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百一十一章 貨幣改革(跪求月票與書評)

廳中富商們慌忙都起身躬身施禮,「小人拜見應將軍。」

「哈哈,免禮免禮。」應天祥笑著虛扶,與眾人一一招呼,「啊,趙掌櫃,孫掌櫃,李孝廉,有日子沒見了……都坐,坐下說話。」

待所有人再次落座,應天祥又道︰「平日極難將你門諸位都聚到一起來,今兒借著喬老弟的喜宴,卻是有件好事兒要說予你們。」

他這話不禁令眾富商心中一緊,難道是朝廷要派捐?漢興朝以往沒這慣例啊……

韶州的趙掌櫃卻豪爽拱手道︰「應大人,我知道朝廷要對漠北用兵。打韃子的事兒絕不能含糊,您就說要多少吧!」

其他人聞言立刻點頭附和,「對,大人還請直言。」

「為朝廷出力,我張家也絕不小氣!」

朱琳率軍大敗建虜、韃靼,建立遼東布政使司等一系列功績使得全國上下士氣高昂,萬眾一心的局面,由此可見一斑。

「大家誤會了。」應天祥忙笑而擺手,「非但不要你們拿銀子出來,反倒是有樁好買賣送給大家。」

眾商賈面面相覷,有人小心詢問︰「不知應大人所說何事?」

「啊,是這樣。」應天祥道,「先前朝廷為抗虜,發了大批的寶鈔充作貨款或是官員俸祿。朝廷思及因寶鈔發得太多太濫,致使形如廢紙,分文不值,當初收了寶鈔之人勢必巨虧。如今戶部已充盈了些,朝廷便打算用現銀收回這些寶鈔。」

他看了眼眾人的反應,繼續道︰「啊,當然,足額兌回是有些困難,朝廷打算用一兩現銀購回票面四十兩寶鈔,以略為彌補民間損失。」

屋里所有富商們聞言都低頭沉思起來。片刻,趙掌櫃最先反應過來,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問道︰「應大人,可是不論多少寶鈔,朝廷都會按這個價全部收回?」

「對,無論多少,戶部見鈔放銀。」

趙掌櫃立刻道︰「多謝應大人,趙某便先定下五百萬兩寶鈔的量,若後面還有,便繼續送來!」

其他人此時也回過味來,這買賣有賺頭啊!

寶鈔是什麼?簡直就是廢紙,莫說四十兩換一兩現銀,就算百兩寶鈔換一兩銀,那也是爭著搶著來換。自己完全可以低價收進來,而後按四十兩賣給戶部,倒手隨便就能大賺一筆!

還有人有些不太放心,試探道︰「應大人,不會我們把寶鈔拿來,朝廷卻各種推諉吧?」

「你們放心,」應天祥拿出一份用了璽的朝廷文書,「今年之內,現到現換。」

眾人看了那公文,頓時復現喜色,紛紛表示隨後便送寶鈔來。

應天祥又正色道︰「對了,此事因特殊緣由,卻不能聲張出去。諸位便是家中至親也不得透漏,否則朝廷立刻停止兌付。你們要從旁處收寶鈔,也只能自尋緣由,絕不可提及朝廷。」

商賈們忙點頭應道︰「是,是,小人謹記。」

「絕不敢泄露半分。」

「請應大人放心。」

進入六月,大明各地都在熱議兩件事。

一是朝廷開設了一種叫做「銀行」的新鮮東西,任何人都可以拿銀子存在里面,非但不像其他銀號那般收保管費,還會按月付給利錢!

這簡直相當于銀子能生銀子了!

起初民間還不太相信,都保持觀望態度。只有個別家中闊綽不在于那點兒銀子的人,拿出一兩五錢的存了進去,換到一張「存單」。

待一個月後,這些吃螃蟹的人持存單去取銀子,果然順利拿回了本銀和利錢。雖然只有五毫的利,但白得的誰還嫌少?

于是人們膽子大了起來,開始三五兩的存,有些膽子大的小戶人家也試著存了個十幾幾十文的。

另一件奇事兒便是全國各地都有人收取寶鈔!

一開始是一兩銀子收二百兩寶鈔,後來竟一路高漲,最後穩定在一兩銀換六十兩寶鈔。

雖然不知道這些人為何收這些廢紙,但能把廢紙換成銀子卻沒人會拒絕。

前後僅兩個多月,三千七百多萬兩的寶鈔就被先後送到了應天祥指定的地方,那十八家巨賈也順利地將九十多萬兩現銀帶了回去。

當年秋分時節。

大明各地一共十八所銀行皆是顧客盈門,由于各銀行從未有過絲毫拖欠兌付的情況按規矩,十兩之內當日可取。五十兩之內三日可取。千兩之內十日可取。

加上有戶部做為擔保,銀行在百姓心中已建立起了良好的信譽,甚至有人從數百里外趕來存錢。每天往來于銀行之間的銀車絡繹不絕,從而又促進了各重鎮之間木軌道的建設,畢竟這東西運銀子又快又安全。

同時銀行開始向外小額放貸,不過暫時只針對工部、商部名下的產業,諸如軍器局、木軌道局、造船廠之類。

寶鈔的價格也在不斷提高,江南一帶已有人出一兩銀換四十八兩鈔的價錢了。

南京。

紫禁城,乾清宮。

「陛下,」戶部尚書張滄海手持一份清單,稟道,「近半個月來,每日僅有四五百兩的寶鈔送來,而且還有減少之勢,臣以為,民間的寶鈔應當已收得差不多了。」

朱琳問道︰「一共收上來多少寶鈔?」

「回陛下,共六千三百三十萬兩。戶部共兌付一百五十八萬兩。」

朱琳點了點頭,按照戶部留底的資料,正德朝之前,朝廷一共發寶鈔五百萬兩,其後從崇禎朝開始一直到隆武朝,都瘋了一般濫發寶鈔,前後共超過六千萬兩之巨!

「用一百五十萬兩便買回朝廷信譽,這錢花得值。而且這筆錢很快就能收回來。」朱琳微笑道,「要說來還得感謝建虜,沒有他們留在沈陽的那五百多萬兩,回收寶鈔和建銀行等事恐怕還要再晚兩年才能啟動。」

他望向張滄海,「張部堂,新鈔都準備好了嗎?」

「回陛下,一共三百萬兩,皆已備妥。」

「好,十月初三,全國各地正式發布新寶鈔。」朱琳道,「各環節皆按我事先吩咐施行,有勞張部堂了。」

「臣領旨,必不負聖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