萬到600萬的結余。

這部分的結余,到底能夠剩下來多少,那就不好說了,龐大的帝國,在各方面還不完善,隨意性相當的強,而下面的政府,在渴了這麼久了,日積月累,集中下來眾多的問題,之前是政府沒錢,值得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就算是申請也未必能夠獲得,現在,終于有了結余,哪怕是試一試,也會申請。

這些問題,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可是不解決,也容易出現問題,這樣算下來,就算是葉清臣再怎麼的卡著,最少有一半的資金花出去了。

如果再加上綿延時間較長的北方農田水利建設,哪怕葉清臣下了狠手,也不可能徹底的解決問題,必須要的花費,也需要做出來。

鐵路目前的興建費用不高,關鍵是煉鐵廠的成本,直接築造的鐵軌,平均下來的,比起之前,節約了太多太多,目前算下來,每公里,可能就是2000貫左右,跟一座稜堡差不多。

雙線修建的話,1000里,大概是200萬貫,這筆錢很龐大,北宋當然不可能只要一個千里的鐵路,上萬公里,甚至更多,都能夠建的下來,這樣的情況下,投入會非常可怕。

趙信不擔心鐵路會賠錢,連清朝最簡單的一條入關鐵路,就可以創造出可怕的效益,成為整個清朝為數不多的高利潤的項目,掀起了投資狂潮。

北宋的商業性能,遠比的清朝更高,人口不低,再加上還有定海軍的存在,干線鐵路,只要修建出來,肯定不會吃虧。

可是啟動資金會有,還要贏得從上到下的同意,趙信當然願意全部自己來拿,可是這樣有些突兀,最好的,就是一個合作的態勢。

如果是半年之前出發,或許會有些倉促,趙信只是在靈州和議的基礎上面,進行說服,可是現在,半年的時間,趙信哪怕是把精力放在協調定海軍上面,可是這個鐵路也沒有放過,哪怕沒有開啟計劃,前期調查和研究,還是開啟了。

現在,趙信的手上,就有一條以汴梁為中心,7條鐵路的興建,這些鐵路其中有4條是經過汴梁,幾乎形成了米字型的交叉結構,其他的3條,則是外圍的鐵路,這些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環形結構,主要是在整個水系的過程之中,再一次的聯通。

時間長了,所以趙信做的更加的詳細,不但記錄了整個地質和修建的難度,把整個鐵路的計劃資金都給做出來了。

資金只是一個方面,更大的是商業方面的,後世的所有的計劃,都必須要考慮到商業性能,一條鐵路的貫通,軍事上面的作用,或許無法引起重視,可是商業上面,是必不可少的。

從沿途的城市,資源,商品等諸多的方面,當這些通過鐵路的旺盛運輸,送到合適的地方之後,所產生的效用,會讓北宋的商業,再一次的上一個台階。

這也是趙信充滿信心的根本原因,因為物資和其他的東西提前的到達,所以趙信他們騎馬速度很快,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越過了從海州到宿遷的300里的距離。

抵達宿遷的時侯,正好是過午,沒有休息,當趙信等人上船了之後,100艘組成的龐大船隊,早已經就做好了準備,在趙信他們抵達了之後,就立刻出發了。

在宿遷港目前,已經擴大了很多,這個時代,靠近湖邊,特別是洪澤湖這樣,淮河的重點的湖泊,水災是非常多。

跟傳統的長江黃河奔流入海不一樣,淮河沒有入海口,水都直接注入到了洪澤湖中,洪澤湖開始慢慢擴張,這是尋常的平穩的狀態下。

一旦到了夏季,上游的降水量加大,不說全流域的洪峰,就說是大半個流域的洪峰,都會讓洪澤湖驚濤駭浪。

宿遷是經過了方方面面的挑選,一個比較合適的地方,可是真正可以興建港口的地方,距離洪澤湖有一段距離,為此,專門興建了最少4里長人工水道,並且最初就擴張到了足夠寬的程度。

100艘大船,在港口一字排開,然後緩緩的向前,到洪澤湖的差不多幾百米的水道之中,到了洪澤湖之中,這才加快的速度。

從淮河逆流而上,大概要好幾百里,才能夠接觸到京杭大運河,是逆流的關系,需要船夫,在一些關鍵地方,也需要縴夫,好在,這是一個很短的路程,最多也就是十來天的時間,這還是慢慢的行進,如果增加縴夫的數量,時間最少還可以減少一倍。

搖曳的航船,在河面上面,相當的平穩,一年多以前,趙信就是坐著小了很多的船,開啟了一場穿越之旅,現在,穩定了很多,最少不擔心有人刺殺的問題,對于未來的路,認識也更加的清晰了。

北宋肯定起了變化,就算是他就此離開,北宋也不會走到原來那麼危險的境地之中,8個繼承人,幾乎不可能落到趙曙的身上。

宗室的實力,因為8個繼承人的關系,進行了分化,之前,仁宗對于趙曙是存在著感情和虧欠,所以對他們過于照顧。

可是在保州兵變之後,趙信不但沒死,還活了下來,汝南郡王在中間插手太多了。

按照證據方面,汝南郡王手段非常的高超,甚至連王家都沒有涉足太多,很多的秘密都被斬斷了,可是對于上位者來說,懷疑,已經足以解決一切了。

前世,對方是成功了,仁宗在喪子之痛之後,沒有及時的調查,失去了關鍵點時間,時過境遷之後,或許認識到了這一點,卻因為汝南郡王的實力進一步的擴大,也沒有一個子嗣的誕生,最終不得已捏著頭皮認了。

可是這一次,趙信不但沒死,還給出了最合適的選擇,就算是現在,8個人選,選誰不行,干嘛要選趙曙。

沒有了趙曙,再加上從小培養的競爭關系,也就幾乎不存在濮議之爭的問題。

再加上現在,解決了西夏,對于北宋朝政也不會出現神宗因為資金的問題,而變法的事情了。

資金充足之下的北宋,只要用幾年的時間,完成了軍事和政治上面的改革,幾乎必然會向外擴張,首當其沖的就是遼國。

連一直都比較保守的賈朝昌,都向著對遼國動手,更別說其他的激進派,只要在初期,產生了一定的優勢,接下來的,收復燕雲十六州是沒問題的,再進一步,打贏遼國,在遼國收獲大片的土地,也不是不可能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