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三章 酸澀的饅頭

當天下午,王松已經把購買的東西都給買回來了,這其中,專門有上百斤的板油,這是制作肥皂的材料,是趙信目前唯一能夠找到的大量油脂。

板油可是好東西,在植物油還沒有大行于世的時候,這可是普通人唯一的葷腥和炒菜的油,用于增加食物的味道,一般的莊戶人家,在做菜的時候,也不敢多方,往往用一個小木板或者小木棍,剜一點就好了。

北宋年間,炒菜還沒有流行,普通人做菜的方法更多的是用煮,油脂更多的是用于調味,讓湯或者菜的味道更好的。

可是在汴梁,以樊樓為首的那些大酒店,已經開始出現炒菜了。炒菜對于手藝高超的師傅來說,這是絕活,植物油的出現還有一些油脂的應用,讓炒這個方法開始出現,更加豐富的味道和更加出色的口感,特別是青菜一類的食物,炒是讓它更上一層樓的根本所在。

在這個時代,在大酒店,炒的一盤青菜,價格遠遠高于普通肉類的,比比皆是,一些食客,甚至專門為了一盤炒菜,不遠千里前往汴梁品嘗。

一頭大肥豬的身上,板油的數量不一,少的可能只有十幾斤,多的可能有三四十斤,一百五十斤上下的板油,是王松走了七八個屠宰攤位,在是十幾頭豬哪里湊出來的,花費的價格比普通的肉還要高一個層次。

王松買的時候,微微有些奇怪,卻沒有多問,板油對于普通人而言,是難以拒絕的調味品,可對于食不厭精的趙信而言,卻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東西,這玩意吃多了不好。

苗家莊訓練的人員120人,每天都會吃上幾十斤的肉,可能四五天就一頭豬了,一頭喂養兩年,出欄的大肥豬,板油的數量也不少,對于制作肥皂來說,真的是杯水車薪了。

趙信要的是一個可以席卷整個低端市場的肥皂,而不是只做出來,只是作為高端消費的奢飾品。

當然了,動物類油脂,只是一個敲門磚,就算是把整個保州的大肥豬都給殺了,能夠產生的板油有多少,又能夠做多少的肥皂,根本無法供給整個保州的消費,更別說通過保州便利的航運,銷售到其他地方。

後世的肥皂,使用的是植物性的油脂,一方面,植物性的油脂更加便宜,相對于要很長時間生長的動物,產量還無法控制的動物,植物更容易控制,產量也更大,特別是一些的不適合人吃的油,比如說,棉油,這些價格比起能夠食用的,不知道免疫多少。

利用棉油做出來的棉油皂,去污能力可是比一般的肥皂更強,而且沒有多少化學品,成為了嬰兒衣服的首選,洗的干淨,還不刺激皮膚。

整個大宋,已經開始種植大豆,數量還不少,未來趙信肯定會大規模的購買大豆,用大豆來榨油,然後支撐整個肥皂的產業,在此之前,在沒有很好的替代品之前,他能夠選的的,也只有板油了。

早飯的時候,趙信依然沉浸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之中,在現代社會的時候,他曾經做過一次手工皂,他的同門師姐,女博士為了追求潮流,嘗試著制作手工皂,還找他探討一番,對于手工皂的制作,還是明白的,他只是考慮現有的情況,爭取萬無一失。

其實,北宋給現代的差別,就在于火堿的制造,而且因為手工皂會使用到強堿,會略微的危險。最危險的,不是制作的火堿的過程,師姐的火堿是用草木灰制作的,說白了,是一些雜質數量較多的的,草木灰之中,富含碳酸鈉和碳酸鉀,強堿也就是碳酸氫鈉跟碳酸氫鉀的混合溶液,他現在有更好的選擇,在南樂的時候,大規模的點亮各種卡牌的時候,他點亮過天然純堿。

這玩意不知道在哪一家店鋪點亮的,天然純堿數量不多,或者說,北宋還沒有意識到純堿的使用,可能只是作為某一種的輔助產品,卻便宜了趙信,草木灰制作的火堿,雜質較多,會影響到後續的實驗過程,用純堿來制作火堿,更簡單,更加的容易,得到的火堿純度也相對較高。

正在想著,不知道什麼時候,綠荷已經把飯菜端到了他的面前,趙信看著精致的飯菜,點點頭,又到了吃飯的時間了,在王松的要求之下,從苗家帶過來的幾個家丁,還是有燒菜的絕活的,他的伙食一直都是相當的不錯,招呼綠荷一起吃,綠荷練練搖手,說道要跟如意一起吃。

在船上的時候,趙信還跟綠荷等人吃過一兩次飯,到了苗家莊還一次都沒有,眼下的食物,他一個人肯定吃不完,他沒有關心過兩個丫鬟到底吃什麼,肯定不會如同他這麼的精致,心中來了興致,故作開玩笑的說道︰「那就一起去看看」

綠荷跟趙信很熟悉了,知道趙信脾氣,帶路向前,走向偏廳。

在偏廳的小房間之中,如意,還有苗家莊派過來的幾個粗使丫頭,正準備吃飯,實際上,伙食還是不錯的,四菜一湯,也有一個葷菜,似乎是蘿卜炖肉,不可能做的如同趙信一樣的精細,卻相當夠分量,寸許方圓的肉塊,跟同樣大小的蘿卜塊,炖在一起,香氣撲鼻。

趙信很滿意,沒有慢待他的丫鬟,正要離開的,卻看到了上面,一堆圓形的,冒著熱氣的東西,他愣了一下,指著這個東西,略顯激動的說道︰「這是饅頭」

四菜一湯,吃的也是大米稀飯,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這些都有些不夠,這些不能夠成為主食,所以擺了一盤饅頭,倒是趙信哪里沒有這玩意,趙信是用其他的東西替代,比如說米制作的一些蒸品,蒸餃或者蝦餃一樣,都是用大米作為材料,制作的相當精細。

一個念頭在趙信心中閃過,他想到了一種可能性,拿起饅頭,撕下一塊,正要往嘴里放。

「少爺,別吃」如意有些著急的說道,他們莊戶人家,哪怕是家境還不錯,日常的主要飯食還是饅頭,面便宜啊,饅頭也能夠做的更多,還管飽,只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味道不是特別的好,很酸。

對于沒有能夠吃的東西來說,酸一點算什麼,在荒年的時候,連觀音土,樹皮,草都吃了,酸一點沒關系,只要能夠填飽肚子。

如意他們也是慣常吃這些東西,對于饅頭,喜歡的人並不多,因為它的味道,很酸很苦澀,吃起來不好奢侈。

對于趙信來說不一樣,趙信是少爺,王松一直都說,要給少爺最好的伙食,這樣難以下咽的東西,怎麼可以給趙信吃。

如意再怎麼的叫,也晚了,因為趙信已經吃下去了,果然,一股又酸又澀的味道,甚至還有一點點的發澀發干,趙信知道,這是什麼原因,在發酵的時候,酵母不純淨,一部分是正常發酵,讓饅頭更加的香甜,另外一部分,則把面粉,變成了醋,還不是純淨的那種,是一些有些雜質的,不是特別好吃的那種。

口中的苦澀,心中卻越來越敞亮,這也是饅頭的頑疾,從饅頭發明開始,就沒有得到解決的頑疾,可是後世卻解決了。

後世的饅頭,又香又甜,當然了,是使用上好的,純淨的酵母,利用扎頭來發面的,不可避免的會有雜質,其實即便是有雜質,去除的方法也相當的簡單,只要一款化學用品就好了。

這種化學品,還是制作火堿的原材料,也是這個原材料,在民間的最主要的用途的,沒錯,解決饅頭酸澀的問題,使用的就是純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