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一十二章︰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

听到徐川的話,祁中興迅速從辦公桌里面掏出了筆記本,準備將要求記下來。

對面,徐川又看了兩眼可控核聚變的項目規劃工程圖,回想了一下後開口道︰「關于外圍的建築、發電設施、冷卻循環什麼的,我沒什麼要求。」

「主要是核心區域。」

「核心區域是用于存放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因為經過了重新修改,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體積會比托卡馬克裝置要大上一些,無論是直徑還是高度,都超過了三十米。」

「所以用于存放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核心廠房,高度至少需要四十米以上,至于面積,你按照需要部署的設備的最大值計算後再擴增百分之二十五以上。」

祁中興點了點頭,迅速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了這一要求。

對于一個基建大國來說,打造這樣的一處核心區域廠房並不是什麼難事,但工程量相當大。

因為按照規劃,用來存放可控核聚變反應堆的核心區域整體是位于地底的。

按照這位的要求,也就是說,他們要在地下挖出一個長寬至少百米,深度在五十米以上的空間。

這麼大的坑洞,光是挖出來的沙石泥土什麼的轉移就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

此外,在靠近長江的棲霞山,五十米以上的深度絕對會挖出地下水或者軟土層什麼的這些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

對面,徐川看了一眼祁中興,等他記錄完後接著道︰「另外,考慮到安全方面的問題,核心區域的牆壁厚度至少要達到三十公分以上,並且中心區域可以考慮留出五公分的厚度,鋪設輻射隙帶材料。」

聞言,一旁的高弘明緊張的詢問道︰「有核輻射風險嗎?」

對于這位徐教授的研究,在上面安排他前來輔助負責可控核聚變工程前,他就已經做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徐川說的輻射隙帶材料的用途,他也知道,這是用于對抗核輻射的一種材料。

這一提到這個,他就下意識的以為有什麼輻射問題。

徐川想了想,回道︰「理論上來說,可控核聚變是安全的。但是絕對安全的東西並沒有。」

「前段時間在櫻花國那邊發生的核聚變反應堆爆炸事故你應該清楚,可控核聚變雖然並沒有核裂變堆的各種電離輻射,但腔室內的超高溫超高壓的等離子體哪怕是不發生聚變反應其本身依然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畢竟這些等離子體的溫度至少在幾千萬度甚至是上億度,一旦出現意外,可能會對核心區域造成極大的沖擊。」

頓了頓,他接著道︰「當然,正常來說是不會有這種風險的,小島國那邊聚變堆爆炸事故,完全是因為他們不按照流程規範自找的。」

說完,他又默默的在心中補了一句︰「當然,那份稿紙中挖的坑也不容小覷。」

將要求迅速記錄下來後,祁中興抬頭道︰「這個沒問題,整個項目都會使用最好的核水泥修建,另外核心區域將按照您的要求,使用五十公分厚的水泥牆進行處理,中間預留至少五公分的填充縫隙。」

想了想,祁中興接著詢問了一下︰「五公分夠嗎?如果不夠的話,可以再擴大一些。」

徐川笑了笑,道︰「足夠了。這只是個保險措施而已,可控核聚變並不是核裂變,即便是發生故障出現問題,只要切斷氘氚原料的輸入以及NIF加熱天線的輸出,就不會再有額外的問題。」

祁中興點了點頭,又在筆記本上記了一筆

在棲霞山腳下的可控核聚變工程基地中逛了一圈,提了一下自己的要求後,徐川就沒再管這邊的事情了。

建築工程方面由祁中興進行管控他還是放心的,而且高弘明和駐扎在這里的部隊也會幫忙盯著施工的。

什麼偷工減料,什麼模板工程,鋼筋工程一類常見于大型工程上的各種問題不可能出現在這份工程上。

不僅僅是因為這是可控核聚變工程,更是因為接手這項工程,負責施工的華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在開工前就已經立下了軍令狀。

如果在施工中出現問題,那麼這些施工人員和負責人是要上軍事法庭的。

所以在向負責施工的總工程師祁中興提了幾點關于核心區域建築的要求之後,徐川便將重心放在了另外的方面

南大,靠近棲霞山的仙林校區中,徐川順著校園小道來到了工業樓。

因為可控核聚變工程才剛剛開始的原因,園區內的研究院還沒有修建起來,于是一些人員招聘以及辦公方面的工作就從南大仙林校區中借了一棟工業樓,用于當做臨時辦公地點。

而負責人員招聘和相關設備采購方面的彭鴻禧院士,目前就在這里辦公。

也不知道這一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可控核聚變項目招聘到了多少人。

敲了敲辦公室的門,里面傳來了聲音︰「請進。」

徐川推開門走了進去,正在處理事情的彭鴻禧看了一眼,愣了一下後起身笑著招呼道︰「喲,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

一旁,同在辦公室做事的韓錦抬起頭看了一眼,打了個招呼迅速起身泡茶。

徐川笑了笑,道︰「再不來怎麼都說不過去了吧,正好前幾天物理那邊的事情忙完了,就出來走動走動。」

聞言,彭鴻禧感嘆道︰「惰性中微子的發現證實啊,超出標準模型預測的粒子,就這樣誰都沒想到快速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

頓了頓,他看向徐川,笑著道︰「憑借這一發現,你應該又能拿一個諾貝爾獎了吧?」

「細數一下這今年你的成果,從Xu-Weyl-Berry定理拓展應用開始,到《核能β輻射能聚集轉換電能》技術,再到人工SEI薄膜和惰性中微子,幾乎每一年你都能做出來足夠配的上諾獎的,真是讓人不敢相信。」

徐川笑了笑,道︰「惰性中微子的發現,只不過是運氣比較好而已,至于諾獎」

他聳了聳肩,接著道︰「單憑這一發現恐怕很難,畢竟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你懂的。」

彭鴻禧笑著搖了搖頭,道︰「不一樣的,惰性中微子的發現和以往在標準模型中預測的那些粒子不同,他的發現和數據分析工作都是你一個人做的,拿到諾獎的機會很大。」

徐川笑道︰「那就得看瑞典皇家科學院那邊的想法了,不過即便是能拿到,今年肯定也不行的,現在都十月初了,再有幾天就要公布物理獎名單了。」

「不說這個了,我剛從棲霞山那邊過來,想看看這邊情況如何了,不知道人員招聘方面怎麼樣了?」

彭鴻禧回道︰「人員招聘方面目前通過招聘和審核的有一百二十三人,不算多,也不算少。主要是符合要求的並不多,畢竟咱們國內沒有可控核聚變這門專業,得從核能領域或者物理領域挑挑選選的。」

徐川點了點頭,道︰「沒事,慢慢來就行,人員貴在精不貴多。能做事的人,一個就足以抵得上十個混日子的了。」

彭鴻禧贊同的也點了點頭︰「的確,這個不用急,核能研究所那邊還沒有建立起來,人手多了也沒地方去處,慢慢來就行。」

徐川︰「嗯,這方面有彭老您幫忙把握,我放心。」

「另外,關于等離子體湍的數控模型,我之前借南大的超算中心做了一下驗算和測試,得到了一些驗算和測試數據,準備進行一下優化。」

「不過得到的數量有點大,所以我今天帶過來了。麻煩彭老這邊找一些靠譜和合適的研究員,針對這些驗算和測試數據做一個整理。」

彭鴻禧從徐川手中接過硬盤,看了看點頭道︰「嗯,行,這個我來處理。」

忽的,他似乎想起了什麼,好奇的看向徐川問道︰「你這個應該就是根據之前丟失的那篇論文建立起來的吧?櫻花國那邊的JT-60SA可控核聚變實驗堆爆炸是不是和你之前被盜的論文有關系?」

徐川點頭,道︰「嗯,的確有一點關系,他們拿走的數據不詳細,再加上流程不規範,沒徹底測試就直接上實驗堆了,所以控制系統失效了。」

聞言,彭鴻禧看了一眼徐川,欲言又止。

徐川知道眼前這位老人在擔心什麼,笑了笑道︰「放心吧,同樣的錯誤我不會在自己這邊犯的,針對可控核聚變反應堆腔室內等離子體湍流控制,哪有那麼容易,後續還有很多測試要走呢。」

听到他這麼說,彭鴻禧松了口氣,道︰「那我就放心了。」

「對了,彭老,關于人員招聘方面,麻煩再招聘十個數學物理模型方面的研究員,這個在後面對模型進行優化的時候有用的。」

將承載等離子體湍流數學模型的硬盤交給彭鴻禧後,徐川接著說道。

這種大型數學模型,光靠他一個人的能力要完成耗費的時間太長了,後續的調整和優化,得增加人手來處理。

「行,這個我給你記下來了。」彭鴻禧點了點頭回道︰「關于這十個人的資歷門檻方面有什麼要求嗎?」

思忖了一下,徐川開口道︰「至少也得是博士畢業+兩年工作經驗吧。」

「畢竟太低層次的研究員參與進這種模型優化工作中來根本就幫不上什麼忙。」

想了想,他又補了一句︰「如果是在世界級的大學生建模競賽中拿到過頂級獎項或者在建模方面有其他優秀成績的話,條件可以適當放寬一點,但最低不能低于博士,最好是拿到了紅本本。」

設置這個門檻,他也沒辦法。

因為按照國內的學歷,在博士之前,其實都算是打基礎的階段,到了博士,才有足夠的學識來參與這種前沿性的工作

PS︰晚上還八九點的樣子有一章,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