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八十九章 東征計劃的變動

黃帝四三五七年,即另一個時空的公元一六六零年。

又一場盛大的葬禮在歐洲舉行。

地點是在巴黎羅浮宮。

紅衣主教、法蘭西王國宰相馬扎然去世。

這位紅衣主教的去世比原本歷史上提早了一年。

因為一年多來,整個反中同盟的大小事物幾乎都是這位老人在勉勵支撐。

各國都在向東方航線拼命的輸出,國內的多余人口和作為治安隱患的老兵、雇佣兵。

借口自然是第十次十字軍東征。

但新教與天主教之間幾乎不可調和的矛盾,加上東正教內部的分裂,讓這位天主教的紅衣主教頭疼不已。

還在進行內戰的英倫政府根本不信任馬扎然的任何政策,百年余恨的英法關系,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結束的。

原本只需要對法蘭西負責的紅衣主教,在這一年間不得不頻繁的往返于歐洲各國之間。

德意志諸侯與維也納的矛盾、荷蘭人與西班牙人之間的牽絆、波蘭和立陶宛貴族對沙俄的仇視;

波西米亞對羅馬尼亞的覬覦,就連最後加入聯盟的丹麥挪威王國與瑞典王國在波羅的海的通商權上,也有著極大的沖突。

馬扎然首相最終沒能活到六十歲。

羅浮宮內,前來參加葬禮的各國貴族吵成一團。

除了各國之間固有的矛盾,最大的問題還是一年之間,他們陸續向東方派出了四百多艘擁有聯盟私掠許可證的武裝商船。

但能夠平安歸來的只有六十多艘,收獲極為慘澹!

與民間那些泥腿子淺短的見識不同,作為整個歐洲最精英的階層代表,他們早就發現自從東方商品開始往歐洲傾銷之後。

歐洲財富往外流失的速度加快了好幾倍。

他們靠各殖民地供血的速度都比不上這種失血的流速。

更別說如今殖民地的大量流失。

在東方商品的沖擊下,之前手工業最為繁華的意大利地區,大量的手工業者開始失業,而英倫的紡織業也幾乎被摧毀。

許多猶大商人已經完全摒棄了從歐洲各地進貨的選擇,種類繁多、品質優良、精美實惠的東方商品成了他們的第一選擇。

與東方的貿易看似繁榮的皮囊下,其實掩蓋著整個歐洲正在衰落的事實。

由于東方商品的大量收入使得每個貴族家庭的支出都在不斷增長,而他們的實際收入則因為殖民地和本國工業的淪陷在急劇萎縮。

這幾年破產的貴族就多達上千人。

「也許我們真的該集結軍隊和艦隊繞過好望角!」

「該死的放棄你這愚蠢的說法吧!這個理由只是用來哄騙那些泥腿子的!」

「我敢保證你的人上船之後,能活著抵達好望角的人不會超過三分之一!」

「那我們該怎麼辦?下面的泥腿子已經開始對我們不滿了,歐洲各地這半年爆發的暴亂超過上百起。」

「說的沒錯,有些底層的教士也開始摻和在里面,他們宣揚我們根本沒有真正進行東征的勇氣和計劃!」

「不要在我面前提那該死的東征計劃!我們都去東征了,然後把我們的家留給那些新教徒來看管嗎?」

「該死的!你再敢說新教徒一句壞話,我就和你決斗!」

羅浮宮的大廳里亂成一團。

路易十四澹澹的看著下面的喧鬧,這位曾被後世稱為太陽王的男人,在馬扎然死後已經徹底掌握了宮廷的權力。

他對遙遠的東方帝國並不感興趣,馬扎然留下的遺言他覺得有些危言聳听。

想要解決歐洲各國如今的窘境,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劫掠!

但路易十四認為與其繞過好望角,千里迢迢的去搶劫東方航線,還不如把目光放近一點。

「諸位,我覺得我們有必要真正的來一次十字軍東征!」

在眾人吵累了之後,路易十四舉起了他的金杯。

「不光是天主教徒的遠征,而是包括所有信仰十字的人們,都應該參與進來的遠征!」

來自維也納的大公,非常警惕法蘭西的每一個動作,他不禁開口反問︰「國王陛下,您也支持派遣全歐洲的大軍繞過好望角嗎?」

「不不不不!」

路易十四笑著搖頭︰「前九次十字軍東征,首先是為了十字架的榮光,其次也是為了土地和財富!」

「照我看來,與其千里迢迢的去討伐東方,不如把目光重新放到地中海對面的那位老對手身上!」

波西米亞的代表立即眼中開始放光。

波西米亞王國早就垂涎奧斯曼帝國的羅馬尼亞地區。

只是雖然奧斯曼帝國這些年開始沒落,但對于波西米亞王國來說,還是一個龐然大物。

不是他一個人能夠招惹得起的。

但換作是整個歐洲的聯軍,情況就調轉了過來。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如今才九歲,掌權的太皇太後和太後之間矛盾重重。」體

「派在各地的總督各自為政,貴族世家也在爭權奪利。」

「我認為這個看似強大的帝國,已經病入膏肓。但他留下的財富卻太過驚人!」

「在馬扎然主教留下的遺言中,有幾句話我是極為認可的。」

「他認為我們應該加強在奧斯曼宮廷內部的力量,否則在未來幾年內東方帝國的勢力將滲透入奧斯曼的內部!」

路易十四是對著眾人伸開雙手︰「希臘、雅典、君士坦丁堡!小亞細亞!那是流淌著黃金和蜂蜜的富饒之地。」

「我認為我們應該停止向北非休達繼續運送志願者,我們應該把這些人送到西西里和巴爾干!」

路易十四的發言立即得到了波西米亞代表的贊同。

就連維也納宮廷的代表也頗為意動,因為匈牙利的東南部就與奧斯曼帝國接壤,這里一直是他們頭疼的地方!

對于路易十四提議也表示了支持的,還有來自意大利半島的各個城邦。

奧斯曼帝國幾個世紀以來一直都是籠罩在整個亞平寧半島上的陰影。

哈登斯堡的代表最終說服了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的代表,因為他們的翼騎兵一直是對抗奧斯曼帝國的主力。

在沒有翼騎兵的威脅之後,沙俄也贊同了這個意見,因為他們也需要南下掠奪巴爾干地區給自己補血。

馬扎然主教死後不到一個月,第十次東征計劃就完全變了個樣,從虛張聲勢的紙面計劃變成了實際作戰的東進行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