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一章 磚和水泥

要建設堡壘,必須的物品就是磚和水泥,鋼筋混凝土結構之中,這兩者是無法替代的,至于鋼筋,在冶煉工藝沒有有效的提升的前提下,可以用竹片來代替。

說起竹片代替鋼筋,很多人會想到豆腐渣工程,後世曝光的很多工程,發現竹片,人人喊打,可是在特殊的時期,在中國的五六十年代,在鋼鐵極為短缺,並且有眾多大型工程需要支持的時候,整個中國的普通建設,其實是被大力推廣的。

竹片的韌度,應力等諸多的條件,在鋼筋混凝土之中的應用,還是相當不錯的,最少說,剛剛建成的時候,強度是有的,只不過持久度不強。

密閉的真空環境下還好說,一旦在外,很容易就風化腐朽,形成問題,這是它最大的弱點之一,可是剛建成的時候,無論各方面的水準的都相當不錯,甚至10年之間,不太會發生太大的問題。

竹片的作用之一,趙信要的當然不是長治久安,他只是要解決當前的問題,在鋼鐵價格沒有降低,用竹片是最佳的選擇,最多在挑選的時候注意一點,考慮一下整體結果,在一些容易有水或者是潮濕的地方,就不能使用竹片,需要用鋼筋來代替。

竹片的唯一的弱點,就是水,只要是竹片混凝土之中,潮濕或者是進水之後,竹片就會迅速的**,失去支撐整體結構的能力,這也是豆腐渣工程的關鍵,五六十年代,中國興建了很大一批的竹筋樓,只要跨度不超過3米,不是太潮濕的地方,沒有水就可以了。

在五六十年代興建的這些竹片樓,設計年限大概是30年左右,大部分都在八十年代初的城市建設之中,被推倒重建了,可是少部分超期服役,最終達到55年,也不是沒有,只不過後面的20多年,安全隱患在逐步的增大。

由此可見竹筋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在目前,整個大宋,上億人口,每年的鋼鐵的總量,也就是幾萬噸的樣子,就算是趙信用卡牌系統具現,也不能支撐大量稜堡的消耗,竹片是最佳的選擇。

磚是最簡單的,中國有燒磚的歷史,秦磚漢瓦,從秦朝就利用青磚建設萬里長城,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先不說長城的禁錮作用,單純防御來說,確實是一道古代戰略防線,只要不是的太差的朝代,游牧民族的兵鋒,很少突破長城一線。

宋朝連幽雲十六州都失去了,更別說長城了,這是宋朝最薄弱的地方,遼國的百萬騎兵,西夏的凶殘騎兵,都可以從高向低攻擊,大部分的情況之下,北宋需要的是一對二,沒有易守難攻的險地,只能夠大量的修建城市,一連串的城防。

城市的修建耗費巨大,這也是西北軍費連年上升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西夏立國三戰全勝的前提下,隴西主要是處于守勢,從好水川之後,一系列西北重臣,都是拿著建城來抵御,一連串的軍事重鎮修建下來,這個耗費非常驚人,最高峰的時候,一年支出3000萬貫。

青磚相對于紅磚,制造工藝更高,價格也更貴,青磚結實耐用,在超過100年,甚至更久遠的時間,青磚遠比紅磚來的結實。

趙信連鋼筋都沒有選擇,直接選擇竹片,目的很簡單,不需要建立起來一個百年,甚至是千載的工程,他要求的只是快,別說是30年,哪怕是3年能夠正常使用就可以了。

穿越者加上卡牌系統,還不能在三年之中建立優勢,那不是找塊豆腐撞死算了。

紅磚比青磚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他幾乎必然就選擇了紅磚,功能簡單,節約了青磚的不少工序,而且風冷比水冷,成品率也高,對于熱量的耗費,卻是減少。

磚好解決,至于水泥,更加的有信心了,原始的水泥,不過是火山灰跟石灰石煆燒而成的,早在古羅馬時代,在歐洲就誕生了,那可是距離現在超過2000年的時代。

雄偉的古羅馬斗獸場,還有巍峨的希臘宮殿,這些完全不同于古代中國,以磚石為主的結構,沒有中國封建時代,大型宮殿那麼美輪美奐,卻堅固結實,同時很少受到火災的影響的,巨大的磚石結構,成為了火的阻燃劑,而不是木頭的宮殿,一旦著火,雄偉的宮殿,就會變成一片火海。

中國的大型宮殿群,之所在後世,只保留下了一個紫禁城,原因就在于木質結構無法持久,超過500年,已經算是可怕的,在封建社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前提下,往往會毀于戰火,一場大火之下,一片耗資巨大,美輪美奐的宮城,就會徹底的消失。

反而是古羅馬和古希臘,他們用水泥和磚石等結構構築的龐大工程,在3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之中,一直保留到了現代社會,這不是誰好誰壞的問題,這是兩種建築理念,還有建築風格的不同。

趙信需要幾個大工,一部分是燒磚的師傅,另外一部分則是陶器,前者,只要把青磚的工藝,從水冷變成風冷,減少青色的鐵的出現,增加紅色的鐵的數量,就能夠把青磚變成紅磚,降低難度,降低步驟,降低成本,這是紅磚的優勢。

後者是為了水泥來準備的,陶瓷的燒制需要1100度左右的溫度,低標號水泥也差不多是900-1000度,趙信現在,還不可能做出高標號的 酸鹽水泥,這玩意是現代科技,他硬度很大,強度也很大,在沒有火炮,甚至沒有大型攻城器的年代,制作那麼堅硬,那麼高檔的水泥,完全沒有必要。

標準是根據時代來的,在低檔次的時代,超過100分,哪怕你是1000分,1萬分,也溢出了,顯示的同樣只是100分,趙信並沒有奢望制作出後世的那種最強悍的,堪比鋼鐵的高標號,高承受水泥的,他只要做出普通的低標號的水泥就可以了。

這樣水泥,只要達到燒陶的溫度條件下,他的原料非常的簡單,如果有火山灰的話是最好的,沒有也無所謂,一部分黏土和生石灰就可以了,只是調整一下配方而已,這也是趙信有信心的基礎。

王松第一批購買的物資之中,有部分的石灰石,這個石灰石是作為原料使用的,不是燒制水泥,這些都是比較專業的東西,趙信對于其中了解的都不算很多,只有等到師傅上門才可以。

保州好像有燒磚的地方,實際上,所有邊境軍州,都是有大量造磚的礦,因為邊境的軍州,才是磚最大的客戶,從中間高薪聘請幾個燒磚的師傅,應該沒有太多的問題,可是,燒陶就少了。

燒制陶器,最遠可以追溯到1萬多年前的原始社會,不過,伴隨著瓷器的崛起,還有眾多的其他的燒制工藝的,北方逐步的被南方取代,很多都是在南方,保州附近是沒有,要到更遠的地方,就算是最快,也需要10天的時間。

這一點,趙信專門詢問過苗遠,他是一個很有信心的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做,不然的話,就不是節約時間了,而是浪費時間。

時間對于趙信來說,極為重要,哪怕保州兵變依然按照歷史上面出現,也最多就是6個月的時間,一點時間都不能浪費。

趙信是非常清楚,他就是一個歷史學家的,或許對于方方面面的東西,都懂得一點,卻不專業,特別是這些領域,他親自出馬,或許一段時間,也能夠模索出工藝,可是耗費的時間更長,還是做一些簡單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