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九章 鐘鳴

朝廷「詢問」友邦援兵可否東進的行文,早就發到了貴德州。

但是朝廷的使者卻無法繼續向西深入。

因為甘南草原很亂!

只要他們離開貴德州,便會有大批的草原「馬賊」揮舞著大刀片子來搶劫。

帶隊的給事中韓凌被嚇得病了一場,上書給朝廷說「甘南紛亂,貴德州僅州城堅固,余地皆無。」

三月初六,張守言「風塵僕僕」的帶著一萬「聯軍」回到甘南草原。

奉旨後即刻全軍向東。

這一萬騎兵名義上是「和碩特、準噶爾、杜爾伯特、土爾扈特、察哈台(葉爾羌)」五部藩屬勤王軍,實際上漢軍比例超過了六成

「據陶文友的奏報,張守言借到了一萬番兵,以藩屬之名勤王,三月初六在貴德州受旨,初八即過了臨桃。算算日子,若是順當的話,此刻已經到了西安。」

崇禎皇帝听到吳生的預計,不禁皺了皺眉頭。

「好好的,他去西安干什麼?非要在孫傳庭面前賣弄一番?!」

吳生早就想好如何回奏︰「陛下,兵部給藩屬軍定的路線是走平涼府、慶陽府、延安府入山西,但是臣听說孫傳庭將三邊糧秣齊集西安,張守言所部改走西安怕是因為沿途補充不到糧草。」

「孫傳庭?」

皇帝似在自言自語,嘴里念叨著這個名字,目光投向了龍桉盡頭放在的一本奏章。

「陛下!」

吳生急忙跪倒。

「孫傳庭上表請戰,怕非本人實意,秦軍凋零,若再有失,天下再無堪戰之軍也!」

皇帝遲疑了一會,終是嘆息一聲。

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有兩個,多疑和急躁,為他這兩個毛病背鍋的臣子,不知凡幾。

孫傳庭之所以上書,除了地方士紳嫌孫傳庭征捐太甚之外,便是因為皇帝給孫傳庭下了一道催戰的手赦。

請戰奏表剛到京師,朝堂上立即吵成一團。

皇帝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批準這封請戰奏表,是因為兵部侍郎張鳳翔進諫︰孫傳庭所有皆天下精兵良將,皇上只有此一付家當,不可輕動!

就連劉理順也不顧自己女婿與孫傳庭不合,寫信前去勸阻孫傳庭求戰之舉。

而吳生是內閣中唯一反對現在出兵的閣臣。

「罷了,先放上一放。」

崇禎讓王承恩扶吳生起來,又聊起了督師之事。

「周相前幾日說去督師,怎麼還沒個動靜?」

吳生很是為難,皇帝他不想抵觸,周延儒他也不想得罪。

「怕是諸事紛紛,一時不得啟程吧?」

「呵呵呵呵,等他啟程,韃子都已經回家去了。」

崇禎冷笑連連,又搖了搖頭。

「他不願意去也罷,朕看張信之怕是比他會更早到保定,那便不用他去了。擬旨,張守言進保定總督、加兵部尚書餃、兼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督北直隸、河北、山東諸軍以御奴兵。」

吳生遲疑幾秒鐘,猜到周延儒大概率會很慶幸被人頂了督師的差,便應承著擬了旨意。

又問︰「是否著張某進京陛見?」

「讓他直接去保定,然後去山東,須知時不我待!」

張守言拐彎去西安,自然不是無聊到要去找孫傳庭顯擺,他是想把賀金山、潘和尚帶走,因為接下來的二次陝縣之戰,官軍會敗得極慘。

根據後世的多方記載,闖軍中僅劉宗敏的馬隊便有三萬之眾,他不敢保證賀金山和潘和尚能全身而退。

孫傳庭對于張守言的繞道「訪問」本來是頗為重視的,但在知道張某人的真實來意之後,當即呵呵一笑,想帶走五千馬軍?張小子,你想屁吃呢!

「某這是去勤王!孫督師某非連五千人都不肯派?」

「好說,當初你給兵部的是五千民壯,老夫還你五千民壯即可。你路過延安府時,挑五千民壯就是。」

張守言差點沒被孫傳庭氣笑,這老頭忒不要臉了!

延安府有民壯麼?

當然有!

幾萬都不止。

就是他們打的不是朝廷的旗號,各自佔據了很多山頭討生活。

兩人再次不歡而散。

張守言一路飛奔,在平陽府遇到了前來傳旨的官員,接任保定總督一職。

一萬騎兵轉向東方保定方向,但從這一日開始,張守言的前進速度變得極慢。

同時他派出信使,讓殘存的河北、山東兵馬齊聚保定、河間二府

北京,僻靜的小院。

周延儒陰沉的聲音澹澹的傳入了每個人的耳朵。

「張守言已然出任保定總督,某這個首輔只等他捷報傳來,便可拿下問罪。」

他笑著看向了朱純臣︰「張守言還兼著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看來成國公的好日子也不久了。」

朱純臣臉色鐵青抿茶不語,他也懷疑這是皇帝在為清除自己而做的準備。

杜勛公鴨似的嗓子也跟著笑了幾聲︰「皇後如今在幫太子選妃,張劉氏已經被召見了好幾次,張家的三姑娘原本听說要賞個選侍,可最近風聲又有變化,這太子妃正位也不是不可能啊!」

「呵呵呵呵,等各位忽然發現看不到我的時候,便是陛下已經開始動手了。」駱養性笑的淒涼,若是崇禎皇帝開始動這些人,掌控錦衣衛的他肯定是第一個被處理掉的。

周延儒將茶盞重重一放︰「諸位,再也猶豫不得了!」

陳演和杜勛互相看了一眼,尤其是杜勛眼中的凶芒逐漸炙熱了起來

「大伴的身子怎麼樣了?」

皇帝剛從前朝回來,剛進乾清宮便問了杜勛一句。

「回皇爺的話,王公公怕是吃壞了些東西,還需過幾日才能上值呢!」

崇禎一邊換衣裳,一邊吩咐杜勛。

「叫太醫去瞧瞧他,畢竟年歲也不小了。」

「奴婢遵旨。」

見杜勛叫人傳太醫,皇帝又問他。

「今日內閣值班的是哪位閣相?」

「回皇爺的話,今兒是陳相值夜。」

崇禎讓人取過幾十份奏折,又打發人去通知皇後。

「今兒歇皇後那,待朕看過這些奏折就過去。」

杜勛低頭應了,眼珠子轉了幾轉,親自去了坤寧宮傳話。

周皇後得到杜勛的傳話,一邊讓人收拾房間,一邊又叫身邊的嬤嬤給崇禎送碗湯過去。

夫妻這些年,她早習慣了晚上備些提神的湯給皇帝用。

別家進食到御前,都要驗過才能進內。

而皇帝發過話,唯獨皇後的東西不用!

那嬤嬤也是個謹慎的,一直悄眼看著皇帝吃了幾口湯,這才安心的退了出來。

偌大的書房內,就剩下了在看奏章的皇帝和侍立一邊的杜勛。

崇禎十六年三月十八日夜,亥時過後,沉寂的紫禁城忽然沸騰了起來。

皇宮中的大鐘被 然敲響,震碎了滿京城人的夢。

歷史上持續到了十七年的崇禎年號,在這一夜戛然而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