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零四章 北非

摩洛哥的十一月,天氣逐漸寒冷。

但摩洛哥的局勢卻一天比一天緊張。

聚集在北非最重要的港口之一的休達周邊的「十字軍」,與當地各方尹斯蘭勢力爆發了多次沖突。

因為尹斯坦布爾事件的爆發,尹斯蘭世界最強大的皇朝陷入了內戰。

聚集在休達周邊的十萬多窮困潦倒的十字軍,在貴族們的有意無意放縱下已經無法保持自己的冷靜。

而剛好摩洛哥的薩阿德王朝剛剛衰落,興起的阿拉維人正試圖取代他。

如果沒有這些十字軍的干預,阿拉維王朝將在幾年後在摩洛哥建立。

而現在,沒落的薩阿德人和正在親戚的阿拉維人不得不開始了艱難的談判。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休達。

那是葡萄牙人在摩洛哥北部的一顆釘子,也是十字軍越過直布羅陀海峽的終點站。

十萬號稱要去征服東方的十字軍,數目是雙方勢力軍力加起來的兩倍!

十一月十一日,後世的雙十一哀悼日。

教皇的諭旨抵達休達,第十次東征正式宣告開始!

無論是天主教、新教還是混在里面的東正教徒,紛紛舉起了十字架,涌出了休達港。

氣勢正盛的阿拉維人率先遭到了西班牙黑衣騎士團的攻擊。

在三十年戰爭之前,歐洲的科技、軍事、經濟就已經凌駕所有的殖民地以上。

而在三十年戰爭結束後,隨著瑞典、法國、西班牙、奧地利等國完成了武器戰術換代,整個歐洲的軍事組織(主要是遠征能力)和軍事科技上已經凌駕了全球(包括大明大清)。

而摩洛哥人中最強悍的阿拉維人,裝備的火槍和火炮少的可憐。

在位于直布羅陀海峽南岸的胡塞馬地區,黑衣騎士團依靠強大的火力支援,一舉擊潰了阿維拉人的堵截大軍。

在這一戰中,死亡的阿維拉人超過七千,一萬五千阿拉維主力只剩下了不到四千人往東撤退。

而薩阿德人的部隊在首都拉巴特城外遭到了葡萄牙人和丹麥人的夾擊。

戰事一度變得焦灼,直到瑞典陸軍趕到,薩阿德人才全面潰散。

兩天後,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被十字軍佔領。

硝煙和喊殺聲在城里足足持續了三天三夜,而據悉早在拉巴特失陷之前,所有的薩阿德軍隊已經全部逃離了這里。

十二月四日,在摩洛哥東部穆盧耶河沿岸的布勒曼。

終于聯合起來的薩阿德人和阿拉維人,與十字軍的三個騎士團進行了決戰。

戰斗從早晨九點一直持續到了太陽下山,先後投入戰場的十字軍騎士團高達十一個,合計六萬多人。

殘余的摩洛哥人不得不撤退到了阿爾及利亞。

至此整個摩洛哥,除了南部還殘留著一些抵抗勢力之外,整個國境都已經落入了十字軍的手里。

而按照歐洲聯軍之前的商議,摩洛哥將被分成四塊。

這里將被授予四名貴族建立諸侯國,他們分別來自奧地利、法蘭西、西班牙和葡萄牙。

摩洛哥王國的迅速滅亡,位于其東方的阿爾及利亞一日三驚。

阿爾及利亞在1550年前後歸入了奧斯曼帝國版圖。

奧斯曼帝國對當地的統治已經超過一百年。

阿爾及利亞帕夏(總督)阿蘭熱尹,是支持尹斯坦布爾的地方勢力之一。

(有書友指出尹斯坦布爾在這個時期是另一個名稱,叫科斯坦丁尼耶,萬分感謝指正!但本文還是繼續用大家比較熟知的尹斯坦布爾,見諒啊!)

控制了大馬士革和巴格達的蘇來曼二世,在巴格達聚集了軍隊,並號召全國各地討伐尹斯坦布爾的弒君者,並否定了艾哈邁德扶立的七歲小蘇丹。

但阿蘭熱尹是前大維齊爾的堅定支持者,他認為圍繞在蘇來曼二世身邊的那些腐朽的貴族和貪官無法代表帝國的未來。

所以在這次內戰中阿爾及利亞是站在大維齊爾軍這一邊的。

面對十字軍的進逼,阿蘭熱尹一邊組織防御一邊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

阿蘭熱尹與前大維齊爾一樣是個堅定的保守積極分子。

他主張對待歐洲的異教徒采取強硬的態度。

對于引狼入室的蘇來曼二世,阿蘭熱尹充滿了憤怒。

西元1662年,即黃帝4359年。

一月初,由意大利各地區雇佣兵、流民、失業者、教士們組成的「醫護騎士團」攻入了阿爾及利亞西部。

這個四百年前被教皇親自宣布解散的騎士團,在羅馬教廷的支持下再次得以建立。

總兵力高達一萬四千人!

而阿蘭熱尹集中的部隊只有八千多人,雙方在阿爾及利亞西北部沿海的烏季達地區繁盛了遭遇戰。

這一戰的結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甚至包括阿蘭熱尹本人。

八千阿爾及利亞軍隊居然擊敗了醫護騎士團的一萬兩千人。

在戰後的檢討中,教皇的使者發現新組建的醫護騎士團在軍事組織上出現了大的問題。

由于醫護騎士團的兵員都是從各地招募的,國籍混雜、職業各異,而作為中層軍官的教派貴族又只會紙上談兵,這才是醫護騎士團在兵力、武器全面佔優的情況下,被阿蘭熱尹擊敗的原因。

在追擊敗逃的醫護騎士團過程中,阿蘭熱尹的部隊在途中遇到了上千名法蘭西士兵,但這一千名法蘭西士兵只以損失兩百人的代價就成功月兌離了奧斯曼人的攻擊。

也就在烏季達戰役後,法國和瑞典基本接管了整個東征十字軍的指揮權,教會勢力再次成為精神象征。

二月份,法國諾曼底公爵組織三萬部隊分成三路攻入阿爾及利亞。

阿蘭熱尹疲于應對,終于在謝利夫地區被諾曼底公爵的主力擊潰。

二月十九日,十字軍包圍阿爾及利亞首府阿爾及爾,西班牙海軍和英倫海軍也堵住了港口航道。

二是二十四日,阿爾及爾失陷,阿蘭熱尹以下上萬尹斯蘭教徒遇難。

繁華的阿爾及爾幾乎被十字軍洗成了白地。

但就在這個月,對于整個歐洲最利好的消息不是攻陷阿爾及爾,而是英倫內戰終于結束。

克倫威爾的兩個兒子出奔維也納,查理王子被內戰雙方承認為英倫國王,也就是查理二世。

復闢的英倫王國在第一時間宣布全力加入十字軍東征的行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